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已巳
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戍12.乙亥
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已卯17.庚辰18.辛巳
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戍24.丁亥
25.戊子26.已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已亥
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
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已酉47.庚戍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
55.戊午56.已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戍60.癸亥
这六十对干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已巳年,1990是庚午年;从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换算
一、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567891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5678910111212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二、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76543211098
9876543211211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现在大家应该可以算出2007年农历是什么年了吧!
3.
天干地支法中的年、月、日、时都是六十甲子一循环的。
六十甲子
序干支序干支序干支序干支序干支
1甲子13丙子25戊子37庚子49壬子
2乙丑14丁丑26己丑38辛丑50癸丑
3丙寅15戊寅27庚寅39壬寅51甲寅
4丁卯16已卯28辛卯40癸卯52乙卯
5戊辰17庚辰29壬辰41甲辰53丙辰
6已巳18辛巳30癸巳42乙巳54丁巳
7庚午19壬午31甲午43丙午55戊午
8辛未20癸未32乙未44丁未56已未
9壬申21甲申33丙申45戊申57庚申
10癸酉22乙酉34丁酉46已酉58辛酉
11甲戌23丙戌35戊戌47庚戌59壬戌
12乙亥24丁亥36已亥48辛亥60癸亥
纪年
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才能成一组干支,共组成60组干支,即60花甲子。
阳年生人,男为阳男,女为阳女。阴年生人,男为阴男,女为阴女。
计算公式:(所求公元年-3)/60=商......余数,余数即为所求年干支。
如:求1948年的年干支:(1948-3)/60=32..余数为:25,再查看序列25者为“戊子”,则1948年为戊子年。
纪月:
(一)农历月份的地支固定不变(如下表):
一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
从立春到惊蛰从惊蛰到清明从清明到立夏从立夏到芒种从芒种到小暑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
从立秋到白露从白露到寒露从寒露到立冬从立冬到大雪从大雪到小寒从小寒到立春
(二)农历月份干支是推算出来的(先从正月的天干开始)。
纪日: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起至今,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干支纪日——以某一日开始,农历日纪没有很好的的推算方法,最实际的办法是查万年历。
纪时:
(一)地支的表示: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农历时辰干支是推算出来的。
首先推出该年正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顺序号类推。该年正月天干序号的计算方法是: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余数减2后乘以2再减1。公式为:公元年份÷5的余数-2×2-1。当该数为负数时加10。闰月的纪月干支同前一月。
例如:推算2001(农历辛巳年)年农历正月天干序号数——
2001÷5的余数为1-2×2-1=-3闰月的纪月干支同前一月。
2001÷5的余数为1-2×2-1=-3(该数为“-3”,是负数应加“10”)+10=7,计算结果:2001(农历辛巳年)年农历正月天干序号数为“7”;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