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关于发布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赛项规程的通知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关于发布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赛项规程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参赛。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2年6月17日

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

英语名称:2022"SiemensCup"ChinaIntelligentManufacturingCompetitioninAnhuiProvince(originallycalledNationalCollegeStudentsIndustrialAutomationChallenge),theThirdCompetitionZoneinEasternChina

赛项组别:本科组、高职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宿州学院、铜陵学院

技术支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主任委员:

张尔桂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魏先文安徽工业大学校长

孙敬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张莉宿州学院院长

倪国爱铜陵学院院长

委员:

朱永国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各高校分管校领导

(二)专家委员会

水恒福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

王兵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吴一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丁立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

陶骏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

周孟然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郑贤锋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江明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张润梅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董甲东安庆师范大学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院长

夏显明安徽科技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张刚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

吕刚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院长

吴卫兵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朱光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李晓辉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

周郁明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系主任

李丹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系主任

张栩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三)仲裁委员会

张贝克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叶凤华安徽工业大学纪委副书记

李荣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俊宿州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牛爱平铜陵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梁越永飞马智科董事长、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钱小聪中冶华天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四)秘书处

秘书长:

黄志甲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院长

副秘书长:

严钟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副院长

夏玉钦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程木田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洪应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

王桂英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学)

周松林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秘书:

李修正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办公室

张卉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创新实践部主任

周勇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楼教师

李莎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工科楼教师

沙君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办公室

三、竞赛目的

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面向工程,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兴趣、工程素养、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理工科优秀人才提供实践平台。

四、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

1.流程行业自动化方向(本科组)

2.流程行业自动化方向(高职组)

3.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逻辑算法)(本科组)

4.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逻辑算法)(高职组)

5.信息化网络化方向(本科组)

6.信息化网络化方向(高职组)

7.离散行业运动控制方向(本科组)

8.离散行业运动控制方向(高职组)

9.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工程实践)(本科组)

10.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工程实践)(高职组)

(二)竞赛方案

本项大赛以人才培养模型为基础,按照对工程人才的分类,把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分为十个项目组。

1.流程行业自动化方向--本科组

项目方案设计内容:(1)系统分析,包括需求分析、对象特性分析、安全分析等。(2)控制系统设计,包括开车顺序、控制回路、控制P&ID图、控制算法、仪表选型、安全联锁、人机界面等。(3)控制系统组成,包括控制器、IO卡件、通讯网络等。(4)系统实施说明,包括系统连接、系统安装、系统组态、系统整定、系统调试、系统投运等。(5)经济效益分析,包括产能、耗能、安全、环保等。

项目方案实施内容:(1)在SIMATICS7-400PLC上,完成硬件组态和控制程序开发;在SIMATICWINCC上,完成监控画面组态与开发;建立PLC和WINCC之间的通讯连接。(2)系统调试,包括控制器参数整定、故障排除、系统投运等。(3)系统验收,包括项目方案设计书、现场实施报告,接受甲方对系统性能的评估。

2.流程行业自动化方向--高职组

项目方案设计内容:(1)控制系统设计,包括人机界面设计等。(2)控制系统组成,包括控制器、IO卡件、通讯网络等。(3)系统实施说明,包括系统连接、系统安装、系统组态、系统整定、系统调试、系统投运等。(4)经济效益分析,包括产能、耗能、安全、环保等。

项目方案实施内容:(1)在SIMATICS7-400PLC上,完成硬件组态和控制程序开发;在SIMATICWINCC上,完成监控画面组态与开发;建立PLC和WINCC之间的通讯连接。(2)系统调试,包括控制器参数整定、系统投运等。(3)系统验收,包括项目方案设计书、现场实施报告,接受甲方对系统性能的评估。

3.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逻辑算法)--本科组

项目方案设计内容:(1)系统分析,包括需求分析、对象特性分析、安全分析等。(2)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控制回路、安全联锁等。(3)方案架构设计,包括系统结构拓扑、功能设计、实现原理、网络数据传输协议等。(4)系统设备选型,包括硬件设备、控制器、IO卡件、通讯网络等。(5)系统实施说明,包括系统连接、系统安装、系统调试、系统投运等。(6)经济效益分析,包括能耗、安全、环保等。

项目方案实施内容:(1)在SIMATICS7-1200PLC上,完成硬件组态和控制程序开发;在SIMATICWINCC上,完成监控画面组态与开发;建立PLC和WINCC之间的通讯连接;通过工业智能网关建立服务器与现场层的数据通讯连接;(2)系统调试,包括控制器参数整定、故障排除、系统投运,智能网关组网、程序设计、界面展示等;(3)系统验收,包括项目方案设计书、现场实施报告,接受甲方对系统性能的评估。

