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所述,已非禁忌的事例,而是民间对于禁忌的禳解办法。
由于民间禁忌的博杂繁多,防不胜防,人们的精神负担过重,实在难以应付,所以民间又有一些对于禁忌的禳解办法产生。
所谓对于禁忌的禳解,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前的设防。即借用某种力量事先说使禁忌失去应有的约束能力,造就一种无禁忌的状态;另一类是事后的补救,即采取某种措施,使犯禁忌以后的恶报不致于真正降临,或者至少是能够有所减缓。
在事先设防的禁忌禳解中,由于借助力量的灵力大小不一,其形成的无禁忌的状态也有所不同。有的可以形成一种非常宽泛的无禁忌的状态,即所谓“百无禁忌”的状态;有的则可能仅仅是某方面的或者某单一项目的无禁忌状态。
事前设防的禁忌禳解
事前设防的禁忌禳解,其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这就要事先解除禁忌的约束力量,事先禳解灾难降临的可能性。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或者禁忌不再能带来灾难的情况下,人们便可放心大胆地“为所欲为”了。
百无禁忌
百无禁忌是一种非常宽泛的无禁忌状态。它反映了民间反抗各种禁制的理想和愿望,是禁忌逆反心理的理想化体现。这种状态的形成,依赖无定期或不定期的公众驱邪,依赖于默认的禳解仪式。
岁时无禁忌
姜太公在此
除了姜太公,民间还相信其他的神灵也可以造成“百无禁忌”的状态。例如,民间有绘钟馗像以驱逐邪阴性物质的习俗,尤以五月五日为重。传说钟馗有捉阴性物质的本领,专门惩治妖魔阴性物质怪。神茶,郁垒也因会捉阴性物质喂虎而被民间奉为门神。台湾一带民间有书写“黄飞虎在此”或”普庵(佛)到止。百无禁忌”的,相信这样即可以驱除一切邪恶,不需要再禁忌什么了。
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驱邪、禳解的方式。《清稗类抄》“泰山石敢当”云:“石敢当”,立于古里巷之口以禁压不祥者也。此三字,始见于汉史游《急就篇》颜师占曰:“敢当,言所当无敌也。”颜谓《急就》之例,首陈诸姓!其名字或是新构义理,非实相配属,真有其人。是石敢当云者?亦构二字,与石姓相配成文耳后人乃镌诸石,为禁压之用。宋庆历中,张纬宰莆田,再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文曰:“‘石敢当,镇百阴性物质,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人历五年,县令郑押字汜。’后有加”泰山“二字于上者,曰泰山石敢当。”
以石镇宅驱邪实系古代灵物祟拜之遗产。唐宋时代就已有了以“石敢当”来禳解灾异的习俗。石敢当所禳解之面也颇宽泛,不但能驱逐一般的邪恶,还能为人家医病。掘《茶香室丛钞》云:“齐鲁之俗晚饭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宇,方能暮夜至人家医病。”不过,通常“泰山石敢当”的作用只在于驱邪镇宅,使邪神不敢人家中。这样,人们在家中的一切言行就少了许多禁忌了,或者即便家宅中违反了禁忌,也可因为石敢当的缘由而有担待了。
太极八卦图
