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填空
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谁
答案:唐代杜甫
2.“一朵芙蓉顶上栽,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公鸡)
3.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什么
答案:河豚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石灰)
5.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答案:王维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
答案:重阳节
7.陆游写的《咏梅》这首词中,它的词牌名是:
答案:卜算子
8.告诉我们要拥有更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的诗句是“
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七步诗》的作者是(),告诉人们不要()的道理
答案:曹植手足相残
10.“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
答案:《松树》、《竹石》、《梅花》。
1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
答案:词牌名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
答案:李商隐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
答案:名词
14.《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答案:曹植
15.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
答案:两首
16.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答案:苏轼、辛弃疾
17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答案:柳永
18.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
答案:郑谷
(二)填写词作者
(1)《宴山亭》:“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的作者是()。
(2)《木兰花》:“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的作者是()。
(3)《御街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的作者是()。
(4)《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作者是()。
(5)《木兰花》:“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作者是()。
(6)《凤箫吟》:“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的作者是()。
(7)《木兰花》:“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作者是()。
(8)《诉衷情》:“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的作者是()。
(9)《雨霖铃》:“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作者是()。
(10)《千秋岁引》:“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的作者是()。
(11)《清平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的作者是()。
(12)《蝶恋花》:“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的作者是()。
(13)《庆清朝慢》:“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的作者是()。
(14)《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作者是()。
(15)《清平乐》:“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的作者是()。
(16)《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作者是()。
(17)《绿头鸭》:“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的作者是()。
(18)《清平乐》:“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的作者是()。
(19)《水龙吟》:“最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的作者是()。
(20)《临江仙》:“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的作者是()。
(21)《虞美人》:“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的作者是()。
(21)《渔家傲》:“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的作者是()。
(23)《惜分飞》:“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的作者是()。
(24)《菩萨蛮》:“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的作者是()。
(25)《洞仙歌》:“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的作者是()。
(26)《青门饮》:“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的作者是()。
(27)《卜算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作者是()。
(28)《夜游宫》:“桥上酸风射眸子。”的作者是()。
(29)《感皇恩》:“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的作者是()。
(30)《兰陵王》:“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的.作者是()。
(31)《虞美人》:“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的作者是()。
(32)《点绛唇》:“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的作者是()。
(33)《喜迁莺》:“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的作者是()。
(34)《高阳台》:“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的作者是()。
(35)《汉宫春》:“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的作者是()。
(36)《临江仙》:“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的作者是()。
(37)《苏武慢》:“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的作者是()。
(38)《鹧鸪天》:“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的作者是()。
(39)《帝台春》:“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的作者是()。
(40)《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的作者是()。
(41)《三台》:“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的作者是()。
(42)《二郎神》:“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的作者是()。
(43)《江神子慢:“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的作者是()。
(44)《蓦山溪》:“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作者是()。
(45)《贺新郎》:“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的作者是()。
(46)《烛影摇红》:“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的作者是()。
(47)《薄幸》:“记年时,偷掷春心,花前隔雾遥相见。”的作者是()。
(48)《南浦》:“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的作者是()。
(49)《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作者是()。
(50)《烛影摇红》:“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的作者是()。
(51)《水龙吟》:“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的作者是()。
(52)《六州歌头》:“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的作者是()。
(53)《六州歌头》:“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的作者是()。
(54)《瑞鹤仙》:“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的作者是()。
(55)《瑞鹤仙》:“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的作者是()。
(56)《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作者是()。
(57)《水龙吟》:“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的作者是()。
(58)《霜天晓角》:“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的作者是()。
(59)《贺新郎》:“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的作者是()。
(60)《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的作者是()。
(61)《小重山》:“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的作者是()。
(62)《唐多令》:“旧江山浑是新愁。”的作者是()。
(63)《木兰花》:“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的作者是()。
(64)《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的作者是()。
(65)《满庭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的作者是()。
(66)《双双燕》:“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的作者是()。
(67)《贺新郎》:“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的作者是()。
(68)《江城子》:“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的作者是()。
(69)《南乡子》:“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的作者是()。
(70)《瑞鹤仙》:“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的作者是()。
