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算命的3个小故事,直到看完第3个,才真正恍然大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泽易文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三个关于算命的小故事,一起来听听吧!
一、这是一个真事
老人的老家叫十字河,当街之前有个旅店,是他们徐家本宗开的。
曾经有一个夫妇带一个孩子来住宿。他们一住就不走了,住了一个多月。
当时是夏天。有一天忽然下起了暴雨,旅店内有个小粪坑,大概半尺深,都被雨水下满了。
雨过天晴,那夫妇一不留意,孩子自己跑着玩,居然淹死在那个小坑里了。而且是脸朝下。如果脸朝上,就不会淹死。
这是,夫妇才说出实情。
原来是一个算命的算他们的孩子最近有水灾。所以他们就到处躲。到了我们十字河的时候,发现这里地势很高,而且旅店在当街最高处,于是决心住在这里躲水灾。
可是没想到还是没有躲过去。
二、黄鼬子的故事
他的家乡有个外号叫黄鼬子的人,而且还当过八路。在和日本人一次遭遇,双方都打光了。就他没死,但是他却装死,怕日本人回来扎伤员。
他装到半夜,忽然来两个打灯笼的人,一个一个地查看。开始他以为是日本鬼子,所以不敢乱动。
等到查到他,一个人说,他不该死啊,怎么也死了另一个说,他装死的,将来他应该死到水里。
他才知道原来是鬼差。不过后来他打仗的时候都很勇敢,因为知道自己打不死。
解放后,他转业。上级问他想干什么,因为他还算过命听说有水灾。就申请上山看林子。
想想这下可能保险了。谁知一场山洪,连他带山上的房子一下子冲好几里。最终还是没躲过去。
唉,生死由命,靠躲,岂能躲过
三、王善人的故事
明武宗正德初年,安徽商人王善到四十岁还没有儿子。有个看相的人,看人的祸福非常准确。他一看见王善就忧愁地说:“你还没有儿子吧”王善说:是的。”看相的人说:“你不但会没有儿子,而且到了十月,更有大灾难。
王善认为他的话很灵验,急忙到苏州去收取财货,然后回去。
当时正值梅雨季节,河水猛涨,不能行船,只得暂时住在客店内。到晚上时,天空放晴,他到河边去散步,看见一个少妇投河自尽,。他马上呼叫渔船,说:“谁能救起这个人,我出二十两银子。”船夫纷纷去救,终于把少妇救了起来。他便把二十两银子给了船夫。
王善问少妇为什么要寻短见,少妇回答说:“我丈夫外出做工,我在家中养了一头猪,准备用来偿还田租。昨天把猪卖了,不料收的钱全是假银子。既怕丈夫回来责骂我,再加上家中贫困,就不想活了,因此便投河自寻短见。”王善非常同情她,问一他头猪值多少钱后,便给了她双倍的钱。
少妇回家时,在路上遇到丈夫,便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丈夫非常怀疑。晚上,夫妻俩一起到旅店去找王善,想问个究竟。到旅店时,王善已经关门睡觉了。丈夫叫妻子敲门。王善问是谁,回答说:“我是今天投河的那个女人,特来致谢。”
王善厉声说:“你是个少妇,我是个孤身的外乡人,晚上怎么能随便见面呢快快回去!如果一定要来,明天早晨与你丈夫一同来。”
丈夫的疑惑一下子便消除了,诚恳地说:“我们夫妇都在这里。”王善便披上衣服起来。当他刚刚走出房门时,只听房中“轰”地一声。他们惊慌地进去一看。原来店房的后墙因久雨而倒塌,床铺已被压得粉碎。他这时如果不起床,肯定要被压死。这对夫妻感叹不已,道谢后便离去了。