4.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逻辑算法)--高职组

5.信息化网络化方向--本科组

项目方案设计内容:(1)布局分析,技术需求分析;(2)网络结构设计、优化;(3)信息安全设计;(4)设备选型、网络结构实施说明。

项目方案实施内容:(1)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包括交换机、

无线模块;(2)对PLC进行配置;(3)利用工业以太网线缆将设备进行连接;(4)系统调试,包括通讯功能验证、通讯故障诊断与故障排除等;(5)系统验收,即接受对现场实施情况的评估。

6.信息化网络化方向--高职组

7.离散行业运动控制方向--本科组

项目方案设计内容:(1)系统分析:包括需求分析、对象特性分析、安全分析等。(2)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控制逻辑、控制算法等的选择及理由。

8.离散行业运动控制方向--高职组

项目方案设计内容:(1)系统分析,包括需求分析、对象特性分析、系统安全分析等。(2)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控制算法/策略、人机界面及功能设计、安全保护等。(3)控制系统选型,包括控制器、I/O模块、网络拓扑等。(4)系统实施说明,包括系统连接部署、系统安装、系统调试、系统操作交互流程、常见故障分析及排查方法等。(5)经济效益分析,包括效率、能耗、安全等。

注:上述所有赛项的赛题思路仅是比赛考核的示例,具体以官网正式发布为准。

五、竞赛方式

1.赛项采取团体比赛形式。

2.每支参赛队由1-3名参赛选手和1-2位指导教师组成。

3.参赛选手在竞赛现场按照竞赛任务要求,相互配合完成竞赛任务。

4.每支队伍必须指定1位教师为第一指导教师。第一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为本队伍所在学院。指导老师负责赛前指导,不得直接参与比赛现场的正式比赛环节。

5.参赛队队员内部可相互交流,但不可影响其他参赛队且不可与其他参赛队交流。

六、竞赛流程

内容

参加人员

地点

方式

3月1日-6月30日

报名

各参赛学校

网上报名

8月

上机练习

参赛院校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宿州学院、铜陵学院

线下

9月

初赛

大赛组委会、专家、评委、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参赛队员

(1)报名阶段(2022年6月)

(2)准备方案阶段(2022年7月)

参赛队伍撰写技术方案,通过网站提交。方案截止日期2022年7月24日。

(3)上机练习阶段(2022年8月)

(4)初赛(暂定安排在2022年9月,以官网为准)

预期将于2022年9月举行,具体等待本赛区赛前报到通知。组委会将在“西门子杯”官方网站及时发布,请注意查询。

(5)宣布决赛入围名单(2022年9月)

(6)全国总决赛赛程安排在2022年9月中下旬进行。

七、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

(二)报名要求

所有参赛教师和学生均需要通过大赛官网的【报名参赛】入口进行报名,参赛队所有成员填写个人信息注册成功之后进行组队,组队成功之后即可下载打印报名表。报名成功之后,根据官网提示提交参赛方案,全国竞赛组委会分批次对方案进行审核,并确保在截止日期之后一周内各参赛队伍可查询到审核结果。通过方案审核的参赛队,即可进入分赛区初赛。

参赛具体要求说明:

1.参赛报名截止6月30日。

(1)每位同学只能参加1支参赛队,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多支不同赛项的参赛队伍,同一教师指导的参赛队伍数不得超过4支,其中作为第一指导老师不得超过2支。

(2)设计开发和应用实施类赛项,每支参赛队必须指定1位老师为第一指导老师,第一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为本队伍所在学院。对于需要竞赛设备的赛项,第一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为初赛特等奖评奖时参赛单位的依据。

(3)创新研发类赛项每支队伍最多允许2名研究生,其他赛项最多允许1名研究生。

(4)创新研发类赛项的指导教师建议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

4.指导教师负责赛前指导,不得直接参与比赛现场的各个环节。

5.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分别设置本科组(含研究生)与高职组(含高专、技师院校)两个组别。

6.每支队伍报名组队成功后,需下载报名表,加盖学校教务或双创部门公章,以此作为参赛凭证。建议各队伍于官网上传报名表扫描件备份。

7.竞赛报名截止后,所有赛项参赛队伍不得更换赛项(及选题方向),不得更换、增加参赛成员以及指导老师。

(三)赛前准备

1.所有专家/裁判和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成员签署承诺书。

2.各高校积极动员学生查阅竞赛资料,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增设预赛,做好参赛队的遴选工作。

4.赛前进行比赛规则解读,各参赛师生依据比赛规则做好赛前准备。

(四)成绩公布

根据自动评分系统评分决出优胜队伍、经裁判组确认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名单,由全国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审查通过后,统一公布总决赛入围名单。

安徽省赛区获奖名单由赛区组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在安徽省高教网再次公示。待公示期满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

八、竞赛环境

备赛阶段由各参赛队自行进行技术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安徽省赛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设备由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宿州学院、铜陵学院提供。

