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是怎么排的?十天干地支年柱日柱时柱月柱纪时

(糖尿病/癌症/闭经/失眠/肝病,V:bflzyb)

根据干支历法、阴阳五行等理论推测人的事业、婚姻、财运、学业、健康等的学问。

排年柱

排四柱是推命的第一步,即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时排出其四柱。由于四柱是由八个干支组成,因此也叫排八字。下面分别说明年月日时其四柱排法。

排月柱

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也叫夏历,是建寅月的,即每年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从寅月开始,到丑月结束。

一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从惊蛰到清明从清明到立夏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从小暑到立秋从立秋到白露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从立冬到大雪从大雪到小寒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的含义:

正月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回暖,万物将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炎热逼人,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寒冷的冬天开始,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月柱中每月的天干有所不同,虽不像地支那样固定,但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参看以下年上起月表。

年上起月表

月/年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正月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二月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三月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四月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五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六月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七月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八月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九月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十月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冬月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子

腊月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丑

此表查法是,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余类推。如1998年为戊寅年,三月是丙辰月。2000年为庚辰年,八月为丁酉月。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也称为“五虎遁”: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土,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诀用法:凡甲年己年,一月天干为丙,二月天干为丁,压余类推。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十二个时辰为一天,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这一点请特别留意,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子时:23点--凌晨1点前丑时:1点--凌晨3点前

寅时:3点--凌晨5点前卯时:5点--凌晨7点前

辰时:7点--上午9点前巳时:9点--上午11点前

午时:11点--上午13点前未时:13点--上午15点前

申时:15点--上午17点前酉时:17点--上午19点前

戌时:19点--晚上21点前亥时:21点--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即:

夜半者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而天干却不同,可查下面日上起时表:

日上起时表

时/日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丑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

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戌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亥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也称“五鼠遁”: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法类似。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即辛卯时。

四柱为命,大运为运,命和运合为人一生的命运,命运结合方知吉凶祸福。大运是以四柱中的月柱来排定的,有男女顺逆之分,起运数计算也有顺逆之别。

大运排法:阳男阴女顺排,阴男阳女逆排,一般排八步运。如,庚戌年己卯月生男,为阳年生男,其大运为: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庚戌年己卯月生女,为阳年生女,其大运为:戊寅,丁丑,丙子,乙亥,甲戌,癸酉,壬申,辛未。丁酉年甲辰月生男,为阴年生男,其大运为:癸卯,壬寅,辛丑,庚子,己亥,戊戌,丁酉,丙申。丁酉年甲辰月生女,为阴年生女,其大运为: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

大运干支本身是互相联系着的,干支五行相生或相克或相同,都增其好运或增其坏运。如果上干克下支,损耗上干之气。上干生下支,泄上干之气。下支克上干,抑损上干之气。下支生上干或同上干为生扶上干之气。此外,大运和流年好比第五柱,第六柱,不但参与四柱的综合平衡,而且直接分十年一阶段,流年一太岁预示出吉凶。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干支涵义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前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

干支象法

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动的说法。

干者犹树之干也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酉:就也,万物成熟。戌:灭也,万物灭尽。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甲骨文释义

从干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字形源于十天干衍生。

癸孕甲,称子己孕庚,称丑乙孕丁,称寅乙孕丙,称卯己孕辛,称辰丁孕己,称巳丁孕戊,称午戊孕庚,称未辛孕癸,称申辛孕壬,称酉戊孕辛,称戌癸孕乙,称亥

组合序列

规律为——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

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记载。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相传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黄帝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一些学者从中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中国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据《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桡创制的,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隋朝的《五行大义》一书同意了干支是由大挠创制这一观点。

天干地支最初的起源,尚无定论,以文物考查的话,近百年来出土的殷墟(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而在甲骨文中出现最频繁的字也是干支。

干支与星象

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个,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上面的钟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说之上,而实际上地球和其余五星都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由于轨道和运转速度的不同,造成了行星运行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也就是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占星师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发挥弱势的影响力。但在中国古代阴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五星相对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根据五星影响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

已发现的“干支表”刻辞数量并不少,但多数都残缺,其中发现最完整的干支表要算《甲骨文合集》第37986片甲骨(见图)。

释文:(从右至左竖读)