王善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那个看相的人。他一见到王善就惊奇地说:“你满脸阴德相,一定是做了有大阴德的事情。不仅免除了灾难,而且将获得不可限量的福报。”后来王善果然一连生了十一个儿子,其中有两个人登第。
王善一直活到九十八岁才去世。
现在人都浮躁,有的人听天由命,有的人觉得一切事情都在自己智谋中。忙忙碌碌,其实还是都在命运里打滚。费尽心机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倒白辛苦一场。命里不该有的,费尽心机也守不住。
小编倒是觉得,其实,这世上有一种转运珠,它的名字就叫:行善积德。
刘半仙是一名算命先生,但他不摆摊,不收费,不批八字。他是一个市井小老百姓,还养了一条小串串犬。
传闻他藏有《拦江网》真本,真本内容与江湖传抄的秘本不同,此门只观气候,望五行,论天干,就能断人吉凶祸福。
隔壁的周妈妈挺着大肚子假装来串门,其实是想让半仙帮算一下孩子未来的命运。刘半仙喝着茶问道:“是女孩吧!”周妈点了点头。刘半仙又问了周妈妈俩口子的出生时辰,便道:“你们俩口子木性,女儿要是在这冬天里出生,就是旺水,水滋润木”。
周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果然女孩子就在冬天出生,家里比以前和睦了不少。
李家妈妈也来串门,问孩子的学业,刘半仙就闭口不言。李家妈妈便急道:
“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刘半仙这才说道:“你孩子是正月生,和本命年犯冲,忌口舌”。李家妈妈信了半仙的话,回家克制自己的性子,果然孩子上了重点高中。
人人都说半仙铁口推算灵验,其实只有半仙心里明白,命这种东西,信就有,不信则无。
半仙自周妈妈进门,就明白周妈妈肯定怀了女儿,女孩子也是自己骨血所生,当母亲的自然是不舍得打掉。半仙故意如此说,打消了周妈妈一家打掉女娃的念头。
而李家妈妈性子急躁,只要耐住自己性子,孩子情绪稳定,成绩自然也就超常发挥了。
但半仙有不准的时候,比如有个人前来请半仙算。
半仙沉吟一会儿,说道,你是犯了大凶,恐有性命之忧。半仙不仅收了他的费用,还叮嘱他要在屋檐下挂一枚铜板。
半仙的老婆问半仙,这人怕是有难治之症,你不安慰几句,怎么反而还收费。
半仙回道:“人人都知算命先生三不收,其中就是死人钱不收,他见我如此这般,心中自然燃起活的希望,人这一辈子不就靠一丝希望活着嘛!”
半仙每日骑着一辆老牌自行车出门买菜,菜市场有的认识他,想卖他人情:“先生来买菜啊,给你打八折”,半仙把自行车子停下来,选了几颗白菜,又挑了几根胡萝卜,却按原价结算给她。
也有的菜贩不认识半仙,给出的菜价就虚高,半仙一瞪眼,说道:“你这菜是什么价,我心里是有数的”,菜农就不瞎叫价了,便道:“先生,你要什么菜,算你便宜点啦!”。
半仙一辈子活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大喜大悲,他有时牵着一条狗,穿着背心出门溜达,有时在大树下下棋,和巷子里的其他老头没有两样。
他去世前,他的儿子曾好奇问道:“咱家真的有《拦江网》真本吗?
