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旺红——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一、社交——人际交往第一、广义的人际交往每个人时时处处都面临着人际交往,与别人交往,与自己交往。
精神分析——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沟通。
人本主义——自我概念与当下经验之间的沟通行为主义——环境(刺激)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第二、一切心理问题都属于人际交往问题广义地讲,一切心理问题都属于人际交往问题。
本质上是彼此沟通上的不通畅,心理能量郁结所致。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一切都是不通的结果。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基础。
第三、社交恐怖症举例1、夫妻之间的交往个案:一个老太太,抑郁二十五年,只为了一件事,第一次到男方家时,没人招呼她,尤其是她丈夫,为此一直郁郁寡欢。
2、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个案:随身听的故事。
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孩子,在上课前用随身听听英语,上课了,老师让他关掉随身听,不要上课听歌曲,他辩解说是听英语,老师只是让他坐下听讲。
他一节课也没听进去,下课几次向老=师辩解,老师不听,他就追到办公室解释。
老师一气之下对他喊:滚出去,并打了他一巴掌。
由此得病,老师也受处分,两败俱伤。
你把老师害得真惨一,如果一个人在马路上耳朵上带着随身听,边走边听,你们会猜他在干什么?——我们认为他是在听音乐,对吧?二,老师要上课,让你把随身听关掉,有错吗?三,第一个说女人漂亮得像鲜花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
夸一个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反复说一个人的不是?你把老师逼疯了。
一个小小孩与一个大小孩打架,小小孩打不过大小孩,一急之下就抱住了大小孩不松手,随他打,结果弄得大小孩哭起来,向小小孩求饶。
原来她被诊断为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实际上是社交障碍。
他们一听才意识到是自己错了,表示要赶快回去向老师道歉,要上学。
这是什么疗法,我也不知道。
实际上,做心理咨询要放弃门派思想,只要能够把来访者的问题解决了就行了。
3、同学之间的交往个案:一个学生得了抑郁症,说原因是他最好的一个朋友背叛了他。
这之前两人的关系怎么样?在班里数一数二。
这之前两人发生了矛盾吗?有什么反常吗?他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吗?生病了吗?对方考了个40名。
人与人交往,一般是在一个共同的兴趣、大致相仿的条件等基础上发展的。
你的最好朋友出了事情,你不关心,反而认为他背叛了你,你够朋友吗?现在的孩子,遇到了挫折和问题,往往是在别人身上寻找原因,而不是反思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换位思考——强烈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执着,强烈的贪嗔痴!个案:一个女大学生(领导的女儿)突然不上学了。
原因是什么?自己是班长,学习也很好,父母关系也很好,我最好的朋友背叛我了。
同宿舍六个人,只有一个好朋友,其他的素质都不好。
这个好朋友和自己都参加绘画比赛,我花了一张画,我从到高中都是我画的最好;可是这次她居然画了两张,比我画的还好,故意和我作对。
你这是自我为中心,太自恋了。
你这样下去迟早会得病的,假如你考到北大,你什么都不行,你还跳楼呢。
什么背叛?是你过分的自我为中心。
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总认为别人对我好那是应该的。
原来在家里被父母宠坏了,来到社会上,也想让别人顺着自己,那是不大可能的。
★★一个人只要能换位思考,交往中的隔阂就会解开了。
所以森田疗法里有一个概念——走出小我。
我们总是站在小我的立场上,希望世界都围着自己转。
一旦不能如愿,就会很痛苦。
一个人只要能换位思考,很多问题都能解决了,什么这个疗法那个疗法,都不需要了。
4、与亲人交流。
家庭亲人之间的矛盾,伤人最深。
个案:搓澡巾的问题。
妻子条件都很好。
丈夫洗澡用手搓,妻子看见了说:你是猪啊,洗澡居然不用洗澡巾!丈夫很生气,你不光骂我,还骂我的父母,就说:你才是猪!妻子上去就打两耳光,然后回娘家了。
接妻子时,又被丈母娘训了一顿,丈夫很生气,就回去了。
丈夫坚决要离婚,结果情绪低落、失眠、头痛。
是抑郁症的症状,所以遇到抑郁症,首先要弄清楚有没有诱因。
这就是家庭关系问题。
常常为了一点很小的事情,因为缺乏交流,就会造成矛盾。
在人际交往中,既有内容(语言与行为),也有情感,但是人往往接收内容要快些,对于情感则要迟钝些。