这一份干支表共分六列,每列二十字,由右至左读,每列纪十天,十日为一旬,一列一旬,横向看,天干十行,脉络清晰;竖向看,天干六轮,与地支五轮相组合。这一版干支表刻辞六甲齐全,严谨有序,是甲骨文干支表中的一篇完整佳作,也是目前我们看见最完整干支表材料之一。通过此“甲子表”,我们也可以看出,六十是殷人一周的日数,从甲日起到癸日止,十日是一旬,这也是商人的记旬法,因此甲子表也称为“六旬表”。殷人将60干支循环纪日,将60干支分为6旬,每旬十日,殷王常常在旬末最后一天,即六癸日(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占卜询问下一旬后十天祸福,称之为“询问”。这版甲骨是商代末期纣王帝辛及其父亲帝乙在位期间的刻辞,此为一牛胛骨。在胛骨的正面骨扇上整齐地刻着一份干支表,也是我国最早的干支日历,字字清晰,完整无缺。

应用范围

用于历法纪时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天干地支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年)。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据考古所知,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用于序数、评级和分类

用于儒学、理学、医学、风水、术数和命理学

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干支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数;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数。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和谐、兴衰、冲突及其生灭。

天干地支这样一些符号被赋予了丰富的神秘的文化内容,是了解古代中国人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

五行关系

地支与五行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央;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央。

天干与五行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甲乙东方木。

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丙丁南方火。

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戊己中央土。

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庚辛西方金。

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与生肖的关系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戌时,戌”就是没有牙齿的意思。狗没有了尖牙利齿,就没法磨碎食物,就意味着饿死故戌属狗。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干、支的五行属相

干支表

计算以及推算

万年历查知1995年为乙亥年。

用1995年的尾数查得知为乙,用年份(1995年)除以12的余数为3查表的知3为亥,所以1995年为乙亥年。具体的算法如下:

先用年份的尾数查出天干,如2013年3为癸;再用2013年除以12余数为9,9为巳。那么2013年就是癸巳年了。

公元前的换算表:

先用年份的尾数查出天干,如公元前2013年3为戊;再用公元前2013年除以12余数为9,9为子。那么公元前2013年就是戊子年了。

干支历

干支历和阳历是两套不同的历法。干支历又称甲子历,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历法已施行了数千年,它完全参照黄道地日关系创建,以立春为元旦,一个回归年为一年。在当代农历借用干支纪年,以正月初一为起点,这是笼统的标注;“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历法》一书中指出,干支纪年是从立春起算。

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详见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见下文五行、属相),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如1644年大概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对应,因公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年份起点不同。

干支纪月

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由此知干支发明之初就是:干用于纪日,支用于纪月。

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在以钟表盘面理解日月五星的运行时,我们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古代历法选冬至日且日月相会日(月朔日)为对应于“子”刻度,月针绕行一周约27天多,但此时作为太阳视运动的年针已前行了约一个刻度,月针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赶上太阳进行日月相会,这时就相会于“丑”刻度,这样日月相会日就会逐步发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确定月建。不同朝代年岁开始的月建地支不同。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这个是夏历。而商历是正月建丑,二月建寅,三月建卯。周历是正月建子,二月建丑,三月建寅。秦历是年开始于建亥,但仍称十月。至汉武帝改历,才复用夏正,就是正月建寅为岁首(武则天改过用周正,建子)一直沿用至今。

干支纪月自官方到民间一直有使用!以敦煌出土的北宋《雍熙三年(986)丙午岁具注历日》(伯3403)为例,各月起始点的定义,并非历法中的朔日,而指的是各月节气,此故,二月就定义成从惊蛰(二月节)至清明(三月节)前一日,余类推。敦煌具注历以节气为各月之始的规矩,或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但从现存各汉简残历中,均可见到以朔日作为各月月建起点的情形。

干支纪月口诀

干支纪月的推算较为容易,每年的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有歌诀为证(寅月为正月,寅为虎,又称“五虎遁元”):

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丙上起。

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戊上起。

丙辛必定寻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庚上起。

丁壬壬位顺行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壬上起。

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甲上起。

干支纪月图

为了便于推算,把他们的关系归纳于此表:

月干公式:月干=年干*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

例:求乙未年巳月天干?

