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对于算命、占卜、看风水现象,监管态度并不清晰。借助互联网的传播,算命、占卜、看风水不断发展蔓延,价码不断攀升,成为暴利行业。进而吸引一大批人前赴后继,算命、占卜、看风水的乱象愈演愈烈。
1.知名宗教场所周边,“算命先生”已成标配。以北京为例,雍和宫、国子监、白云观等景点外,聚集了大量“算命先生”,冒充宗教人士或易经大师算命、占卜、看风水。有的利用小卖店、宗教用品商店“坐堂算命”;有的采取游街方式专挑“有缘人”下手;有的则冒充“过来人”,跟随游客不断推荐附近神通广大的“大师”“神仙”。
2.算命、占卜、看风水不断蔓延发展。除了宗教场所周边,有的还跑到医院周边“算命”“消灾”。在广大农村地区,婚丧嫁娶问卦占卜,念经超度、堪舆看风水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算命、占卜、看风水的价格起步上千,动辄数千上万。而想要进一步“消灾”“祈福”,那就更是“看人下菜碟”的天价。
3.网络算命泛滥。目前各手机应用市场中,存在大量占卜、算命、看风水的应用小程序,不受任何规范和监管。这种软件往往会获取大量个人信息,成为各类犯罪的温床。在各种互联网网站上也存在大量宣扬和传播算命、占卜、看风水的内容,公开宣扬算命合法。
算命、占卜、看风水有时被视为迷信活动,但有时又被视为传统文化或宗教活动。定性模糊使得很多立法也出现摇摆。如2002年《北京市宗教事务条例》(草案)曾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内不得进行卜卦、算命、看相、求签、测字和驱鬼治病等活动。”但因为有人提出,有些宗教活动可能也涉及驱病祈福等活动,如果笼统禁止可能影响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且宗教场所内活动不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后来删除了这一条款。
实际上,包括佛教在内多数宗教是明确禁止算命、占卜、看风水的。即便有宗教活动涉及,由于宗教活动受到教规教义及宗教事务行政监管规范,往往也不会“唯利是图”,不会无序极端发展。
但社会上的算命、占卜、看风水则没有任何规范监管,一个暴利不受监管的领域必然会出现问题。
2.行政监管
网络监管不力。对于网络算命、占卜、看风水,目前缺少严格监管,尤其是一些互联网APP应用明目张胆以占卜算命为名经营,监管部门亟需清理整顿。
主动监管不给力。有些宗教场所外虽有“勿轻信算命”提示牌,但各种算命、占卜、看风水的招牌公开摆放。有些宗教场所外有行政执法车辆长期驻守,但对种种违法现象往往视而不见。
治安管理处罚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对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活动的情况,可进行治安拘留及罚款处罚。算命、占卜、看风水活动难以认定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通常只为骗财,一般情况下也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处罚认定难。
3.刑事打击难
以算命消灾等为名进行财物诈骗行为,缺少刑法的明确规制。如造成死亡、重伤、强奸等极为严重的后果或者已经发展成为邪教组织,往往会很快被打击。但以诈骗罪进行打击,往往因为其诈骗行为的隐秘性缺乏直接证据,导致立案难、查处难。虽然时时有刑事打击案例出现,但查处比例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