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区分真假童子?假童子去还替身,后果会如何?
2:还替身这事,你都知道还上去是假的,天庭上的众位神明会不会假装不知道?
先归纳一下童子命这个概念,有些地方区分的很详细,男犯童子煞叫童子,女犯童子煞叫花姐。更专业一点的术语,叫做天道孩童。仔细比对就会发现,童子命这个概念更庞大,而天道孩童的问题更为聚焦,也更为突出。
但是不管叫什么,我们首先确认第一条:那就是童子命的这个说法,属于标准的民间信仰。但并不是说民间信仰不重要,反而很重要,需要引起重视,因为民间信仰与术数阴阳交杂叠重,深入百姓,犹如土壤,一切佛道神学均要在这片土壤上区别良莠,解决好了民间问题之后,方能开枝散叶。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有的童子号称是道观而来,有的童子查出自寺院而出,有的可能几世都是小沙弥,十足的童子...这就是民间文化昌盛不绝的魅力所在。
天道孩童的群体精神指证
我们先说天道孩童的这一部分,解决好了天道孩童的问题,就是解决了童子命的问题。天道是一个大概念,它所涵盖的是上至天庭,下至民间神堂的广大范围。有天庭各处的护法神灵,佛寺的护法神灵,道观的护法神灵,城隍庙、关帝庙、娘娘庙的神灵以及各神堂的神灵。天道孩童有着明显的共性,他们降生到人间后虽然生在不同的环境,而且性格也有多样性,但内在的联系性还是一成不变的:其思维和感觉大都敏感,情绪起伏波动,在受到意外惊吓的刺激和情感婚姻的挫折后,容易造成元神移位,信息能量场飘移,成为产生心理疾患的诱因,有甚者直接是一蹶不振。遭遇过挫折的天道孩童,除精神涣散外,还会失去协调身体的机能,浑身无力,周身不适,极易受隐态灵体攻击,严重的会产生狐疑、多梦、偏执、妄想、自闭等症状。所以,查童子是不可能仅凭几句口诀,就查出来的;仅凭口诀,不依实战去查询,往往结果很多是假童子...这需要多个维度的互相核验。
童子的分类,你属于哪一种?
根据前人的经验,童子的出处一般被分为四类。-01.天上来的童子:一般是指前世是天上的童子转世或童子的分灵投胎的。很多是天上神仙身边的童子由于犯了过错或有某种使命责任而转世。这类童子能量比较高,但是一生里经历的坎坷磨难也多,比常人付出的也要相对多些。所以最好皈依道门,重新开始修行。很多有大成就者都是此类童子转世。
02.庙里来的童子:一般是指前世是在庙里修行过的童子转世或童子的分灵投胎的。庙里来的童子一般常见的有佛家和道家的。很多庙里童子因前世种种原因堕落轮回,在今世就要受到很多折磨,还很容易被附体,所以要寻明师指导,早日修炼,重归本来。很多出家者或修行人都是此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小孩年幼时,不能进寺庙的原因。
03.前世因缘童子:一般是指前世欠下别人的人情债或金钱债没有还,今生来讨债或者还债的童子,这种童子的寿命一般都很短,难以成人或者历经的磨难病痛比较多。这种还债童子就不是天道而来,也不能称之为天道孩童,其情况较难化解。
04.生辰八字童子:一般是指生辰八字里查出占童子的,这类常见。
真假童子,到底如何区分?