解:巳月干=乙*2+巳=2*2+4=8=辛

纪月节气表

节气表:

节气歌:

春雨(寅)惊春(卯)清谷天(辰),夏满(巳)芒夏(午)暑相连(未)。

秋处(申)露秋(酉)寒霜降(戌),冬雪(亥)雪冬(子)小大寒(丑)。

月初为节,月中为气

干支月,属于阳历月,每月含一节一气,以节为始,以气为中。月初为节,月中为气。节气歌中,每两个字为一个月,第一字为节,第二字为气(例如,春雨-寅月,惊春-卯月)。

春季:寅卯辰,夏季:巳午未,秋季:申酉戌,冬季:亥子丑。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周历二月己巳日("日有食之",周平王五十一年,换算为公元前720年2月22日)。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闰年,但是如果遇上整百年,公元年能被400整除才能认定为闰年(这是因为按照当代立法计算,四年一闰的规定使每年多出0.0078天,经过400年大约会多出3天,如果在能被400整除年份的前面3个百年不算闰年,则正好平衡),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2月18日,合汉历(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199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干支纪日比起记载某月某日,其优势是非常容易计算历史事件的日期间隔,以及是否有闰月存在。因为汉历(农历)每个月29或30日不定,而且有没有闰月也不知道,故如果日期跨月,则计算将会非常困难。至于某月某日和干支的对应,则可以查万年历。

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秦朝历法,每年的第一个月为十月,然后是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九月。也就是出游后过了9个多月(不算闰月),驾崩了。计算此次出游的总日期数。

解:从癸丑(第50天)到丙寅(第3天)总共是13天。所以总出游日期数一定是60n+13。9个月大约是270天,但270天并不是60的倍数,所以可以判断有一个闰月;从而,n=5,总共出行10个多月,日期数为313天。

用日期记日的失败例子: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廿九日到六月初一日,一共多少天?

答: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有29天,所以只有1天。(错误)

原因:洪武三十一年有闰五月(共29天)。《明史》记载,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所以该问题答案应是1+29=30天。

干支纪时

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晨子)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夜子),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

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公元推算干支方法:注意,这里的西元年的干支,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个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间的回归年干支。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

序数法:

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

年干支推算:

1、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3(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

2、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除余0,即余12=丑)

3、年支简化:

(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

(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

例:求2015年干支?

解:2015年干=5-3=2,2=乙,故2015年天干为乙

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为未

综上,2015年干支为乙未

例:求公元189年干支?

解:189年干=9-3=6=己,189年支=(189+7)/12余4=巳,189年干支为己巳

月干支推算:

1、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

2、简化公式:(和取个位)

亥月干=年干x2

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

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

例:已知2015年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干?

解:2015年乙未年,天干为乙,乙=2,申=7

申月干=乙x2+申=2*2+7=11,个位=1,1=甲,故申月天干为甲

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

解:亥月干=壬x2+亥=9*2+10=18+10=28,个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为辛

(注:亥月天干公式,可直接简化为:亥月干=年干x2)

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干?

解:子月干=戊x2+子=5*2+11=21,个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干为甲

日干支推算:

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

时干支推算:

注意:晨子=-1,夜子=11。因子时、丑时是每日的前两个时辰,顺序置前,地支序数也应置前,故将子丑置前:子=-1,丑=0,寅=1,卯=2…子=11。由于子时作为日期分界线,被一分为二,分为晨子和夜子两个小时,晨子(0点-1点),子=-1。夜子(23点-24点),子=11。八字中,夜子时(23点-24点),仍属于今天,仍用今天日干。

1、时支公式:时支=小时÷2-1(小时为偶数),时支=(小时+1)÷2-1(小时为奇数)

2、时干公式:时干=日干×2+时支(晨子=-1,夜子=11)

例:求1:45,23:43,18:58,0:38时支?

解:时支:(1+1)/2-1=0=丑,(23+1)/2-1=11=子,18/2-1=8=酉,0/2-1=-1=子

例:求乙卯日17:30的干支?

