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指定教室上课,听老师点名后答“到”,拍现场照片发给“雇主”
调查大学生雇“上课替身”
公共课成“重灾区”“代课族”平均月入近千元老师称认不全学生难发现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在“代课群”里接了两单活,上课听老师点名答到,上台在花名册上签字就算过关。在拍下上课照片发给“雇主”后,很快在支付宝上收到了70元“代课费”。
高校老师表示,交了学费上大学,还要再花钱雇人代自己上课,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但一些公共课的老师教的学生多,无法认全所有人,因此难以发现代课行为。
雇主确认照片后,用支付宝转账“代课费”
发布消息在学生群内传播最多求代一学期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在网上搜到的“代课群”有700多个,光北京地区就有10多个。这些群内的人数在200到300人左右,有的甚至多达2000人。
代上课程公共课成重灾区上体育课能代跑
记者注意到,找人“代课”的课程大多是英语、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的公共课,上体育课还能代跑。
代课群体以在校学生为主坐着就把钱挣了
记者发现,代课群体大部分都是在校生,而群主有的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也有的是在校大学生,而他们大部分都是以此为兼职赚点生活费。
经常代课的小张告诉法制晚报记者,代课不辛苦,报酬对于学生来说也还行,“就在那儿坐一节课,钱就拿到手了。”一名找人代课的学生告诉记者,他找人代过英语课4节,公选课5节,毛概找人代过4节。有一次找人代课还被点名的老师发现了,当时老师只问了对方的真实名字,后来老师也就没有处罚我,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兼职收入时薪高过麦当劳平均月入近千元
“代课具体就是帮人答到,一般不会要求记笔记的。”她说,如果有测验考试就会让对方适当加钱,“老师一般不会发现,发现了我就尽量搪塞,假如真被老师发现我是假的也不是我的责任啊。”
另有一代课同学告诉记者,有些同学因为老师查得严,所以需要高度匹配,就是外表和知识都差不多,这样价格会高一些,他就需要收集有心做代课的同学的照片和简单的自我介绍,以进行更好的匹配。
“有的也有长相的要求,尽量像一点。而来找代课的基本就是知道点名严格到什么程度,所以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基本不会被发现,没把握也不会来找替课的。”他说。
对于花钱找人代课一事,也有同学持有不同的意见。中国传媒大学的张歆则认为,在她看来人情代课比花钱请人代课更为普遍,她认为由于代课的时效性和不确定性,她觉得还是让同学帮忙比较好,“比如让室友代上一节课,顶多就是请顿饭或者下次替她一次,而不会直接用金钱来‘买’课。”
记者体验答到签字算过关两门课挣70元
近日,法晚记者以“代课族”的身份,在“北京代上课群”里联系到一名中国传媒大学的大二“雇主”。记者跟这名学生商定,代上2小时选修课,收“代课费”40元。记者又以30元的价格,跟另一名中传学生商定代上1小时英语课。
随后,记者来到中传学生指定的教室上课。该选修课不分专业全校同学均可选修,目测上课人数约有100多人。
该课堂全程无提问,也没有课堂作业。法制晚报记者很顺利地过关了,拍下上课照片发送给找替课的同学,马上支付宝就收到了对方的40元转账。
该英语课老师经常提问同学回答问题,所以找代英语课的同学发布信息时会特意说一下要求英语水平四到六级,或者更高。代课再一次顺利过关,并收到了代课同学支付的30元代课费。
老师回应学生太多认不全难抓代课行为
今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的何老师对法晚记者表示,大学这四年应该是认真求学的阶段,不应该放弃上课去做其他的事,“本该在工作之前学到的知识没学到,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何老师认为,父母花钱供孩子上大学,孩子不好好上课,还要再花父母的钱雇人代自己上课,“这于情于理也讲不通”。她提到,雇人“代课”也是对老师不诚信、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她希望学生能够自律,别做花钱雇人上课的事。
中传戏剧影视学院的胡老师坦言,现在专业课老师要带一两个班七八十个学生,公共课老师甚至会上500人的大课,无法记住每个学生的长相。“现在上课就是答到或签字,有没有代课的现象很难发现。”
防代妙招指纹打卡收奇效投票器断逃课念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拍照查缺”:每节课上课前,学习委员会拍摄教室里老师和到课同学360度的全景照,课后将照片上交给学院。
抓紧学习吧莫要“书到用时方恨少”
快评
“代课”这一市场的出现,对于那些想坐着赚钱的人,和一些好学的孩子来说,真是有福了,但是对于那些逃课学生的家长来说就悲剧了——花着钱把孩子送到了大学,孩子却花钱雇人代替自己上课,这些“熊孩子”还真是不让人省心。
想想看,社会上还有那么多想上大学却由于各种原因上不了的人,在校的大学生理应珍视学习的环境与机会,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多地吸取知识的养分,莫等到日后走上社会再“书到用时方恨少”。
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学生们在校好好学习、遵守校规校纪,以好的成绩毕业,这才是对自己、对家长、对老师负责。那些替人上课的也该想一想,虽然坐着就能赚钱看上去不错,但这毕竟是一种弄虚作假,是不诚实、不道德的,所以这种“工作”不做也罢。
所以,学校在加强管理、防范上课替身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公共课的吸引力。(文/王青本版文(除署名外)/记者张丽实习生张欣欣本版图为聊天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