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理论视点

今年是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安排大家到中央党校学习,接受比较系统的党性教育和理论培训,很有必要。中青班每期开班式,我都来讲一讲,主要是同大家谈谈心,对大家提点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我一直强调,对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不要语焉不详,不要吞吞吐吐,而是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讲。共产党一旦丢了自己的理想信念,那就同其他政党没什么本质区别了,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和精神纽带,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难逃失败的命运。所以,我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2021年9月1日,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对党员干部来讲,是有坚定理想信念,还是满脑子功利私欲,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举止。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精神空虚、意志消沉、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少数人更是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堕入腐败深渊,说到底都是理想信念动摇所致。

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刘国鋕,出生于四川一个富裕家庭,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特务劝他,只要交出组织、登报脱党,马上可以释放。面对劝诱,他斩钉截铁回答,我死了有党,等于没死;我如出卖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陈毅同志把“革命重坚定”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南昌起义时他没有赶上,后来冲破重重难关找到了起义队伍,到天心圩时队伍只剩下800人,他协助朱德同志收拢了部队,并对大家说:“在胜利发展的情况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在失败退却的局面下,做英雄就困难得多了。只有经过失败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对党忠诚就是要这样,无论顺境逆境,都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

2021年9月1日,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

第二,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毛泽东同志讲得很有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之后,我明确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并在全党开展了专题教育,其目的也在于此。党中央提了很多要求,都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好。

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我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脱贫是贫困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长期愿望。如果不能做好脱贫工作,我们就对不起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也对不起老一辈革命家。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我就到河北阜平县考察脱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且年年去、常常去,直接到贫困户看真贫、扶真贫,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不断推进工作,带着感情去抓,带着践行宗旨的承诺去抓,最终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贫困地区广大群众高兴了,老一辈革命家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安慰。

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那些见风使舵、处事圆滑的人,那些掩盖矛盾、粉饰太平的人,那些花拳绣腿、不干实事的人,那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都有私心杂念在作祟。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这对党和人民事业有益,对个人健康成长也有益。做人老实不是愚钝,做事踏实不会吃亏。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就会生出取巧之心,就会去搞拉关系、走门路、权钱交易等投机钻营那一套,最终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三,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如果不担当、不作为,没有执行力、战斗力,那是要打败仗的。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干事业、抓改革,必然触动现有利益格局,动一些人的奶酪,以致引发一些争议。要干事,要改革,要解决矛盾,有些争议乃至责难是难免的,把石头扔进水里都会激起涟漪,更何况是想做成一番事业?因为怕争议而缩手缩脚,该干的也不干,这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态度。对来自各方面的争议,应该冷静对待、理性分析,如果认准了做的事是对的,实践也证明是对的,就不要打退堂鼓,哪怕背黑锅、遭骂名也义无反顾,同时要做好解疑释惑、凝聚共识的工作,最大程度争取理解和支持。如果别人的批评有合理之处,就要虚心接受、积极改进,使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更科学更完善。做事情,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很重要,胆略谋略很重要。很多事情坚持下来了、做成了,争议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第四,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现在,一些干部错误理解“和为贵”,一味讲“宽容”、讲“和气”,当老好人,对政治原则问题含含糊糊,对大是大非问题做“开明绅士”,对不良现象听之任之,还有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说话办事看来头、看风向,随波漂,随风倒,这同党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必须坚决纠正。

对共产党人来说,“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以为“坚持原则是非多、碰到硬茬麻烦多、平平稳稳好处多、拉拉扯扯朋友多”。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这种人嗤之以鼻。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就是说那些不分是非、不得罪乡里的“好好先生”,其实是破坏道德的人。孟子认为这种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红楼梦》里则以一句“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把这种人刻画得入木三分。奉行好人主义,出发点就有问题,因为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大量事实表明,一些地方和单位正气不彰、邪气蔓延,工作局面长期打不开,矛盾问题积累一大堆,同好人主义的盛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党历来提倡团结,但团结是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达成的,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否则就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

大是大非面前要讲原则,小事小节中也有讲原则的问题。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大家生活在社会上,都有亲戚、朋友、熟人、同事、上级、下属等,推进工作、解决问题时时都会面对原则和人情的选择。原则跟人情能够统一当然最好,但二者不能统一时我们要毫不犹豫坚持原则,决不能迁就人情。黄克诚同志担任中央纪委常务副书记时提出抓党风要“不怕撕破脸皮”。跟随他转战多年的老部下,在京西宾馆用公款宴请,他照样硬起手腕处理。当时的商业部部长到丰泽园饭庄请客吃饭而少付钱,他派人查实情况后,不但通报全党,还在《人民日报》上公开披露。党的干部都要有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

斗争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

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腐败现象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但仍有一些干部我行我素、顶风违纪。他们不是不知道纪律规矩,而是根本没有敬畏之心。他们所犯的哪一项不是党纪国法所明令禁止的?所作所为的哪一件没有前车之鉴?古人讲:“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没有敬畏之心,就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干得出来。有的人干了那么多骇人听闻的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敬畏!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不能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不能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不能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

2019年6月25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受表彰代表。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第六,勤学苦练、增强本领。“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党和国家事业涉及面很广,领导干部也不是总在一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学过了、学好了再来干是不现实的。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之初组建海军,党中央决定肖劲光同志担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同志从没接触过海军,自己还是个“旱鸭子”,但他边干边学,使我国海军从无到有、迅速壮大,出色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许多从战争年代走来的老一辈革命家也都是在实践中成长为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的行家里手的。“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有同志经过一番实践历练后说了一句话,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想干。当然,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

以上我强调的几点,都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要解决好的课题。大家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希望大家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不要走偏、不要落伍、不要掉队,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的主要部分。

THE END
1.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7月21日上午,魏文社区在支部书记带领下,重温习近平理论,深学细悟 坚定信仰,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https://www.meipian.cn/4b7efbup
2.读《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心得体会读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的文章后,我深感自身需要学习的各方面的知识太多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正处在国家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从自身做起,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做起,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经验,在历练中提升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https://m.163.com/dy/article/H0NLEOAR0552Z1YS.html
3.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2021年9月1日,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https://www.jianshu.com/p/cbed77b5218b
4.《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心得体会大全5篇近日,《求是》杂志刊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强调,年轻干部要“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不要走偏、不要落伍、不要掉队,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这不仅为年轻干部提升觉悟、修养、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9168
5.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课后,同学们深深感觉自己不仅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的重要讲话精神,还深刻领会了江西“四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珍惜时光,锤炼意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江西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https://www.jxuspt.com/partyWeb/partyContent?navid=2&indexnumber=1&coulmnid=4&newsid=1444
6.[视频]《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https://tv.cctv.com/v/lv/VIDENXe0oW5L0VG5O8cg5Wxj22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