比如两个男人见了面,一个打了对方一拳,如果是好朋友,则是亲热的表示;如果关系不好,就是问题了。
5、与自己交流。
自我、本我、超我缺乏交流。
不接受自己——如不接受自己的个子矮、乳房小、放屁、流口水、身体有气味、狐臭。
个案:一个老革命,强迫症,不敢上街出门,怕看见女的,见了女人,眼就不知道往哪看了——脸不能看、脖子不能看、胸部不能看、阴部更不能看了。
老流氓、好色个案:一个女的,不能见男的,见了男人,就想起在学校生理课上学的,男人有一个与女人不一样的生殖器,包括与她的父亲、他哥哥,也会想起来,结果就很痛苦。
在脑子里自己整天跟自己斗,实际上是不接受自己。
还有偷东西的问题、脏的问题等,都是不能接受自己。
6、强迫症,自己跟自己斗,就像自己跟别人斗一样,是自己与自己缺乏沟通交流。
买了新车,总担心没有锁好,因为你太在乎你的车了。
遇到病人,会担心自己会得病或被传染;孩子没回来,就会担心孩子出什么事。
★★有人总认为只有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这样的想法不好,拼命的压制,想消除它。
我脸上长了一个疖子,你们感觉不到疼,我去能感到。
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感到长了疖子只有自己疼,别人长了疖子也不疼的,疖子长在谁脸上都疼。
★★其实这些本来都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的,都不是病,但是有人误以为只有自己会有,而且是不好的,让我们不舒服,所以就想消除它——我为什么要想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你不可能不想,比如自己的孩子得了病,自己很着急、也很担心,不担心才怪呢!除非你是老年痴呆、是精神病或者死了。
孩子得了病,你怎么能不想呢?!如果真的不管不问,还去打麻将、找情人,就不会得强迫症了,但人们会说你没有责任感了。
1、这些想法——本身没有问题,是正常的,应该的,是健康的,说明你有责任感。
2、为什么想——这才是问题。
现在我说你这些想法是正常的、是健康的、应该想、晚上做梦都可以想,你就不会内心冲突矛盾了,你就好了。
实际上,生活并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中国古人说:难得糊涂,一切就解决了。
为什么人会死?为什么会得病?。
想得多了,就得了强迫症。
释迦牟尼就是想得太多了,后来顿悟,明白了,一切都是缘起的,并没有永恒的东西存在,于是执着之心释然。
★★天才与疯子仅是一纸之隔。
有的人思考问题却成为了科学家——牛顿(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他弄明白了,就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没弄明白,就成了强迫症;有的人思考问题却成了强迫症。
明白了吗?其实根本没有问题、根本没有病,不是病嘛。
你现在就好了。
得强迫症的人太有责任心了,太好了,就是过分了。
狠斗私心一闪念,男人坐怀不乱,女人是老虎。
没有责任心的人,一般是不会得强迫症的。
★★人的欲望是灭不掉的,这些欲望包括发财、想出国、身体健康、考上北大、爱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女人。
想好的欲望就是生的欲望——希望自己更好些、更漂亮些、更优秀些。
但是太强了,过分了,就成了问题。
性格就是命运。
强迫症有性格基础。
这样的人不会丢钱,因为谨慎呀。
★★根本没有什么疗法,你自己把问题想清楚了,想通了,一切就好了。
不能让自己有一点不好的念头。
人的观念也有时代性。
过去人们走路不敢报纸上毛主席的字,这样也会得病。
过去哪里有肝炎?艾滋病?都是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来的。
人生就是处在烦恼中。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快乐总是短暂的。
二、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赤面恐怖、社交恐怖症、对人恐怖症、社交焦虑等反应的是相似内容。
共同特征:自卑,羞耻,害怕与人交往等。
美国标准国际标准日本标准中国标准ccmd—343.1恐惧症(恐怖症)[F40恐惧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神经症。
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生育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和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需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43.12社义恐惧症(社会焦虑恐惧症)[F40.1][诊断标准]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3常伴有自我评价和害怕批评;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日本的诊断标准:见《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一书★★有的社交恐怖症会伴有妄想:总觉得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或长相有缺陷,如视线、气味、相貌等,并会引起别人的讨厌,甚至会对人造成伤害,对此坚信不疑,有逃避行为。
