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光、磁及电源类产品,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率先布局磁性元器件应用领域,贴合未来发展趋势
受益于流量、算力增长及网络建设,光通信器件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深耕磁性元器件行业,持续布局光通信行业,下游应用场景丰富,同时不断坚持技术创新,获得优质客户认可,未来有望持续成长。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2.46/0.72/1.3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外市场环境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管理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测算具有主观性、股价波动风险、业绩预告为公司初步测算实际数据以年报为准等
1.布局光、磁及电源类产品,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1.1.深耕行业多年,四大事业部明确分工,挖掘客户需求
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自成立以来,长期坚持光磁通信元器件的生产和研发,以通信网络技术为基础、产品开发设计为先导、光磁通信元器件为核心、与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商同步开发为特色,形成了业内较为领先的光磁通信元器件产业模式。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通信设备光磁类部件供应商。
公司布局多家子公司及分公司,四大事业部支撑公司各项业务。
董事长杨先进与焦彩红为夫妻关系,两人合计持有公司8064658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13%,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1.2.营收持续增长,业务持续开拓未来可期
从营业收入来看,2019-2022年公司营收稳步增长,从2019年的14.0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3.2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8.37%;2023Q1-Q3实现营收15.56亿元,同比增长-9.64%。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公司归母净利润变化幅度较大,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888万元,同比增长218.77%,2023Q1-Q3实现归母净利润-3675万元,同比下降165.05%。
从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来看,公司销售毛利率近年来稳步提升,22年及23年前三季度达到14.63%和15.26%,同期销售净利率为2.81%和-2.55%。
从主营业务结构来看,近年来通信磁性元器件与通信光电部件占据公司总营收的主要部分,2023H1占总营收比重达84.08%。
1.3.积极开拓市场,扩产应对需求增长,再融资布局多样产业
市场开拓方面:
产能扩张方面:
2023年6月,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全资孙公司,进一步壮大了公司海外生产基地,提升了公司的生产供应能力。
再融资事项方面:
公司2022年启动再融资项目,拟募集资金4.17亿元,募投项目共4个:光伏储能和片式通信磁性元器件智能制造项目、车载BMS变压器产业化建设项目、安全智能光储系统智能制造项目。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再融资项目于2023年3月28日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于7月7日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批复。
2.磁性元器件:电力电子之基,行业规模可观
2.1.实现电能磁能相互转换,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磁性元器件通常由磁芯、导线、基座等组件构成,是实现电能和磁能相互转换的电子元器件。磁性元器件主要包括电子变压器和电感器两大类,其中电子变压器是实现将一种电力特征的电能变换为另一种电力特征的电能的被动电子元器件,可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电感是可将电能以磁性的形式存储的被动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起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等作用。
磁性元器件为电力电子之基,广泛应用于通信、能源、汽车、工业、家电、医疗等下游行业。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光伏储能、车载、充电桩等领域有望成为磁性元器件新的百亿级市场。
具体来看:
(2)光伏发电:光伏发电系统是当代新能源行业的核心方向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市场,我国光伏装机数量增长迅速。根据大比特产业研究室测算,2025年全球光伏储能逆变器侧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预计将达到114亿元,20-25年CAGR约为18.5%,市场空间广阔。
(3)新型储能:新型储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正日益广泛地嵌入电力系统源、网、荷各个环节。根据CNESA预测,理想状态下到2026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79.5GW。储能变流器是连接电源、电池与电网的关键元件,电感则是储能变流器不可缺少的磁性元器件。
(4)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磁性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控系统、OBC、DC-DC等系统中,同时也是充电桩的核心元器件之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以及电气系统向高压化的转变将带动磁性元器件单车单桩价值量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708.5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1500万辆和1250万辆。
1)电子变压器
从应用领域来看,通讯设备电子变压器市场规模约占总规模的14%。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及储能、车载电源、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拉动电子变压器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
2)电感器
2.3.率先布局,贴合未来发展趋势
在磁性元器件领域,公司在业内率先成功研制了片式网络变压器,并通过通信设备龙头的产品认证,实现片式网络变压器全自动化量产。新型片式网络变压器贴合5G网络设备小型化、大功率、高速率的发展方向,产品结构设计更加简化,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采用分离式设计,可以根据实际主板的空间灵活调整布板的形状和位置。新一代的片式网络变压器是目前行业前沿产品,符合电子磁性元器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3.光通信器件:受益于流量、算力增长及网络建设,未来可期
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光通信产业链由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光设备构成。其中,光器件根据是否需要电源划分为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有源器件主要用于光电信号转换,包括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和集成器件等。无源器件用于满足光传输环节的其他功能,包括光连接器、光隔离器、光分路器、光滤波器、光开关等。光模块分为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模块、动态可调模块、性能监控模块等。
