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生日是阳历12月1日。“12”是月的结束,“1”是日的开始;“12”是阴数
但是12月1日对于朱德是新生,对于母亲却是一次死亡经历,而且意味着渐渐老去。阴阳是相对的,婴儿阳气的增长,便意味着父母阴气的增加。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如果说出生是阳气之生,那么,结婚就象征着阴气之生:所谓“阴阳相交”,在此有着双关的意思;如果把出生比作太阳初升,那么结婚就象太阳正当头,出生之后阳气不断增长,结婚之后阳气则不断消耗,阴气不断增长。12月1日是阴阳相交的一个象征,在朱德是阳气之生,在父母则是阴气之生。作为社会和文化的人,朱德首先是从大清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大清就是他的第一个社会和文化的母亲。朱德在1922年抛弃了军阀生活,从大清背景下产生的军阀(军阀虽然兴起于民国,但思想更多的还是封建的)的“肚子”中走了出来,出国留学,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就在1922年12月1日,代表大清的末代皇帝溥仪结婚!1927年,朱德从他的另一个母亲——国民党的“肚子”中走了出来,开始了工农革命的新历程。而就在1927年12月1日,代表国民党的蒋介石结婚!
朱德的忌日是公元1976年7月6日,有些人可能会注意到,在这个忌日里,7和6两个数字分别出现了两次。事实上,7和6这两个数字跟朱德的命运确实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易经》中,在术数家看来,“7”是正阳之数,“9”则是阳之变数,“8”是正阴之数,“6”则是阴之变数;“7”又称为少阳,阳变而为“9”,“9”为老阳,“8”又称为少阴,阴变而为“6”,“6”为老阴;正阳(少阳)、正阴(少阴)相对稳定,老阳、老阴则代表阴阳的变化,老阳是阳之极,可以转化为阴(少阴),老阴是阴之极,可以转化为阳(少阳);老阳、老阴是纯阳、纯阴,而少阳、少阴则阴阳相杂而不纯,少阳中含有阴,少阴中含有阳。以上面这些易理为基础,联系朱德的忌日,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朱德去世时的年、月、日所包含的“7”、“6”两数,代表的是少阳和老阴的结合,也就是阳初和阴末的结合,与朱德生日12月1日所包含的意义完全一致!看来,朱德作为新旧时代的桥梁,作为融阴末与阳初、最老与最小、毁灭者者与创造者为一体的一个人,在他的生日和忌日中都表现出来了。
朱德生日中“7”、“6”两数代表的是正阳(少阳)和变阴(老阴),是阴阳的结合,阳是不走极端的比较稳定的阳,阴则是达到极致的变化的阴;另外,正阳之数“7”,并非纯粹之阳,阳中有阴。朱德的性格与此正相一致,阳中有阴,阴阳相济,阳而不亢,而且,作为阳的一面,表现出来的往往与稳定有关,譬如坚忍、坚强、沉稳、镇静、大度等,许多老战友、老部下(如徐向前、聂荣臻、黄克诚等人)回忆或谈到朱德时,往往把朱德比作大山,比作中流砥柱,比作擎天巨柱,这些比喻都与朱德身上的稳定性有关。同时,朱德身上也有非常明显的阴性品质,譬如作战时的灵活机动、政治生活中的随顺服从、待人接物上的谦恭柔和,等等,都与老阴“6”的性质相通。
另外,“7”和“6”两个数字,在朱德一生的命运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电视剧《解放》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延安的一次书记处会议中,朱德说,“我们才到达陕北的时候,一位骑着骆驼的云游僧非要为我算命。我就问他,中国什么时候能团结起来打日本啊他说,‘逢六必转。’”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朱德的一生,确是“逢六必转”,遇到有“6”的年份,命运总有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往往包含了遭临不好的事情,一到第二年,一遇到“7”,命运则会有很大的改善并趋于稳定,即所谓由阴转阳。对于这个现象,下面我们可以具体地看一下:
1906年,科举制度取消。本来已经顺利通过了县试和府试的朱德,最终未能有机会参加确定秀才身份的院试,实在有点遗憾,也应当说是一个不幸;不过这一年各地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朱德也因此有机会接触“新学”,接受新思想,这一年,正是朱德由旧学转向新学,封闭的眼界开始转向广阔的新世界、新天地的极其重要的年份。1907年,朱德考上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一生的命运迈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朱德在纳溪之战中一战成名,这一战奠定了朱德在后来军史中的地位。但是,此役之后,朱德却并未被升职,而且,该年11月,朱德非常敬重的上司和良师益友蔡锷将军去世,朱德深受打击。1917年,朱德参加护法战争,升任少将旅长。
