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知识清单与练习(下)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12广西

【知识体系建构】小说叙事艺术

一、人称和视角(第一二三人称、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特殊视角)

二、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三、情节安排技巧(悬念、抑扬、伏笔、照应、对比、衬托、铺垫、线索、突转等)

四、某一篇章独特的叙事技巧(历史/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场景集中、某种描写特别突出如心理描写或侧面描写或对话,由……切入、蒙太奇等)

五、基于文体特征的艺术特色(散文化、诗化、故事与新编等)

叙述顺序

1.顺叙

③按地点的变化,即空间位置的变换,进行记叙。

④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叙述。

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开头就这样写道:“索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中引颈高歌,缺少海豹皮衣的女人对丈夫加倍的温存亲热,索比在街心公园的长凳上焦躁不安、翻来复去的时候,人们就明白,冬天已近在咫尺了。”

2.倒叙

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

②把事情最精彩、最紧张的片段,写在前面,以先声夺人,扣人心弦;

③追忆往事,交代背景。

比如:鲁迅的《祝福》,小说先把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的结局呈现出来,然后再说她初到鲁镇,被卖改嫁,再到鲁镇,鲁镇祝福景象;再比如,契诃夫的《套中人》,小说一上来就讲到,我的同事(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然后接着介绍他的一些奇怪的情形。

3.插叙

含义: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与故事情节有关的文字,再接续原来的内容。

②联想式,就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引起插叙部分,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③转述式,即借助作品中人物的叙说进行插叙。这种方式往往用'听人说'、'据说'、'有人说'等引入插叙。如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

比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小说就插入了林冲和李小二的见面谈话以及李小二的现在生活境况,这些情节就属于插叙。它对下文写李小二夫妻为林冲打探消息以及林冲复仇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也衬托了主要人物林冲具有正义感和侠义精神的形象特点。

4.分叙(平叙)

含义: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齐头并进地写几条线,几件事并行交叉进行,互相穿插,并行推进;二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

作用: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5.补叙

含义:也叫追叙。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

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补叙的技巧是在前面的叙述中,有意地省略某些情节或细节,故意设置出人意料的疑团,待到最后,再用补叙道破。

小说常见的叙述方式:

(1)对话式

含义:对话体小说是以人物对话为基本结构方式和表现形式而写成的一种小说类型。内容可以是对话人亲身经历的叙述和感受、心理的自白也可以是转述别人的生活见闻可以是两人对话也可以是一人自白。

作用:①以对话为主体推进情节发展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②大量的语言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丰富人物形象;③通过对话,某某与某某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④某某的论调,隐含了作者……,引起读者共鸣,引发读者思考。

(2)对比式

含义:对比是隐含在小说情节背后的基本叙事结构是小说意义呈现的基本方式。对比分显性和隐性两种,分别显示出小说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

作用:①突显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②突出主题;③结构全篇。

(3)独白式

含义:独白式小说是以作者独白占主导地位的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

作用:①可以使小说的结构更紧凑;②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③可以展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丰富作品多层次的内涵。

(4)重复式

含义:所谓重复叙述是指“讲述数次只发生了一次的事件”。重复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事件重复和话语重复两种基本类型。

作用:①突出人物形象;②加强主旨的悲(喜)剧色彩;③缓和叙事节奏,使小说有循环往复之美,增强艺术感染力。

(5)片段式(横断面式)

含义:短篇小说往往人物少,情节简单,所以常常聚焦生活的一个小“镜头”,截取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某个片段或某个场景进行横断面的描写,见微知著。

作用:①小中见大,使叙事相对集中紧凑;②从不同角度展示社会生活状态和人物心理。

(6)抑扬式

作用:在反差的变化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交叉式

含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叙述,类型较多。如: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文学、虚构与真实、荒诞与真实、叙事与写景、科学性与文学性、科学美与人性美、自然美与人性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