分下游市场来看:
(1)固网接入FTTX市场
LightCounting指出,到2027年接入网光器件的年收入预计将达到14亿至16亿美元,预计6G无线和25G/50GPON部署将在预测期的最后几年开始。与此同时,在未来五年,大部分收入将来自10G-PON(包括XG-PON、XGS-PON和10G-EPON)。
截至2023年5月末,FTTH/O端口总数达10.58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274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195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431万个。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快。
(2)电信市场
(3)数据中心市场
LightCounting认为,CPO出货量预计将从800G和1.6T端口开始,于2024至2025年开始商用,2026至2027年开始规模上量,主要应用于超大型云服务商的数通短距场景。CIR预计到2027年,共封装光学的市场收入将达到54亿美元。
4.电源设备:应用于各行各业,需求日益增长
电源是为电子设备提供所需电力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PowerSupply)。发电机、电池等发出的电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符合电气或电子设备等用电对象使用的要求,需进行再一次变换。电源可将市电或电池等一次电能变换成适用于各种用电对象的二次电能。电源产品主要包括开关电源、不间断电源(UPS电源)、逆变器、线性电源、变频器以及模块电源等。
从开关电源和通信电源行业市场规模来看:
1)开关电源
电源适配器属于开关电源,其本身并不产生能量,而是完成不同形态电能间的转换,通常是指交流输入电压变换成直流输出电压,或者直流输入电压变换成直流输出电压。
2)通信电源
通信设备领域是电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信电源为基站通信设备、光通信网络设备、宽带通信设备、程控和网络交换机、环境及监控设备等提供电源保障。国内5G基站等新基建建设带动电源行业需求增长。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我国5G基站总量占到了全球60%以上。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通信业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全年净增87万个。其中5G基站为231.2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88.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
公司已成功研发了通信用光伏供电系统、通信基站光储系统、便携式户外储能电源等系列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
5.技术、客户、市场等多方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1、技术创新优势
2、优质客户优势
凭借较强的研发实力、持续的创新能力、优质的服务、及时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丰富的产品线,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赢得了市场及客户的认可。公司拥有丰富稳定的客户群,可以伴随优质客户成长而快速成长,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以及客户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巩固公司的先发优势。
3、快速市场反应优势
4、运营管理能力优势
公司近几年不断深化精益管理,组建了一支经营丰富的运营管理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全自动或半自动柔性制造能力再上新台阶,不断革新传统制造工艺,做好成本管控。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和技术工艺创新能力,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制造能力,从而保证了公司的产品的品质、产能的高效利用、客户的满意。公司始终不断优化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使得卓越运营成为公司提升竞争力的保障。
为确保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公司通过不断深入与客户交流,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解决方案,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导入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质量实施全程监控,极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5、供应链及成本优势
公司具有完善的供应链保障管理体系,将供应商管理、原材料备货、物料采购、物流、仓储等有机结合成一体,并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流程来支撑管控,采用系统管理方法来确保整个供应链系统处于最流畅的运作状态;与供应商构建起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优先使用核心原材料供应商新技术、新产品的机会。
6.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6.1.盈利预测
6.2.投资建议
7.风险提示
1、国内外市场环境风险
受下游行业的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波动、技术的更新换代、产业政策的变化、国际贸易争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下游行业景气度的波动,影响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需求,若下游需求发生不利变化,则可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管芯类、电子元器件、磁性材料、线材类、塑胶材料等,直接材料成本在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比较大,原材料质量、价格幅度及供应的持续稳定性对公司盈利影响较大。
3、外汇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的外销业务主要以美元等外币进行定价,外销产品价格一般在客户下订单时即已协商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基本不会依据汇率波动对价格进行调整,如遇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此外,汇率波动亦会产生汇兑损益,可能会给公司收益带来一定的影响。
4、管理风险
近年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同步进行,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增多,产品线愈发丰富,公司员工人数相应增长,现有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面临诸多新挑战。如果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现行治理架构、内部管理流程和人员结构的调整完善无法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将使公司管理风险增大。
5、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行业下游需求持续旺盛,面临同业公司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