这样的来访者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如果真是幻觉妄想的话,一吃药就会好,而这样的妄想吃药是没有用的。
如果诊断错了,一辈子也看不好。
三、社交恐怖症的类型赤面恐怖、视线恐怖、色情恐怖(因性压抑、手淫等而担心别人知道)、余光恐怖、正视恐怖等。
个案:一高中女生,马上要高考了,班主任管理很严,禁止学生谈恋爱。
她学习很好,也没有谈过恋爱。
一次,前面的男生回头与后面的同学说话,无意中看了她一眼,男同学长得很帅,此时班主任刚好走进教室。
她想坏了,被班主任看见了!这一节课就很紧张,唯恐班主任知道了。
同时眼睛的余光不由自主的看那个男同学。
人眼的余光可以看120-130度左右,也就是说,人正常向前看时,范围是很广的,旁边的人也能看到。
但是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她变的很不自然,发现自己的眼有余光经常看那个男生,为此很痛苦,有时干脆就趴到桌子上。
这是什么病?到很多地方都不知道。
这就是余光恐怖,看见其他人没有事,看见那个男同学就害怕。
你说该怎么治?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不知道。
其实你内心里对这个同学有好感。
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多男同学,你看了都没事,为什么你看到他就恐怖呢?这说明你心理对他有好感,但是又压抑了这份感情。
认为现在快高考了,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人饿了就像吃饭。
你对他有好感,就想多看几眼,问题是你认为不应该这样,于是就压抑了这份情感,想看又不能看,矛盾冲突出现,于是造成现在的情况。
那我该怎么办呢?患者为什么痛苦呢?就是因为她认为这样不好、不道德、不应该、是肮脏的,从而造成内心冲突,越压制越反弹。
你这样的年龄,对比较帅气、优秀的男孩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要珍惜这份情感。
而不是否定、压抑。
只要在课堂上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就好了。
可以自学,先不看老师讲。
过去是一面听课,一面内心在斗争,结果没精力学习了,甚至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顺其自然(不必压抑、否定,而是接受这种想法或感情),为所当为(把注意力用到学习上,内耗就失去了心理能量)★★矛盾、冲突、压抑都是两种力量在对抗,互不相让。
压抑,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压抑只能造成反弹、对抗,而且压抑越强,对抗就越激烈,这是必然结果。
就像坝高水就会涨,水涨坝就更高一样,形成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解决的办法不是加强一方的力量,最终消灭另一方,这种思路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因为这些想法、情感是每一个正常人的反应,是无法消除的。
是人都会有,除非疯子与死人。
而且压抑的力量与被压抑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心理能量,是自己在跟自己斗,自己折磨自己,自己想消灭自己,压抑与被压抑相互对立,也相互依存。
★★唯一的方法就是撤去一方的力量,即撤去压抑:顺其自然——没有了大坝,水就会自然流淌;为所当为——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就能将水引到合适的渠道。
这样,既不会造成水随时就有冲破堤坝的危险与压力,也不会造成洪水冲破堤坝,泛滥成灾。
这就是大禹治水所用的方法——是疏导而不是堵截。
一种力量——正常人都会出现的想法、观念、情绪等,是不可消灭的。
不可控一种力量——是对上述想法、观念、情绪等的压抑,是可以放下的。
可控处理方法:1、压抑2、转移3、面对4、接纳失眠:钟表的声音滴答滴答总是在响,为什么平时不注意?不觉得讨厌?而当失眠的时候,就觉得很讨厌?就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有一定的范围,平时,你的注意力在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虽然有钟表的滴答声,但是你不会注意的;但是当你失眠的时候,你的所有注意力都在注意自己怎样能够睡着,唯恐一点响动会破坏自己的睡眠,于是就格外注意响声。
正常人的注意力是变动的,就像水一样是流动的,会随着自己的兴趣、工作内容等发生转移。
