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法律制度民主化的先例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七十载,置于历史长河不算悠长。但中华民族在这七十载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通过不懈努力、奋起直追,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不断用中国成绩耀眼于世。不言而喻,这一过程饱尝艰难困苦,这一成果实属得来不易。共和国于风雨历程中沧桑巨变,其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正是国人婚姻观念和家庭领域的深刻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载奋斗史,恰巧也几乎是我国婚姻法的同步发展史。从1950年婚姻法的废旧立新阶段,到1980年婚姻法的巩固发展阶段,再到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不断完善阶段,婚姻法先后影响和改造了几代中国人情感世界和婚姻生活。

1950年4月13日,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的日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于当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不过,相比于后来的1980年婚姻法、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1950年婚姻法受制于历史环境,起草制定过程有其独特性。制定新的婚姻法,是在1948年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解放战争进入全面战略反攻阶段。如何抓住时机,进一步发动妇女群众,为创建新中国贡献更大力量,成为中共中央当时的一项重要工作。会议期间,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向邓颖超等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的同志布置了起草婚姻法的工作。

刘少奇将自己保存的一本1931年毛泽东亲自签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作为参考资料交给邓颖超等人,并提出,希望他们深入调查研究解放区的婚姻状况,总结解放区这些年来执行婚姻条例的经验教训,反复讨论,再动手起草。草案形成过程中,除少数条文外,多的曾修改30至40次以上。最后,历时两年的起草论证修改,1950年1月21日,婚姻法草案出炉,呈送党中央审查。

尽管1981年1月1日起施行新婚姻法,1950年婚姻法被废止,但它留下的历史回响依然激荡在人们耳畔。正是1950年婚姻法的诞生与出现,让全国人民见证了一个封建婚姻时代的结束,迎来一个自由婚姻时代的开始。

看!拉开民主立法新篇章

作为改革开放40年间的立法工作亲历者,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的张春生,对有关上世纪80年代后的人大立法故事,如数家珍。

1979年,国家进入民主法治建设新时期。也是这一年的秋天,张春生被调入了立法机关。那时,刚刚复出工作的彭真,被全国人大任命为法制委员会主任。作为党内为数不多的通晓法律的领导人,彭真在一次会上发言:“立法就是要广泛听取意见,既要听取相同意见,也要听取不同意见。民主就是要‘麻烦’一些。”这一席话让当时没有专门学过法律的张春生产生既新奇又疑惑的复杂情感:“民主固然是好事,为什么会‘麻烦’?”

1950年婚姻法颁布以后,依靠深入、细致、持久的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广泛实施。广大人民群众从旧的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出来,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的家庭关系。1950年婚姻法肩负的除旧立新使命实际上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完成,很多专家学者认为,60年代就应该使立法重点从铲除旧制度转向全面建设新制度。不过很可惜,由于历史原因,立法设想被年复一年地搁置、拖延下来。

随着十年动乱的到来,国家法制遭到毁灭性打击,公民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权益也难逃浩劫。城乡婚姻家庭关系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借婚姻索取财物、铺张浪费办婚事等旧习有所抬头。

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头30年里,婚姻执行实践中有一突出现象,那就是有关部门在处理婚姻问题尤其是离婚问题时偏严。以至于后来1980年立法机关在婚姻法修改草案说明中不得不说:“我们不能用法律来强行维护已经破裂的婚姻关系,使当事人长期痛苦,甚至使矛盾激化,造成人命案件,对社会、对家庭、对当事人都没有好处。”

为了满足社会、人民需要,1978年8月,在调查婚姻状况的基础上,全国妇联领导小组向中共中央写报告建议修改婚姻法。1978年11月7日,全国妇联邀请民政部、卫生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个单位共同协商,决定成立修改婚姻法小组,全国妇联时任主席康克清任组长。1978年1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卫生部、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关于修改婚姻法问题的通知》。

恰逢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终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根本上冲破了“左”的思想的严重束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此次婚姻法的修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婚姻法修改过程中,就定下目标,充分调动妇女的一切积极因素,在城乡广大群众中宣传用社会主义思想处理好婚姻家庭关系。经过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历时一年零十个月的调查研究,多方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三次在全国征求意见,后经国务院法制委员会讨论修改,形成1980年婚姻法(草案)。