作用:①明确涉及的两个概念;②分析二者的关系及在文中的体现;③结合人物、情节、环境、技巧、主旨等分析表达效果。

(8)时空集中

例题1

八月的车前草简平

②可是,不是人人都有爬树的本事的。班里块头最大的大模子拍着胸脯说,你们看我的!说着,他往两个手掌里各吐了一口唾沫,然后用手臂和脚掌紧贴树干,试图也做出青蛙蹬腿那样轻巧而敏捷的动作,可他试了几回都没成功。这时,我们班最瘦弱的“老病鬼”站出来说,其实,捉知了用不着爬树的。

④我们问老病鬼,不爬树那该怎么捉知了。没想到,他居然头头是道,说只要在晾衣服的竹竿上粘上面团,然后去粘停在树上的知了就是了。我们连忙问,怎么去弄面团呢?因为那时面粉是定量供应的,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他想了想说,他去找他奶奶。因为平时他发病时不想吃饭,只吃些馒头,所以,他奶奶用籼米跟别人家换了一些面粉。他说,他回家去让奶奶和面做馒头,到时,趁她不注意,将面团偷出来分发给大家。我们吩咐他现在就回家去,缠住他奶奶做馒头。大模子还说,要是你奶奶不肯,你就立刻发作哮喘,倒在地上,嘴里吐白沫。我说,他是哮喘,又不是羊癫疯。

⑤我们将信将疑地跟着老病鬼一起走了。他走进自己的家里,而我们则蹲在他家的窗台下面。他家的窗子外面,长着一丛车前草。这时的车前草还没结子,正在开花。车前草的花不是那种大花朵,没有一片片的花瓣,说是花,不如说是粗粗的草,看上去让人想到女孩子的小辫子。车前草的花也没有五颜六色的浓彩,就是淡淡的绿色,草色青青,草香浅浅。我们一边抚弄着车前草,一边竖起耳朵探听窗子里面的声音。

⑥一切顺利。不多会儿,我们已经每人拿着一根晾衣服的竹竿在新村里的树上扑来扑去,竹竿顶头都糊着小面团,一看到树上的知了,立刻粘上去。这个捕蝉神器真是非常管用,不消多时,我们个个都捉到了知了。

⑦我到家后才想起来,还没有给知了准备好“蝉窝”呢,于是,只好放进了饭罩里。我一动不动地守着知了,期待它发出嘹亮的蝉鸣。可是,这只知了却一声不吭。

⑧傍晚的时候,大模子到我家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小竹笼,里面放着他先前捉到的那只知了,知了正在鸣啼。大模子看了看我放知了的饭罩,不由得大笑,说我是用炮弹打蚊子。接着,他又将手伸进饭罩,抓住知了看了看。这下,他笑得更响了,甚至还弯下了腰去。“哈哈哈哈,你捉了一只不会叫的知了!”“你怎么知道它不会叫?”“哈哈哈哈,它是雌的,不是雄的!”我这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会鸣叫的只是雄性的知了。大模子笑着而去,而我蓦然间泪水上涌。

⑨那天晚上,老病鬼来了,他佝偻着后背,脸色灰白,喉咙里拉着风箱。他告诉我说,他又发哮喘了,他奶奶说一定是知了过敏,随手就把他的知了连笼子扔出了窗外,他不顾奶奶阻拦,跑出去捡了回来。他还说,他一直希望我能多跟他说说话,在他听到大模子说了我的事后,他想把自己的知了送给我。他说,他一直在等候,希望这是一次机会。他将一只精致的四四方方的笼子放在我的面前。笼子里的知了在大声歌唱。忽然,我瞪大了眼睛——那只笼子竟是由三四十根冰棒棍叠架起来,然后用橡皮筋绑紧的,上面还沾有车前草的叶子。

⑩许多年过后,我才知道,车前草原是有“花语”的。车前草的花语是“留下足迹”:它太不起眼了,所以期望人们能够注意到它的存在,并在它身边留下足迹。我想,其实,车前草自己也留下了足迹的,它的足迹便是耐心的等候,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份等候有时太过艰难和漫长。

