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我们都是追梦人丨10年,我记录下他们与命运搏斗的样子

新闻记者的梦想,是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这个伟大时代前进的步伐,记录普通人的追梦故事,从深山“空巢村”的复苏到山水林田的生态变迁,从罕见病少年的大学梦圆到神舟航天员的星辰大海......

“我在现场”栏目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将新华社记者记录的追逐梦想的故事汇聚于此。这些故事讲述的是追梦人不停的脚步,是“中国梦”照进现实的新时代。

女儿今年十岁,从她出生以来,每个月,我都会为她拍一组照片,定格她成长的每个瞬间。

这十年,作为一名父亲,我用镜头记录了女儿的成长。

作为一名记者,我更用镜头见证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同时,我也透过镜头,从一个个追梦人身上看到,他们为梦想而与命运拼搏的最美模样。

一个“追光”的梦

↑王香君在位于安徽淮南的家中学习钢琴琴谱(2015年7月13日摄)。

↑王香君在家中演奏钢琴(2015年7月13日摄)。

双目失明,没有一点光感。一出生,她的世界就是一片黑暗,直到音乐为她带来了一束光。在看不见的世界里,音乐是她最好的朋友。参加高考,举办个人音乐会,她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给予盲人的更多可能。

如今,曾经的学生成长为老师,将这束光继续传递下去,带领更多的“盲孩子”,去实现一个个“追光”的梦。

王香君是幸运的,从小到大,被爱紧紧包围。作为记录者,我也是幸运的,能够用跨越10多年的影像见证她的成长。

2010年5月31日,我为王香君拍下了第一张照片,画面中,她和小伙伴们在旋转木马上享受着快乐的少年时光。

↑王香君(前)和她的小伙伴在合肥市逍遥津公园第一次乘坐旋转木马(2010年5月31日摄)。

↑2015年6月7日,王香君(左二)在安徽省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考点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考场。

↑2020年6月18日,王香君在合肥特殊教育中心教视障儿童练习钢琴。

2019年大学毕业后,王香君回到母校合肥特殊教育中心任教,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盲人也可以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样可以实现梦想。

一个“接力”的梦

这是一个男孩和一群男孩的故事,这是一个我跟踪10多年记录的圆梦故事,同时也是正在“接力”中的故事。

教室总在一楼,座位总是第一排,出门总有同学帮忙,轮椅后总有双温暖的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程东东身边始终有一群同学守护着他,用一个个爱心的接力,实现着他的求学梦。

来自安徽省广德市邱村镇的程东东2008年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逐渐失去行动能力,成为“渐冻人”。

↑拼版照片左图:在广德市邱村镇中心小学,爱心帮扶小组的同学将程东东抱上轮椅(2012年3月3日摄,受访者供图);中图:在广德中学,爱心帮扶小组成员雷啸抱着程东东回教室(2020年5月28日摄);右图:在巢湖学院,爱心帮扶小组成员抱着程东东来到教室(2020年10月19日)。

↑拼版照片上图:在广德市邱村镇中心小学,程东东和爱心帮扶小组的同学一起打乒乓球(2012年3月3日摄,受访者供图);下图:在广德中学,程东东和爱心帮扶小组的同学一起在操场上玩耍(2020年5月28日摄)。

↑拼版照片上图:在广德市邱村镇中心小学,爱心帮扶小组的同学陪程东东在校园里散步(2012年3月3日摄,受访者供图);下图:在广德中学,爱心帮扶小组的同学陪程东东在校园里散步(2020年5月28日摄)。

一路走来,程东东的求学之路虽然艰辛,但他一直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学习精神。如今,已经大三的程东东开始为下一个梦做着准备,轮椅上的他依然阳光自信,他深信未来可期。

一个四胞胎家庭的“成长”梦

2014年7月18日,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我第一次见到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常家四胞胎。他们因为早产,被诊断为脑发育迟缓。为了给他们治疗,父母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家庭也因此致贫,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4年7月18日,在合肥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护士在查看四胞胎的身体状况。