解:时支=(17+1)/2-1=8=酉,时干=乙*2+酉=2*2+8=12,个位=2,2=乙,故17:30干支为乙酉

例:求戊午日0:50、10:50、22:05、23:49干支?

解:0:50——时支=0/2-1=-1=子,时干=戊*2+子=5*2-1=9=壬

10:50——时支=10/2-1=4=巳,时干=戊*2+巳=10+4=14,4=丁

22:05——时支=22/2-1=10=亥,时干=戊*2+亥=10+10=20,0=癸

23:49——时支=(23+1)/2-1=11=子,时干=戊*2+子=5*2+11=21,个位=1=甲

(注:23:49未到24点,是夜子时,仍属今天,用今天日干戊)

例:求甲子日0:20和23:40干支?

解:0:20——时支=0/2-1=-1=子(晨子),时干=甲*2+子=1*2-1=1=甲

23:40——时支=(23+1)/2-1=11=子(夜子),时干=甲*2+子=1*2+11=13,个位=3=丙

推算公元前年干,公元前年支

1、公元前年干公式:公元前年干=8-公元前年个位数(个位为9,8-9=-1,加10,-1+10=9=壬)

2、公元前年支公式:公元前a年支=12*N-a+8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5年干支?

解:前22年干=8-2=6=己,前22年支=12*2-22+8=10=亥,前22年为己亥年

前155年干=8-5=3=丙,前155年支=12*13-155+8=1+8=9=戌,前155年为丙戌年

除法: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已知公历年份,求对应干支

公元后的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得到的余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再除以0.083得到的是地支。

公元前的年份的计算方法:先用大于所求年份的60的倍数减去所求年份(的绝对值),然后再减去2;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得到的余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再除以0.083得到的是地支。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此方法的根据是公元4年为甲子年(没有公元0年)。

计算例1: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计算其干支。

解:(184-3)/10=18.1,余数为1,故天干为甲(1为甲,2为乙…癸为0);

(184-3)/12=15.083,0.083/0.083=1,故地支为子(1为子,2为丑…10为酉,11为戌,0为亥)。

因此,公元184年为甲子年,所以黄巾起义时在官府门前都贴有“甲子”字条,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计算例2:计算公元2042年的干支。

解:(2042-3)/10=203.9,余数为9,故天干为壬;

(2042-3)/12=169.916,0.916/0.083=11,故地支为戌。

因此,公元2042年为壬戌年。

计算例3: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计算其干支。

解:60*10-551-2=47,47/10=4.7,余数为7,故天干为庚;

47/12=3.916,0.916/0.083=11,故地支为戌。

因此公元前551年是庚戌年。

推算年份

由于天干地支每60年一循环,所以不能直接根据干支计算对应的年份数值。但是可以根据干支计算出对应于60年中的第几年,从而进一步推算。

设x为天干对应的次序,甲-癸依次为1-10;y为地支对应的次序,子-亥依次为1-12.那么对应次序z的计算公式为:

z=6x-5y,

如果为负,可再加60。

其计算根据是同余方程:z≡x(mod10),z≡y(mod12),x≡y(mod2),解得z≡36x+25y(mod60),进一步化简即得。

中国近代史中许多历史事件均以天干地支纪年为基础进行命名如:辛酉政变就在1861,甲午战争就在1894年,戊戌变法就在1898年,辛丑条约就在1901年,辛亥革命就在1911年,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在1912-1913年。

日干支推算表

日干支推算表,又名日柱推算表、一纸万年历。一张表,能推出表上几百年的每一天的干支,十分快捷,便携袖珍,山东任红岩原创,推荐给广大命理师,从此日柱瞬间可知。

年数表(1950年—1999年)

年数表(2000年-2049年)

月数表(月数表万年通用,最好背熟)

日柱公式:日干支序数=年数+月数+日期(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用上一年的年数)

计算结果即日干支序数,若大于60,则减去60。1月和2月的年数要归上一年,年数要用上一年的年数,可以将1月和2月看作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例如求2015年1月30日干支,年数要看2014年,2014年数=7,不能用2015年数,月数不变。年数适用范围:此年3月-下年2月。

命理师最好将月数表背熟,只要知道年数,往后366天每天日柱瞬间可知,一纸万年历在手,百年日柱尽可知。对于要求更高的盲派占卜师,则建议将年数表和干支表也背熟。

例:求1987年7月18日,1997年1月15日,2008年8月8日,2015年11月21日,2016年2月14日干支?