除比赛现场提供的被控对象、控制系统和上位机等竞赛设备外,手提电脑、万用表、剥线刀等必要参赛工具应由参赛队自行解决。

九、技术规范

1.知识产权要求

本竞赛为公益性非赢利活动,所有参赛人员均为自愿报名参加。为鼓励优秀方案作品和技术的交流,对各参赛队提交的技术方案、文档、作品,其著作权归全国竞赛组委会所有。竞赛对于各参赛队提交的技术方案文档和作品可在未经作者同意情况下进行非营利性用途。

2.方案文档要求

描述技术方案的工程文档是每一支参赛队伍获得参赛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将作为分赛区选拔的重要依据以及总决赛评选的指标之一。

3.工程实施要求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参赛队必须严格按照所提交的参赛方案中的描述执行,但允许对参数进行调整。如果因不可实施而临时修改方案,需向竞赛承办方提出书面申请并备案。如在未申请前提下,比赛结果发现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严重不符,将以违反诚信职业道德为由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

4.参赛软硬件作品要求

对于创新研发类赛项,其参赛作品(硬件产品或软件)的核心技术和设计思想必须为参赛队原创。如果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队被任何人举报抄袭且评审裁判确定抄袭,将即刻撤销该参赛队的参赛与评奖资格;对于抄袭导致的他人或企业的专利权损失,全国竞赛组委会与秘书处不承担亦不追究参赛队的责任。

十、技术平台

竞赛采用秘书处统一指定平台。

1.安徽工业大学:

PCS7系统共6套,可承担流程行业自动化方向—本科组、高职组(硬件包括:CPU:6ES7412-5HK06-0AB0,RACK:6ES7400-1JA11-0AA0,PS:6ES7407-0KA02-0AA0,CP:6ES7443-1EX30-0XE0)

S7-1200系统共6套,可承担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逻辑算法)—本科组(硬件包括CPU内含AO卡:CPU1214CDC/DC/DC6ES7214-1AG31-0XB0,DP模块:CM1243-5)

2.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网络通讯实训系统共5套,可承担信息化网络化方向--本科组、高职组(硬件包括PLC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无线通讯系统、光纤模块,信息安全模块、冗余网络接入模块、IO设备)

电梯逻辑控制系统共5套,可承担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逻辑算法)—高职组(硬件包括CPU内含AO卡:CPU1214CDC/DC/DC6ES7214-1AG31-0XB0,DP模块:CM1243-5)

3.宿州学院:

高端运动控制实训系统5套,可以承担离散行业运动控制方向竞赛(硬件包括:SIMATICCPU1516-3PN/DP、SINAMICSS120驱动器、人机界面等模块)。

4.铜陵学院:

离散行业智能制造综合实训系统3套,可以承担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工程实践)--本科组、高职组(硬件包括CPU内含AO卡CPU1214CDC/DC/DC6ES7214-1AG31-0XB0、SINAMICSV20变频器、人机界面等模块)

十一、成绩评定

(一)评分标准

(1)团体奖

团体名次主要以参赛队为单位评选。

(2)注重工程实效

以项目各环节中表现的实际效果为主要评审依据。

(3)过程与结果并重

(4)体现智能思想和方法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要积极运用智能思想和方法,追求系统化的最优效果。

(5)品学兼优

比赛强调公平、公正和诚信的职业道德。如遇不公平竞争等行为,将有相应的处罚。如遇程度严重者,取消竞赛资格。

(二)评分方法

(1)初赛评审方式

采用裁判制。由专家组制定评分标准并公布,由计算机评分软件统一评分。根据成绩排名择优晋级总决赛。

(2)总决赛评审方式

客观项采用计算机打分,主观项采取专家评审制,各分项加权后以总分决出奖项排名。

(3)单项奖评审方式

根据成绩排名颁发奖项。

十二、奖项设定

1.安徽省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对达到获奖分数线的队伍,按照本赛区本赛项进入省赛队伍的10%、20%、30%依次评选。安徽省赛由省教育厅颁发获奖证书。

华东三分赛区竞赛奖项由全国竞赛秘书处统一设定,证书由全国竞赛秘书处统一颁发。

2.安徽省赛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结束后,赛区组委会按有关通知要求,及时向全国大赛组委会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参赛队名单。

十三、赛项安全

(一)比赛环境

承办方在大赛组委会的领导下设立技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按照大赛组委员会的要求,围绕“保安全、保畅通、保稳定”的总目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保障赛程的秩序、电力、消防、医疗、救护等,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二)生活条件

比赛期间,大赛秘书处保障专家、裁判及工作人员的饮食卫生和住宿安全。

(三)组队责任

各参赛院校必须安排一名领队负责参赛师生的人身安全。各校指导教师应充分保证学生安全,指导学生训练,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参加竞赛,营造良好的参赛氛围。