半仙说道:“确实有些命是生来注定的,但笃信什么,比真相是什么更重要,这就是算命的秘诀,也是咱家的真本”。
古时候,在福建有一户王姓人家,妻子刘氏,夫妻二人非常恩爱,但结婚十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刘氏为求一子,整日吃斋念佛,好善乐施。
(一)
一天夜里,刘氏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位僧人持青莲走入内室,说见其夫妻二人求子心诚,就摘了一片莲花让她吃了,结果刘氏便有了身孕,随后十月怀胎,产下一子。
这小子生得奇异,长得相貌周正,哭时声音洪亮,父母喜欢的不得了。
可等到孩子断奶的时候,问题来了,给他添加辅食,这孩子却一点荤腥不沾,只爱吃素。可能也是饮食搭配有问题,到了三岁的时候,孩子体弱多病,生完痘子,又生痧子,本来一个白胖小子,弄得像要养不活一样。
刘氏见儿子这番模样,便到处求医问药,也不见效,后又转向求神问佛,只是不见好转。
一天,有一位算命先生沿街叫卖,自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算人之生死荣辱,不准不要钱。
刘氏赶紧把他请回家,请他为儿子算上一卦,算命先生看了孩子的生辰八字,说道:夫人,我就直说了,这个孩子生在申日,产于子时,是个下等人之命,每三年一个关口,关关险恶,而且算其六依无靠,若想活命,只能出家为僧。目前这孩子三岁,正值太岁,最好是送到寺里,才可能保其平安。
刘氏一听,紧张得不行,就问有无消解之法。
算命先生说:这是人之命数,不可违背,但见你为人心善,我可以破此一戒,为其消解一番,但需要你们做些准备。
刘氏一听有解救的办法,便不管花不花钱的事情了,按照算命先生的嘱咐,准备了相应的东西,并且还厚赠了先生。
也不知道这先生真行假行,但说得真像那么回事,但做起事来,确实不敢恭维,项项都是奔着银子去的,各种供奉的东西,使用完之后,尽皆收到自己房里。
最后,算命先生还拿出几张符咒,说:这些符咒都是从张天师府中讨来的,非常灵验,但要出高价购买。
王公对此本就不怎么感冒,就有些戏谑道:这龙虎山离此地甚远,你即便是仙人,也不能这么快就把符咒请来吧!
算命先生有些脸红,说道:仙人之事,信则有,不信则无。你们出得起银子,我便留下,出不起银子,那就听天由命吧!
刘氏已经费了不少银子,此时已经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便又凑了些银子买下了符咒,算命先生拿了钱,扬长而去,看来也是个骗钱的。
可这事也怪得很,法也施了,符咒也用了,但孩子的病情迟迟不见好,但也没丢了性命,一扛就扛到了六岁。
刘氏见这种情况,便与老公商量,还是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一所寺庙里。
可能是与佛祖有缘吧,孩子进了寺庙后,非常欢实,深得师父、师祖喜欢。
师祖把这孩子一直带在身边,天天教他诵经吹打,这孩子学得特别快,五六年后,孩子已经是无所不通。而且自从入了佛门之后,孩子就像脱胎换骨一般,病也好了,长得也圆润了,又跟之前的白胖小子一样,人人看了都非常喜欢。
就这样过了几年,师祖不小心染了风寒,竟然一病不起,临死前便把孩子托付给徒弟慧明,对他说:这孩子与佛有缘,稍加点拨,以后必成大器!我死后,就把我住的房子给他吧,让他在里面日夜静修,也算了了我的一个念想!两年之后,你便给他剃度,法名就叫无尘吧!
说完之后,老和尚就圆寂了。
(二)
无尘见师祖死后,大哭一场,然后便搬入师祖的房间,把师祖牌位供奉在桌前,日夜诵经学习。
师父慧明好酒轻财,师祖死后,也不怎么理寺里之事,香火一日不如一日,只是把酒看得很紧,天天醉生梦死。
无尘小的时候,有师祖照顾,没有人敢欺负他,而师祖死后,师父疏于照顾,不少师兄弟便过来欺负无尘,甚至有人看他长得白净标致,竟然打起了他的歪主意。
其中,有一个叫无垢的师兄,最是讨厌,竟然主动来找他做些苟且之事,说道:我们当和尚的,没个妇人,甚是辛苦,不过是老的寻徒弟,小的寻师弟,如今我和你勾兑一下吧!