由于道教的影响,民间相信太极八卦图是有驱邪避难的能力的,因此在家户门头,或屋房梁上都绘制八卦图。相信这样,邪魔怪阴性物质便不敢来烦扰了。木匠们最信此说。据说,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就以为无论怎样凶恶的魔阴性物质都是不敢侵犯太极八卦图的。台湾一带,嫁娶时花轿后边要挂上绘制太极八卦图的新米筛。也是避解禁忌的意思。
《周易》
民间俗信以为《周易》及一些经书、卦书等,有驱邪禳灾的能力。旧时常州一带,曾经“男妇老幼,无论识字不识字,每出,咸挟一册以自随,居则悬于户。”(见《清稗类抄》)此风盛一时。吉兽、凶兽、灵兽图象麒麟、凤凰、狮子、老虎等等吉兽、凶兽的图象,据说也有驱邪的能力。民间常常以这些动物的图像贴在墙上、门上或用为制作成童装、童帽、童鞋上的装饰品。相信如此依靠这些兽类的保护就能够免除灾祸,使农作物不被禽兽糟蹋,给人们带来好运气。这些禳解、驱避的结果,能够不同程度的减轻人们禁忌的心理压力。
符咒
符咒是道家方士驱阴性物质的法术手段,在民间影响甚广。以上所谈到的种种禳解方法,都是符咒的性质。其他如“门联”、“驱邪碑”、“一善”、“个个乙”、“山海镇”、“福禄寿”、“对我生财”、“天官赐福”、“百事大吉”等等也都属此类。其中有的是泛泛所指,有的也针对性颇强。比如,旧时人们过江,要佩一朱书“禹”字,就是想借助于这样的符咒,来驱逐水中的凶神恶阴性物质的。因为大禹是治水的能手,所以相信,这“禹”字中也能有大禹的精神和能力,能起到避开水患的作用。过去,为了破除工匠施工时使用的黑巫术,在上梁这一天,要念咒语“吾奉太上老君令他作无妨百事化为吉样急急如律令。”七遍,还要让工匠喝三杯暗中放了镇宅符灰烬的酒,这是事先对工匠使用黑巫术禁忌的预防和禳解。这样做,工匠们如再施黑巫术,就会反害自身的。
除了借用书写、诵念的符咒来驱阴性物质禳灾解除禁忌之。民间还常用一些实物来驱避邪阴性物质,以达到同样的目地。这昨的避邪物很多,如:太阳形在正对厅门的屋顶上要安一个很大的太阳形。这是要借太阳的光辉来驱邪阴性物质。有了这个太阳形,阴性物质祟便不敢再进宅院了。
铜镜
铜器有避邪的能力,镜子有驱邪的作用,因此常在宅院中安置铜镜以“反射”邪祟或不吉物的影响,避凶趋吉。
爆竹
民间在祭祀、傩仪、庆贺、丧葬等重大的场合下多喜好燃放爆竹(鞭炮),以为如此便可以驱逐邪恶,免灾祛祸。从而,也能够减轻人们承受禁忌的精神压力。
锣鼓
民间以为敲锣打鼓的声响,能够吓退邪魔恶阴性物质。因而常在预感到即将有灾难降临时日夜敲击锣鼓,以驱疫疬。日蚀、月蚀时,民间便有此举。
在夜间,人们用火来驱阴性物质避邪。有时虽在白天,也要用火“洗礼”带有邪晦祟气的人。在民间信仰中,阴性物质祟是害怕火焰的,火的禳解能力很强。
石灰
北方民间常用石灰放蒲包内,在家中各处地上印成白色蒲包印,俗称为“元宝墩”。可以禳解疫疬。
芝麻秸
河南、山东等地,除夕日用芝麻秸散布庭中,俗称“撒祟”。据信可以禳除不祥。
桃树枝
红白喜事、过年过节、有病有灾时,民间常插桃枝于门首,以驱避邪阴性物质。“桃”谐音“逃”辽,谓可逃脱灾难也。河南一带,旧习于家门内,栽一棵夹竹桃,以为能驱一切邪祟,亦与插桃枝同义。
柳树枝
民间以为柳树枝亦有驱邪的魔力。常与桃树枝并用。汉族清明时节普遍有门前插柳或头顶戴柳的习俗,南方一些地区,人若有被害死的,入殓时都要让死者握桃枝和柳叶。据说到了阴间,“屈死阴性物质”可用桃枝逐狗,可用柳叶变成的剑来复仇。俗涪说“杉枝柳剑”,即是此意。可见柳枝柳叶在阴间是能够变为攻击的利器的。因而具有了禳解的灵力。
菖蒲、艾草
端午节,各家各户都在门檐上插菖蒲、艾草,以禳邪招福。俗语说:“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午邪。”
