央视出品,中国历史入门级的纪录片,几千年的历史,浓缩到100集的纪录片,这片脚下的土地有太多的故事。
图源网络,侵删
2、《长城:中国的故事》豆瓣评分8.6分
以长城为线索,对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时期近3000年的发展史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纷争、融合,最终实现统一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详细刻画。
3、《河西走廊》豆瓣评分9.7分
这个纪录片以位于中国西部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为讲述对象,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从汉代开始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及其连接的中国西部的历史,以及它对中国历史和文明进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是贯穿全篇的主题。
接下来是夏商周
关于夏商周的纪录片还是太少,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考古资料的丰富,慢慢会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据来丰富这段历史,目前有这个纪录片《寻找失落的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
春秋战国
1、《春秋战国之列国》豆瓣评分8.0分
这部纪录片是一部剧情式历史纪录片。纪录片以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的英雄人物、国家命运为线索,通过实景还原和演技派演员演绎的全新剧情式呈现方式,探索战国时期的六国兴衰史以及秦王朝一统天下背后更深层的秘密,为广大观众再现2200多年前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2、《复活的军团》豆瓣评分9.0分
这部纪录片为观众缓缓拉开了大秦军队,这支历史上令人熟悉又陌生的军团终于揭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
3、《楚国八百年》豆瓣评分8.6分
4、《喋血长平》豆瓣评分9.2分
讲述发生在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两国先后投入兵力上百万。产生了很多大家现在熟悉的典故如“纸上谈兵”、“负荆请罪”、“杀神白起”都出自这个故事。
秦汉
1、《帝国的兴衰》豆瓣评分8.6分
从经济角度解读秦汉帝国的兴衰历史。本片带着最新的经济学理论和近百年来的考古学发现,以大量真人演绎与三维动画结合,气势如虹地展现了秦汉帝国的历史风云。
2、《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豆瓣评分9.0分
秦汉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很多制度,对今天依旧有着重要影响。学术界将秦汉这段时期称为第一帝国。纪录片以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为切入点,展现秦汉文明的历史。
3、《帝陵》豆瓣评分9.1分
通过西汉各个帝王的陵寝,来介绍帝王生平的一些重要事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
没找到好一点的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纪录片,朋友们知道哪个?知道的话可以推荐一下。
唐宋元
1、《激变玄武门》豆瓣评分8.8分
历史中“玄武门之变”甚多隐讳。但到底隐讳了哪些事实,却不明究竟。对此千年疑案,这部纪录片为您解答。
2、《大明宫》豆瓣评分9.1分
跟着上面《激变玄武门》的剧情接着往下看。
3、《大唐帝陵》豆瓣评分8.6分
介绍西安的帝王陵寝,插播一些公主啊、重要的宰相啊、皇子的陵墓,当时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就是觉得很想云西安看看,老百姓砌菜园的砖都是打唐朝来的吧,一锄头下去最少亲王公主。
4、《南宋》豆瓣评分7.2分
这个评价在历史纪录片里一般,就是单独介绍宋朝的没有更好的了,都是一些同时代的人物的纪录片,比如《苏东坡》、《神秘的西夏》。有点不理解,宋朝是个很有特点的朝代啊,怎么没有丰富的资料,不够拍纪录片吗?关于宋代的电影电视剧也没有唐朝的多一样,当然,这是个人感觉,没有数据支撑的。
明清
1、《公园一六四四》豆瓣评分8.6分
围绕四个重要人物展开,崇祯、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
2、《历史的拐点之下西洋》豆瓣评分8.4分
为了寻找失踪的前朝皇帝,朱棣命郑和开始了远洋航行,可惜这个目标没有产生商业收益,明政府承担不起巨额的成本,在大航海时代来临前夕,降下了最后的船帆。太可惜了。
3、《清宫秘档》豆瓣评分8.3分
#历史##历史开讲##历史冷知识##头条创作挑战赛##纪录片##五一##清朝##明朝##
从古代走到今天,悠久丰富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经典的古代传说故事大家一定听过不少。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经典的古代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的古代传说故事篇一
鬼谷子卜卦算命最准了,他算定自己要断子绝孙。可他的老婆偏偏身怀六甲,生下一个男孩。鬼谷子点来算去,对老婆说:“这孩子不中用,莫白费心机了,一铲灰封了口算了。”
老婆一向当老公是半神仙,言听计从,果然叫稳婆一铲灰封了他的口。第二年老婆又生了个男孩。鬼谷子翻烂命簿、相书,还是断定:“这孩子不中用,撂马桶里溺死算了。”老婆又听从了。第三年,老婆手脚更快,生下个男孩比母鸡生个蛋还来得利索。鬼谷子也没奈何,对老婆说:“这个孩子我就凭你自己主张了,埋了或养着你看着办吧。这个孩子命带劫,长到十六岁,如果不被洪水卷走也要葬身虎口,纵使逃过虎口,也势必自己打火照别人杀自已。”老婆却说:“我就不听你乱嚼舌头了,老娘生的孩子活蹦乱跳的,我就不信要遭横死。听你的话,断送了两个孩子,这个不管日后是神是鬼,是牛是马,我也要他了。”说着叫稳婆洗了孩子,扯出奶子