第③段运用了插叙,补充交待了“老病鬼”的病情,以及我们对他的态度,为后文他努力接近人群的叙述作铺垫;他向我央求冰棒棍的事,则是为后文送我知了笼的情节作伏笔。

(评分说明:插叙1分,内容2分,作用2分,给满4分为止)

例题2

每一份想家都骨瘦如柴罗强

(答案)①-⑥写黑虎艰难的归途,与第-段相呼应,设置悬念、引发思索黑虎在此处的原因、未来的命运如何。

练习题1

母亲的心愿

北方

“麻警官,您母亲又闹着要出小区,倒是没在小区里翻垃圾箱捡垃圾。这都第四次了,我们劝不住,疫情的严重性您是知道的,怎么说她就是不听。知道您忙,可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找您了。”

母亲越来越不听劝了。麻利锋最初担心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带她到市医院彻底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数据正常。大夫说人上了岁数,性格发生变化也不奇怪。

父亲在世时,母亲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还要伺候腿脚不便的父亲,每天不得闲,几乎不用麻利锋操心。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似乎就变了,主要表现是话少了,还总爱在小区的垃圾箱里翻捡废品。纸箱、矿泉水瓶、废报纸、泡沫板……只要是废品回收站要的,母亲一样也不会漏掉。起初,听小区门房的梁姨说过几次,好似母亲抢了人家的生意,话说得客气但不好听。麻利锋似信非信,家里见不到任何废品的影子呢。他忙得顾不上,就让老婆去盯了两次,果然看到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地往外捡废品。

母亲被抓了现行后,更加无所顾忌了。梁姨被进出的车辆登记收费拖住了手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目标落入母亲的手中,碍于麻利锋的面子,再生气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夺回自己的地盘。

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

麻利锋问她,缺钱吗?

不缺。

为啥捡垃圾?那不是垃圾,是能回收利用的废品,找点事干。

麻利锋劝说多次无效,也不能整天看着她老人家。

“老妈,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门呀!”麻利锋下卡点后急急忙忙赶回家,母亲趴在客厅的窗台上看着外面,他进门也没搭理。麻利锋从母亲的视线角度看去,正好有三个垃圾箱,“正在疫情爆发期,您的身体又那么弱。”

“我没糊涂,电视里天天在播。你也要小心点,小杰真的不能回来了?在武汉没人管咋办呢。”母亲依然没有回头,神情十分失落。

“妈知道你们辛苦,要不我才不在家闲坐着,没感染上病毒还坐出毛病来了呢。中间那个垃圾箱里扔进去两个牛奶箱,还有——”

“哎呀妈,看在我苦口婆心饿着肚子说了半天的份上,就算是人家把金条扔进垃圾箱,您也不能下去捡,太危险了。”麻利锋把母亲架到了沙发上,有些急赤白脸,母亲却笑了。

“赶快回去吃你的饭,我又不是小孩子,你比社区那几个女人的话还多。不放心的话,你干脆把老娘绑起来,让我等死算了!”母亲的脸沉了下来。

麻利锋登时泄了气,怏怏地走了。再强硬下去把母亲惹毛了,还真不好收场。安葬了父亲后,他就建议母亲搬过去跟他一起住,母亲说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动员了好几次也不听。

麻利锋头疼了:“唉,就让她出去一次吧,五六天没——”

“你以为你是警察就可以让家里人随意进出?老太太真要出了事你负得起责吗?”麻利锋话没说完,老婆开火了。

麻利锋刚赶到小区大门口,就见母亲戴着口罩从不远处走来,身后跟着两个超市的工作人员,推着装满牛奶、方便面的小推车。母亲冲他欢乐地挥着手,麻利锋憋着一肚子气,大声冲母亲嚷嚷:“不让您出门就是不听,尽给人找麻烦!”

