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易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解河图、洛书,太极图、先后天八卦图外,还要知晓天地方圆图。
图一
六十四卦方圆图中,圆天时为动,方为地为静,平常说的词语天圆地方即源于此。
一、方圆图的排列
先天八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xun五坎六,艮七坤八。八纯(三爻)两两组合成六十四卦(六爻),六爻卦的上卦称上卦或外卦,下卦称下卦或内卦。按古人图文自右至左,画卦自下而上的习俗,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首,以乾为起点,按先天八图的排序,方图的右下角,第一横行从右至左,乾作下卦三阳爻不变,第一行从右至左,上卦依次为乾1兑2,离3震4;xun5坎6,艮7坤8置于下乾卦上,组成六爻卦乾、夬、大有、小畜、需、大畜、泰八卦;第二横行下卦兑三爻不变,从右至左,上卦依次为乾兑离震xun坎艮坤,组成履、兑、睽、归妹、中孚、节、损、临八卦;离震xun坎艮坤依次类推,组成八横八纵,八八六十四卦的方图(见图)。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天八卦以阳仪生成的乾兑离震为阳卦,阴仪生成的xun坎艮坤为阴卦。即方图一至四横行为阳卦,五至八横行为阴卦。乾阳地阴,乾天坤地,天上地下,天尊地卑,阳左阴右。
天道左旋,左半圆,按先天八的图的排序,方图中的第一横行,按乾、夬,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的顺序排列于左上方;泰卦后接第二横行的顺序为履、兑、睽、归妹、中孚、节、损、临;依次排第三横行的同人至明夷;明夷卦后,排第四横行的无妄至复卦,完成了圆图的左半圈。地道右转,右半圈,按先天八卦图的排序,乾卦右排第五横行姤、大过、鼎、xun、井、蛊、升卦;升接第六横行“讼至师”;师接第七横行的“遁至谦”;谦接第八横行的否、萃、晋、豫、观、比、剥、坤,形成右半圈,左右半圆合二为一,为六十四卦的图图,该圆图是始于乾终于坤的天道轮回、反复无穷,永不停息的状态。
二、方圆图的含义
朱熹说:“圆图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其阳在北,其阴在南。”圆为天道,方为地道,天地间为人道。此二者阴阳对待之数即天地,阴阳在图中相交。
1、圆图
①阴阳生长
图二
乾生于子,终于午;坤生于午,终于子。圆图中在乾右坤左隐有一条“子午线”,连结子午两支,把圆分成左阳右阴的两半圆。因太极生两仪两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组合成64卦,先天八卦以阳仪生成的乾兑离震为阳卦,居左半圆;左半圆始乾终复32卦,192爻,其中阳爻112,阴爻80,阳多阴少,坤为阴极,极则生阳,复一阳生为“天根”,时在冬至。从复至乾,每卦阳性逐渐增加,阴性逐渐减少,为“阳升阴消的过程。阴仪生成的xun坎艮坤为阴卦,居右半圆,右半圆始姤终坤亦32卦,192爻,其中阴爻112,阳爻80,阴多阳少,乾为阳极,极则生阴,姤一阴生为“地心”,时在夏至。从姤至坤,每卦阴性逐渐增强,阳性逐渐降低,为“阴升阳消”的过程,天根地心,乃一阴或一阳生,时在冬夏之“中”。
②年龄
六十四卦,若每卦为一岁,从复至无妄为8岁、至同人二八16岁、至履三八24岁、至乾四八32岁,为中年。从姤至升五八40岁、至师六八48岁、至遁七八56岁、至坤,八八64岁。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更甚者,还有人活到六十岁活埋的传说,总之是说人活到六十四岁,已是暮年。
③四季
④昼夜
先天八卦乾坤为经,坎离为纬。在圆图中用线连结离坎为“卯酉″线,线上半圆为阳为昼,下半圆为阴为夜。一日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子零时为半夜时辰为前日晚上11时至当日的1时,卯时为当时早上7点,日出为昼,日出而作,俗语“点卯”便源于此;酉时为晚上7时,日落为夜,为栖之时。
