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24th,2021TaiguErzhongQihangMiddleSchool.
文/启航·史学莉书记
两位院士用自己的一生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做贡献,献身于祖国,献身于人民,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享受着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两位院士,了解两位院士的生前事迹,从中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个故事是“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第二个故事是“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吴孟超5岁时,随母亲飘洋过海,投奔在马来西亚做工的父亲。抗战爆发后,17岁的吴孟超放弃了去英国读书,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从而开始了自己一生的救人事迹。他是一位平凡的老人,普通衣食,寻常住行,每日忙碌,直至他96岁生日当天,依然拿着手术刀,在手术室的方寸之地,挽救着患者们的生命。吴孟超曾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这句话他说了许多年,在无影灯下,他握紧16000多名肝脏患者的手,带领他们走向重生。每年的大年初一,吴孟超还会去病房里给住院病人拜年,他的一生都在救人的路上奔跑前行着。手中一把刀,披肝沥胆;心中一团火,报国卫民。“孩子们,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而穷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耀,我只求你们善尽‘人中人’的天职……我愿你们收到的是更多别人的感念。”这是吴老先生的嘱托,也是对每一位青年人的期待。。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医者仁心,吴孟超院士用一台台手术,换来一句句病人的感谢,也为我们每一个人树立了榜样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稻花香。
如今肝癌依旧在,不见妙手回春人。
这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就像平日伴随着我们的星辰一样,时刻都在。两位院士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不仅是中国骄傲,也是世界骄傲,值得我们每一人尊敬与缅怀。星辰总有陨落时,但死亡并不是终点,他们虽已远去,但他们留下的光会一直照耀着我们。
我们每一位青年人生于盛世,当勇于担当,虽无法抵御浪潮,当永远铭记灯塔。无论什么时代,我们每位国人都应当自觉传承薪火,扛起先辈人留下的山河继续前进,才能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永远铭记这些逝去的爱国者,先锋者,为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时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