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一,也是七月的“朔日”,什么是朔日?为什么日食的发生一定是在朔日?在阴历之中,每过几年就会有闰月出现,但是闰月大多出现在农历的六月或七月,很少有正月和腊月是闰月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老话说:“千年难遇闰腊月,日月合朔鸟不飞”,是啥意思?
何为“朔日”?
月亮黄经也就是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被称为“白道”。“白道”上的刻度就是月亮黄经。由于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人们所看到的月亮其实是太阳光照射的那一面。当“朔日”时,月亮正好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月亮背光的一面对着地球,所以那一天是看不到月亮的。
由于“朔日”代表着月亮正好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此时三个球体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就会发生日食,所以日食如果发生,一定是在“朔日”。但是“白道”与“黄道”之间有五度的偏角,所以不是每个月的朔日都能看到日食。
理论上说,每个月的朔日都会有日食出现,只是在地球上看不到而已,只有等太阳、月亮和地球位于同一直线时,地球上才能看到日食。虽然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四百倍,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也是月亮四百倍,正因为这个神奇的倍数,月亮才会遮住太阳,才会发生日食。
朔日和望日之间的关系
何为阴历?
何为农历?
农历其实是以阴历为主,又兼顾了阳历的成分,指的是太阳历。因为阴历要与节气同步,而节气则是根据太阳黄道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而得来的,那么阳历也是根据太阳而制定的,所以节气是与阳历同步的,也就是说农历是阴阳合历。
闰月是怎么出现的?
把阳历的一年平分为二十四个等份,每一份就是一个节气。也就是说一个节气等于黄道的十五度,但是大于十五天。大约为十五天五个多小时,所以两个节气大约为30天半。
阴历除了每个月的初一为朔日之外,还必须保证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月初叫节令,月中叫中气。然而阴历每个月平均为29天半,比两个节气的30天半少一天,这就导致了阴历中每个月的中气都会往后退一天,大约30个月之后,就会出现阴历某个月没有中气了。
当阴历某个月没有中气的时候,就在后面加一个闰月,以确保阴历与阳历的同步。这就是闰月出现的原因。人们常用“十九年七闰法”来计算闰月,也就是说每十九年中,会有七个闰月出现,而阴历有闰月的年份就有十三个月。
为什么正月和腊月很少有闰月?
千年难遇闰腊月,日月合朔鸟不飞
由于鸟类是在天空中四处飞翔的,所以朔日时,最容易看到日食。每到日食发生时,鸟儿就会失去方向,于是就躲在巢中不出来了。而蝙蝠等一些夜行动物则可能会在日食发生时出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