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草案形成过程中,人们对于修改的内容存在一些争议,其中争议较大的部分要属离婚问题。

1950年婚姻法中有关离婚的内容有两点:第一,“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第二,“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对于双方要离婚的部分,人们皆无异议。产生争议的,正是后一点“一方要离、一方不同意”的情形。

1950年婚姻法贯彻的是当时较先进的“破裂主义”,让当时不计其数深受包办买卖婚姻、重婚、纳妾、虐待、遗弃之害的当事人挣脱了不幸婚姻的枷锁。然而,随着“解放”潮的巨势袭来,20世纪50年代初离婚率急剧攀高,社会对离婚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左”思潮盛行时期,“爱情”被贬为“小资产阶级情调”,高离婚率被视作“资本主义腐朽性和家庭崩溃”的表现,人民法院“为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在审理离婚案时立足于调解和好或者干脆判决不准离婚。

1980年婚姻法修改,离婚问题上究竟应该采纳怎样的基调导向,着实引发了一场争论。

据张春生回忆,一种观点认为,1950年婚姻法规定完全正确,是对人们感情生活的理性尊重。情感是维系婚姻的伦理契约,强制感情已破裂的两人同住屋檐下,只会压制并扭曲人性,随时可能爆发一场后果难料的冲突。持这种观点的,城里人、知识界和领导干部居多。一些学者引用恩格斯的经典言论:“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这种主张,当时被称为“感情说”。

另一种观点认为,该规定大有问题。一方坚决要求离婚,调解无效就能离,这实际为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等不道德行为开了方便之门。他们主张:一方要求离婚,理由正当的,准予离婚;理由不正当的,不准离婚。所谓理由不正当,主要是喜新厌旧、另寻新欢、第三者插足之类。这种主张,当时被称为“理由说”。两方各持己见。

在当时,依照立法程序,婚姻法的修改需要过两个“关口”:先是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其成员大多为法制委员会成员)审议,提出修改和表决方案;再提请全国人大全体代表审议、表决。

1980年9月4日上午,法案委员会对婚姻法修改草案进行审议。会议由彭真主持,领着法案委员会几十位委员,对草案进行逐条讨论修改。

负责会议记录工作的张春生回忆,关于离婚条款的争论聚焦于法制委员会所加的限制“如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不少委员支持这一修改,认为“两面意见都考虑到了”,“比较合理、可行”。反对意见从两个对立的角度提出了异议:一种意见是,增加“感情确已破裂”的限制条件仍然乏力。对喜新厌旧、有第三者的人来说,“这是对违反道德行为的鼓励”。另一种意见是,反对增加“感情确已破裂”这个条件,认为“没法操作”。针对这一离婚条款,大家足足讨论了两个小时。

问!民主为何要“麻烦”些

除了离婚条款,1980年婚姻法草案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婚龄、禁止近亲结婚、“入赘”、少数民族地区婚姻等修改内容也产生一定的讨论。

20世纪70年代末期,饱受人口压力的中国已经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却各自为政。不少地方规定男25岁、女23岁才允许结婚,像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甚至规定男27岁、女25岁才能被批准结婚。待到婚姻法修改,人们对结婚年龄的认可高低分歧很大。如何合理地规定婚龄,成了当时修订婚姻法激烈的争议点。

从结果看来,1980年婚姻法最终作出了一个利国利民的合理选择,将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婚龄提高2岁,改成男22岁、女20岁。对于这一规定,兼顾城乡实际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各部门,绝大多数表示赞成。

1980年4月17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改草案)》,决定将这一草案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法制委员会和全国妇联又根据各地和中央有关部门以及全国政协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1980年9月10日,叶剑英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九号),宣布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跑!天南海北赴调研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20世纪末期,此时,距1980年婚姻法出台,已过去了整整20年。不要小瞧这短短20年,它是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20年,也是中国人婚姻观念和家庭状况变化最为剧烈的20年!