红、黄色物
民间以为,红色的物件都有避邪禳解的魔力。房屋上插的小红旗、病人头上缠的红布条、小孩子穿的红衣、红裤、戴的红帽、红兜兜,以及朱砂、朱印、朱笔等等,凡与红色有关的物件都可以充当驱邪物、镇邪物。黄色,旧时为帝王专用色:含有尊贵的意义,也具有禳解能力。民间的巫师、方士所使用的咒符、服饰等都以黄色为主。
皇帝用物
民间迷信帝王的神力,以为帝王有镇邪驱魔的本领。甚至以为皇帝的衣饰、用具等等都可以用作驱邪物。旧时戏业中人,凡遇有丧葬事,灵车从舞台贮存周围经过时,都要把王帽、蟒袍、圣旨、上方宝剑等物摆放在舞台上。以为如此,死者的幽灵(阴气)就不敢扑向舞台了。
寿者用物
俗信以为,高龄者寿终正寝,其身覆盖过的尸布或其亲属佩戴过的孝帽布、黑纱布、白腰带布,以及丧葬时所用的避邪的功用。人们往往抢了来给自己的孩子做衣服:耀总,穿了这样的布所做的衣服,不做噩梦,不受祟害,可以长寿。
供尖
祭祀所用食品的最上端,俗称“供尖”。据说吃了供尖,可以避邪。
黑枣
江苏泰州一带,元旦天暖昧,各人醒来,须先食一颗黑枣,称为“开口”。然后,才能说话,这即是以黑枣为压胜物,用来事先禳解语言中的禁忌。
麩糠
民间旧习,吃米面时,往往要有意掺进一些麸糠。俗语云:“吃米带点糠,保你一家老小都安康。”“吃面带点麸,保你一家老小都有福”。这里,也表现出一种求吉禳灾的心理。
叠砂团子
浙江一带,正月初七日,家家吃叠砂团子,俗称之谓“入口团”。据说,吃者可保一年平安。
民间以为姜是有驱避邪阴性物质的能力的,哈尼族老人死后,办丧事留棺在家中期间,全寨人都要在帽子或衣服上面系一块姜,以防死者的阴魂来缠身。
民间有葫芦是神仙的用物之说。常常将葫芦挂于门前,或将绘有葫芦里溢出灵气的画贴幅在堂上,以为如此,可将阴性物质祟降服、驱除。
湖南、广东、河南、山东等地都有蒜能避厄的俗信。农家多以人蒜挂于门户上,或将大蒜置各种食物上。据说如此,则瘟神不敢前来放毒。
民间俗信以为针可以驱阴性物质、退盅。南方多以数拾支针插在蒜头上,悬挂门首,谓可禳邪。黔南苗族说以针置帽内可妨中毒。
雷击木
被雷电击倒的大树,具有镇慑作用。因为雷公把阴性物质怪邪魔都从这棵树上驱走了,其它阴性物质祟再见到这棵树木,也不敢靠近它了。所以东北一带,民间常用线绳穿起一块雷击木,戴在小孩子手腕上或者挂在脖颈上,孩子就好养活了。
兽爪
俗以为野兽的尖爪利牙具有禳避作用。汉族、鄂伦春族等民族中常有让小儿佩带野兽爪牙以避邪魔的。鄂伦春族中还有将小熊酌干鼻子、徐猁爪等挂在婴儿摇篮上的。据说可使小儿免受惊吓,停止啼哭,安静入眠。《梦溪笔谈》中提到陕西有以干蟹悬门首,驱病避邪的事。
草灰
汉族、佤族等民族中都有以灰驱阴性物质的习俗。河北一带汉族人农家死人,邻居家都要在门中撒一条灰线,以阻止死人的阴魂跑到自己家来。佤族死人后,棺材抬出屋门,屋内的人便要向门外撒一把灰,随即将门关上。意为不让阴性物质再转回。
金属
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制品,俗以为都有一定的禳灾避邪作用,汉族及其他许多民族中都有给小儿戴金属锁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将生命锁起来而不被邪阴性物质夺下去。还有的民族中,喜欢把铜锁、银铃或铜钱挂在小孩手腕上、脖颈上,如此也能够起到避邪的作用。成年人也有戴戒指、耳环、镯子的风习。这些金属制品有保护灵魂守窍,使阴性物质祟不敢侵扰的作用。
宝塔
塔有镇慑邪阴性物质的功用。因而常于恶疫流行、洪水泛滥、连年灾荒等等祸患期间,建塔驱邪。
偶像