无尘听后,非常厌恶,但碍于师兄弟情面,没有当场发怒,而无垢却不以为然,经常拿一些歪经来撩拨他,弄得无尘左右不是。
无尘一心向佛,为免除师兄打扰,便去向师父申请坐关三年,师父同意了。
无尘在关中,认真学习佛法,境界长得很快,许多来庙里烧香拜佛的人,见无尘年轻,又有境界,都肯施舍于他。
无尘坐关三年,所收施舍全部交由师父,并向师父申请前去南京印大乘诸经,想取回在庙里公用,以便随时翻阅。
师父见无尘一心向佛,而且所做之事颇合规矩,临走之前给了他一些盘缠和取经的费用,并对他说:你年纪还小,不曾出过远门,寺里有个种菜的聋哑和尚,你带他去吧,路上也有个照应。
无尘说:化缘取经,本是佛家常事,我一个人就够了,谢谢师父的美意。说完之后,便一钵一笠,上路了。
但到了南京后,与无尘想的完全不一样,南京当时禁止游僧出没,寺庙都不肯收留他。无尘没有办法,只好到一个印经书的印匠张强中借屋住宿。
到了张强家里后,无尘便向张强打听印制各类经文的价格,张强从他的口气中判断,这个和尚身上带了不少钱,怎么也得有个上百两,就有些眼红,心想:不如想个办法废了这和尚,抢了他的银子!反正他的钱也都是别人施舍的,谁花还不是一样的?
晚上,张强便与妻子李氏商量:这和尚孤身一人来印经,身上肯定有不少银子,我想把他做了,怎么样?
李氏说:等他出去的时候,我们进屋偷了就行,就说是遭了贼,干吗要害他性命!
张强说:这个办法好是好,只是怕他报官,在我家时丢的银子,官家问起来不好解释。
李氏听后不作声。
张强想了一会儿,淫笑道:我看这个小和尚欠火候,不如你去勾引他试试?
李氏一听,骂道:你个没良心的,你想黑别人的钱,倒把自己老婆送给人家!
张强赶紧解释道:我没说让你陪他睡觉,只要你去勾引他,他来调戏你,我们便治他一个风流之罪,先打上一顿,然后以送官为名,诈他一些银子!出家人讲究脸面,不怕他不从!
李氏觉得这个方法可行,第二天便梳洗打扮,亲自给无尘送水送汤,娇滴滴地去撩拨无尘。但无尘只是不搭理她,任他在面前装腔卖俏。
中午,李氏又送饭过去,说:小师父,今天我们当家的不在,只有我自己在,你若有什么需要,就自己进屋来拿,我们小人家里没那么多讲究。
无尘说:多谢女菩萨,小僧除了三餐之外,没有别的需求。
李氏又碰了一鼻子灰,等到下午,又以送茶水之名,问无尘:小师父,你今年多大了?
无尘说:小僧今年十八岁。
李氏说:好一个美少年!
无尘说:你请回去吧,别让人看见,这样不好!
李氏说:哎呀,你还不好意思了!我们这里的师父碰见了女人,都是好生欢喜呢!只是恐怕你年纪太小,不知道其中的滋味吧!
无尘听了此话,羞红了脸,也不抬头,只是一个劲儿地翻书!
(三)
过了两天,张强问李氏:怎么样,成功了吗?你不会是被他迷住了吧!
李氏说:胡说!这个小和尚假正经,只是不上套!
李氏没有反对。
当天夜里,张强夫妇听到无尘房里传出鼾声,知道他已经睡熟了,便偷偷打开无尘的房门,用一根绳子套在无尘的头上,两人各扯一根绳头,猛得一拽绳子,无尘透不过气来,但已经没有力气反抗,在床上挣扎了几下,就这样被活活的勒死了。
张强夫妻见无尘和尚双眼突出,舌头吐得老长,两脚蹬得笔直,这才放开了绳子。
张强把和尚的行李收拾了,又用锄头在室内刨了个半米深的坑,就把和尚埋在了那张小床底下,上面再堆一些瓶瓶罐罐。
随后打开和尚的行李一看,足足有一百两银子,两人高兴得不得了。
此时的李氏已经怀胎六个月,十月将足的时候,一天夜里,只听张强做了个恶梦,大叫道:有鬼,有鬼!
李氏问他怎么回事,张强说:我梦见那个小和尚,径直朝房里走来,因此才害怕。
这时,李氏也突然肚子痛了起来,一连疼了几阵,过了一会儿,竟然生下一个男孩儿。这孩子长得不错,张强仔细一看,竟然与无尘和尚一个模样,当场便想溺死他。
李氏心疼孩子,说道:当日我们已经害他一命,如今再把他溺死,就等于害他两次了,不如留下他,做我们的儿子,把这得来的横财都养了他,也算是解冤释结吧!