童子的判断,首先要根据八字法查询,查是否是童子命的口诀是:春秋寅子贵冬夏卯未辰金木午卯合水火酉戌多土命逢辰巳童子定不错解释:
01.“春秋寅子贵”-----就是春天和秋天出生的人,日支或时支有寅字或子字的就是童子命。
02.“冬夏卯未辰”-----就是冬天和夏天出生的人日支或时支有卯或未或辰字的人就是童子命。
03.“金木午卯合”-----就是说凡年命属金或木的人日支或时支有午字或卯字的就是童子命人。
04.“水火酉戌多”-----就是说凡年命属水或火的人日支或时支有酉字或戌字的就是童子命人。
05.“土命逢辰巳”------就是说凡年命属土的人日支或时支有辰字或巳字的就是童子命人。
天道孩童(童子)的关口
很多地方说,天道孩童(童子)降生到人间后,由于大多是犯戒或者是偷跑下凡的...这个结论,基本是小说看多了,描述的真是绘声绘色,道末小时候也爱听这种说词,没别的,因为听起来精彩,容易记忆,而且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其实呢,既然是涉及到投胎转世,就离不开轮回因果、天道承负,很多是带着任务来的,这才是大概率,因为这是大道运行之规律;其次才会有天庭贬谪之说,来人间历劫受罚,这已经是小概率事件了;至于说犯戒或偷跑,不能排除,但也不能全信。但不管如何,童子入人间,必有磨难这是真的,俗称关口,又叫做童子煞。从下面的罗列,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的童子煞,并不是仅指的一个关煞,而是可能造成孩童问题的众多关煞的总称。
基本分类下来,有如下几大关:
(1)命关:就是短命夭折,一般犯命关的人活不过19岁、48岁,即使活过19岁,48岁之前还有一劫难。
(2)婚关:一般指婚姻不顺利,晚婚,离婚,甚至无婚,有童子命的人经常处对象不能成功,受感情的事困扰,终日忧愁伤心难过。最后感情恋爱感到麻木,都是这种婚关煞气在作怪的原因。
(3)病关:是指经常生病,或者身上有难治的病,说不清的病等等,这是一种叫做病关的煞气在作怪。
(4)厄关:也叫倒霉关,犯这种煞气的童子命一生的运气一般都差,所以把握不住时机,自然在事业和财运上都受到极大影响。
(5)劳关:就是劳苦之关,也就是奴隶。犯这种关的人不但身心劳苦,还会终日为别人做事情,常常吃苦不讨好。说了这么多,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解决掉童子煞的问题?
化解童子命的民间法:替身演变
禳关度煞,从民间至道教的演变
这就是道教的优势,很多人以为道教没有解决童子煞的法事,那是不对的。道教一直认可有童子的存在,更意识到童子煞的危害,只是并不使用还替身之法而已。
斩煞通关文牒金桥度命
因为解决童子命的核心,是化解童子煞;化解童子煞,就是要禳关度煞。在这一方面,道教的法本极其庞大且成熟,只是很少有人探究罢了。经过大量的翻阅法本,数据如下:
《太上金书玉牒宝章仪》,全书分为5章,其中“保护婴儿章”为专门的护童科仪。
约出于唐代的《太上洞玄灵宝护诸童子经》其中,更是提到冲犯天狗天河、天上诸星、三煞六害等,因此需祈请五方童子护命。
由清代乾嘉年间全真道士陈复慧汇编的道教丛书《广成仪制》也涉及到禳关度煞、祛痘等仪式。第13册所收《广成仪制》护童类的科仪书有“禳关祭将全集”“禳痘诊全集”“禳关度煞全集”。在藏外道书中也有收录。
直至近年来,台湾《法窍阐微》中勘录的通天百解文檄,一直是禳关度煞科的法本体系。我们目前启用的通天大百解法事,就是源自于此。接下来的二文、三文均是禳关度煞108解的牒文阐释。
所以说到这里,诸位不难看出:道教的精髓还是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挖掘,道法的灵验还是需要我们去经久的实践..
题外言,赠予童子身:迷时靠师渡,觉时靠自渡。菩萨真人级别,亦有住阴之迷,一旦投生住胎就会把前世的记忆忘掉了。高级神灵也不例外,投生到人间后照样失去了前世的记忆,需要了解隐态秩序、能够协力阴阳的法师指点而找回自我。一些高级的法师,往往也是童子在身,不要妄自菲薄,假以时日若得遇名师,勤修苦练。一旦有机会出师,参与了隐态秩序管理,不但能够使更多饱受隐态秩序困扰的人获得解脱,对自身更是一种解脱,因为那是他们所负有的使命。
过去的时候,有这样一种说法:真童子活不下来,活下来的就不是真童子。这句话成了一些江湖大师的利器,说是恐吓也不为过....