解:查表得知

1987年7月18日=1987年数+7月数+18日=45+2+18=65-60=5=戊辰

1997年1月15日=1996年数+1月数+15日=33+6+15=54=丁巳(1月、2月用上一年数)

2008年8月8日=2008年数+8月数+8日=36+33+8=77-60=17=庚辰

2015年11月21日=2015年数+11月数+21日=12+5+21=38=辛丑

2016年2月14日=2015年数+2月数+14日=12+37+14=63-60=3=丙寅(1月、2月用上一年数)

天干地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简称为“干支”,天干共有十个字数,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字数,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知识告诉人们,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都有一个阴阳性质的分类,和有一个五行性质的分类,具体的分类划分为:

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属于阳干,属于阳,说明它们都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

乙、丁、己、辛、癸属于阴干,属于阴,说明它们都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天干分五行:甲乙同属于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于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于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于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于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地支分阴阳:子、寅、辰、午、申、戌同属于阳,分属于阳,说明它们具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丑、卯、巳、未、酉、亥同属于阴,分属于阴,说明它们具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地支分五行:寅卯同属于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同属于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同属于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同属于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同属于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干支相配的方法,是以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从甲子开始,继为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到癸亥为止,共合为六十数,之后再从甲子开始循环。

天干的运行周期为十,以十个时辰、十天、十个月、以及十年为一个个不同时段的周期,并不断地有序地反复循环,形成稳定的周期律。地支的运行周期为十二,以十二个时辰、十二天、十二个月、以及十二年为一个个不同时段的周期,并不断地有序地反复循环,形成稳定的周期律。天干地支的配合,制造出一个以六十个时辰、六十天、六十个月、以及六十年为一周的运行周期,并不断地有序地反复循环,形成稳定的周期律。由于天干地支配合产生的周期以天干“甲”与地支“子”为开始,因此人们又将这个以六十为一个过程的周期称为“甲子”。

天干周期和地支周期在明确地告诉人们,在我们生活的空间内,在天上存在着一个以十进制为一个循环周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自然运动程序,在地上存在着一个以十二进制为一个循环周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自然运动程序,它们都是出自于大自然的创作,是不可人为更改的自然规律。

如果说一年有十二个月份,它和一年中的十二个地支有着相对应的吻合,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它和一天中的十二地支有着倍数的相应,人们会觉得很有道理,因为时支和月支的变化周期有具可观察性,如果说还有十二天的地支周期,和十二年的地支周期,就很难有说服力,因为谁也不能感觉到和能够观察到这两个周期性的变化所在。

再说天干的十进制,虽说十进制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计量标准,但要说天上也存在一个十进制的自然运动,这未必有人相信,这个自然运动的主体是什么?运动的过程怎样进行?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吗?

古代的人们为什么要创造出一套天干?为什么又要创造出一套地支?它们是根据什么为依据,通过怎样的方法产生出来的?当现在人们要追溯它们的起源时,确实遇到不少的难度,因为古代的人们根本就没有留下为什么要创造天干地支的解释,现在人们对天干地支的认识,基本上是按照古人所说的那一套照搬,几千年来都没有一点突破性的新意。由于缺乏创造过程中的原理和依据,现在人们对天干地支提出质疑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不明白就问,这是很应该的,只有大胆地提出疑问,细心地研究考证,才能有所发现。

怎样才能解开天干地支之谜呢?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以阴阳理论为基础,以五行原理为工具,因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宇宙间一切物质都由阴气阳气相互作用而创造,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按照五行原理运行,只要抓住阴阳五行的理据,结合现代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才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破解了阴阳与五行以后,运用阴阳五行的基本原理,破解了天干地支之谜,从一步步的破解中,发现了古代人们创造天干地支的现实依据和基本原理,发现了它们创造天干地支的真正用意。