2、方图
①天地定位
方是圆的倒图,外形方,其内是类似圆的四个圈层(见图一),每层右下角与左上角对角线上的两卦为八卦。第一圈层二十八卦,乾坤相对,为“天地定位”;第二圈层二十卦,兑与艮相对,为“山泽通气”;第三圈层十二卦,离坎相对,为“水火不相射”;第四圈层四卦,震xun相对,为“雷风相薄”。从右下乾至左上坤,八个卦在同一条斜线上,每卦是一横一纵的交点,组成纵横两组各八个卦。如第一横行(下)从右至左为乾、夬、大壮、小畜、需、大畜、泰,始乾终泰;第一纵行(右)从下至上乾、履、同人、无妄、姤、讼、遁、否,始乾终否。第八横行(上)从右至左为否、萃、晋、豫、观比、剥、坤八卦,始否终坤;第八纵行(左)从下至上为泰、临、明夷、复、升、师、谦、坤,始泰终坤。乾为阳为始,乾卦横纵行的每一卦卦,是兑离震xun坎艮坤七卦中,横纵行相对应的起始卦。坤为阴为终,坤卦横纵行的每一卦卦,是乾兑离xun坎艮七卦中,每卦横纵行相对应的终结卦(图),如坎卦的纵行始需终比;横行始讼终师,乾天坤地,为“天地定位”也。
②错卦
方图从乾至坤同一条斜线上的每卦主导的横行八个卦,与另一卦主导的横行八个卦,相对应的两卦互为错卦,在互错的两卦中,上两卦和下两卦的卦数之和皆应为9(先天八卦对应两卦的卦数和为9),如大壮和观卦,大壮卦震上乾下,卦数震4乾1;观卦xun上坤下,卦数xun5坤8,两卦的上卦之和4+5=9、下卦之和1+8=9。第一横行乾至泰,与第八横行否至坤相对应的乾坤、夬剥、大有与比、大壮与观、小畜与豫、需与晋、大畜与萃、泰与否八对卦互为错卦(乾为阳从右至左,坤为阴从左至右),其它依次类推。错卦的上下卦及阴阳属性与夲(原)卦相反,但目标一致,方向相同,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如屯卦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象:“屯其膏,施未光也”。
膏:肥肉;屯(zhun):吝惜。屯卦坎上震下,坎险震动,动乎险中。临卦坤上兑下,临卦九二与六五易位各得其正,成坎上震下的屯卦,临九二入上坤成屯卦的上卦坎,坤为吝啬,故九五“屯(吝惜)其膏”。坎为险,九五居险中,其险是因“屯其膏,施未光”而来。初九与六三与九五无应比,远离九五。二应九五,因往受阻,“女子贞不字”,十年后才与五应;六四舍五应初。九五之下有互坤,坤为众,众人不从九五,九五成了孤家寡人,岂能不险。坎为黑不明,屯卦的错卦是鼎卦,鼎卦离上xun下,鼎卦六五位不正,但离为明为大腹,“以正位凝命”,“得中应乎刚”,得到众阳爻的支持而“元吉”。阳大阴小,若屯卦九五,不以刚中处尊而自大,放下架子,亦“以正位凝命”,亲民施正,施其膏,是为“小贞吉,大贞凶。”
③交卦
方图中乾至坤斜线为圆图中的的子午线,上阴下阳,上下不交;泰否线为圆图中的卯酉线,上阴下阳,天气上扬,地天下沉,天地交万物通。八卦中以某卦为基点,以该卦为下卦组成横行的八个卦,与以该卦为上卦组成纵行的八个卦中,两卦上下卦的卦数之和相等者,则丶为互为交卦,交卦是上卦下移,下卦上移组成新卦,在乾卦的纵与横行,夬与履、大有与同人、大壮与无妄、小畜与姤、需与讼、大畜与遁、泰与否互为交卦。如大畜卦艮上乾下,卦数艮7乾1,上下卦数和7+1=8;遁卦乾上艮下,卦数乾1艮7,上下卦数和1+7=8,两卦上下卦的卦数和相等,故大畜与遁互为交卦。交卦与夲卦比,上下卦的阴阳属性没变,解决问题的目标方向没变,而卦位爻位变,解决问题的方法变。
履卦六三象“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履卦乾上兑下,六三居兑终而位不正,乘阳欺下;(六三是下卦兑与上互xun的共用爻,xun为顺,兑口为悦)对上奉承顺从,与上九相应,自以为高,想取缔九五作大君。九五象“夬履贞厉,位正当也。”夬决也,“夬”自履卦上下卦易位成夬来,九五以刚居中处尊而无疚,下无应,面对六三的无礼,九五正而危,仍果决之,否则六三变上六成夬卦,阴乘五刚,除之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