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闰月和闰年是一个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两个词名字很相近,但是所包含的意思却千差万别。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这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
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的一种现象。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与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阳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阳历的月份没有季节的意义,这样12个朔望月构成汉历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了10.88天,也就是每个月少了0.91天,这样一年就相差11天,只需要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会同季节发生倒置,比如某年新年本来是应该在冬季度过,而季节发生倒置之后,新年却要在夏天度过了,而使用这样这样的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到了闰月的办法。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闰月的算法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和数学思维,也广为流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