(71)《莺啼序》:“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的作者是()。
(72)《湘春夜月》:“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的作者是()。
(73)《大有》:“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的作者是()。
(74)《青玉案》:“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的作者是()。
(75)《摸鱼儿》:“阴晴也只随天意,枉了玉消香碎。”的作者是()。
(76)《兰陵王》:“春去谁最苦春去尚来否”的作者是()。
(77)《高阳台》:“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的作者是()。
(78)《贺新郎》:“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的作者是()。
(79)《八声甘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的作者是()。
(80)《眉妩》:“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的作者是()。
(81)《六丑》:“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的作者是()。
(82)《紫萸香慢》:“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的作者是()。
(83)《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作者是()。
(84)《苏幕遮》:“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的作者是()。
(85)《蝶恋花》:“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的作者是()。
(86)《蝶恋花》:“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的作者是()。
(87)《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作者是()。
(88)《清平乐》:“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的作者是()。
(89)《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作者是()。
(90)《望海潮》:“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的作者是()。
1.2017国学小名士挑战赛题库及答案
2.2017年国学小名士题库带答案
3.2017国学小名士竞赛题及答案【小学组】
4.2017山东省国学小名士选拔题库及答案
(91)《解语花》:“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的作者是()。
(92)《薄幸》:“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暗解。”的作者是()。
(93)《木兰花慢》:“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的作者是()。
(94)《踏莎行》:“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的作者是()。
(95)《喜迁莺》:“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的作者是()。
(96)《木兰花》:“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的作者是()。
(97)《高阳台》:“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的作者是()。
(98)《永遇乐》:“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的作者是()。
(99)《花犯》:“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的作者是()。
(100)《念奴娇》:“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
(1)赵佶(2)钱惟演(3)范仲淹(4)张先(5)晏殊(6)韩缜(7)宋祁(8)欧阳修(9)柳永(10)王安石
(11)王安国(12)晏几道(13)王观(14)苏轼(15)黄庭坚(16)秦观(17)晁端礼(18)赵令畤(19)晁补之(20)晁冲之
(21)舒亶(21)朱服(23)毛滂(24)陈克(25)李元膺(26)时彦(27)李之仪(28)周邦彦(29)贺铸(30)张元干
(31)叶梦得(32)汪藻(33)刘一止(34)韩疁(35)李邴(36)陈与义(37)蔡伸(38)周紫芝(39)李甲(40)李重元
(41)万俟咏(42)徐伸(43)田为(44)曹组(45)李玉(46)廖世美(47)吕滨老(48)鲁逸仲(49)岳飞(50)张抡
(51)程垓(52)张孝祥(53)韩元吉(54)袁去华(55)陆淞(56)陆游(57)陈亮(58)范成大(59)辛弃疾(60)姜夔
(61)章良能(62)刘过(63)严仁(64)俞国宝(65)张镃(66)史达祖(67)刘克庄(68)卢祖皋(69)潘牥(70)陆睿
(71)吴文英(72)黄孝迈(73)潘希白(74)黄公绍(75)朱嗣发(76)刘辰翁(77)周密(78)蒋捷(79)张炎(80)王沂孙
(81)彭元逊(82)姚云文(83)李清照(84)范仲淹(85)晏殊(86)欧阳修(87)柳永(88)晏几道(89)苏轼(90)秦观
(91)周邦彦(92)贺铸(93)辛弃疾(94)姜夔(95)史达祖(96)刘克庄(97)吴文英(98)刘辰翁(99)周密(100)李清照
1.《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著作,今文《孝经》全书共有_B__章。
A、16B、18C、19D、22
2.在《孝经》中,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孝”的不同内容,其中,“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是规定__C__的“孝”。
A、士B、诸侯C、卿大夫D、庶人
3.《孝经》的第一章是(C)
A、天子章B、孝治章C、开宗明义章D、广至德章
4.(多选)下列表述符合《孝经》的思想的有:(ACD)
A、做人和治国,都需要以“孝”为本。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
B、孝顺,就是对长辈和上级惟命是从。错,谏诤章第十五
C、孝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以求天地人合。三才章第七,感应章第十六
D、孔子认为对父母孝顺,对国家忠诚,是基本的道义。开宗明义章第一
5.(多选)下列语句能够概括出孔子在《孝经》中的主旨的是:(ABCD)
A、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B、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C、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D、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6.(多选)《孝经》中,孔子引用到的作品有下列哪几项(AC)
A、《诗经》开宗明义章第一B、《论语》
C、《尚书》天子章第二D、《春秋》
7.《孝经》在哪个朝代被尊为经书(A)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8.《孝经》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庶人之“孝”要求什么(D)
A、“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B、“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C、“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D、“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9.以下哪一个不是《孝经》中的章节(C)
A、开宗明义B、天子章C、四刑章D、三才章
10.《孝经》的'最后一章章名是(B)
A.圣治章B.丧亲章C.感应章D.广扬名章
11.《孝经》第十章纪孝行章中,子曰:“孝子之事亲也,(A)
A、居则致其敬B、养则致其乐
C、病则致其忧D、丧则致其哀
12.下列句子表现《孝经》中孝是诸德之本的是A
A、“人之行,莫大于孝”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D、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13.《孝经》中对天子之孝的要求是(A)
B、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D、“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
14.下列哪位皇帝曾为孝经作注。B
A、唐太宗B、唐玄宗C、秦始皇D、汉武帝
15.《孝经》第十六章感应章中,子曰:“天地明察,(B)
A、必有尊也B、神明彰矣
C、鬼神着矣D、不忘亲也
1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出自《孝经》哪一章(A)
A、第九章圣治章B、第六章庶人章
C、第十三章广至德章D、第十七章事君章
17.“《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出自《孝经》哪一章(C)
A、第一章开宗明义章B、第三章诸侯章
C、第九章圣治章D、第十一章五刑章
18.“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是指对哪一个阶层孝的要求(B)A、天子B、诸侯C、卿大夫D、士
19.《孝经》把道德规范与法律(刑律)联系起来,认为“”,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关系和道德秩序。(A)
A、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B、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
C、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D、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20.《孝经》成书于(C)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之际D、东汉初年
21.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孝经》一书是所著。(B)
A、孔子B、孔子七十子之徒C、邢昺疏D、陈孝道
22.“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出自(A)
A、开宗明义章B、三才章C、孝治章D、圣治章
23.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这说明中国人看待自己身体的出发点是(D)
A、注重保健B、天人合一C、三纲五常D、宗法观念
24.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下一句是(A)
A、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B、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礼者,敬而已矣。D、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25.“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是谁说的(B)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
26.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出自哪一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