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层地狱,或称十八重地狱、十八泥犁。
先秦时期,关于人死后的世界,人们想象那里是一个叫做“黄泉”的水下世界[1],有狰狞恐怖的“土伯九约”主治“幽都”[2];秦汉之后,人们构想人死后魂归于泰山,魄归于蒿里或梁父[3]。
黄泉可能是中国宗教信仰中最早出现的阴间地府的概念。后来,汉代出现了道教中的阴曹地府。佛教传入后,受其影响,在道教原有的恶曹地狱基础上发展出了系统的地狱体系,即十八层地狱。
总的来说,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阴间的概念又大于地府。如果说地府是阎王爷办公的地方,那么地狱就是阎王爷关押犯人的监狱。
随着广大沙雕网友的呼吁和各行各业大佬的推动,小编在本文中经过严谨而又科学的推导得到了一些结论,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不敢实践不敢实践)。
01
九泉
——地温定深法
郑庄公曾对他的麻麻说过,“不及九泉,勿相见也”,说的是郑庄公的麻麻帮助小儿子推翻大儿子的君位,郑庄公傲娇地发下重誓,说不到九泉之下,我不跟你见面。但是毕竟是自己的麻麻,很快就后悔了,“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在地下挖了一个隧道,让泉水流动,在那里见到了母亲大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只有妈妈好。
《史记》中对历史有着严谨态度的司马迁这样记载始皇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这里的泉,大概指的也是泉水、地下水。穿三泉也就是说穿过了三层地下水。据地质考察,骊山地下的第一层地下水深度大概十几米左右。
鉴于地层各方面的差异,很难具体分辨出九层地下水的深度,而我们也知道,“九”在古代指的是一个极数,是因为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因此真要认真地数出第九层地下水的深度也是不准确的。
实在找不到图了大家凑合着看吧
本文假设这里的九泉指的是没有液态的地下水的分界线以下,在不考虑温度和压力的情况下(虽然影响很大),液态水在高于100℃时会被蒸发。
在恒温带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米地温增加的度数叫做地温梯度,地球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100m,我国部分地区的地温梯度如下:
由于地府是我国特有的神话体系的一部分,因此这里只考虑中国的情况。众所周知,阎王爷是公认的劳模,全年无休并且每天工作24小时,正所谓“华农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讲的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毕竟我们在阳间能有996的工作制度也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报(律师函警告)。
在冬天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我国内蒙古的图里河,一月份平均气温-31.3℃,早上的温度常在-36℃以下,空气都开始凝结成雾。为了保证阎王爷在冬天不至于在泉水里工作,我们使用冬天的温度,假设地表温度为-30℃,地温梯度为3℃/100m。在100℃的地下深度为4333米(粗略计算)。由此可以初步推断,九泉之下应为地下4333米以下!
02
头七
头七是我国的一种丧殡习俗。习惯上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死者的魂魄会返家。
早在南北朝时已见有关记载,《北齐书·孙灵晖传》:“从绰(南阳王)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
我们知道孙大圣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也就是54000km,而完成一个筋斗大约要2~6秒钟左右,我们取平均4秒,计算得出孙大圣的速度大概是13500km/s。但是正所谓上天容易下地难,电视里面土地公公慢悠悠地转着圈往土里钻的样子能跟大圣腾云驾雾威风凛凛的样子比吗?显然不能!
一看到大圣我就想到了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
咱是走程序还是直接开花?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鬼魂走路的场景,慢慢悠悠晃荡,遇到较真的牛头马面黑白无常这些公务人员,说不得还得套个锁链和脚镣啥的,走路速度自然快不了,大概也就正常人的一半吧。
一个成年人的步距大概60-75cm,频率每秒一步半,步行速度为0.9-1.1m/s,因此我们可以假设鬼魂的速度为0.5m/s。
6天*24小时*60分*60秒*0.5m/s=259.2km
一半的路程为259.2km/2=129.6km。也就是说,一个鬼魂在头七这个期间内,单程走的距离是129.6km,如果Ta走的是直线距离的话,那么可以推断地府离我们的深度为129.6km。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
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分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分开。
软流层(Asthenosphere)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Lithosphere)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
软流层顶底界面不十分确定,与岩石圈之间无明显界面,具有逐渐过渡的特点。软流层的规律是在大洋下的位置较浅(一般在60km以下),大陆之下位置较深(深度在120km以下)。
由此可知,以上我们推断的地府位置深度为129.6km,刚好在陆壳的软流层以下!
03
十八层地狱
作为地府的一部分,为了方便管理和监督,地狱不会离地府太远。
西游记记载
民间流传
吊筋狱
泥犁地狱
幽枉狱
刀山地狱
火坑狱
沸沙地狱
酆都狱
沸屎地狱
拔舌狱
黑身地狱
剥皮狱
火车地狱
磨捱狱
镬汤地狱
碓捣狱
铁床地狱
车崩狱
盖山地狱
寒冰狱
寒冰地狱
脱壳狱
剥皮地狱
抽肠狱
畜生地狱
油锅狱
刀兵地狱
黑暗狱
铁磨地狱
刀山狱
磔刑地狱
血池狱
铁册地狱
阿鼻狱
蛆虫地狱
秤杆狱
烊铜地狱
根据不同地狱的记载,每一种地狱的设定都需要特定的要求。如火坑地狱、油锅地狱、沸沙地狱和烊铜地狱等,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地狱的运转,毕竟这些受刑的小鬼动不动就被罚几百万年,期间消耗的能量怕是要堆好几个核电站,而软流圈熔岩中的热能、水和挥发性物质,主要由放射性元素衰变,在地球圈层分化过程中持续地释放出来的。
油锅地狱假想图
另外如刀山地狱、铁磨地狱和铜柱地狱里所需要大量的金属,如果遇到氧化铁矿浆(南美智利就有拉科磁铁矿岩浆),就能因地制宜,省去加热的步骤,直接从滚烫的岩浆中炼出铁来!
石压地狱假想图
综合以上分析,地府和十八层地狱的位置大概位于软流圈上部与岩石圈接壤的地方,这个深度不仅符合了九泉的设定,更是方便各方鬼魂在七天内的往返,而且在方便处理事务的同时,可塑性和流动性较强的软流层还能在地震发生时为地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语
[2]屈原《招魂》
[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中国古代死后世界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