上世纪末,伴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人民法治观念大幅提升,从立法民主到司法公正,中国婚姻法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1980年婚姻法在前瞻性、系统性上不足的缺陷很快就暴露出来。出现了重要制度的缺少,一些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实践性,对婚姻领域层出不穷的新趋势未加规定等诸多问题。

因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纪念1950年婚姻法颁布实施40周年、1980年婚姻法颁布实施10周年活动中,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现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讨,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思考,对婚姻家庭领域中的无效婚姻制度、夫妻财产制度、离婚制度、收养制度等课题进行研究,并首次提出了修改婚姻法的立法建议。

1992年,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承担了中国法学会的“八五”法学研究课题《走向21世纪的中国婚姻家庭》,并以此作为1994年中国婚姻法学会年会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们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修改婚姻法势在必行。研究会后来在几次年会上又对其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1997年出版修改婚姻法论文集,在理论上作了初步准备。

1996年5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致函民政部,要求由民政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婚姻法进行修改。1996年6月,民政部着手筹备修改婚姻法的工作。

从1996年11月至1997年6月,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赴各地调研,完成婚姻法修改草案试拟稿第一、二稿。1997年6月至9月,征求各地对试拟稿的意见,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论证。1997年9月至12月,完成婚姻法修改草案试拟稿第三、四稿。

在此次修法过程中,为了将民主立法落实到最大化,让关心婚姻法修改的所有各界人士加入修法活动中进行探讨,2000年4月《民商法论丛》第4卷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法学专家建议稿)》。此稿由婚姻法学专家学者在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近年来历次年会讨论的基础上经多次修改而成,共147条。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地召开几十次座谈会,既听取城市居民的意见,又到农村听取村民的意见。2000年8月,形成了婚姻法修正案的征求意见稿,后把它发到十几个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法律院校听取意见。根据这些意见,研究修改后形成了婚姻法修正案(草案)。2000年10月提交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第一次审议。

为了让这部关系到男女老少切身权益的重要法律吹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参与立法工作,集思广益、完善立法,2001年1月12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截至2001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共收到有关婚姻法修改意见的来信、来函、来电共3829件。这些修改意见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公务员、司法工作者、学生、军人等各阶层人士。此外,中央各大媒体也征集到了1000多名公众的立法意见。

跃!实现全民总动员

毋庸置疑,2001年婚姻法的修改相较于之前的立法修法活动,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即是更进一步扩大了立法民主,拓宽了公众参与程度,立法透明化大大增强。

在中国政法大学60年校庆校史系列丛书中的《参与共和国立法的法大人》一书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巫昌祯就曾回忆到修改1980年婚姻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问题。

关于法律学者提出的“夫妻之间应该有相互忠实的义务”,当时一些社会学者公开站出来表示反对。立法本意上,法律学者学习外国经验,将不忠实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一方不忠,另一方可以提出离婚,通过增加这一条来遏制婚外性关系。同时,面对当时日益蔓延的“包二奶”、婚外恋等现象,巫昌祯提出了配偶权的概念,明确保护无过错配偶的权利。这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应,社会学者表示不赞成,他们把这种事看成是隐私,认为这是个人的权利,只要不重婚就不能管。

就这一问题,最后采取了民意调查的方式,由全国妇联出面,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调查。在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区市,进行全面征求意见。

据巫昌祯回忆,学者们最初考虑将夫妻间的忠实义务规定放在总则中,作为第4条。互相忠实,一方面来说是抵制“包二奶”现象,从背后的意义来说,实际上是互相尊重人格,也考虑到当时家庭暴力现象也比较突出。不履行忠实义务,学者们表示,第46条规定了后果——损害赔偿制度。如果违反了刑法有关规定,构成了重婚罪,按重婚罪处理。如果没有构成刑事责任,可以按有关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赔偿责任处理。总之,贯彻的法律原则是侵犯他人利益就要负责。

这一意见得到了全面的拥护,据调查,99.6%的群众都赞成夫妻应该忠实,75.8%的公众认为应该制裁婚外性关系,95.2%赞成法律制裁重婚或者纳妾,47%的人认为应该进一步限制离婚,86.8%的人同意在离婚时对破坏婚姻家庭一方进行制裁。通过民意调查,证明增加这一条是符合民意的。

除了学者的调研,中央各大媒体在征集民意方面也做了许多实际工作。2001年2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治新世纪》节目从社会各界特邀9位代表性的嘉宾,对婚姻法修改所触及的五大焦点展开全方位的论争。

