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10.09北京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少微
奇怪的技术宅,民俗研究者。
行走的杂学宝库,抽象人民艺术家。
擅长写文,搞人心态。
以及闷声作大死。
16年一拍大腿搞的这破玄学号,
自嗨型选手。
本文作者
清代带日晷的罗盘,镇楼
但是呢,有个跟大家想象之中很不一样的地方是。
这个日晷呢,不是直接平放在地上就能用的。
首先,你要把日晷支棱起来。
日晷的背后必须得杵着一根小棍,然后指向北极,才能用。
而这个日晷以及小棍呢,得放在对应节气的插槽里。
我建议你去问古人去。
总之,分析到这里,我们能看出来
类似现代的“真太阳时”问题一样的bug,在这个古代术士的定时工具中,依然存在。
古代这种日晷罗盘,常见的形式还有拉线的。
总之,原理一致。
用线吊着,还是用棍支棱着,目的一样,效果也一样。
不依着节气,而是依据月份而改变的日出的二十四山山位的,也有。
但上面讲过的bug,依然存在。
也就是这玩意。
那,古代术士夜晚到底是怎么定时的问题,好像解决了?
并没有。
所谓古人,讲的并不只是有条件用刻漏这样的大型工具的一小批人。
最多的,还是用不起这种大型装置的平民百姓,其中就包括了民间术士。
既然算命佬很难有条件搞刻漏来定时,那么夜间定时辰怎么办呢?
答案是:根据打更。
除了开头会先介绍刻漏制度外,还会附带二十四节气打更图。
里面会附带上,夜里的五更对应时辰的图。
而且这个图也会考虑到现实中的四季昼夜长短的不同,
例如夏天白天长,冬天夜里长。
我们要知道,打更制度是基于“刻漏”作为某一方地区的中央授时,再派由更夫人力的出去打更,这么个体系制度。
也就因此,五次打更,不可能完美对应上夜里的时辰划分点。
在这些图中也是,五次打更对应的线,经常不能跟时辰的分界线完美的重合。
但对于民间术士来说,夜里定时,也只有这个办法,于是才有了这种图。
更不用说,当你听到古代的更夫们搁那慢悠悠的闲荡,喊着“三更半夜,小心火烛,严防盗贼”的时候,三更到底是已经过去了多久。
关于术士的古代定时,在明清以及民国的时候,其实官方还是比较顾念民间的算命生态的。
于是会出很多官方的工具书。
最常见的,就是《星命万年书》,或者叫《钦定星命须知万年书》。(旧书市场里一大堆这玩意,不值钱)
在明清民国的时候,曾经每年发行一本,其实是给民间星命佬用的推步工具书,就省的自己算各个星在哪个宫位了,直接翻书查。
里面也会集成很多常用的术数口诀,比如小儿关煞,合婚内容之类之类的,反正纯纯工具书。
少微我以前收的一本。
然后呢,这种书的开篇,也一般都会画个刻漏,并且带上教你如何定时的内容。
而这种授时内容和记录了各种星度的历法表内容,经常被民间命理从业者称作“量天尺”。(注意图中的量天尺和分天旗)
这一页图源自时宪书,不是星命万年书。
嘛,反正也就是这回事,其实就是官方钦天监们算好了,然后整理成书,发布下去给民用了,这样民间命理从业者,就不用算了,需要算命的时候直接查表查书再排盘。
然后这种书的末尾呢,经常就是交节时刻表。
呢,跟一开始的日晷完美对上。
这就是古代最典范的术士生态。
然后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代定分界。
还要说一下,就是以前的时宪书,在标注节气时刻的时候,经常会是各地不同的版本。
所以,古代术士对这些工具书的依赖程度,到底如何呢。
以及各地的术士们,它们根据这些工具书来定的时,是否会千差万别呢?
自己捋,该懂的都已经懂了。
这些年命理圈莫名其妙有人带节奏,说古人定卯时是用日出即卯时的。
会出现这样的诀,也很说明,其实古人就是有逆推生时的需求的。
也就因此,古代术士,为了解决定时问题,经常也要搞出很多诀作为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