(四)应急处理

(五)处罚措施

参赛队伍有干扰比赛的行为,经赛场工作人员提示、警告无效的,可取消其继续比赛的资格。

因参赛队伍原因造成恶劣影响的,取消其获奖资格。

赛事工作人员违规的,按照相应的制度追究责任。

十四、竞赛须知

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自动化教指委”)、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和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以下简称“仿真学会”)联合主办。为保证大赛的顺利开展,大赛的组织、评审与宣传等工作由“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组委会”)负责。日常工作由竞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

2022年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由安徽省教育厅举办、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宿州学院、铜陵学院承办,组织委员会分别设在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宿州学院、铜陵学院,负责本赛区的组织领导、协调与宣传工作。

请各有关高等学校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好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鼓励各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并正确理解竞赛目的,协调好竞赛活动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之间关系。

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的报名、比赛、比赛结果公示、评奖、评奖结果公示、颁奖等具体活动,以及全国赛事组委会的其他工作,将根据全国竞赛组委会的统一安排配合组织进行,不再另行通知。

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组委会不收取参赛队伍的报名费,其他费用如比赛期间的食宿交通费等自理。参赛期间如需组委会提供食宿安排,请提前与组委会联系。

联系人:李修正(安徽工业大学),18395588838

周勇(安徽职业技术学院),17333189826

李莎(宿州学院),13866599336

沙君(铜陵学院),18005626365

十五、申诉与仲裁

1.申诉

(1)参赛队对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以提出申诉。

2.仲裁

(1)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应在3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参赛队不得因提起申诉或对申诉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或滋事,否则按弃权处理。比赛不因申诉事件而组织重赛。

十六、疫情防控

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组委会、参赛院校、参赛队所有成员在竞赛期间必须遵守各级政府和所在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

十七、竞赛直播

1.赛场内部如有大屏幕等无盲点录像、播放设备,将全程实时录制并播送赛场情况;

2.在赛场内设置大屏幕或投影,实时显示赛场内竞赛状况;

3.多机位拍摄赛场内竞赛状况,作为仲裁判罚依据;

4.多机位拍摄开闭幕式,制作优秀选手采访、优秀指导教师采访、裁判专家点评和企业人士采访视频资料,突出竞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特点和优势特色,为宣传、仲裁、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

十八、竞赛宣传

邀请安徽省、本地市新闻媒体(如报纸、电台、网络等)参与赛事报道,具体宣传报道事宜由安徽工业大学宣传部负责落实。

十九、竞赛联系方式

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报名联系方式:

会务组:李修正0555-231659918395588838

张卉0555-231534118955564980

周勇17333189826

李莎13866599336

沙君18005626365

技术组:顾凌明13365559606

张栩13355511254

曹吉花18055700223

胡超15256636086

秘书处地址:

皖马鞍山市马向路新城东区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A楼301室、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107室;

皖合肥市新站区文忠路2600号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电303室;

皖宿州市埇桥区东二铺学府大道1769号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工科楼C305室;

皖铜陵市铜官区翠湖四路1335号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院部楼422室。

附件1

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专家/裁判承诺书

本人受邀自愿参加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客观公正的履行职责,我以大赛专家/裁判的身份和荣誉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尊重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尊重仲裁,尊重参赛单位和选手,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

2.遵守道德,遵守大赛纪律,在确定大赛专家身份后至大赛结束前,不私下接触参赛单位和个人,不参与以大赛名义举办的收费培训。不收受他人的财物或其他好处。

3.遵守试题管理规定中的保密协议,不透漏与大赛有关的涉密信息。

4.遵守公正、公平原则,不干预裁判工作,不影响比赛成绩。不给参赛选手或单位的违纪行为说情、解脱。

5.不隐瞒按规定应该回避的事项。

6.不发表、不传播没有根据并对大赛产生不利影响的言论。

特此承诺!

专家/裁判(签名):日期:

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领队/指导教师承诺书

本人自愿参加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客观公正的履行职责,我以参赛团队领队/指导教师的身份和荣誉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尊重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尊重专家和仲裁,尊重其他参赛单位和选手,认真指导学生参加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

2.遵守道德,遵守大赛纪律,在确定大赛指导教师身份后至大赛结束前,不私下接触其他参赛单位和团队成员、专家、裁判员、仲裁员,不参与以大赛名义举办的收费培训。不收受他人的财物或其他好处。

3.遵守公正、公平原则,不干预裁判员、仲裁员等工作,影响比赛成绩。

4.不为所带队学生的违纪行为说情、解脱。

5.不发表、不传播没有根据并对大赛产生不利影响的言论。

6.不隐瞒按规定应该回避的事项。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参赛学生承诺书

本人自愿参加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为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客观公正的履行职责,我以大赛参赛学生的身份和荣誉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尊重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尊重专家和仲裁,尊重参赛单位和其他选手,客观、公正地参加比赛。