张强便没下狠手,李氏却好心看护他,但这孩子也怪,见到经书和无尘留下的东西,便要扑上去看。
张强知道这是自己的冤家,也没心去教育他了,便拿上到手的银子,出去做生意了。
这孩子也怪,一直长到六岁,什么病痛也没有,长得还特别可爱,李氏送他去上学,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张英,而且这孩子过目不忘,性格儒雅,特别讨人喜欢。
但是这孩子有一个问题,就是出门欢喜入门恼,上学的时候高高兴兴,回到家里便焦躁不安,对张强和李氏特别没礼貌,一时不高兴,便“老畜牲”“老淫妇”“老养汉”的乱叫,张强几次抓过来打,但越打越叛逆,逼急了甚至持刀叫骂:杀了你们这两个老强盗!
张强与李氏气得不行。邻居们听说此事后,都说是张强和李氏娇生惯养的原因,现在孩子还小,等长大一些,懂事就好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可这张英并没有长进,而且还变本加厉,不是拿着刀说“砍死你们这老王八、老淫妇”,就是拿着石头说“打死你们这对老畜牲、老娼根”,老师劝说也是不改。
有一位邻居实在看不过,便劝张英:孩子,爹娘养育儿女是最不容易的,不说十月怀胎有多么辛苦,一朝分娩也是性命相搏,天冷了怕你冻着,一时不喂怕你饿着,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真是不容易啊!你怎么能这么对待他们?天下之礼,孝道为大,你可不要胡来啊!
张英说:我也知道这些道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只要见了他们我就心烦、就闹气!
邻居说:天下哪有不对的父母,你就听我一劝吧!
张英当时确实听了进去,但是一回家,老毛病就又犯了,自己根本不能把持自己。
(四)
就这样,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张英对二老是越来越凶,老两口不知道吃了多少气。
这一天,张英放学回家,见饭菜凉了,对着母亲便骂,李氏生气,上去就要打张英,却被张英掀了一个跟斗,起身又要抓他头发,被张英又一拳打倒在地。
张强此时在门口与邻居闲聊,听到家里有吵闹声,知道是母子俩又干起来了,便随手抄起一根棍子冲了进去,正好与往外跑的张英撞了个满怀。
这时邻居们也赶过来,上去拉住了张英,说:你这是干什么?
李氏也跑出了门,对邻居说:快帮我抓住这个忤逆之贼!
张英说:说我是贼?我偏不跑!
李氏说:我辛苦把你养到十五岁,你从记事开始,对我不是打就是骂,刚才还把我推倒在地,有你这样对待亲爹亲娘的吗?
这时张强也说:我真想打死这个畜牲,还不如不养呢!
张英一听,也来了气,说:你还要打死我?
顺手抄起一块大石头,便要朝着父亲的头上打去,幸好被邻居拉住了。
这时邻居上来劝道:张英,你若打坏了爹娘,我们邻居脸上也不好看。今天你就算给左邻右舍一个面子,给父母叩头道歉,这事情就算两清了!
张英一听,说:让我给这两个老强盗叩头?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亡,今日不杀他们,明日定当取他们的性命!
邻居见张英越说越不像话,有人便说:这孩子也不小了,如此不懂事,我看还是送官吧,吓吓他也好!如果任他胡作非为,哪天真要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恐怕更不好收场!
张英说:见官就见官,反正不给这两个老强盗道歉!
众人听后,便拥着他们一家去见知县。
这位知县是个清官,头天夜里还做了个梦,梦见一位土地公公说:明日可问他六月六日之事,不可令两命受冤!
这知县醒后一头雾水,第二天恰好就接了张强家里的忤逆案。
知县询问案情,邻居说:张强有个儿子张英,天天打骂父母,昨天又要拿石头行凶,我们拉扯不住,便把张英抓来见官。
知县问张强:你有几个儿子?
张强说:只有这一个儿子!
