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二)备好证件证明。
考生须携带本人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及《山东省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生健康管理信息采集表》(以下简称《健康管理信息采集表》,见附件1)参加考试。因手机禁止带入考点封闭区以内,无法通过查看手机内的电子身份证核验考生身份,所以电子身份证不作为考试入场有效证件使用。
(三)规范携带考试用品。
考生只能携带准考证上写明允许携带的考试文具进入考场,严禁将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手表、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发送接收设备、书包、学习资料、涂改液、修正带等与考试无关物品带入封闭区和考场。考生应提前安置好个人物品,以免丢失。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在考点封闭区入口和考场入口进行两次人工安检和一次智能安检门安检,并进行人脸识别检查。智能安检系统将对手机、照相机等金属类电子设备进行检测,请考生尽量不要携带钥匙、磁卡、打火机以及金属手镯、戒指、项链等物品,尽量不穿戴有金属装饰品的衣服、鞋帽、发卡等,避免反复安检,影响正常入场考试。
化学(农)科目(科目代码315)可使用有对数及幂指数计算功能的科学计算器(不得使用带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科学计算器),其他统考科目考试中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自命题科目是否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按招生单位要求执行。
(四)合理规划赴考行程。
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一)提前申领“山东省电子健康码”。
(二)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
所有考生须按规定完成考前3天(12月21日—23日)每日核酸检测,考试期间在考点按照要求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考生进入考点时不需要提交核酸检测证明,我省将统一通过联网数据获取考生健康码及核酸检测情况。为方便考生检测,各市、各生源高校考前为研考考生设置专门核酸检测点,考生凭准考证进行核酸检测,原则上实行单人单管。疫情防控及具体核酸检测事宜见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告。
为确保广大考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省将根据考生核酸检测结果,按照“一类一策”组考模式划定考试区域,分别设置核酸阴性考场、核酸阳性考场以及应急处置考场等,保障考生考试权益和安全。
(三)按时开展个人健康监测。
自12月19日起,请考生自觉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及健康状况监测,如实填写《健康管理信息采集表》,于首场考试进入考点时上交给考点工作人员。请广大考生诚信填报,切实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强化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四)减少跨区域流动。
请考生考前务必减少跨省、跨市的区域流动和人员聚集,省内考生考前不要离鲁,外省考生尽早返鲁,考前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并按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准备。考试结束后3天内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及时进行核酸检测。
(五)做好个人防护。
请考生按照考点工作人员安排,进入或离开考点时有序排队,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考点、考场内考生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等级的口罩)。
(六)自觉接受体温检测。
所有考生进入考点前须接受体温测量。体温≥37.3℃的考生,需进行体温复测。复测后体温仍≥37.3℃,遵照考点应急处置办法。
(七)特殊情况及时报备。
根据我省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治疗的阳性感染者;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开考前有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者;其他尚处于封闭管理地区者,考前请主动联系报考点说明情况。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