恰巧半年后,正值春运,四胞胎家庭乘坐高铁从上海来到合肥中转,准备回家过年。铁路部门开展爱心接力,为四胞胎患儿开辟绿色通道,四胞胎一家再次进入我的镜头。

↑2015年2月11日,四胞胎在G9242列车上与列车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2021年初,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策划报道中,我想起了这个家庭。孩子们都康复了吗?他们家顺利实现脱贫了吗?为了找到答案,我再次联系上了常胜,以追踪、回访的报道形式,撷取四胞胎从小治疗、被社会关爱等点滴镜头,用跨越7年的影像展现一家人面对困境,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积极奋发的“成长”故事。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常胜一家陆续享受到当地的健康脱贫、教育脱贫、产业脱贫等脱贫政策。在当地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接力帮助下,夫妻俩挺过了最困难的几年。孩子们慢慢长大,身体状况不断好转,常胜开始外出务工挣钱,妻子朱成珍则一直在家照顾4个孩子。

2020年9月,四胞胎一起上了镇上的小学,朱成珍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接送孩子。为了增加收入,朱成珍还插空做起了计件工,从工厂里领回原料,加工一些零件,每个月大概有2000元的收入。

2019年12月,常胜家里多了一张“脱贫光荣证书”,四胞胎一家光荣退出了贫困户行列。如今,四胞胎健康成长,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对于未来,常胜说:“看着孩子们健健康康,我们就知足了。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脱贫了还要奔小康!”

2021年2月24日,正值春节期间,常胜和妻子朱成珍带着四胞胎在屋后的田野里嬉戏。淡淡的油菜花香在春风中飘荡,看着4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常胜夫妻脸上绽开了笑容。我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个美好的瞬间。一张全家福,见证了四胞胎家庭的“成长”和脱贫梦的实现。

↑2021年2月23日,常胜夫妻带着四胞胎在田野里玩耍。

一个男孩的“枝繁叶茂”梦

2011年,我第一次见到王雷,那时他还是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那年,他25岁,没有双腿,他挺立腰杆,依旧活得灿烂。他说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梦想成为一名医生。

↑王雷和同学田春辉(左)在讨论医学问题(2011年3月5日摄)。

2021年,时隔十年,我从手机通讯录里找到当年存下的他的号码。还能联系上他吗?我怀着试试的心态,拨通了号码。“你好,我是王雷。”听到他的声音,我脑海中闪现过曾为他定格的一个个瞬间。

2012年,王雷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县医院,如愿成为一名医生。同样是在这一年,王雷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装上了假肢,重新“站立”起来。十年后的重逢,就像他乡遇故知,我用手中的相机再次讲述他梦想成真的故事。

工作10年,如今已经成为主治医师的王雷,每天和同事一起,通过专业仪器观察病理切片,最终确定患者疾病的性质,为临床医生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他说,穿上白大褂,就要践行“医者仁心”,用爱守护生命。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1年10月31日,王雷在安徽医科大学校园里(马杨摄);右图为:2021年8月15日,王雷在濉溪县的一个公园里散步。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1年10月31日,王雷和同学在安徽医科大学校园里(马杨摄);下图为:2021年8月15日,王雷和家人在濉溪县的一个公园里散步。

10年前,王雷曾说,“人生就像一棵树,即使砍掉了树的一些枝叶,只要树的根还在,树就会活下去,还会枝繁叶茂。”

10年来,王雷用自己梦想成真的经历诠释着这句话。如今的王雷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从医的获得感和家庭的幸福感,让他的人生“枝繁叶茂”。

一个女孩的“超级英雄”梦

2011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我见到了14岁的黄凤,那时的她读初一,带着因意外摔伤高位瘫痪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租住在学校对面的民房里。12岁时,黄凤就用板车推着父亲去上海看病,被网友称为“板车女孩”。

↑拼版照片上图:14岁时的黄凤为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2011年1月1日摄);下图:2022年6月17日,黄凤为轮椅上的父亲做按摩。