“他们几个整天守在小区门口很辛苦,我就是想给他们买点吃的喝的。”母亲轻声细语地说。社区人员愕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

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

A.“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这里交代母亲的职业和收入,进一步引起读者对母亲出门捡废品原因的猜测,也为后文母亲捐物捐款埋下伏笔。

B.“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地往外捡废品”,形象描绘出母亲捡废品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表现老人为捡废品而不顾形象的特征。

C.得知母亲出社区是给社区人员买吃的喝的,“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这是感动,也是愧疚。因为之前他们还在一味地责怪母亲“多事”。

D.结尾“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是为儿子终于理解并赞赏自己而喜悦,也为自己捐款行为而自豪,这种描写有“无声胜有声”的感人效果。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人物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本文的对话朴素平易,既能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也可以直接反映小说人物的质朴品质。

C.小说结尾作者采用突转的方式展现了母亲的形象,让母亲此次行为与之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凸现了母亲的形象。

D.小说以日常的小事和人物间的小冲突为切人点,展现了“母亲”及麻利锋、社区人员这些平凡而又尽职尽责的普通人形象。

1.B(“主要是为了表现老婆对母亲捡废品的鄙弃和不满”不当,主要印证母亲的确是在捡废品的事实。)

2.C(“让母亲此次行为与之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理解错误,突转的原因是众人由不理解到理解母亲的行为,而且母亲的行为没有对比)

3.①交代了“抗疫”的社会背景。“疫情的严重性您是知道的”点明故事发生在“抗疫”特殊时期。

②制造悬念。一开篇就制造紧张气氛,母亲“又闹着要出小区”“都第四次了,劝不住”等引发读者对老太太“出格”行为的好奇,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③引出小说中心人物及主要矛盾。这次“您母亲”“倒是没在小区里翻垃圾箱捡垃圾”,而是“又闹着要出小区”。(每点2分,共6分)

4.插叙。

②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形象、性格。通过插叙,不仅让主人公母亲形象更加突出丰满,也展现了一群尽职尽责的普通人形象。

③更好地突出主题。通过插叙,以小见大,展现时代大背景,突出普通人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大主题。(插叙1分,分析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共6分)

练习题2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永远的军人张雪芳

七十多岁的郝爷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指了指衣橱上面的樟木箱,对老伴儿说:“衣服我放在里面了,走时叫孩子们帮我穿上,还有那顶军帽,也要给我戴上。'老伴儿抹着老泪点了点头。

没过几天,郝爷就闭上了眼睛。老伴儿赶紧叫儿女们搬下那个樟木箱,拿出那身郝爷多年前就为自己准备好的衣服。儿女们一看,又是军装,郝爷穿了一辈子的军装,这走了还要穿儿子说:“换身体面点儿的衣服吧。”母亲坚持道:“不行,这是你爸生前特别叮嘱的,他喜欢穿军装,他觉得特体面!”儿子无语,就随了老爷子吧,也算尽孝了。

说起这套军装,它的来历可不小。

那一年,郝爷在镇上做河道保洁员,每天摇着船在镇内的小河里转悠,凡是河里的垃圾都得捞起来,保持小河干净。有一回,郝爷把船停靠在一户人家门前的河岸边,借着树荫吸烟。突然,他听到有呼救声,声音不大,时断时续,郝爷竖起耳朵,不错,声音分明就是从岸边的窗户里传出来的。郝爷马上跳上岸,向那户人家奔去。果然,房屋里有个老人全身着地,直挺挺地趴着,正拼命地喊救命。郝爷慌忙地跑上前,背上老人直奔医院。幸亏医院离得不远,但把老人背到那里,郝爷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最后,老人的命救了过来,但还是半身瘫痪了,而且说话含糊不清。

医生说:“办个住院手续,住几天,观察下情况再说。'

郝爷愣了愣:“我去办吗'

医生说:“不然呢送他来的就只有你吧。”

“我我只是个路人,”郝爷解释说,“我不认识那个老人的。'

医生明白了:“那你赶紧去他家附近问问,最好能通知到他的家人。'