2.遵守道德,遵守大赛纪律,不私下接触其他参赛单位和团队成员、专家、裁判员、仲裁员。

3.保证提交的所有信息、数据和材料均真实、准确、合法及有效,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和其他权益。参赛选手均无条件配合大赛组委会对参赛选手提供的数据、信息、材料及有关情况等进行核实。

4.遵守公正、公平原则,不干扰裁判员、仲裁员等工作及其他参赛单位和团队成员等比赛,影响比赛成绩。

学生(签名):日期:

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组委会及秘书处成员承诺书

本人受邀自愿参加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客观公正的履行职责,我以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成员的身份和荣誉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尊重大赛专家和监督仲裁,尊重参赛单位和选手,认真组织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

2.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大赛纪律,确定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成员身份后至大赛结束前,不私下接触参赛单位和个人,不参与以大赛名义举办的收费培训。不收受他人的财物或其他好处。

4.遵守公正、公平原则,不干预裁判员、仲裁员工作及参赛单位、团队成员比赛,影响比赛成绩。

承诺人(签名):日期:

附件2: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安徽工业大学)

为做好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参赛师生、评委、工作人员和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竞赛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和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安徽工业大学作为竞赛承办单位,成立竞赛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负责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竞赛疫情防控工作。

组长:刘明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

副组长:黄志甲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院长

丁忠利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成员:窦贤琨安徽工业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

郑啸安徽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张文明安徽工业大学后勤处处长

吴文兵安徽工业大学安全保卫处处长

祝为平安徽工业大学校医院院长

1.综合协调组:由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牵头,校防控办等单位配合,负责收集、整理、研判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发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负责重要信息(含日报告、零报告)的上报工作等。

2.医疗保障组:由安徽工业大学校医院牵头,马鞍山市疾控中心专家组成,负责指导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开展隔离观察场所的统筹管理、物资保障、环境消杀等;做好学校医护人员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3.后勤保障组:由安徽工业大学后勤处牵头,负责竞赛场地、场馆的环境消杀消毒工作;做好就餐保障、生活必需品和防护用品的供应;做好疫情防护必需物资的储备、保障与协调。

4.安全保卫组:由安徽工业大学安全保卫处牵头,负责赛场封闭管理,做好参赛人员进入场地及车辆的登记备案工作,实行凭有效证件进出场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做好竞赛场馆安全保卫工作。

二、参赛人员条件

竞赛评委、指导教师、参赛学生和工作人员需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近14天内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身体症状,并持有“安康码”绿码、行程码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近14天内未接触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3.近14天内无国(境)外旅居史;

4.未接触过近14天内从国(境)外返回人员;

5.近14天内无国内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区旅居史;

6.共同生活居住的人员符合上述5个条件;

7.中风险地区的参赛人员,须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后,须持“安康码”绿码、行程码及参赛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8.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学生,严格落实境外返皖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和健康检测后,须持“安康码”绿码、行程码及参赛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9.本人或共同居住的成员曾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须持“安康码”绿码、行程码及参赛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说明:(1)高风险地区人员不得参赛;(2)本人或共同居住的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不得参赛。(3)上述九个条件有任意一条发生变化,视为不符合参赛条件,应及时联系所在学校,不得参赛。

三、赛前防控要求

1.竞赛的研讨、赛前交流会等工作均采取线上方式进行。

2.竞赛评委、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如实填报赛前14天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健康状况正常并取得“安康码”绿码者方可参加竞赛;行程轨迹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需提供核酸和血清检测报告,阴性方可参加竞赛。各高校负责收集参赛人员信息存档,并报送至竞赛秘书处。

3.严控参赛人数,每所参赛学校限领队1名,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参加竞赛。参赛评委人数由竞赛组委会商定。工作人员人数由承办方商定。

4.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做好个人安全防范,应全程佩戴口罩,途中请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或身体不适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并及时就医。

5.参赛人员参加比赛需自备口罩。承办方为竞赛评委和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配备满足竞赛所需的免洗洗手液,供参赛人员使用。

6.对所有的竞赛场地进行保洁并实施全面消杀作业,确保竞赛场所干净整洁、安全卫生。所有竞赛场所在使用前通风1小时以上(且竞赛过程中保持持续通风)。

7.制定详细的竞赛路线,标出详细的路线指示牌。

8.对所有竞赛工作人员进行赛前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及突发情况应对的培训。赛前14天内对所有竞赛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检测,赛前3天内如有发热症状者不得参与竞赛工作。

9.承办方保障充足的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用物资,在赛场设立医疗服务站和健康观察室,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安排应急车辆,确保竞赛安全有序进行。

