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4.01贵州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虽然《尚书》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证明当时已认识到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6天,但是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是最重要的周期。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我国历法采用干支记法。东汉以前只以记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记年。
农历中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变化周期而设置,以月仅二十九日为小月,以三十日为大月。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固定地把朔的时刻(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
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另外农历大月时月亮一般是十六圆(望日),小月时一般是十五圆(望日)。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在农历初二的日落后(傍晚)观察西边的天空有没有很细的月牙出现来确定当月大小,如果有月牙出现,则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晚,所以这个月应较长,是大月为30天;没有月牙出现就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早,这个就较短,是小月,为29日。
扩展资料:
阳历大小月的划分标准
阴历固定单月小,双月大,闰腊月大。除公元尾数为000、165、335、500、665、835年外,凡5的倍数年份的正月改为大月。
在333又1/3年里有333.33333×12+122.754386=4122.754386个月,其中有(333.3333÷5)-2=64.6666个正月大,
合计有2000+122.754386+64.666666=2187.420153个大月,1935.333333个小月,
折合121747.2982日,月均29.53057273日(29天12小时44分1.483秒),年均365.241895日(365天5小时48分20秒)。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824年二、三月是小月,八、九、十、十一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农历大小月可用'卦'来计算
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
闰爻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
阴历大小月的安排,原来由南北朝至唐代亦曾有过一些争论,中国唐代以前的历法,以二次「日月合朔」(即在地球看见新月)的平均日数29.53日为一月,是为「朔望月」。由於29.53日不是整数,因此阴历有了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由先秦至唐代,历法均是大小月轮流交替,只有某些时候有两个大月连续出现。此种历法,是为「平朔」。但由於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公转,因此月球公转速度就有快慢之别,29.53日只是朔望月的平均值。采用「平朔」的历法,大小月相间,诚然比较简单,但日月合朔(新月)就未必发生在初一,可能是在上月末日,或是在本月初二。南北朝时期刘宋何承天,首先主张以实际「日月合朔」之日为初一。此种历法,是为「定朔」。采用「定朔」的历法,初一必定是「日月合朔」之日,但由於月球公转速度不均,故有连续数个大月或连续数个小月的情况。「定朔」一法,起初面对不少阻力,直到唐代,中国历法才开始弃「平朔」而用「定朔」。
大月30天,小月29天。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汉历、老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因为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完善于汉代,加之主要是汉族人使用,所以中国其他民族包括清朝刚建立时都把此历称为汉历。到辛亥义举后,因使用西历,此历称为旧历或夏历。
汉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计算决定。平年全年354~355天,闰年全年383~384天。由于每平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年(即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
农历
量的接近365.2422日。由于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0.368=368/1000=46/125,即125个回归年的话正好余出46个朔望月,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经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里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人们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常把汉历称为“农历”,但二十四节气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因此把汉历称为阴历是不恰当的。
汉历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历法中,唯一既照顾到太阳历,又照顾到阴历的历法。因此,有人说西方的历法比中国科学,这显然是错误的。比如,公历中,一个“月”的概念首先就已经违背了“月”这个初始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