“好,好的。”郝爷一迭声地说。

郝爷在老人家附近换家挨户打听,原来情况是这样的:老人有一个儿子,二十出头就去当兵了,有近三十个年头了,一直都在部队。老人平时身体很好,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的。

老人睁大了眼,含糊不清地说:“部……部队,兵……当兵。'如此反复,老人就只会说这几个字了。

郝爷无奈,既然救了人家,总不能撒手不管吧。何况他儿子还是个军人。军人!郝爷看了看自己穿着的那身军装,一下子振奋了精神。为老人办了住院手续,郝爷就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

在郝爷的照顾下,老人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很快就出了院,在家进行调养。郝爷可是忙得团团转,除了工作就是往老人家里跑。二十多天后,老人的言语才渐渐清晰起来。

老人感激地望着郝爷:“谢谢你救了我的命,还一直来照看我!'

郝爷笑呵呵地说:“您儿子保家卫国,我照看一下您也算对他的支持吧。'

老人看着郝爷一身军人打扮,问:“你是复员军人吧”郝爷便哈哈地笑。老人也笑,说:“就是嘛,这军人素质就是高。”

郝爷喜欢穿军装,自从十五岁那年一个老军人送给他一套军装后,他就再也没穿过别的衣服。郝爷的军装虽旧,却总是清清爽爽的。郝爷常说,穿军装让他感到荣耀且充满正气。

一个月后,郝爷见到那位军人儿子,郝爷一看他的肩章,吓了一大跳--原来是个首长。老人的儿子对郝爷千恩万谢,并一定要重金谢他。郝爷不好意思地说:“一点儿小事,不用客气的。'后来,老人的儿子不知从哪儿得知郝爷喜欢军装,就送给了他一套崭新的军装,还有一顶军帽。郝爷一看到那套军装,眼睛都亮了。

老伴儿一直记得,郝爷是捧着那身军装回的家。到了家,都不许老伴儿碰一碰,说:“这可是首长送我的,我得好好珍藏,'走’的时候穿。'那时候,郝爷的身体还硬朗。

郝爷走了,穿着那身崭新的军装,戴着那顶崭新的军帽,很威武的样子。

镇上的老营长来为他送行,惋惜地说:“可惜呀,这么好的人,却没当上兵。'

在场的许多人都惊讶地望着老营长:“郝爷不是军人'

老营长说:“当年他是在我手里应征的,条件都合格,只因是三代单传,他的祖母死活不让他去,结果就没去成。'

啊哟……人们的心情沉重起来。

可是,看着郝爷,每个人都觉得,他就是军人。

A.“跳上岸”“奔去”“跑上前”“背'“直奔'等一系列的动作及行为,表明郝爷救助生病老人时是毫不犹豫的,充分表现了他见义勇为的精神。

B.老人看到郝爷穿一身军装,便问郝爷是不是军人,而郝爷笑而不答,老人便猜出郝爷的真实身份不是军人,但仍然称赞郝爷具有军人的素质。

C.虽然老营长并不是小说中着意刻画的人物,但是通过他的话语告诉读者,郝爷的真实身份并不是军人,以及郝爷当年未能参军的原因。

D.郝爷是一位极普通的人物,但他拥有着军人情结,其作为彰显了军人精神,从题目“永远的军人”来看,作者对郝爷怀有敬仰与赞美之情。

(2)小说结尾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觉得,他就是军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在叙事上有怎样显著的特点有何作用

答案:(1)B。

(2)①爱穿军装、爱惜军装:郝爷15岁时,一个老军人给他一套军装,之后他就没有穿过别的衣服;生前遗嘱,自己去世后,让儿女们给穿(戴)上自己珍藏的老人的儿子的赠送的军装和军帽。②

崇敬军人:郝爷常说,穿军装让他感到荣耀且充满正气;得只老人的儿子是个军人,精神为之振奋。③具备军人素质:对工作恪尽职守,对危难中的人给予帮助;郝爷救了生命垂危的老人,还为老人办理住院手续,亲自照顾老人,老人出院后,他一直照看老人。