10.竞赛评委由竞赛组委会统一预定住宿宾馆,并对防疫消毒工作做出要求。竞赛评委、工作人员、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在学校或所住宾馆统一安排就餐。

四、进校流程

1.所有竞赛评委、工作人员、参赛人员进入学校,安置测温点。

2.所有参赛人员体温测量正常并扫描安康码(显示绿码)后方可进入竞赛场所。所有人员在赛场内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服从组委会管理。竞赛期间凭参赛证及身份证进出赛场,并减少进出次数。

3.所有参赛人员在校园内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竞赛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五、竞赛期间防控

1.健康监测。所有开幕式及竞赛场地入口处均设置体温检测岗,严格对每位入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3.场地清洁。竞赛期间坚持做好竞赛场地内的日常消毒和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环境整洁。

4.错峰就餐。竞赛评委、工作人员实行送餐制。餐厅实行分时、分区、分批错峰就餐。就餐时人员相隔安全距离,做到不聚集。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竞赛承办单位,成立竞赛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负责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竞赛疫情防控工作。

组长:

郝进平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常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成员:

谢军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

黄琼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实践教研室主任

窦仁伟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政秘书

钱晓东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师

秘书:周勇

疫情防控各专项工组在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具体设置如下:

(一)综合协调组

主要职责:负责收集、整理、研判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发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负责重要信息(含日报告、零报告)的上报工作等。

(二)新闻舆情组

(三)安全保卫组

主要职责:负责赛场的封闭管理,严禁人员自由出入赛场;加强联防联控,做好安全保卫和校园交通管理等工作;加强对外来师生进出赛场的“两码”核验,测体温和核酸检测报告的核查管理;对不符合出入赛场条件的人员进行劝返工作,确保赛场环境安全稳定。

(四)后勤保障组

1.近14天内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身体症状,并持有“安康码”绿码、行程码(异常且无星号)及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7.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学生,严格落实境外返皖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和健康检测后,持“安康码”绿码、行程码(异常且无星号)及参赛前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8.本人或共同居住的成员曾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须持“安康码”绿码、行程码(异常且无星号)及参赛前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说明:(1)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封控区和管控区的人员不得参赛;(2)本人或共同居住的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不得参赛;(3)上述九个条件有任意一条发生变化,视为不符合参赛条件,应及时联系所在学校,不得参赛。

2.竞赛评委、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如实填报赛前14天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健康状况正常并取得“安康码”绿码者、行程码(异常且无星号)、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竞赛;行程轨迹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需提供核酸和血清检测报告,阴性方可参加竞赛。各高校负责收集参赛人员信息存档,并报送至竞赛秘书处。

9.所有纳入大赛健康管理的人员在报到前14天,每天采取自查自报方式进行健康监测,早、中、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一旦发现发热、乏力、咳嗽、咽痛、打喷嚏、腹泻、呕吐、黄疸、皮疹、结膜充血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尽快就诊检查,未排除疑似传染病及身体不适者不得参赛。

10.承办方保障充足的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用物资,在赛场设立健康观察室,确保竞赛安全有序进行。

11.因疫情防控校园封闭管理,学校仅开放学府路北门出入。目前文忠路在修高架,路面交通较为拥堵。同时,建议参赛师生就近入住宾馆(格林豪泰梦溪路店等),严格执行酒店到宾馆“两点一线”,减少往返住地与赛场之间乘坐公共交通。宾馆请自行提前预定。

2.所有参赛人员体温测量正常并扫描安康码(显示绿码)、行程码(异常且无星号)及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方可进入竞赛场所。所有人员在赛场内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服从组委会管理。竞赛期间凭参赛证及身份证进出赛场,并减少进出次数。

3.为确保校园师生安全,如果赛事安排在学生放假期间,比赛期间不安排任何学生志愿者。

4.场地清洁。竞赛期间坚持做好竞赛场地内的日常消毒和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环境整洁。

5.错峰就餐。竞赛评委、工作人员实行送餐制。餐厅实行分时、分区、分批错峰就餐。就餐时人员相隔安全距离1.5米,做到不聚集。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宿州学院)

为做好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东三赛区暨安徽省赛(宿州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参赛师生、评委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赛项的承办方宿州学院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负责该赛项的疫情防控工作。宿州学院将严格执行安徽省和宿州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保证赛事顺利进行。

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杨杰宿州学院机电学院党委书记

朱光宿州学院机电学院院长

房爱东宿州学院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桂英宿州学院机电学院副院长(教学)

刘从虎宿州学院机电学院副院长(科研)

曹吉花宿州学院机电学院实习实训中心主任

李莎宿州学院机电学院教学秘书

郭凯宿州学院机电学院教师

秘书:郭凯

1.综合协调组

收集、整理、研判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发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2.后勤保障组