汉族北方,旧时五月初一,各家用棉花、棉布缝制小狗、小人、小口袋等物,带在小孩身上。至端午节前,将所佩物等抛掷河水中,谓狗咬灾星,小人代为受灾,口袋装灾晦等等,意在禳解灾厄。
汉族及其他许多民族中的神像、戏剧面具等各式偶像都有驱避作用。人们常常对之顶礼膜拜,求其禳解灾难。
事后补救的禁忌禳解
对于违犯禁忌的补救,有两个方面:一是努力使违禁犯忌不能成立,二是努力使违禁忌的惩罚,亦让那些灾厄祸患的报应不致真正降临和实现。
第一种补救,主要是从形式上进行一些适应于遵守禁忌方法。例如,易名的办法,即是如此。清光绪年间,高州大旱,民众以为地方官高州太守的名字杨子晴不利降雨。因而迫使甚些“子晴”为“子和”。俗信以为,这样一改,便不再违禁犯忌了,再如《如梦录》一书中记有“银安殿”建筑犯忌被毁一事,其文:“存信殿前,旧有银安殿”。因周藩王气太盛,敕贬诸蒙化,即复取回,将银安殿拆毁,并将唱更楼及尊义门楼拆支。东华门,禁不许开,四角石上俱用钉定,并令于门前推土作台,此台所以去龙心,拆唱更楼所以去龙眼,定“角石所以制龙爪,推土作台而克水,使龙不能飞腾。·东华门不许开,谓之文官闭口;拆尊义门楼,谓之武将去头。”方家术士言虽有媚上夸饰之嫌,但毁殿拆楼之举,确系为破禁忌之所为。就连帝王家也难免其影响,拆楼毁殿便可使犯忌之事不再成立了,因此也就够制藩王造反了。这一类违禁忌的补救方法,还有许多,即顺应、适合禁忌要求的方法,来使违禁犯忌不再成立而回复到不违禁犯忌状态的。
但是,还有许多禁忌的情形,是不能够再回复到不违禁忌的状态的,这时,就要用第二种补救方法了。因而违禁忌之后,常常按“五行”或其他规律,找出一些破解的方法来。据说“蒙古”一词在蒙语中有“银”含义。蒙古贵族建立的元朝被朱元章推翻后,建国号为“明”,其中即寓意要以“火德”克元朝之“金(银)”忌。满族入关后,建国号为“清”,父是以“水德”克明朝之“火”忌。
河南林县一带,若新婚夫妇相互有妨,拜天地时,要用被子隔开,民间称作“隔山拜天地”。这种隔离的办法,也是一种破的办法。这么一隔离,虽然违犯了婚配属相的禁忌,日后也不会再遭劫难了。还有民间所说的“嘴皮稀松,说破不疼”等等,即是所谓“说破法”。俗以为将灾湖公产,揽于众人知道,也是一种破解的方法。而且是一种极光简便的方法。这里边大概含有一种让邪阴性物质恶魔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从而使其不敢过于肆虐的意义。
灾移法
如果违禁犯忌后,灾难实在不能破除,民间以有将灾难移向他人、他物的禳解方法。江南一带,旧有重阳节登高掷柑的习俗。若有犯禁忌、角晦运者,重阳掷柑,可将晦运,灾祸移至拾柑之人。汉族旧时广泛流行的“敲太保”(请巫师祈神除病)的活动,其中“烧替生布”等仪式,就是为的借助神力将病灾转移给与病者同年庚且面貌相似者。
旧时出行遇枢,以为不吉,是犯忌之事,民间有人遇框后,即往戚友家衣帽扑散数次。如此,则将晦气转移到他人冢中。自己就可以解脱了。
广西壮族“断桥寡”(男人非正常死亡的寡妇)再嫁时,要先到野外呆三个晚上,每晚都要搂抱大树多次,意思是汰神阴性物质反灾难、厄运转移给大树,而不再“克人”。住宅院门若与寸;纯或其它高大建筑物相对,则以为不祥,是犯忌之事,常常要一面镜子。意思是反灾难、凶祸等不吉之事都“反射”到对面中上了。以此灾移法确保自己宅中安宁无事。
河南民间俗忌猫狗从棺材底下钻过。说是钻过了,死者要脱生猫、狗了,如果真的有猫狗从棺材底下钻了过上。死者的子女也立刻要从棺材底下钻过,边钻边说:“爹(娘)呀,别害怕。刚才是我过的。”这也是一种灾移法。不过,不是移向他人、他物,而是移向自我,并且表示了一种孝心。
