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进腰包他便转身投资海外市场,斥资4000亿买下了“半个”英国,还曾两次被英国女王封赏爵位。
李嘉诚在国内实现大批资金套现后,转身就将钱投到了海外市场,豪掷4000亿用于英国投资,当时还有媒体调侃说:李嘉诚买下了“半个”英国。
此言一出,李嘉诚在国人心中地位崇高的形象瞬间崩塌。
作为一名逐利的商人,他将家族的资金投入到了自己比较看好的英国市场,陆陆续续收购了英国许多产业,港口、地产、水利、电信、铁路等都有涉足。
2024年前后,香港富商李嘉诚在内地大肆抛售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共回笼资金超2500亿元,给国内经济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动荡。
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不顾的李嘉诚,在国外的投资也并非一帆风顺,多个项目都出现亏损状况,许多人都为他感到不值,毕竟他曾经是中国人心中的“超人”。
曾几何时,李嘉诚在国人心目中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不仅仅是惊叹于他的商业天赋和投资眼光,更是敬佩他的爱国情怀。
他还多次出席汕头大学组织的活动,给莘莘学子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不光自己创办大学,他还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捐款1000万美元,用于新建图书馆,给学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以前李嘉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特别能挣钱,也舍得为国家和百姓花钱,是“爱国商人”的典范。
作为商人李嘉诚无疑是成功的,他有商场敏锐的觉察能力,对于商人的本质追逐利益也是发挥到了极致。
相信我们中国人对“公摊面积”这个词都很熟悉,它的定义就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摊部分的建筑面积。
简而言之就是:整栋楼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等等,只要是能计算在内的公共设施全都要平摊在业主身上。
因为有了“公摊面积”,我们买的房子房产证上写的是100平,实际面积才70平左右,更难接受的是你还要按100平来交物业费、供暖费等等。
这个神一般的概念就是李嘉诚提出的,起源于香港,适用于我国各个地区,而其他国家却没有此项规定,他对此作出解释说:这样可以拉低平均房价,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操控,李嘉诚的手段还不止于此。
上世纪60年代,李嘉诚的塑胶花产业兴盛,但他却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将投资眼光放得更长远,意识到香港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口也越来越多,房地产行业日后必然火爆。
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李嘉诚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囤地,正赶上当时房地产行业处于低谷,他用极低的价格购买了许多有发展前景的地皮。
此后几十年的发展前景也正如他所料,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香港的房价更是让普通老百姓觉得高不可攀,动辄几十万一平的住宅让人望而却步。
许多人觉得房价高是因为人多地少,市场上供不应求,所以才导致房价飞涨。事实上,人多不可否认,但地皮不一定少。
房地产大鳄手中都握有许多尚未开发的地皮,他们用“饥饿营销”来抬高房价,获取更多的利润,李嘉诚就是玩“饥饿营销”的高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嘉诚将他在香港玩得炉火纯青的套路带到了内地,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着国内有潜力的城市,寻找最佳的出手时机。
截止到90年代末,李嘉诚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几十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囤地,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虽然买下“半个”英国的说法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了他此次的投资力度之大。
李嘉诚在英国涉足的商业领域很多,包括港口、地产、水利、电信、铁路等等暴利行业,其中超40%的电信市场份额更是让他成为了行业龙头。
他的这种行为也让国内许多富商纷纷效仿,其中不乏潘石屹、柳传志之流,给国内的经济市场带来了接连不断的“余震”。
对于此等行为,李嘉诚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哪怕面对国内外多重指责,他坦然回应说:“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我只是一个商人,哪里有回报,我就去哪投资,哪里有风险,我就在哪清仓。”
对于李嘉诚自毁形象的迷之操作让人不能理解,有的人说他骨子里就是个商人,商人逐利所言非虚,也有人推测说与他早年的经历脱不开干系。
1928年7月,李嘉诚出身在广东潮州,原本他的家庭称得上是书香门第,父亲李云经是当地受人尊重的教师,后来还升任至学校校长。
在经营了两年塑料花厂后,他把这个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全部吃透了,果断辞职出去单干,他拿出了这几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积蓄,再加上舅舅的资助,创办了长江塑胶厂。
纵然是李嘉诚天资过人,但创业初期的路总是坎坷的,厂子刚开起来就出现了质量事故,面临着事关存亡的危机局面。
面对难关,在母亲的谆谆教导和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下,李嘉诚有条不紊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之中将濒临倒闭的工厂拉了回来。
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李嘉诚的创业思路更加开阔,他不拘泥于自己所做的行业,而是不断地搜寻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此后的几年里,他又在新界、元朗等地区加大投资,名下的产业也飞速扩展,一位刚刚而立之年的年轻商人逐渐在香港崭露头角。
此后的20年里,李嘉诚开启了一边赚钱一边买买买的经营模式,只要是他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都会尝试着去涉足,凭借着多年的经商经验和雄厚的财力,他的投资大多都会赚的盆满钵满。
不同于现如今的首富轮流做,李嘉诚在华人首富的位置上一坐就是15年,在此期间,他成为了无数创业者和成功商人仰慕的对象,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李嘉诚认为自己的成功取决于自己对未来市场的把握,还有就是每时每刻不敢放松的危机意识,想要成功就要学会未雨绸缪。
人算不如天算,哪怕精明如李嘉诚,近几年在英国的投资也并不顺心,先是英国高举脱欧旗帜,对自身经济有一定影响。再是疫情席卷全球,英国自身的防疫工作也有所欠缺,许多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李嘉诚的产业自然也是遭受波及。
也许是体会过了国外投资的坎坷,相比之下,李嘉诚觉得还是国内市场比较稳定,最近两年又开始出现了吃回头草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