经典的古代传说故事篇二
华佗开初行医的时候,本领也不怎么高明。因为他能虚心向别人学习,一点一滴,取长补短,终于成了名医。成了名医以后,他也不忘向高明的老先生请教。这里讲一个华佗虚心求学的故事。
有一天,来了个年轻人,请华佗给治病。华佗把脉一按,就对病人说:“你是得的头风病。药倒有,只是没药引子。”“要什么药引子啊”“生人脑子。”病人一听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吃了一惊,心想这没法找,只得回家去了。
过些日子,这年轻病人又找到位老医生。老先生问他:“你这头风病找人看过吗”年轻人说:“找华佗治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法,只好不治了。”老先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去找生人脑子啦,找十个古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只是记住要找人们戴过年数多的草帽才顶事。”
病人照样做了。果然是药到病除。有一天华佗又碰到这个年轻人,见他生龙活虎似的,不像有病的样子了,就问道:“你的头风病好啦!”年轻人笑着回答:“是呀,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治的。”华佗又问吃的什么药,什么做药引子。年轻人说:“用草帽煎汤。”华佗一听,连忙问那老先生住在哪里。年轻人告诉了华佗。
华佗回家一想,别人积了多少年的经验,才得到的秘方,哪里会轻易传授,我只有去到他门下求学才行。于是华佗就装扮成一般人模样,跟那老医生当学徒,一学就是三年。
这天,老先生出外治病去了。华佗同师弟在屋里炼药。这时门外来了一个大肚病人,只见他肚大如箩,腿粗像斗。病人说是特意来找老先生治病的。老师傅不在家,华佗的师弟不敢随便接待,就叫病人改天再来。病人苦苦哀求道:“求求先生,帮我治一下吧!我家离这儿很远,来一趟真不容易啊!”这时华佗出来了,见病人确实病重,不可迟延,就说:“我来给你治。你拿二两砒霜,匀两次吃。可不能一次就吃了啊!”病人接过药,连声感谢,走了。
病人走了之后,师弟埋怨华佗了:“你可知道那药有毒,吃死人怎办”华佗说:“这人得的是膨胀病,必须毒攻,这叫做以毒攻毒。”师弟说:“治死了谁担待得起”华佗笑着说:“不会,出了事由我担着。”
再说那大肚病人拿了药走到村外,正巧碰上老医生回来了,病人走上前向老医生求医。老医生一看病人,说道:“你这病容易治,买二两砒霜,匀两次吃,一次吃有危险。快回去吧。”病人听了,把手一伸,说:“二两砒霜,你徒弟拿给我了,他也叫我分两次吃。”
老医生接到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楚。老先生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佗,还有谁知道呢我还没有传给徒弟啊!”他回到家里,就责问两个徒弟:“刚才大肚病人的药是谁发的”师弟指着华佗说:“是师兄,我说这药有毒,他不听,充能哩。”华佗一旁不慌不忙地答道:“师傅!这病人得的臌胀病,腹中有毒,砒霜也有毒,以毒攻毒,病人吃下肚有益无害。”
“这是谁告诉你的”“护国寺老道人。我在那里学了几年。”
老医生这才明白,他就是华佗。叫道:“华佗啊!你怎么到我这儿来学医呀”“师傅,你认错人了吧!”“不会,我的秘方没别人知道。”华佗这时只好把来求学的来由说出。
老医生听华佗说完一把抓住他的手说:“呀,你已经名声远扬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头,真对不起你啊!”
华佗说:“老先生,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但是都各有所长,我没有的东西,就该向你学。行医人和行医人都是一样的啊!”
老医生感动得直掉眼泪,当即把自家的独门偏方告诉给华佗。
经典的古代传说故事篇三
留光乡有一个叫做青堆的村子,青堆村的东面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林子,小林子中有一座古墓,墓前立有一通石碑,石碑是什么时候立的无人知道,但是石碑上所镌刻的大字还依稀可辨,上面的字是:战国息氏贞烈之墓。
就是这一座战国息氏贞烈之墓,不仅埋藏着战国时期的一位贞烈女子,而且还埋藏着我国古代一个广为流传的凄美的千古爱情故事。
这年夏天,宋康王游玩到青堆这个地方,见一条溪流从这里潺潺流过,溪流两边树木茂盛,风清气爽,景色宜人,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就下令强征民夫,在这里修了一座供他游玩时休息的行宫。这样,每到烈日炎炎的夏天,宋康王都要带着他的大臣和美姬爱妾们到这里游玩和避暑,在这里过上一段天上人间的生活。
有一年夏天,宋康王戴偃又带着他的大臣和爱妾们来青堆行宫避暑,得空儿驾车在附近游玩时,在西南方向的一个地方,发现有一位女子c着篮子在桑园中采桑。这个女子淡妆素裹,唇红齿白,眉清目秀。她在一片葱绿中采桑,如同一朵出水的荷花般的美丽,把个宋康王惊得呆了。宋康王觉得,他的所有美姬爱妾,比起这个采桑的女子来,都黯然失色。宋康王在这里愣愣地看了好大一个时辰,直被弄得魂不守舍,如痴如醉,然后才带着人等回到了青堆行宫。
在青堆行宫,宋康王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仍然在思念着那位女子。第二天早上,他一面派人前去打听那女子的家庭住址,谁家女子和家庭情况,一面叫人派了民夫,在行宫前边大兴土木,筑了一个几丈高的叫做青陵台的大土台子,他每天站在青陵台上,向西南方向眺望那个美丽的采桑女子的身影,良久连眼珠儿也不转一下,真是神魂颠倒。
前往打探的人回报说,这个采桑女子不是别人,就是宋国舍人(当时地方的一级小官职名)韩凭的妻子,她姓何,名字叫做息氏,是附近有几里远的一个叫做吴村的小村子里的人。宋康王一听说情况,马上派手下传韩凭见驾。他对韩凭说:“你家里有这么好的老婆,也不叫本王知道,现在我知道了,也不怪罪你,只要你把老婆献给本王,本王将给你加官晋爵,还要给你很多的银两,不愁再续娶一个,希望你不要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