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曾说:"八卦都是算卦,算卦都是废话,人之所以算命,还是源于一种无知,您说对吗。"这话一出来,便引起了很大争议。
的
即使是现在,自然科学普及的今天,很多人都愿意"算一卦",算一算学业怎么样,事业怎么样,爱情婚姻怎么样,未来怎么样。
那么,人到底为什么要算命呢?真的都是源于无知吗?
一、算命的起源
为什么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生长环境,却能造成两个孩子的性格完全不同?
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的成绩、表现,处事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对于这些问题,善于思考的古人推断出:后天的环境影响对一个人的人生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在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呢?
于是,古代的先辈们便将目光投到了广阔的宇宙中,太阳和月亮是人们首先观察的重点,太阳为"阳",月亮为"阴",阴阳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阴阳学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古人通过对北斗七星等星体的观测,逐渐形成了一些奇门遁甲之术,虽然比较粗糙,但命理学逐渐有了大体的框架。
唐朝时期,李虚中精通阴阳五行,基本确定了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的干支推断其一生的富贵寿夭,吉凶祸福,也就初步形成了八字算命,紫微斗数的初步体系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了。
至宋朝,陈希夷将紫微斗数体系规划的非常完整,《渊海子平》使得八字算命得到推广。直到现在,这两个体系也在被广泛地应用着。
自诞生以来,这八字算命体系便受到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外加历代文人学士大力倡导推动,这些都致使八字术不断地得到加工、整理、丰富,完善,形成了一套极为复杂的算命体系。也出现了李虚中、李淳风、徐子平、刘伯温,韦千里等算命大师。
算命是真的吗?
算命是古代人们经过漫长的实践留下的智慧结晶,具有复杂的体系。"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算命讲究的是顺其自然,这也是在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算命,也并非满口胡诌,确实有一些道理在其中。
从明清时期开始,算命的热潮逐渐波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人们对于算命的热情十分高涨,各门派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古人留下的深奥玄学,许多人穷其一生,也未必参透,但有的"大师",为了哗众取宠,混迹江湖,不在命理上下功夫,将这种古老的八卦之术,行成了招摇撞骗之术。
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洗涤,算命流传至今,也必定有其独特之处,但因为预测术并非科学范畴,人们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之如今摆摊"算命",装神弄鬼的"大师"不在少数,久而久之,这门玄学便蒙上了迷信的色彩。
古人为什么算命?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从开始就十分小心谨慎,如果粗心出了一点点差错,也可能会引起极大的错误。
古代的中国人,是极相信"天命"的,相信即使微小的改变,也会对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那个懵懂的时期,人们总将偶然事件归因于上天的神秘力量。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古代的帝王大都信奉卦象,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极其推崇"天命论"。
孔子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年轻时奔走诸国,年过半百却贫困潦倒,终于信了命运的强大。
黄石公《素书》曾曰"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文人学士的宣扬,使得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天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人都希望自己平平安安,希望自己拥有财富和至高无上的权利。
贫困的百姓生活于黑暗之中,看不到曙光,渴望知道什么时候黎明到来,想要得知一生是否能平安顺遂,命运是否有转机,而算命可以使他们得到答案,消除人们对未来的恐惧。
四、现代人为什么算命?
如今的社会,人们已经充分的学习了自然科学,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对"算命"乐此不疲呢?
马未都是这样说的:如果把人按财富分为三层,上层人和下层人是最喜欢算命的。
这样讲也不无道理,当财富或权利高于人可掌控的范围时,人们不知这笔财富或这份权利还能持续多久,于是算命便成了人的精神寄托。底层的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前途未卜,希望通过算命,来得知未来是否有转机,以此得到心里安慰。
人去算命,多多少少都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现代的科技有时候并不能减少人们对未来的恐慌。的确如此,即使是现在,对于神秘的自然,我们也是知之甚少的。现代科技也并不是万能的,依旧有很多无力回天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当现代科技不能够给予人们充分的帮助或是帮助人们渡过难关时,我们便将目光再次锁定到"算命"这个古老的系统。算命,天命不可违,但运由我改。
也许,如今人们算命,只是为了求一份心里安稳,这样就有勇气去面对即将面临的荆棘。
从古至今,算命这门学问依旧广为流传,我们要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这门学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