(3)使用第三人称,以讲述故事的口吻,使小说叙事更加灵活。语言平实,口语化,多用对话形式推动情节发展,符合人物身份。插叙手法的运用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使情节跌宕起伏,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1)B.“老人便猜出郝爷的真实身份不是军人”的分析错误,小说中老人的称赞是发自肺腑的。

(2)“没过几天……拿出那身郝爷多年前就为自己准备好的衣服……又是军装,郝爷穿了一辈子的军装……母亲坚持道……这是你爸生前特别叮嘱的,他喜欢穿军装'表明了郝爷爱穿军装,爱惜军装;“军人!郝爷看了看自己穿着的那身军装,一下子振奋了精神”,表明了郝爷对军人的崇敬之情;“在郝爷的照顾下,老人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很快就出了院,在家进行调养。郝爷可是忙得团团转,除了工作就是往老人家里跑。二十多天后,老人的言语才渐渐清晰起来'表明郝爷急人所困、乐于助人、恪尽职守的精神品质。

练习题3

古渡头

叶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哆。”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姻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佚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

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

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佚子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

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3、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4.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THE END
1.看到这些我细思极恐,真的涨知识了!有些事情还真是后知后觉呀!结婚前女人都是小女生,最后却被逼成疯子,怨妇。只有极少数的女人婚后被宠成了孩子。 这个世界真的是奇奇怪怪,什么样的事都有。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有可能是唐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哈哈,今天又是八卦和涨知识的一天啊!喜欢我就关注我吧,期待下期给你更多的奇葩新知识。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66L48G0553TEUB.html
2.www.mj1991.com/xxxr95937901.htm大鸡巴好粗啊轻点操小穴 女人极品名器真实图 送国骚妇 世界第一早谢泄男是视频百度网盘 万达注册 麻7IIII2扣信任 骚逼看他社区 芽森滴无码流出 久久久久极品 那种视频你懂的 小贱货影院 黑料内射猛受不了91 大黑逼视频导航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_一本大道色婷婷在线_国产精品电影 小喷泉1v3笔趣http://www.mj1991.com/xxxr95937901.htm
3.一周文化讲座│对话伊恩·麦克尤恩:大众媒体时代的虚构写作中国现代在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字书是东汉人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10月28日,何大齐先生将用毛笔手书的方式,现场讲解《说文解字》这部经典,《说文解字》部首与汉字构造的关系,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对汉字的误解,以及书法艺术与汉字字源的关系等话题。精彩的书画演示和蕴含着历史文化内涵的汉字字源讲解,将使这场讲座富于人文https://news.sina.com.cn/o/2018-10-26/doc-ifxeuwws8283970.shtml
4.2023年4月10日新书推荐–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资源中心《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作者卢苏伟最新作品,不讲道理,只讲故事; 15个励志故事,再度治愈年轻又彷徨的我们;文艺清新,四色精美图文集,轻阅读。台湾畅销书作家卢苏伟最新作品,真实的故事自有力量,15段微观人生,引导你开始思考, 让你感动,重新找回生命的热情和活力。 https://www.chonghwakl.edu.my/library/2023/04/10/20230410_newbook/
5.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结果的结果不是结果故事B 我有个亲戚,开服装厂,行业每况愈下,总说要关门。去年底好容易接了几个大单,年初因为疫情,订单被砍掉了一大半! 结果没几个月,他们不仅没关门,生意还前所未有的好。 为什么呢? 原来,因为印度疫情严重,而中国控制较好,所以前些年转到印度的订单,又转回中国了。 https://blog.csdn.net/yellowzf3/article/details/112791954
6.2005中国十大科技骗局2005年国际科学骗局 天王星引发海啸最耸人听闻 [NextPage] 中国十大科技局之一: 泰山老虎人间蒸发 武松在世徒唤奈何 故事回放 历时18天泰山打虎未果 2005年6月8日早上8点左右,东岳泰山东麓东御道景区附近的上梨园村,一名金姓女孩“发现老虎”。6月8日至10日期间,泰山景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了不下20个“发现http://news.ppzw.com/Article_Print_30990.html