在传统意义上,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为女儿遮风挡雨的大树。但因为一场意外,父亲倒下了,黄凤承担起命运的重担,成为父亲的“超级英雄”,独自一人扛起生活的重担,带着爸爸求学、看病、工作,努力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在当年的报道《“板车女孩”黄凤: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中,我写道:“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2022年的夏天,时隔4000多天,我再次见到了黄凤和她的父亲。如黄凤所愿,她大学读了护理专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护士,爸爸的身体状况也在不断好转。作为一名记录者,我很庆幸看到曾经的采访对象,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如今,“板车女孩”已经鲜为人知,黄凤也极少提起这些事。新婚丈夫非常善良,和她一起悉心照顾爸爸。成为“超级英雄”的她,也不再孤单。

回首过去的十年,一个个追梦人的故事重新浮现,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沐浴阳光奔跑的力量。未来,我们还要如歌词中所说,“挥洒汗水,回眸微笑,一起努力,争做春天的骄傲。”

THE END
1.空中党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学习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了宽广的全球视野、博大的天下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为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带来光明前景的人间正道。https://gxulif.gxu.edu.cn/info/1539/9424.htm
2.学习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我们要始终坚定道不变、志不改的决心和意志,深入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 ——2024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https://tjnhfy.t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1/id/8219601.shtml
3.()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一体生死与共息息相关。A.引智人员B.内培人员C.战略科学家D.创新团队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26188681.html
4.()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一体生死与共息息相关。更多“()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一体、生死与共、息息相关。”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A.党管人才 B.引智 C.内培 D.科研经费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蒲松龄创造的意象世界表明人和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https://www.xuesai.cn/souti/5EDB42DD.html
5.()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一体生死与共息息相关。单项选择题()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一体、生死与共、息息相关。 A.引智人员 B.内培人员 C.战略科学家 D.创新团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A.党管人才 B.引智 http://www.ppkao.com/tiku/shiti/b356031742664163b5fe0c32ec37a255.html
6.题库()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一体生死与共息息相关。习题:()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一体、生死与共、息息相关。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 标准答案:答案正在整理中!!! 点击进入>>初高中试题总库【各学科试题题库及答案】免责声明: ①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信息均来自各地教育考试院、各高校及网络整理。其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所https://m.027art.com/gaokao/HTML/14860898.html
7.标准答案()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议题生死与共息息相关习题:()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议题、生死与共、息息相关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 标准答案: 内培人员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姓名 性别 男女 生日 上一篇:【习题】伟大的(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https://m.rwtext.com/114815.html
8.2022年职称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公需课科目必修班题库15()O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O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O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O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O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显著优势之一O对o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8」标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https://www.yxfsz.com/view/1583647517953855490
9.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汇总(80分以上)20220810103839.docx72% 82% 62% 92% ()要做到根繁叶茂、命运一体、生死与共、息息相关。战略科学家引智人员创新团队内培人员双创“推进的三个方向不包括()。强化政策对双创”的激励作用 营造好的生态发展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力度培育双创主体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有()个阶段目标。三_四二五 8.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810/7050026126004152.shtm
10.头条文章二、分论夏季生人命运特点 内容提要; ㈠夏天生人性格表现 1、夏先天是火气,有使命感、责任心、有奉献精神,内心极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潜意识里就是老大⑶如果不仅有水,而且水有根,还得到了木的保护,就成太极了。最大的成就一定要见木,阳月用阴,有水木,是大成就之人★★★。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41065453093168
11.共行天下大道共创美好未来——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在双边层面,习近平主席同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缅甸、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古巴等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深入沟通,倡导中国同各有关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 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脉”和“主干”,一系列中国倡议、中国主张枝繁叶茂,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https://www.xytv.cn/h5/pages/article/detail?id=33272
1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华文化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面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与共的客观现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https://cssn.cn/gjgc/202304/t20230423_5623952.shtml
1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http://www.sontanedu.cn/dj/PartyDownload/info_itemid_48649_subjectid_2.html
1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100题64.要怎么样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65.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要怎么样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http://qqhrtc.com/info/1090/9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