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女子网上算命,被骗250多万元!网络占卜太“黑”了→

眼看着还有20多天,2020年就要过去了。每到年底,很多人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新的一年,自己会不会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

而就在此时,各种“网络算命”服务开始纷纷上线,美其名曰帮大家测测来年“运势”。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一起“利用迷信手段实施诈骗犯罪的重大案件”。

骗子“算命”骗钱不满足招代理疯狂吸金

如此疯狂敛财,您是不是已经感到震惊了?但是,这类网络占卜账号还有其他更赚钱的操作,那就是招代理。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AI手相面相分析”账号运营者:没有推广渠道的话做不了,光靠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赚不了什么钱。我们给你开通合伙人的权限,你拉一个人进来测的话,我们可以给你分钱,拉的人越多赚得越多,最高可以给你90%的分成。现在做这种推广代理的挺多的。

“AI手相面相分析”账号运营者:公众号里的那些,都是自己编的,有专门的人写。编得越像样越能赚钱,看的人越多,测试的人越多就越赚钱。

当记者第二天查看时,发现该账号已被封号。

“算命”无科学依据为何总有人乐此不疲?

除了借助必要的技术手段,网络算命之所以能有市场,关键还在于抓住了人们的某种心理。到底是什么心理,让一些人对算命乐此不疲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网上和在线下形式的算命,都是一样的,为了满足来算命的人的心理需求。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掌控感,是对于不确定性的规避。我们很多情感,或者说生活压力,往往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专家介绍,面对各种压力,人们往往会追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心理学将其分为外归因和内归因,分别指外部环境导致和自身性格使然。

内归因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降低自尊。而外归因则会缓解人们的焦虑,有助于调整心态应对变化,这也是算命者对心理学的应用。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这个在心理学中我们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称为“自证预言”,就是往往我们认同的一个答案,最终可能就变成了真的结果。

另外,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也常常被算命者利用。“可能就是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但让你能够对号入座,让你觉得可信。”张昕说。

THE END
1.3000元买来一场过期视频,网络“命理大师”竟如此设骗局坑钱破解厄运、预测姻缘……2月初,看到朋友圈一位“命理大师”打出的算命占卜广告,小茉感觉自己“有救了”。在“命理大师”的口中,小茉近日颇为坎坷的事业、爱情需要靠一场特殊的仪式来化解。花了3000多元后,她无意间发现,收到的仪式视频创建于一个月前,根本不是针对自己,更谈不上“改命”了。小茉这才意识到,原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521131
2.招财旺桃花防脱发?网络占卜“伪科学”里的“真算计”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令不少人迫切需要更多的情感陪伴和心灵慰藉,寻找疏解压力的出口。以塔罗、占星为代表的网络算命悄然流行。奥一新闻推出“网络算命调查”系列报道,继第一篇讲述《热衷于占星卜卦的年轻人真能转运吗?》,第二篇讲述,鱼龙混杂的网络占卜行业背后暗藏消费陷阱。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14/c799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