还是那句话:学道,要永远以道教特有的阴阳辩证角度去看问题。这种真童子往往是很有来历的,搞不好是天上的下界轮回,带着使命来到人间。有道是“自古雄才多磨难”,这些自命不凡的天神下界凡间,要遭受些磨难,这很正常。
但是、但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真童子都活不下来,这里要重点理解谚语中对“活不下来”的定义是什么?这里的活不下来,并不是特指死亡,而是广义的范畴,是指与尘世做到了一定的隔离甚至隔绝,或不能将五行之气蕴化的人。举例说明:但凡修佛修道者,皆论入空门,这在古代往往是真童子的绝佳去处;也有官宦人家,自幼将仆人送去修佛修道,代贵子入空门,这都是做到了一定程度的离世或者避世;还有自古深居简出者,其行为类像为天罗之厄,也不会被无故夺命,这就像极了现代的话:没事别到处乱溜达一样...所以,不必过于恐慌。
但是呢,真童子命局坎坷较多,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不打磨不成器。看到他们大成大败,让我们大喜大惊,感到不可思议。
天神下凡,俗人难知,但鬼神清晰可鉴,前世业果也是难逃。人间的、地府的、有诉求的、有解结的,都会作用于这些真童子身上。但在真童子没有开悟之前,哪里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更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使命。众多隐态灵体集聚,这就增加了真童子的风险。
这一方面这些负能量灵体增多了,会干扰真童子的思维,制造出各种风险。这包括身体健康方面,还有心理方面以及意外的因素。搞不赢,则可能一生困顿,处处奔波;另一方面是真童子战胜了磨难,成就了大业,有的做官,有的从事文化艺术等行业。
总而言之,真童子是向两个极端发展,要么是早早地凋零了,垮下去了;要么是成就了大的事业,不会成为不上不下的平庸之人。
所以说,真童子主要的问题是成长时期的危险和成功之后的风险,就是我们(1)文中所说的:关键时刻掉链子....
好,接下来,我们接着讲童子命的种种。在道教里,化解童子命还有一个很温暖的名字,叫护童仪。关于护童溯源的研究,基本分为如陈靖姑夫人、碧霞元君、花王圣母、金花娘娘、注生娘娘等等的拜契(认干亲),以及过关、还愿、赎魂等仪式的考察,都能体现出坤元佑护之德。
为保护儿童顺利成长,道教自创立之初就有了诸多护童仪式,如授童子箓、上章、通关煞,打关牒等,文献当中也保存有许多以“童子”“婴童”“小儿”“保孩”“孩童”等命名的符、咒,可见道教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视。早期天师道所用的授箓典籍,《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六卷,内收二十四阶法箓,对应二十四治炁,其中卷一载有“太上正一童子十将军箓品第二”等授箓时的各类程式、神灵名讳、图像、灵符等等。以授箓的形式,直接对孩童授童子箓,这是不是很猛?
除了以上提到的《道藏》文献外,由清代乾嘉年间道士陈复慧汇编的道教丛书《广成仪制》写了很多禳关度煞、三十六解等科仪。以藏外道书、广成仪制为基准,基本上成了现今禳关度煞、童子保命的指导性法本。
道教作为一种仪式浓厚的宗教,在面对人世各种灾厄时,创制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各种祈禳仪式。在应对各种儿童灾厄时,道教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道派都有不同的仪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常见的法术仪式:
(一)上章祈禳
(二)书符佩印
在《道藏》中,针对儿童最为常见的受惊、夜啼、关煞等现象,道教诸派发展出了不同的符、咒、诀来解决此类问题。如神霄派对治邪祟、小儿惊风所用的“聚形符”:
咒曰:炎帝火铃,雷火将军。炎火速降,烧透鬼心。急急如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律令。
右符(指聚形符,笔者注),掐午文,取南炁,朱书黄纸上。烧邪、治病、下鬼胎、鬼食,止小儿夜啼及治梦遗;在处理收魂、夜惊等问题上,《道法会元》卷101“雷霆收禁法”记载了神霄派的“收禁”道法:收禁病人身中一切邪鬼及小儿夜惊、肿毒,并皆收摄。