天干地支的真实用意

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五行性质特色中,显示出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它表明天上的五行之气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变化。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的五行性质特色中,显示出寅卯携带着风气,巳午携带火气,申酉携带燥气,亥子携带寒气,辰戍丑未携带湿气,以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气有着另外的一种既遵循五行相生规律,但又不完全遵循五行相生规律运行的模式。

为什么古代人要不厌其烦地记载下天地五行之气的运行规律呢?原因是天地的五行之气不但对地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有重大的影响力,而且对地球上一切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只要把握天地五行之气的运行状态,一方面可以用来分析未来环境气候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环境对生命体的影响趋势,能够预测未来的环境趋势,这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使在现代社会,对未来环境状态变化趋势的预测,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不过是现在的预测手段比过去更加先进更加科学而已。

如果天干地支只是对天上和地上五行之气的记载,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认识天上和地上五行之气的变化规律呢?很明显,天干与地支所反映的是两个不同位置上发生的问题,那么这制造出天干规律的主要生化因素是什么?制造出地支规律的主要生化因素是什么?也是在问:到底是谁制造出了天上五行之气的运行程序规律?是谁制造出了地上五行之气的运行程序规律?解开这两个问题,才是全面认识天干地支的根本所在。

天干地支记载的只是天上与地上五行之气,这说明是对现实世界认识的记录,是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高,是一种从普遍原理到基本规律的的发现,现代的人们试图破解这个秘密时,也必须遵从一条从感性认识开始的道路,从亲身的体现中发现问题,在发现的问题中找出原理。

天干表明是说天上的五气规律,地支表明是说地上的五气规律,对于天上的五气,人们怎样去感受?这存在有一个方法上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对于地上的五气,既然它在地上,就必然能够被人们感觉到,它的产生原因也容易被发现,根据先易后难的做事原则,认识地支五行之气的规律,追溯地支的产生原因,必须是首选题目。

(哲医论坛——让门生受益,为患者解难!)

专家简介:

于斌,医师/药师双职称;两届国医大师/亲传弟子;哲医八归辨证法/创始人;国家中医远程网诊技术/研发师;西藏岗坚药师佛医学/传承人;台湾徒手筋膜及针灸技术/培训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远程医疗分会/特邀专家

2003年跟随国家首批国医大师评选导师李俊德教授为师;

2007年拜师于上海同济大学第一届国家名老中医颜德馨门下;

2009年至今先后修习药师佛岗坚藏医学,拜第三届国医大师王世民为师;

临床经验20年,首创“八归辨证法”及哲医网诊技术。主攻糖尿病、癌症、妇科、消化四大领域及各类疑难杂症。

擅长范围:

三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消化:便秘/腹泻、胃肠顽疾、胰腺炎、乙肝、胆囊炎、肝硬化;

妇科:闭经/崩漏、更年期、流产产后病、多囊卵巢、卵巢早衰;

癌症:宫颈癌、乳腺癌、肝癌、肠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白血病等。

杂病:顽固咳喘、结节、顽固溃疡、痤疮、痔疮、抑郁焦虑、不孕不育;

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失眠焦虑、痔疮、痤疮、多囊闭经、甲亢结节、胃肠炎、肝胆病;

同仁堂/私人订制:丸、散、膏、丹、汤——

调月经丸、千杯解酒丹、失眠安睡丹、补肾壮阳丸、减肥丸、子宫/乳腺调理丸、育精助孕丸、降三高丸、滋补膏方等;

