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出台《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打击“缺斤短两”主办者市场监管部门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4日讯(记者佟明彪)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压实集贸市场主办方主体责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办法》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要求集市经营者应当正确、规范使用计量器具和法定计量单位,对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应当定期送检。《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规定经营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构成欺诈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三”规定。

《办法》规定,集市主办者未建立集市计量管理制度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进行处理;集市主办者未按要求对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备案、更新,以及未合理设置和妥善管理“公平秤”等计量器具,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经营者应当使用计量器具进行测量而未使用且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针对集市主办者监督不到位的行为,《办法》明确集市主办者发现经营者从事计量违法行为而不制止,或者包庇、纵容的,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据介绍,《办法》对于集贸市场的计量监管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一是首次将诚信计量管理体系引入集贸市场监督管理措施,集市主办者可发挥诚信计量作用,建立违法失信经营者红黄牌警示制度,将经营者计量违法行为在集市中予以公示,对计量失准拒不整改或者计量失准仍强买强卖的经营者,按照合同约定和有关管理制度的规定追究违约责任直至清退出集市。二是鼓励集市主办者免费统一为经营者配置经强制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鼓励集市主办者对集市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推广使用通过智能网联功能实现防作弊效果的计量器具,通过集约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为市场监管部门探索实施智慧监管提供支撑,有效提升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的效能。三是强化信用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集市诚信计量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定期公开评价结果,对集市计量工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THE END
1.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打击集贸市场计量违法行为相关主体《办法》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组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集贸市场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督促各相关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集贸市场计量违法行为,确保集贸市场内计量准确、交易公平,坚决减少和杜绝“缺斤短两”现象,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https://news.sohu.com/a/840075093_120988576
2.立案查处17家!这些计量违法行为将被黄牌警示或停业整顿!经营户出现三次以上上述违规行为的,集贸市场经营者、管理方应收回档铺并清退出市场。 失信经营商户名单由市场管理方报至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对“挂黄牌”的违法经营户加强监管、实施“回头看”等长效管理,并开展计量知识、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培训教育。“短斤缺两”商户挂上黄牌,能给违法经营者带来声誉打击,让其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05/c8371337.html
3.又一批计量违法案例发布!公安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公布多起计量近日,又一批计量违法违规案例被爆光!整治非法破解加油机计量计税芯片等作弊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相关典型案例;北京通报4起“缺斤短两”违法行为;山东、福建、重庆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公布陆续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其中多项涉及计量相关违法违规案例。详细如下: https://www.meipian.cn/56zgtf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