7.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8篇(全文)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 第1篇 历史荆轲刺秦王的观后感500字1 最近我读了《荆轲刺秦王》,它主要讲述的是荆轲刺杀秦王的因由及全过程始末,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荆轲刺杀秦王的情景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回放,挥之不去。 功亏一篑终究意味着失败,荆轲和燕国都为这次失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身死国灭!纵观全文,我看到的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2ddgbz6.html
8.www.xinhsen.com/aplpage12200.html「活动」首次登录送19元红包 171.70MB 下载王者荣耀西施无小内无爱心轮滑图片安装你想要的应用 更方便 更快捷 发现更多 详细信息 软件大小:80.74MB 最后更新:2024-12-09 22:17:07 最新版本: ,公交车 裙子 抚摸 小说 二,死我了 你好厉害,黑丝挠脚心捆绑式脱光衣服抚摸jj http://www.xinhsen.com/aplpage12200.html
9.这些鲜为人知的真实事件,简直比鬼故事还可怕…话说,艺术源于现实,有时候现实比小说、电影更加荒诞、神奇和可怕!比如说下面这些令人毛骨悚的真实历史事件,有些比鬼故事还要可怕… “糖果实验”。是1945至1955年间,瑞典维佩霍尔姆医院和制糖公司联合进行了一项秘密人体实验,目的是研究糖对牙齿健康的影响。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212/00/78276489_1107237290.shtml
10.《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讨厌夏天营养液——对作者大大最深沉的爱~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和完结评分][回复]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4-12-06 11:25:50 谢谢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和完结评分] [-收起]№2 网友:知暻96% 评论: 《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打分:2 发表时间:1个月前 所评http://www.19645.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564266
11.概念教学的有效实施(精选十篇)在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师把握较熟练、运用最频繁的是概念同化教学模式。概念同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如下:(1)呈现概念。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给出定义、名称和符号;(2)解析概念。对概念进行特殊分类,揭示概念的外延;(3)应用概念。巩固概念,利用概念的定义进行简单的识别活动;(4)联系概念。用概念解决问题,并建立所学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y2or3m.html
12.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课程纲要通过阅读补充资料,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本文所写人物做出评价。 3.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可与写作教学相照应,进行读与写的结合和拓展。借鉴本文写法进行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与写作练习。 15.驿路梨花 1.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粗知故事梗概。 http://jzkx.tzjtzy.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432717
13.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3、【单选题】真实性是就()之间的关系而言 A、艺术形象与自然生活形态 B、艺术形象与舞台 C、观众与艺术形象 D、观众与自然生活形态 4、【判断题】假定性是戏剧艺术固有的本性。() 1.3生活终点,艺术起点——戏剧的起源 1、【单选题】在戏剧艺术中,演员扮演的最基本手段是()。 http://xuzhou.ehqc.cn/html/90_24.html
14.99%的人不知道:图像小说,就是宝藏一样的存在!为了制造紧张气氛,德纳索特意延长了画格时间间隔的长度,让人物动作看起来更加突然——这样的设计会让读者谨慎地阅读每一张画格,以此增加故事的戏剧性;而读者也会小心翼翼地翻阅,尽量避免错过任何能够揭露真相的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首部入围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奖项——布克奖的图像小说作品,相关的电影项目也已https://www.douban.com/note/773694601
15.四川旅游学校1)明确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2)选取符合所表达情感的意象 3)进行材料的有机融合,并学会增减素材 2.在背诵本文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上,尝试仿写一段写景的文章,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第二章《故都的秋》 一、基础知识 (一)知识点(包括定义、公式、原理、规律、概念等) https://www.scslyxx.cn/portal/xbjs/sxb/jpkc/webinfo/2019/09/phone1570776475683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