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TherepresentsthreetranslationversionsofSongofDivination-writtenatDinghuiMonasterybySuShi.Thispaperwilldiscussthemthroughcomparingtolearnfromfamoustranslatorsandtrytofindgeneralstandardsandprinciplesforpoetsandlyricstranslation.
Keywords:Lyrics;EnglishVersion;Poetsandlyricstranslation
苏轼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所作,当时词人因为不满变法,最终被贬黄州。这首词即词人在谪居黄州期间,住在定慧院时的感情抒发。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不同于苏轼平常的豪放词风,笔调忧郁。词人以孤鸿自喻,表达的词人孤高自赏,不向反对势力低头的情感。
一、原文本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杨宪益译本:(以下称杨译,杨宪益:2001)
BuSuanZi
WrittenduringmystayinDinghuitemple,Huangzhou
Fromasparseplane-treehangsthewaningmoon,
Nowareclepsydrasstill,men’svoiceshushed;
Whoistheretoseethereclusepacingupanddown,
Asolitaryswanontheblurredhorizon?
Startledintoflightheturnsback,
Butthereisnonetounderstandhisgrief;
Hewingspastthefrozenboughsandwillnotroost,
Lonelyonthechillsandbankintheriver.
许渊冲译本:(以下称许译,许渊冲:2005)
TUNE:SONGOFDIVINATION
WRITTENATDINGHUIABBEYINHUANGZHOU
Fromasparseplanetreehangsthewaningmoon,
Thewaterclockisstillandhushedisman.
Whoseesahermitpacingupanddownalone?
Isittheshadowofaswan?
Startled,heturnshishead
Withagriefnonebehold.
Lookingallover,hewon’tperchonbranches.
Butonthelonelysandbankcold.
二、两个英译本对比的不同视角
(1)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是按照原文字面意思和句法进行翻译;意译则注重意思,对原文的形式进行修改,达到使译文通顺流畅的目的。综合来看,直译和意译总是贯穿整个翻译过程,译者灵活选择,而不拘泥于一种。
如果译文面向的是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群体,仅仅用拼音表述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也是可以的;如果译文要面向外国读者,向外国读者推介,那么就要进行适当解释,让中国文化尽快传播到世界上。
到翻译副标题的时候,两位译者都采用的直译的方法,两个译本都直接表达出这副标题的意思―住在黄州定慧院而作。只是具体表述不同。对于正文,两位译者都采用直译来传达词人的意思,只是在音节、韵律和词汇选择上有所不同。
(2)对等
对于文学翻译来讲,不忠实的译文绝对是不成功的译文,所以我们要达到对等。这里列举几种不同形式的对等:发音上的对等;词汇上的对等;意象上的对等。
定慧院是一个佛教寺院,苏轼第一次到黄州的时候曾经在那里暂住。这个寺庙的名字是中国文化里所独有的,为达到发音上的对等,两位译者都把定慧院用拼音翻译出来。对黄州的翻译也是如此。杨译可能考虑到西方没有“卜算子”这个概念,只是达到了发音上的对等,把卜算子译为Bosuanzi。
在本词中,“疏桐”意思是“稀疏的梧桐”,据史书记载,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是冬季。把“疏”翻译成“sparse”体现了词汇上的对等。“漏”指得是中国古代一种记时仪器,类似于西方的沙漏。“waterclock”和“clepsydras”都能指代表示这种计时仪器。关于“幽人”的翻译,许译用“hermit”而杨译用“recluse”。“hermit”指得是因宗教原因而隐世的人,而本词中“幽人”则指代作者自己,所以从词汇对等的角度,“recluse”更为合适。
本词中有两个典型的意象:“孤鸿”和“沙洲”,由于这两个意象关乎作者感情的传达,因此翻译时如何实现这两个词语的对等至关重要。按照“鸿”在生物学上的术语翻译的话,应该是“ansercygnoides”。但是如果用这个译名的话,译文就完全失去了美感。两位译者都采用西方文化中代表优雅、纯洁、忠诚和尊贵的“swan”,来表达作者脱离政治倾轧和物欲的感情。“swan”在这里就能够达到意象上的对等。词人用“沙洲”更烘托出出全词的悲凉气氛和“孤鸿”的孤高。因此用“sandbank”或“sandbar”也可以实现意象上的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