1926年,朱德在苏联留学期间与妻子贺治华关系破裂,留下刚出生的女儿从苏联回国。回国后在共产党组织的安排下,立即参加北伐革命,在杨森部任党代表,与陈毅首次合作。11月,和杨闇公、刘伯承共同组成中共重庆地委军委会,策划在四川省泸州、顺庆举行武装起义。后来,由刘伯承指挥的泸顺起义失败,朱德在杨森部也失去了杨森的信任。不久,朱德又在同学朱培德那里谋到了一个比较有实权的职位,不过仍然是为别人“打工”。1926年是朱德正式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1927年,朱德参加南昌起义,其后率领南昌起义残部,开始实现他以一个团为起点征服全中国的梦想。
1946年,内战爆发。解放战争开始。蒋介石发动内战,对于处于劣势的共产党军队来说,这当然不是好事。但是,这也为共产党军队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提供了条件。1947年,朱德赴华北工作,很快改变了华北战场的被动局面。10月,和彭德怀联名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协同解放军“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11月,亲自筹划、指导石家庄战役,开创了对大中城市进行攻坚战取得胜利的先例。
1956年2月,朱德率团参加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在给中央的电报中,朱德表示同意苏共反斯大林个人迷信的二十大纲领。让毛泽东很不高兴。6个月后的中共七届七中三次全会上,毛泽东说自己和总司令是“跑龙套”的,不能登台演主角了。“八大”之后,一直与毛泽东画像并列的朱德的画像在公共场合不再出现。1956年是朱毛关系正式出现裂痕的一年,是朱德政治生命的一个转折点。1957年,朱德一年都比较平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朱德首当其冲,成为遭遇批判的第一个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几个月后,关于朱德的大字报便铺天盖地而来。1967年,毛泽东几次在谈话中申明“朱德还是要保的”、“没有朱哪有毛”、“朱德是红司令”,所以,整个1967年,如果按阴历来说的话(其实“逢六必转”本身就是指阴历),在文化大革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朱德基本上安然无恙。
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值得注意的是,朱德的一生,总是逢“6”必有不幸,逢“6”必有动荡,且逢“6”必有命运的转折,转到“7”就开始平顺,并走上坡路了。也就是说,由阴转阳,由坏转好,必然是“6”在前,“7”在后。但是,他去世的年份和月份日期,在“7”和“6”这两个数字上却正好来了个颠倒,都是“7”在前,“6”在后。这是否也含着一种特别的寓意总之不管怎样,“6”从术数上说都是一个表示变化和动荡的数字,对于年份如此,对于日期也是如此,朱德在7月6日这一天去世,也就不奇怪了。
通过上面列举的这些事实,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6”和“7”这两个数字与朱德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虽然,古人早有“逢六必转”之说,但那是根据《易经》中6为阴之变数,为阴之极,阴极必反的思想推导出来的,并不见得与现实相符,而且如果是针对个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在这一年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有不幸之事发生,并最终都向好的方面(或者阳气偏盛的方面)转化。所以,即使“逢六必转”有与现实符合的时候,那也可能应当是针对天下大事或者与“6”有特殊联系的个人。天下大事的“逢六必转”与朱德个人的“逢六必转”相统一,一方面可能是一个巧合,但更可能是因为朱德是改变历史命运的人,他的命运变化必然与天下大事相一致。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