THE END
1.豆瓣豆瓣 douban 有异常请求从你的 IP 发出,点击下方按钮继续点我继续浏览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6213922/
2.八字排盘四柱八字在线排盘生辰八字查询免费算命排八字八字排盘说明:姓名应输入中文。真太阳时是根据出生地经度,将输入的北京时间转换为精确的天文学时间。如果出生时不是以北京时间计时(例如国外),或者只知道大致出生时间(例如天亮时/丑时),请直接输入实际出生时间,不要考虑真太阳时。 八字排盘使用说明 易安居吉祥网八字排盘系统,是目前最全面最精准的网络四柱八字在线查https://m.zhouyi.cc/bazi/pp/
3.八字排盘用真太阳时吗?真太阳时是什么?八字排盘是用真太阳时,要知道古代交通不方便,各地其实用的时间不同,所以算命就是用的真太阳时; 在古书中是断然看不到“真太阳时”或“当地时间”这样的论述,因为古代交通闭塞,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大家能知道的都是以所在地域太阳的角度而测出的当地时间,因此如果有人要以古书中没有理论依据来推翻真太阳时在八字https://www.k366.com/bazi/81610.htm
4.真太阳时八字排盘,真太阳时查询对照表真太阳时八字排盘 PC端:https://www.smxs.com/bzpaipan/ 手机端:https://m.smxs.com/bzpaipan/ 真太阳时查询对照表 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之差值表(用平太阳时加减差值得真太阳时时) 01月: 01月01日-03分09秒;01月02日-03分38秒;01月03日-04分06秒;01月04日-04分33秒;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1296585_987910884.html
5.真太阳时公历出生时间换算免费生辰八字真太阳时=北京出生时间+经纬度时间差+公历出生日时间差国外出生八字排法 公历出生月日时间差 1月01日-3分9秒 1月02日-3分38秒 1月03日-4分6秒 1月04日-4分33秒 1月05日-5分1秒 1月06日-5分27秒 1月07日-5分54秒 1月08日-6分20秒 http://mfsm.kvov.com/mfsmh.php
6.八字排盘是否考虑真太阳时,八字真太阳时争议算生辰八字用不用真太阳时? 没有规定要用的 可以不用啊 一直不太明白排盘到底需不需要考虑真太阳时呢 我有试验过,感觉真太阳时好像更贴近自身情况。但是时柱毕竟影响晚年,所以特别问下,确定下时柱 算八字是用真太阳时,还是北京时间 实践经验来看,算八字是要用真太阳时来算才准确。先用北京时间(出生钟表时间http://pet.jbx668.com/q/3594443/
7.八字排盘真太阳时,八字算命到底用不用使用真说到八字排盘真太阳时,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生辰算命到底用毫无运用真太阳时,另外,还有人想问寿辰算命究竟用无须利用真太阳时,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华诞算命到底用毫不利用真太阳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八字算命到底用不用使用真太阳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字排盘真太阳时 http://m.ypiq.cn/sxxzx/162503.html
8.八字到底要不要按真太阳时,算命要不要看真太阳时八字排盘测算,必须要用真太阳时吗? 算八字是用真太阳时,还是北京时间 Q1:八字排盘是按真太阳时还是平太阳时 不是八字排盘 时辰排盘也是一样要真太阳时的 Q2:八字排盘测算,必须要用真太阳时吗? 看出生地区而论 Q3:看八字到底是用真太阳时还是平太阳时? http://upspk.com/bg/1g235n0.html
9.八字是否是用真太阳时,用真太阳时八字就变了1、八字排盘测算,必须要用真太阳时吗? 不需要,按北京时间即可。是的,为了修正地区时差就应该采用真太阳时。八字排盘测算。必须要用真太阳时吗?是排盘测算。必须时间准确。 2、八字排盘是按真太阳时还是平太阳时 1、八字排盘,一般都是按真太阳时来推算的,如果不准就用北京时间。原因是: http://wap.0571wl.com/hycontent/5u3439.html
