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释迦牟尼佛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岁(西元前1027年)四月初八,他的父亲名叫净饭,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为人十分贤慧。摩耶夫人四十五岁的时候,夜梦白象入胎,怀孕太子。
即将满足十月时,摩耶夫人在归宁途中,前往蓝毗尼园游观。园中有一大树名无忧,花香色艳,枝叶柔软低垂。夫人即举右手攀彼树枝,这时太子遂从右胁而生,全身放大光明,遍照诸天世间。天帝释以微妙天衣裹手,承接太子,四大天王也抱着太子向摩耶夫人庆贺。
太子刚一诞生即能行走,于四方各行七步,每走一步,脚下就会涌出美妙的莲花。当走到第七步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大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我当安之!”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
后来,太子通过精进修行悟道成佛,即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佛陀的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的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因此在佛诞日,各国各民族的佛弟子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初诞生时的情景,以此庆祝佛诞、感念佛恩,而灌沐的圣像便是太子像。
文殊师利童子
供奉地点: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华严殿
文殊师利童子,即文殊师利菩萨。梵语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略称文殊,译名妙吉祥,或妙德。因为其出生时,家族中出现十种瑞相,因名妙吉祥。另一方面,文殊菩萨乃是古佛再来,了了见佛性,因名为妙德。
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顶,右手握智慧剑,左手持的青莲花上放置般若经。智慧利剑能斩断种种烦恼,青莲花代表纯洁无染,花上的般若经则作为智慧的象征。菩萨常以狮子为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文殊菩萨为何名童子呢?其实,菩萨都是随应度化众生的需要而现身的,没有固定的形相。而就一般世间的认知来说,童子有种种美好的德性,如天真、纯洁、热情、和乐,易于与人为友,也没有记恨心。经中以童子来形容文殊菩萨,表征菩萨的纯洁、天真、高尚、热情、和乐的种种美德。
不过文殊菩萨虽示现童子形象,却是十方诸佛之母,一切菩萨之师。如《大乘心地观经》云:“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可见文殊菩萨本门的深远和智慧的超越。
善财童子
供奉地点:大雄宝殿观世音菩萨西侧
善财童子乃《华严经》中之求道菩萨,为福城长者之子,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华严经·入法界品》曰:“文殊师利在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其时福城长者子有五百童子,善财其一人也。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相师名此儿曰善财。”
文殊师利菩萨已知道这位童子,在往昔供养过诸佛并已深种善根,也具足广大的信解,是净修菩萨道、求一切智慧的“法器”,便安慰他,为他开示、譬喻,演说佛法。
文殊师利菩萨对善财说:“众生能发无上觉心的,就已经很难了。假如发心以后,继续要求修学菩萨行的,那更是不容易了。像你这样要决心成就佛智,确是非常难得,我希望你能参访更多的、真正的善知识,虚心地向他们请求开示,勿生疲懈,勿生厌足。”
据《华严经》上所说,秉承文殊菩萨的指示,善财童子先后参访了五十多位善知识,其中有比丘、长老、居士、婆罗门、童男、童女等,更有大菩萨。在此期间,善财童子虚心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也成为了佛教中的千古佳话。
龙女
供奉地点:大雄宝殿观世音菩萨东侧
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智积菩萨请问文殊师利菩萨在龙宫中以《法华经》度化众生的情形,文殊师利菩萨便向智积菩萨介绍说:龙宫中有位娑竭罗龙王的女儿,虽然只有八岁,但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因为能受持这甚深秘藏的《法华经》,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在刹那之间发菩提心就得不退转,并且辩才无碍。慈悲顾念众生如自己的孩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可是智积菩萨和舍利弗尊者都不相信龙女可以在须臾之间成就菩提。这时,龙女忽然现身,向佛顶礼,说偈赞佛。
而后龙女又将一颗宝珠奉献于佛,并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我献宝珠而世尊纳受,这件事快不快?”
“非常快!”智积菩萨与舍利弗回答道。
龙女说:“以你们的神通力看我成佛吧,我的成佛比这更快!”
果然,话音刚落,龙女突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立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娑婆世界之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遥见而欢喜敬礼。
罗睺罗尊者
供奉地点: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文殊师利菩萨正前方位置
五百罗汉中的第四百七十二尊——具足仪尊者,也就是罗睺罗尊者。他不仅是释迦牟尼佛的亲子,并且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在佛弟子中密行第一。
罗睺罗,汉译覆障,因为尊者在母腹之中六年,方才出生,因其长期为母胎覆障,所以得名罗睺罗。罗什解释,母腹六年,胎所覆障,因以为名。是悉达多与耶输陀罗之子。佛于成道第六年,应父亲净饭王之请,从摩竭陀国回到故乡迦毗罗省亲,罗睺罗见到生父非常欢喜,经常跟在佛的身后来来去去。
佛想到未来迦毗罗国的王位,一定由王孙罗睺罗来继承,幼童做万民之主,并非国家之福。于是,佛陀决定度化他出家。但因为他太小,还不到受具足戒的年龄,只能从沙弥做起,于是叫目犍连为他剃度,舍利弗为说沙弥十戒,这便是僧团之中沙弥之始。
初出家的罗睺罗年纪太小,仍旧心性粗狂,十分顽皮,经常戏弄别人。后来他因此受到佛陀的严厉呵责,并严加管束,才逐步改过自新。勤于修行,严守戒律,终获阿罗汉果。这位尊者持密戒行,通晓佛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一切戒律,而且一丝不苟实行,人称“密行第一”。
其实,灵隐寺中的“童子”塑像远不止上文中提到的五位,就看您在寺院参礼时是否足够留心了,各位读者不妨亲自来找找看!
网址:www.lingyinsi.comwww.lingyinsi.org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灵隐路法云弄1号(邮编:3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