做好比赛场地入口的体温检测和人员疏导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必需物资的购买、保障与协调。

3.安全保卫组

负责校园封闭管理,做好参赛进校人员及车辆的登记备案工作,实行凭有效证件进出校园、场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宣传工作组

加强新冠病毒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及时发布校内疫情有关信息;做到不聚集,加强自我保护。

大赛评委、领队教师、参赛学生和工作人员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近14天内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身体症状,并持有“安康码”绿码和行程码;

5.近14天内无国内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

7.中风险地区的参赛人员,须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后,持“安康码”绿码、行程码及参赛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8.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学生,严格落实境外返皖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持“安康码”绿码、行程码及参赛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1.大赛评委、领队老师和参赛学生如实填报赛前14天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健康状况正常并取得“安康码”绿码者方可参加大赛;行程轨迹到过疫情高风险地区需提供核酸和血清检测报告,阴性方可参加大赛。

2.严控参赛人数,每学校限1名老师带队参加比赛。

4.参赛人员参加比赛需自备口罩。承办方为大赛评委和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配备满足大赛所需的洗手液,供参赛人员使用。

5.对竞赛场地进行保洁并实施全面消杀作业,确保大赛场所干净整洁、安全卫生。所有大赛场所在使用前通风1小时以上(且大赛过程中保持持续通风)。

6.制定详细的竞赛路线,从学校大门入口至竞赛场地都标出详细的路线指示牌。

7.对所有大赛工作人员进行赛前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及突发情况应对的培训。赛前14天内对所有大赛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检测,赛前48小时内如有发热症状者不得参与大赛工作。

8.承办方保障充足的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用物资,在比赛地点设立医疗服务站,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安排应急车辆,确保大赛安全有序进行。

9.带队教师、参赛学生原则上不统一安排餐饮。

1.所有参赛人员、竞赛评委、工作人员从宿州学院南大门出入校园,在南大门口设置1条通道,安置测温点。

2.所有参赛人员体温测量正常并扫描安康码(显示绿码)、行程码后方可进入校园。所有人员在校园内必须严格遵守校园疫情防控规定,服从学校管理。竞赛期间凭参赛证及身份证(学生证)进出校园,并减少进出校门次数。

3.竞赛期间,所有参赛人员在校园内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健康监测。所有竞赛场地入口处均设置体温检测岗,严格对每位入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3.场地清洁。竞赛期间坚持做好竞赛场地的日常消毒和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环境整洁。

4.错峰就餐。竞赛评委、工作人员实行送餐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铜陵学院)

为做好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铜陵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参赛师生、评委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竞赛顺利进行,决定由承办方铜陵学院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竞赛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下设多个工作组,落实具体工作任务。承办方将严格执行安徽省和铜陵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制定本方案。

倪国爱铜陵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副组长:

童健铜陵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苏本跃铜陵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邵兴满铜陵学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文太宝铜陵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高天星铜陵学院教务处处长

刘勇铜陵学院总务处处长

王丽萍铜陵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处处长

孙旭波铜陵学院保卫处处长

罗冰铜陵学院团委书记

刘宏道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1、综合协调组

收集、整理、研判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发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负责重要信息(含日报告、零报告)的上报工作等。

2、医疗保障组

由学校卫生所联合属地医疗卫生机构、疾控中心专家组成。指导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开展科普宣教、健康防护、观察隔离等工作;负责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统筹管理、物资保障、环境消杀等;做好学校医护人员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3、后勤保障组

做好比赛场地入口的体温检测和人员疏导工作;做好食堂、生活必需品和防护用品的供应;做好疫情防护必需物资的购买、储备和保障与协调。

4、安全保卫组

负责校园封闭管理,做好参赛进校人员及车辆的登记备案工作,实行凭有效证件进出校园、场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协助总务处、教务处等落实防控措施和比赛场地安全保卫工作。

5、宣传工作组

6、竞赛的研讨、赛前交流会及参赛队员的培训等工作均采取线上方式进行。

7、比赛期间(含初赛)场地和人员需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确保人员不聚集,严格个人健康防护要求,严格控制比赛场馆人流量。

1、赛前14天内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身体症状,并持有“安康码”绿码和行程码;

2、赛前14天内未接触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3、赛前14天内无国(境)外旅居史;

4、未接触过赛前14天内从国(境)外返回人员;

5、赛前14天内无国内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区旅居史;

6、共同生活居住的人员符合上述5个条件;

说明:(1)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不得参赛;(2)本人或共同居住的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不得参赛。(3)上述六个条件有任意一条发生变化,视为不符合参赛条件,应及时联系所在学校,不得参赛。

一旦竞赛所在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

1、竞赛评委、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如实填报赛前14天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健康状况正常并取得“安康码”绿码者方可参加竞赛;要求各高校负责收集参赛人员信息存档,并上报至竞赛秘书处。