10.问真八字排盘免费版下载安装问真八字排盘app,在线生辰八字排盘周易工具,提供丰富易学知识,拥有大量周易工具,在线学习,轻松测算,轻松分析个人命理,预测未来运势,让八字排盘更省心。 软件介绍 《问真八字排盘》是一个集成了丰富易学文化和周易工具的综合APP。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易学知识,涵盖了周易、八字、命理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个APP,用户可以学习https://m.qqtn.com/q/844246
11.取名字一定要用真太阳时吗(八字真太阳时排盘)取名字一定要用真太阳时吗,八字真太阳时排盘,生辰八字取名字,生辰八字怎么取名http://www.nxsm.net/bazi/1beolo1/
12.八字排盘在线八字排盘八字在线排盘四柱八字在线排盘系统普通方式排盘无须输入地区经度值 按普通方式排盘按真太阳时排盘 简排全排 元亨利贞网四柱八字在线排盘系统https://www.china95.net/paipan/bazi/
13.洪铟八字算命网算命 八字排盘 财运 事业运 生辰八字 八字 八字合婚 在线合婚 网上合婚 蛇年运程 2013年运程 免费算命 10元算命 八字算命 算命软件 八字算命软件 算命软件免费下载。http://www.letuswin.cn/bazi/paipan
14.问真八字排盘app官方下载根据用户出生地计算用户出生的真太阳时,八字排盘更科学、准确。真太阳日分为24真太阳时。这个时间系统称为真太阳时。真太阳时也称为视太阳时,简称视时。真太阳时即真太阳视圆面中心的时角加12小时。 3、用户列表管理 软件提供人性化的用户列表管理方式,分4种用户类型,根据姓名首字母拼音对四种类型用户进行排序,方https://www.fxxz.com/azsoft/695146.html
15.问真八字app最新版下载问真八字排盘免费排盘app最新版下载问真八字app最新版是一个有趣的生活软件,可以帮助大家进行八字的排盘,是专为命理师打造的工具,支持公历、农历和甲子历排盘,支持真太阳时时间校对等,功能十分的完善。问真八字app最新版中有很多的书籍,让你可以轻松的弄懂八字。 问真八字app最新版介绍 1、支持公历、农历和甲子历排盘,支持真太阳时时间校对。 2、支https://www.19yxw.com/ruanjian/189303.html
16.四柱八字排盘八字排盘四柱排盘如何使用八字排盘系统? 根据提示,按步骤输入相关资料:姓名可以随意输入,真太阳时—尽量使用,出生地-如果为国外出生的可不填写,同时上面的真太阳时也不用填写;阳历、阴历可任选,性别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即可,最后点击“开始排盘”即可得出数据。如果还不懂,可点击观看如何排八字。 http://pp.yuceweb.com/
17.珠峰国学,八字排盘,八字学习辅助系统,八字算命,六爻排盘,珠峰培训2024年11月13日13时1分 选择分类: 家人 亲人 朋友 老师 真太阳时: 是否保存: 注册、登陆后可保存八字并查看卦理和结论 老衲可还行万年历 年份: 月份: 二〇二四 十月 十三 日一二三四五六 廿五 27 甲子 廿六 28 乙丑 廿七 29 丙寅 廿八 30 http://zhufengguoxue.cn/bazi/
18.紫微斗数是否也需要用真太阳时排盘?–杨易德全集官网问:我们都知道八字要用真太阳时来排盘,那么请问紫微斗数是否也需要用真太阳时排盘?如果是的话,那么又如何将北京时间换算为真太阳时呢? 杨易德:真太阳时是真正的生地时间,这种时间是与生地经纬度紧密相连的,它并不因术数不同而转移,所以不仅仅八字要用,所有术数都要用。 http://www.yangyide.net/suanmingwhy/4763.html
19.西风四柱八字排盘系统西风四柱八字排盘系统官方版是一款数据丰富、界面友好的八字解释软件。西风四柱八字排盘系统官方版采用了《渊海子平》、《五行大义》、《三命通会》、《五行精纪》等命理书的四柱八字排盘系统,集合24节气计算、真太阳时计算等功能,娱乐版的科学算命,有喜欢的用户不要错过了。 https://mydown.yesky.com/game/413556212.html
20.八字排盘八字排盘-八字算命预测神器是一款针对五行爱好者及专业人士,帮助其快速八字排盘,业内交流,帮人看局的工具。良好的用户体验不但建立在其便捷的输入方法,精准的五行校验基础上,同时该款工具强大的功能也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的良苦用心,其中包括智能真太阳时校准;导出保存排盘记录;一键生成即时局;生日提醒;奇门遁甲;罗盘;时间https://apps.apple.com/br/app/%E5%85%AB%E5%AD%97%E6%8E%92%E7%9B%98-%E5%85%AB%E5%AD%97%E7%AE%97%E5%91%BD%E9%A2%84%E6%B5%8B%E7%A5%9E%E5%99%A8/id137033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