知县说:如果确实是忤逆,我必依律正法,你可就没儿子了,以后谁来养老送终?
张强说:只求老爷惩治他,让他知道悔改就行!
知县再看张英,简直是个英俊少年,心里想道: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
知县问张英:父母就你一个儿子,你应当孝顺,而你这么年轻,怎么就做出忤逆父母的事情来?
张英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要见到他二人,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知县想了一下,对李氏说道:看来这不是你的儿子,倒是你的冤家了。他今年十几岁了?
李氏说:十五岁。
知县说:你把十五年前的事情仔细想一想,这是一报还一报啊!
李氏听后脸色都变了,知县发现异常,大声喝道:你快如实招来!
一旁的邻居都听糊涂了,这知县是怎么回事,我们明明告的是忤逆罪,怎么倒为难起他的父母来了?
只见知县说道:昨天土地公公已经托梦告诉我了,快把那事招来!
李氏回头看看张强,张强也是呆住了。
知县又补充一句:六月六日之事!
这时李氏真得绷不住了,惊得叩头道:老爷神明,这不关我的事,都是丈夫主谋。
知县又对张强说:六月六日之事,你妻子已经招了,你详细说来,不然夹棍伺候!
张强怕受皮肉之苦,便把十五年前杀害无尘的事情全说了!而且连尸首的埋藏位置也都招了。
知县一边派人到张强家里起尸,一边对李氏说:这张英便是无尘和尚转世,专门来寻你们的仇!
知县又对张英说:你忤逆本该打死,但念你是报前世之仇,今天且饶了你,你作何打算?
张英说:我想出家当和尚。
知县说:好吧,也算还你的愿吧!把张强家产全部判决于你,作为你的衣钵之资吧!
张英说:谢谢老爷成全,但小人只要自己那一百两银子,其余的留给李氏,以报其养育之恩吧!
知县听张英说完,点头道:看来还真是个有来历的,真性不迷啊!
这时邻居们也都明白了怎么回事,才知道是张强谋杀无尘,张英是无尘转世,以此来报仇。若是前世被杀,转世又被杀,那真是天大的冤情!
过了一会儿,衙役来报,说是在张强家里床下,挖出白骨一副。知县将张强判了个谋财害命之罪,待上级复核后斩首,念李氏是从犯,又对张英有养育之恩,不予追究。
(五)
回家之后,李氏便将当年无尘的遗物全部交给张英,张英一一受理,随后便剃度出家,继续用了法号——无尘。
张英把一百两银子全部用于印制大乘诸经,自己又在南京学习佛法,因为前世之缘,张英慧要还在,一学便会,在当地算做一奇!
半年过后,张英带着经书返回原来的寺庙,那里已经是破败不堪,除了几个小僧之外,自己的师父慧明也还健在,只是天天醉得不醒人事!
张英见了师父,说自己是无尘,师父死活不信,但当无尘把张强杀了自己前世之事一一说明之后,师父才知道无尘受了这么大的苦。
从此,张英便在寺庙修行,众人听说张英是无尘转世,再生报仇,都过来参谒、施舍。而当时无尘的父母也还健在,都过来相见,说起张英是再生儿子,也是不胜感慨!
而张英从此精心礼佛,钻研禅理,直至九十一岁寿终。
反观这个故事,无尘与佛有缘,而且颇有悟性,但前生坎坷,死于非命,后世转生,一心向佛,竟能善终,这就是善恶终有轮回!不知道那算命先生说得准不准!
张强夫妇,见财起意,杀人越货,自当该死,故事中故意安排无尘转世,投胎儿子来报复他们,这招儿也是够狠的了,所以在引警示世人,要多行善、少做恶,苍天有眼,善恶必报。
张英对张强夫妻之行,确实是忤逆之罪,这样的不孝之子,确实应该受到严惩,但因事出有因,此故事只为惩恶扬善,所以便让无尘善终。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虐待父母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
此故事纯为民间故事改编,只想借此惩恶扬善,宣扬正能量,确实与封建迷信无关,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