不同于专家学者的学术研讨,参加节目的嘉宾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有来自基层法院的一线办案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媒体记者、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离婚案件当事人等。

节目设计内容涵盖“包二奶与婚外情”“家庭暴力”“离婚过错赔偿”“夫妻财产制度”“离婚”这五方面焦点话题。嘉宾就社会现象、现象深层原因、立法制度设计可行性等问题展开激烈探讨。

有人说,婚姻法治是当代中国走向法治文明的缩影。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它们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双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政治文明的推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实践,人们翘首以待的婚姻法治美好蓝图必然会更真切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于当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1978年8月,在调查婚姻状况的基础上,全国妇联领导小组向中共中央写报告建议修改婚姻法。

1978年11月7日,全国妇联邀请民政部、卫生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个单位共同协商,决定成立修改婚姻法小组,全国妇联时任主席康克清任组长。

1978年1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卫生部、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关于修改婚姻法问题的通知》。

1980年9月4日,法案委员会对婚姻法修改草案进行审议。

1980年4月17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改草案)》,决定将这一草案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法制委员会和全国妇联又根据各地和中央有关部门以及全国政协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1980年9月10日,叶剑英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九号),宣布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96年5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致函民政部,要求由民政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婚姻法进行修改。

1996年6月,民政部着手筹备修改婚姻法的工作。

从1996年11月至1997年6月,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赴各地调研,完成婚姻法草案试拟稿第一、二稿。

1997年6月至9月,征求各地对试拟稿的意见,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论证。

1997年9月至12月,完成婚姻法草案试拟稿第三、四稿。

2000年8月,形成了婚姻法修正案的征求意见稿,后发到十几个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法律院校听取意见。根据这些意见,研究修改后形成了婚姻法修正案草案。