而神经症的患者注意力出现狭窄,只注意那些自己认为不好的想法、事情上,久久不能转移,这就是执着,也正是痛苦的原因。
视觉是这样,思维也是这样,都是不断变动的。
★★行云流水、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些常常被误诊,一作心理测量,看到强迫分高的就是强迫症,情绪低落的就是抑郁症,要么就是焦虑症,最后没办法就说是精神分裂症。
就是这几顶帽子。
个案:一个中学生,口里的唾液很多,不知道该怎么办。
咽下去就好了嘛!现在一说唾液,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的唾液也会增多。
一般人咽下去就没事了,可是他不敢咽,唯恐咽的时候发出很大的声响,影响到别人,引起别人的注意,结果就成了问题。
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己认为有很大的响声,就认为别人也会这样。
我让他拿一瓶水喝掉,这样一瓶水都能咽下去,有多少唾液不能咽下去呢?人紧张时尿就多,水喝多了尿也多,着急时嘴就发干,口水就少,这是正常人的规律。
尿多了不尿尿,那是肾脏衰竭了;嘴里的唾液多了,自己不咽下去,就成了问题。
有人就是因为怕在车上想尿尿,竟然不敢坐车,这是什么病?都是自己的观念把自己搞垮了。
个案:一个女孩为了减肥,见到56斤,1.62米,瘦的很,几年不来月经,肌肉都有些萎缩了——神经性厌食症。
原因很简单,在学校时,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说是你长得胖,要减肥呀!她就记在了心里,每当吃饭时,就想着自己不能胖,即使肚子饿得很,也以顽强的意志控制饮食,坚持了六年,主要以水果为食。
她也有食欲,但一要去吃,就怕自己吃胖了不好看了,内心里有两股力量在斗争:想吃的是本我,不让吃的是超我,最后自我调和吃一点点。
为此还与自己的母亲吵架,说母亲劝自己吃饭,是在害自己,是想让自己变胖变难看。
一个人饿了就要吃饭;一个瘦人想长胖,就是要吃,就这么简单,为自己吃。
生活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谁都知道。
但是有些人就是追求完美,总想不可能的事情,这才是痛苦的根源。
三个月后,身体就恢复了。
神经性厌食症的人往往有顽强的毅力,持久的耐力,有一个女孩,1.64米,瘦到58斤,大学毕业上了研究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她们当地的骄傲。
脸红恐怖,因为与人相处时经常脸红,为此甘愿做手术。
个案:一个女孩,个子有些矮,学习很好,在初中时就要做手术,后来考上了北大,休学一年回家做手术,腿打断,连着做了四次。
父亲感到生不如死。
有人就是因为初中时因自己个子矮被人打了,他就记住了:都是因为自己个子矮,想办法就要改变——病态心理。
有的女人乳房小,就去做隆胸手术,弄不好还感染,有原因是她为自己的乳房小而自卑,担心男人不喜欢自己。
其实都是自己的担心,男人并不见得就这样认为。
弄个乳罩不就行了吗?这些统统属于社交恐怖症里面的为自己身体某方面的缺陷而自卑痛苦。
我为什么要写作恐怖症,也是由于一件事的刺激。
我在北大学习时,遇到一个疑难病症的会诊。
个案:一个男孩被诊断抑郁症10年,28岁。
在上高中时被另一个男孩打了,又人让他偷东西,他没去。
后来他转学了,转了五个学校,与同学相处不好,觉得同学小看他,认为他无能,很难受,就休学在家,在家拿头撞墙。
后来就去找工作,找了七个工作,每个工作不到一星期,最后还是回到了家,和别人在一起就觉得难受,感到别人的眼光不对,很难受,被诊断为抑郁症。
他在家又撞墙、又割腕,想自杀,更像抑郁症了。
吃药吃了10年,家的房子都卖了。
最后到北大治疗,被专家会诊,从下午两点到六点,还没有结果,我在下面就有些血压高了:这么典型的社交恐怖症都诊断不出来了。
我就举手发言,说是社交恐怖症。
那位女教授指着我的鼻子骂:你是哪儿来的?我不说你就愧为人师呀,你翻开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社交恐怖症的三条标准,至少前两条都不符合,怎么会是社交恐惧症呢?中国有多少社交恐怖症被人误诊?花的倾家荡产,所以我就下决心写一本社交恐怖症。
现在终于写成了中国第一本社交恐怖症的书。
原因很简单,找到问题的实质,打开心理情结就好了。
什么疗法最好?对症就是最好的!个案:男,18岁,学生,老师一提问,心里一紧张就昏倒在地,有两年了,到各地治疗都不见效,各种身体检查都正常。
你这种病我见得多了,你就是在人面前紧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这是伟大的昏倒呀!为什么说是伟大的昏倒?我给你解释一下:人啊,在领导、老师面前被提问的时候,心里就紧张,心跳加快,肌肉收缩;再比如高考的时候一紧张,脑子就空白了,身体就冒汗。
大家都经历过吧。
医学上说:人的大脑缺血5分钟就会死亡。
你被老师提问时就紧张,但不是马上就昏倒吧,先是大脑一片空白,如果再继续站着,老师和同学都看着自己,就会昏倒。
大家紧张时大脑一片空白是大脑缺血了,如果再继续缺血,大脑就会死亡。
所以,人会自我保护,让自己昏倒。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昏倒以后,心脏和大脑处在同一高度,心脏的血液就容易供给给大脑,让大脑不再缺血而死亡,这样今天你才能够来到我这里。