灾移法,在民间运用较多,它反映了民间对行灾祸、福气可以转移的俗信,代表一种原始巫术的思想遗迹。
修身法
修身法是以自已的德行业嚷解空厄的方法。所谓”一身正气,能退百邪”,解除之法,“在人不在阴性物质,在德不在祀”。但是,“德”的标准是有时代性、阶级性的。在旧会里、这种“以德御灾”的修身法往往变成了“自惩法”。二种补救方法是比较积极的禳解方法,以下我们就分别举例谈谈这一类禁忌蛇禳解。
惑神法
改变常态,扰乱神阴性物质的视线,迷惑阴性物质神,使之不能对违禁犯忌者进行惩罚,是民间常用的一种禁忌的禳解方法。
例如,旧时民间有忌新娘串门的习俗,江宁一带,如有犯忌;必责令斋百怪以祓除不祥。斋百怪时,男着女衣,女看男衣,夫妇双双顶礼,斋毕偕归。又如湖北一带,俗忌孕妇见佛像。若孕妇路见游僧挑担,担上有弥勒佛像时,孕妇呈必会于地,自解其履,以左履换至右足,右履换至左足。此僧也必将挑担从右肩换至左肩,从左肩换至右肩。这样双方相持,直到来人将游僧逐去,乃得无事。这里的换衣、换鞋、换挑担等,便是迷惑神阴性物质的一种方式方法。俗以为更换了服饰,可以使神阴性物质不能辩认出谁是违禁犯忌者,因而也就无法对其进行惩罚了。
旧时,民间若是哪家养子不成,迷信者便说是犯了某某禁忌。为禳解之,往往将生的男孩当作女孩养大。起女名,穿女衣,甚至穿耳、梳头、裹足,直至娶一不穿耳、不梳头、不裹足的女人作其假丈夫。这一切都是为的迷惑阴性物质神,禳除违禁忌犯忌所带来的灾难。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常见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民间拜干亲的习俗就是很普遍的,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云:“(浙江一带),小儿产生后,一星期内,父母必请术士为之算命。如谓命好,即快乐无穷,倘谓小儿命运有不利之处,则引为至忧。于是拜干娘(所拜者概系贫家妇女。甚有拜石头、樟树者)。河南、湖南等许多汉族居住地区也都有此俗流行。畲族、哈尼族等等民族中也有类似的习俗存在。无论是拜他人为干亲,还是拜石头、樟树等为干亲,都含有一种迷惑神阴性物质的意义,使得阴性物质神不能再对小儿实施什么祸害。
惩神法
南方若遇到人在祭阴性物质,以为不祥,是犯忌之事。以过时一般都要吐几口唾沫可以禳阴性物质,如此才不会被邪阴性物质缠身。还有月经、秽水作法,破解不祥的。《中国风俗史》云:“衡阳土俗,同民有病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木,洗枯有以为除祟是也”。佤族在地震时,每家都用竹棒在地上敲打,口里向地震阴性物质喊着:“我们要生存!”以为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之灾。汉族在日蚀、月蚀时,各家各户都从屋里出来,敲盆打碗,边敲打边喊叫:“天狗吃日头了!”“天狗吃月亮了!”以这样的方式惊吓天神,使得太阳(月亮)不被吞食,或被吞食后再吐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符咒禳解仪式,都包含有惩治阴性物质神的意味,民间常常在违禁犯忌之后进行这样的禳解,以攻为守,先下手为强,以各种法术控制神阴性物质,使它们不敢或者不能再惩罚违禁者。以上这些,仅从民俗方面广义地进行了有关叙述。具体调理方面请参照其它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