2000年10月提交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第一次审议。

2001年1月12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

THE END
1.算命什么时候能够得婚姻?八字流年日柱干支合,花烛之年喜开怀。免费算命姻缘什么时候。命局太岁与大运,组成合会看官财。财官大运如入墓,逢冲之时把墓并。流年命宫与大运,天合地合喜事来。日月支合结婚早,年月财官婚安排。八字算爱情什么时候到来。岁运命局若逢此,不论男女喜事来。姻缘何时出现免费算命。以上就是八字婚姻。https://www.fengshuiedu.cn/bazi/479666.html
2.姻缘到来的二十个预兆,姻缘占卜何时结婚在八字命理中什么时候结婚都有着一些特定的征兆,假如出现这些征兆就代表着有很大的可能步入婚姻,下面就是一些姻缘到来的二十个预兆,一起来看看你有没有这些特征吧。姻缘到来的二十个预兆以下是姻缘到来的二十个预兆,这些预兆可能会出现在你生活中,暗示着一个美好的姻缘即将到来:常常梦见与异性有关的场景或人物。经常https://m.sjssmw.com/ganqing/aiqing/234172.html
3.四柱八字测婚姻啥时结婧,算八字什么时候结婚未婚青年做到守身如玉还没有遇到良缘,感觉到很苦恼,会算出来你哪年是婚龄年,这年中会遇到心仪人,又不是媒人,不可能给你们牵线,你怎样去追求对方,赢得他(她)的芳心,需要自己去努力。东方算命网测试婚姻。 以上就是与按生辰八字测结婚时间相关内容,是关于按生辰八字测结婚时间的分享。看完免费生辰八字测什么时候结婚http://www.jsfctech.com/yx/u38998/
4.免费测另一半何时出现,测另一半的相貌超准以上就是与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另一半什么时候出现相关内容,是关于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另一半什么时候出现的分享。看完测你另一半是不是已经出现了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字看婚姻何时出现 八字看姻缘出现时间? 婚姻的到来会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变化,并不一定每段婚姻都会朝好的方向去发展,有些人即使他们婚姻来的特http://pet.jbx668.com/q/685126/
5.测婚姻何时到来,生辰八字测算自己的婚姻测婚姻何时到来,生辰八字测算自己的婚姻 对八字稍有关注的人,都知道可以从自己的八字中看到许多各方面运势的信息,但总是不知如何去看,姻缘其实也是可以通过八字测算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措手不及,在出现矛盾冲突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日支流年之时可成婚 周易算命合婚中婚姻宫我们都知道,也称为"配偶宫"或"夫妻宫"https://zgjm2008.com/peidui/bazihehun/74929.html
6.1000万女性正在经历的事,电视剧都不敢拍同居婚姻已婚强奸看似顺利拥有一切的幸福婚姻背后, 对她来说,却是“猪一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经常性地遭受来自丈夫的强制性交要求,并伴随着肢体暴力的伤害。 她感到受伤和难过,因为好像有什么东西崩塌了。 不是被打和被揍,而是那样的性爱让她伤心,尤其是被拖进房间的时候, https://3g.163.com/dy/article/FU0LFMP90517B0EF.html
7.怎么算自己几岁能结婚,怎么算自己正缘在哪婚姻姻缘预测其实这什么时候结婚,不用算的,这主要看你自己首先,你要找到一个愿意和你结婚的人,这是最主要的条件。要是婚的对象都没有,你想起病也无法结婚的其实就是你有没有结婚的条件,比如经济有没有房,有没有好的生活条件,和你结婚的人能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都相当重要测婚姻何时到来。还有一点,就是你自己的身体,http://www.suanming66.com/showtopic-3778.aspx
8.《游客》:雪崩到来,丈夫扔下妻儿逃命,撕开婚姻荒诞的真相!不过,尽管有人将它与其他两部影片《爱的就是你》和《消失的爱人》并称“婚姻暗黑三部曲”,但在我看来,影片的内涵并不仅仅特指婚姻中的夫妻,而是对所有亲密关系的一次暗讽。 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很自然地跟着拷问自己的灵魂一遍遍: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 https://www.jianshu.com/p/25325753a02a
9.哈尔滨呼兰区卜算婚姻财运大师婚姻配对八字合婚起名择吉属相哈尔滨呼兰区卜算婚姻财运大师,婚姻配对,八字合婚,起名,择吉,属相运势,看相,风水就找周易专家指迷居士,真实姓名许世有,1983年生,字解玄,号指迷,祖籍福建,自幼热衷于易学,曾游走四海,博览易经群书,拜访名师,对周易、相学、择日、姓名学、风水学等预测学科有深层次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可谓易登道岸,学有所https://haerbin.11467.com/info/20711038.htm
10.查婚姻和缘分:免费算姻缘是否会走到一起?婚姻是关乎我们一辈子幸福的事情,我们都希望能够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婚姻算命网免费算姻缘而当我们的缘分到来的时候,如果一切发展顺利的话,我们很有可能就会步入婚姻的殿堂。首先,免费算姻缘两个人之间没有缘分就没有办法走到一起,而两个人没有办法走到最后,只能说两个人之间的缘分不够深。 https://www.51xingzuo.com/23730.html
11.起诉欠款怎样计算利息的专家导读 有约定的,根据约定的方法计算,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但是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人不负有支付利息义务。但是,借款人不按还款期限还款的,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若是依旧不知道起诉欠款怎样计算利息的的可以参考下文。 一、起诉欠款怎样计算利息的 1,欠款起诉利息的算法:利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https://m.64365.com/zs/2190203.aspx
12.算今年的运势和婚姻算今年的运势和婚姻,让我们来听听易必佑大师的解读。 在这个新的一年里,运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易必佑大师通过悉心的分析和细致的推算,为我们揭示了2021年的运势走向。 首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今年将是一个转折点。许多人可能会面临事业上的突破和机遇的到来。然而,也需要努力和专注才能抓住这些https://m.007swz.com/xinxi/clkzoct.html
13.《Tully》——给你一个生活的真相和出口(塔利)影评---台湾译名《厌世妈咪日记》讲了处在生活困境当中的三个孩子的母亲Marlo被一个叫Tully的年轻保姆拯救的故事嗯,故事是这么个故事,如何解读权看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因为不同阶段心态不同我从这个电影里找到了出口希望你们也可以一、生活的真相是兵荒马乱电影里的好多场景实在是太让当妈的人感到熟悉了当你顶着大肚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037971/
14.姻缘算命测试免费测姻缘生辰八字算婚姻根据出生时间免费推算婚姻、恋爱、异性缘、配偶个性、婚姻宜配、忌配情况,准确度较高,含生辰八字、紫微斗数、三世书、生肖星座等多种推算方法。http://yy.kvo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