2、严控参赛人数,每所学校限2支参赛队伍,每队限指导教师2名,每队限4名队员参加决赛。参赛评委人数由竞赛组委会商定,工作人员人数由承办方确定。

3、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由各高校安排固定车辆接送,提前准备好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做好个人安全防范,应全程佩戴口罩,途中请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或身体不适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并及时就医。

4、参赛人员参加比赛需自备口罩。承办方为竞赛评委和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配备满足竞赛所需的免洗洗手液,供参赛人员使用。

5、对所有的竞赛场地进行保洁并实施全面消杀作业,确保竞赛场所干净整洁、安全卫生。所有竞赛场所在使用前通风1小时以上(且竞赛过程中保持持续通风)。

6、制定详细的竞赛路线,从学校大门入口至竞赛场地都标出详细的路线指示牌。

7、对所有竞赛工作人员进行赛前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及突发情况应对的培训。赛前14天内对所有竞赛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检测,赛前3天内如有发热症状者不得参与竞赛工作。

8、承办方保障充足的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用物资,在翠湖校区设立医疗服务站和健康观察室,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安排应急车辆,确保竞赛安全有序进行。

四、进场流程

1、所有参赛人员从铜陵学院翠湖校区南大门出入校园,在翠湖校区南大门口设置2条通道,安置测温点。竞赛评委、工作人员从东门进出校园。

2、所有参赛人员体温测量正常并扫描安康码(显示绿码)后方可进入校园。所有人员在校园内必须严格遵守校园疫情防控规定,服从学校管理。竞赛期间凭参赛证及身份证(学生证)进出校园,并减少进出校门次数。

3、竞赛期间,所有参赛人员在校园内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竞赛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1、健康监测。所有颁奖典礼及竞赛场地入口处均设置体温检测岗,严格对每位入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颁奖典礼及赛场外围设置医疗服务站和健康观察室。

3、场地清洁。颁奖典礼及竞赛期间坚持做好颁奖典礼及竞赛场地内的日常消毒和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环境整洁。

4、错峰就餐。竞赛评委、工作人员实行送餐制。食堂实行分时、分区、分批错峰就餐。就餐时人员相隔安全距离,做到不聚集。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附件3

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个人行程表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学校

手机

身体健康状态

现所在地

现所在地疫情风险等级

到达**(比赛所在城市,例如:马鞍山,已在马鞍山的填“已在马)日期

THE END
1.西门子200SMART位逻辑指令(四)6置位优先SR复位展开西门子200SMART位逻辑指令(四)6、置位优先SR、复位 播放197发布于 2024-11-21 06:48 4 评论 12 分享 转发到头条 复制链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不感兴趣 举报 下载今日头条APP 扫码下载今日头条 机电爱好者阿华 粉丝3.2万赞1.2万 关注 扫码下载今日头条APP 看最新、最热资讯内容 推荐视频 01:33 你信https://www.toutiao.com/video/7439497177279234601/
2.PLC必学英语—编程篇plc英文编程7.西门子TIA博途S7-1200/1500学习7间接寻址指令PEEK的使用 8.TIA博途SCL编程学习8_计算N天后的日期 9.TIA博途SCL编程学习9_百鸡百钱 10.TIA博途SCL编程学习10_字符串日期转换成DATE数据类型 11.TIA博途SCL编程学习11_多条件与运算 12.TIA博途SCL编程学习12_数组求和两种算法比较 https://blog.csdn.net/gongkongxiaozhou/article/details/144039955
3.(图文)我校学子在第十八届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第十八届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逻辑算法方向全国初赛,在安徽工业大学顺利举行。 在离散行业自动化(逻辑算法)赛项中,我校参赛队伍经过练习、抽签、检录等流程后,顺利完成比赛任务,最终获得省赛三等奖2项。 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教育部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针对智能制造发展https://zzxy.masu.edu.cn/2024/0914/c741a60320/page.htm
4.2022年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22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 ——逻辑算法子方向 初赛样题 (本科组) 本样题是为了让参赛队伍了解本赛项初赛的被控对象及控制要求。参赛队伍可根据样题中的要求进行 诸如控制程序的初步设计等相关准备工作。 本赛项以电梯行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24/6202212142005133.shtm
5.2023第十七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2023 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赛项紧密围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展开,在部分赛项直接邀请企业专家命题,让参赛师生直面现实生产中的技术难题。2023 年竞赛赛项分为“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与“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两大类别。 (一) “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 https://www.swjtuhc.cn/html/jsxx/detail/252308
6.电气工程学院学生获第十八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近日,第十八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学生队伍获得离散行业自动化(逻辑算法)方向的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由中国仿真学会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国内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A类竞赛。本https://www.ycit.cn/info/1022/66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