但是这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倒下去的时候容易被磕伤。
老师一提问,你不知道答案就紧张,老师不让你坐下,同学们再看着你,你就更紧张。
我教你一招,老师提问时,会你就回答,你不会就直接说:老师,我不会!老师就会让你坐下了。
不会会说吧。
下午我给部队的心理咨询师讲课,你来听课,结束时我问你几个问题,非常简单:你叫什么?你几岁了?你来干什么?,就这几个问题,会回答吧?。
很多患者不是被生活压垮了,而是被自己的观念压垮了!包括癌症患者,很多都是被自己吓死的,体检前还是好好的,被检查出是癌症,人整个就垮了。
这些人也不笨,很聪明,但是用错了地方,正如古人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是小聪明。
四、社交障碍的治疗技巧: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首先要认清楚症状的本质是什么?——症状是个幌子,背后是欲望。
一个人来咨询,都有一些症状,比如有的脸红、不敢见异性等。
症状千差万别,但症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我们为什么会得病?——性格基础。
知道了症状的本质后,还要知道在遭遇同样的场景下,为什么有的人会得病,有的人却没有事?这就说明,个体差异很大,与人的个性有关。
老师批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没什么,另一个没受到批评的同学反而得病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神经质性格,比较敏感,他容易得病。
第三,诱因——现实刺激。
生活中到处有陷阱或刺激,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抽象的。
1、首先要认清楚症状的本质是什么?个案:一个有26年视线恐怖的女士,就是因为女儿看到她说不想在家吃饭了,她就认为自己的视线有问题,对女儿造成了伤害。
治好之后她上台说自己的感受,再也不怕看人了。
这里面有一个技巧,一个关键地方:她原来认为自己的视线有问题,是病态的,是不好的,会对人造成伤害,别人会讨厌,而现在则认为是正常的,是健康的,这是重要的转变。
患者来了,说自己总觉得自己看人的眼睛不舒服,你一听就懵了,也知道是社交恐怖症,但不知道该怎么治。
我这时就采用共情或自我开放,说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视线恐怖,我也有。
当我在教室上课时,许多人盯着我看,我就感到紧张不舒服。
举具体例子。
一队兵过来,走到我跟前都盯着看我,带队的还要敬礼,我就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想跑开,但又不能,只好假装没看见。
一次到部队讲课,全师的人都来听讲,包括师长和政委。
要讲两个小时,一边录像,结束后刻成光盘,所以心理压力很大。
当参谋长整队后向我报告,我就很紧张,脸红脖子粗的,就想逃跑。
虽然我是研究社交恐怖症的,但是紧张还是紧张。
不过我知道只要说一句:请坐下,就可以了。
三个字我的声音就有些发颤,开始讲课,五分钟后就自然了。
现在我还是有视线恐怖。
对什么人会有视线恐怖呢?对比你官大的、比你有钱的、漂亮的(特别是异性)、比你有能力的等。
比如:对异性恐怖,女的我就问:你见到大街上捡垃圾的老大爷害怕吗?不害怕。
那你经过幼儿园见到小男孩害怕吗?不害怕。
见到什么人害怕?见到年轻的异性,越是长的帅气的就越紧张。
为什么呢?★★生病会获益,症状被强化,这是症状得以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
被关心、照顾等各种心理疗法异口而同声,殊途而同归。
1、叙事疗法:让来访者将他原来的故事重新建构,原来认为是不好的、不健康的等。
重新建构的新故事就是让他原有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发挥,从而使得他的心理、行为、生活、工作等获得改变。
2、认知疗法:让来访者将原来错误的认知改为正确的认知,从而使得他的心理、行为、生活、工作等获得改变。
而原来的认知多是绝对化的、极端化的、消极的、负性的。
不是事件本身造成了问题,而是对事件的看法导致了问题的产生。
3、精神分析:自我主动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既接纳本我的欲望,同时又能让这些欲望在符合社会要求的情况下获得满足。
欲望想法要接纳,但行为上或满足欲望想法的途径要尽量符合社会规范。
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去压抑,将潜意识里的东西意识化。
如行云流水,随着外界的刹那变化,感知也同时变化,而不是僵化和保守就有的观念或感觉。
5、行为主义:用良好的行为或习惯代替原来的不良行为或习惯,从原来的平衡(适应)——不平衡——新的平衡。
★★总而言之,所有方法最终都是放下对抗、压抑、斗争,而达成和谐,使得能量不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