法师收摄病人身中身左身右祸气邪气、药气毒气、七十二候、二十四气不正鬼神,并皆摄赴吾煞文魁罡之下,无动无作。默诵秘咒:唵吽吽霹雳。摄取病人气一口,剔诀下井中,封盖。谢将而退。此道法适合成人及小儿,以收治身中邪鬼为主,包含了法师所行法术的对象、病候、手诀、秘讳、咒语等。
此外,道书中还有用于对治小儿受惊、夜啼、关煞等的“九天转煞破关符”“铁孩符”,如《道法会元》卷155“保孩转关煞灶箓式”之“太上玄灵禳关转煞度厄延生宝箓”,以符、箓配合方式为小孩禳关祛煞;此处之符在《道法会元》卷216“九天玄女灶告秘法”也保存有,不过在行文格式、咒诀内容、符图书写上有很大改良,同时单独添加了对治小儿夜啼的咒语,在天关符的秘讳上也做了改变。除常见的书符外,道教也还有佩印以禳灾的传统。据《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卷上所载,常人佩带上清九老仙都印可以对治小儿夜啼、惊风及妇人安胎、催生、助孕等神奇功效。
(三)设醮星辰,禳解关煞
万法出于斗科,这句话不假。但万事皆用斗科,则效果一般。因为斗科百花齐放,各支法脉的细分性、针对性非常强。
按道教的信仰,人命各有星宿所管,当时运不济,冲犯神煞、星宿时,就需要通过设醮星辰以祈福禳灾,如《太上洞玄灵宝护诸童子经》云:
凡人居世,命属北斗,七星三台,辅弼华盖,本命星官,元辰真君,二十八宿……众星官属,天地水三官,河姑织女,天河星众,一切神仙。世间男女立身浊世,出入门户,冲突天狗天河、恶星丑宿,致有刑克。……但当虔恳烧香转经,谨请七元真炁童子,流恩降福,为度灾厄……孤神不犯于孩童,河母无侵于幼稚。男女成立,身命延长,南斗添益算之符,北斗落死籍之字。
按经文说法,七元真炁童子乃“中天北斗七星之精炁,凡人荫在胎中,七月之时,下降人身,开明九窍,记于姓名,便属管系”,此仪式通过拜斗设醮祈请七元真炁童子、五神童子、十方诸善童子来为小儿及成人度厄解难。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很多法脉的禳关度煞其受众群体不仅是孩童,对于成人亦可奏效。
同样,《道法会元》卷43所保存的清微派“告斗延生度厄心章(保婴)”也记载了类似的拜斗禳关仪式章文:
“臣今据某投词,伏念某托佑自天,久遂室家之愿……幸诣儿女之缘,奈刑防关煞之交冲……臣谨谨端肃上奏中央大圣地斗九皇解厄星君、北斗九皇夫人阙下,恭望圣慈允臣急奏,特赐恩命……特为婴孩某赦宥宿生罪业,顺调行限星辰,消三刑六害之灾,解四关九厄之难……次祈旨,命七元童子降注元皇正炁,下注某身中安镇魂神,保固形质……长大成人,利宜父母。”
从此拜斗文检可知,为保护婴孩顺利成长,过关斩煞,举行告斗仪式是道教中较为流通广泛的一种方式,其核心还是源于道教的星斗崇拜。
近年来台湾出版的《法窍阐微》,其中刊录的通天百解文檄,作为禳关度煞科的法本体系亦是源于星斗崇拜。我们目前启用的通天大百解法事,就是源自于此。禳关度煞通天108大百解,共有36关72煞,应36天罡72地煞,以应周天一百零八星宿。正所谓:“星辰临照,关煞阻滞,非仗祷祈,焉能通百关”。
解铜钱,落水显应打关牒,风华驿传往期大斋醮中的禳关度煞108解道场
高功法师会在法会中,针对每个关煞焚符奏表,当坛烧108道符咒。启请消灾延寿天尊、延福保神天尊、禳关度煞天尊等尊神,并把守每关神煞名予以祈禳,以此消减宿世今生一切厄难之关隘。
综上而论,道教的护童仪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如下特点:
一,道教护童仪式背后浓厚的“鬼神”“星命”“关煞”等观念是其仪式得以实施的重要神学基础,尤其三刑六害、四关九厄、太岁等命理学中的观念,反映了道教祈禳仪式中普遍存在的“泛煞”思想,也说明了道教仪式与世俗生活的紧密关系。
二,在治疗方式上除了吸收传统医学的病因论、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外,道教还形成了上章授箓、画符佩印、禳关度煞等仪式疗法。从其性质上看,‘可归之于“宗教医疗”中,亦可以纳入“道教医学”的体系内,是道教“以医传教”“借医弘道”的重要手段,反映了道教“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济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