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妈,我有一个儿子,生下来就很难养,他情绪敏感,脾气暴躁,特别爱哭,经常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现在好不容易抚养到上学了,学习成绩又特别差,还不肯努力,我一说他就摆烂。
为了养这孩子,我身心损耗特别大。以至于现在一看到儿子,就心生厌恶。儿子对我也一样,一点尊重和感恩都没有。
以前听家里老人念叨过,说我跟儿子可能八字不合。现在我真的有点信命了,年前我就找人算了一下,算命先生说我跟儿子真的八字不合!
川妈我记得您好像也懂点玄学的,面对一个“八字不合”的儿子,我究竟应该怎么办?
川妈解答:
近一两年,我确实对玄学产生了好奇心,也对中国传统命理学有一点初步研究。
命理学的逻辑是这样的:根据一个人的出生时辰,断定这个人的性情特点,然后结合天时地理,推断一个人的流年运势。
不同性情的人,面对不同的环境、事件,做出的反应都不一样,最终也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本质上来讲,也是“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我感觉,传统命理学和现代心理学,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所谓“八字不合”,也可以理解为“性情或性格不合”。
下面,我先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一下“先天性情”。
如下图所示:
这是心理学家们上个世纪提出的研究成果。
研究指出每一个孩子都在9个方面拥有自己的性情特点,9种性情的组合,构建了孩子独一无二的先天性格。
我拿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来举例:
活跃水平:
有些人天性活跃,爱说爱动爱表现,而有些人性格沉静,活跃程度较低。
如果父母活跃水平低,碰巧生下一个活跃水平高的孩子,在共同生活期间,父母就会嫌孩子过于闹腾。
感觉阈值:
感觉阈值代表了一个人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
比如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每个人都不一样。
如果你带孩子打过疫苗,就会发现在疫苗接种室里,有些婴儿哭得特别厉害,有些宝宝哼唧一两声就没事了。那是因为他们对疼痛的敏感度不一样。
感觉阈值差异大的两个人,往往很难共情。
有位妈妈用心给孩子准备了洗澡水,试了水温刚刚好,而孩子觉得很烫,死活不肯去洗。这位妈妈就误认为“孩子故意不配合。”
规律性:
有些人天生秩序感强,生活很有规律。
如果他跟另一个规律性差的人生活在一起,也会觉得难以忍受。
适应能力:
有些孩子天生适应能力好一些,而另一些孩子就差一些。
孩子适应能力差,并不一定是“矫情”。而且适应力差的孩子,往往对新环境警惕性很高,安全意识更强。这一点有些父母也常常不能理解。
每个孩子都有9方面不同的先天性情,但凡其中某一项跟父母的差异大,那么父母孩子之间,就容易产生一些冲突。
如果有5项以上的性情不合,那绝对可以算“八字相克”。
除了先天性情方面的不合,现代父母跟孩子还容易产生另外一种“不合”,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的现实能力差距过大。
在追求功利的年代,如果孩子智力发达、成绩优异,父母对孩子的“特殊性情”往往更加宽容。
反过来,有些孩子虽与父母性情相合,但能力表现令父母失望,父母依然可能觉得与孩子“八字不合”。
我认识一个邻居家的女儿,性格开朗活泼,待人落落大方,但因为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父母对孩子也很失望,甚至觉得“活泼”也是一种性格缺陷,认为孩子就应该安安静静地坐着学习。
每个孩子的智能水平,也存在先天性的差异。
加德纳在大量心理学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大脑中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智力中心,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传统教育最重视的是前两项智能: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
孩子们的考试升学,也主要与这两项智能有关。
但现实中,有些孩子主管这两项智能的大脑区域,恰好发育得不充分,而发育得更好的,可能是运动、人际,视觉空间等其他智能。
如果父母认识不到这一点,可能就会将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认定为“低能”。
孩子本来是一条擅长游泳的鱼,而父母期待孩子成为一只会爬树的猴儿,这也是一种“八字不合”。
面对“八字不合”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归纳起来就三条:理解、接纳、调整
理解:
孩子出生时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刻好了各种基因密码。
父母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才能读懂孩子的基因密码。
父母能真正读懂这些基因密码,才会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
接纳:
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性情。
任何一种先天性情,都存在优势和劣势。
任何一个孩子的到来,都是累世的缘分。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对孩子的全盘接纳,无论优点还是缺点。
你拥有一枚硬币,就注定会拥有它的正反两面。
只有保持接纳的心态,才能在发生“碰撞”的时刻,守住自己的理智。
调整:
理解孩子的特质之后,就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同时调整育儿方式。
比如,面对性情敏感的孩子,需要多一点呵护,即便是想锻炼孩子,也得注意循序渐进。
意识到孩子的能力差异之后,更要懂得因材施教。
孩子若是一条金鱼,就别强迫他变成一只猴子。
哪怕花重金帮孩子打造了一张“猴子资格证”,也改变不了鱼的基因。
命运就像一手牌,确实存在着先天差异,但究竟怎么出牌,还得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