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匠人闻道五行2024年11月16日08:33广东
上篇说到,人的后天命是由出生时辰、方位地点决定的,蕴藏着天干地支的木火土金水五命之气,是不可改变的阴阳五行气场和能量场;同时说到少年的我时常在汉江游泳和晒太阳,不经意间顺应了阴阳消长,促进了身体阴阳平衡,取得五行分布均衡,一扫以往病态之躯。本篇接续上篇,“流年”如何面对“命局”。
3.“流年命局”
所谓流年是中国传统命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个人根据其出生年、月、日和时辰所组成的八字命盘中天干地支的排列组合,推算出每一年的运势和吉凶。本篇焦点在《黄帝内经》关于养命经典语句的理解,“对症”生命短板,善待养命之年,处于“流年”现实背景,重视养命议题,取得化凶为吉“命局”。
二、读《黄帝内经》,解养命问题
1.养命理念根据
引用《黄帝内经·素问》岐伯的一句话:“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意思是说男子六十四岁、女子四十九岁,禀受于父(天)母(地)的先天之精气都严重减少了,换句话理解就是从这个年龄开始进入生命衰退期。生命进入中老年阶段,身体状况自然一年不如一年,人的外貌容颜和体质健康相应的同步衰老。
面对这一自然规律的变化,人们多少存在不自信心理,这种不自信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例如:不愿意拍照,不愿意与年轻人沟通,思维总是跟不上形势,固执己见等等。商家抓住人们这方面的心态变化,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中医馆、艾灸馆、理疗馆,打着中医旗号,偷换养命概念,以各种“生物”“养生”之名推向街头巷尾,什么生物美颜、生物美胸或生物按摩、生物泡脚等付费服务混入其中,麻痹、搞乱中老年人的思维,放大“生物养生”功效,附和不自信者心理,使其相信容颜永驻、青春永在之术,招揽其入“馆”接受服务。
本篇说的养命概念是针对生命衰退期阶段如何克服生命短板,保持阶段性阴阳平衡,获得相对健康,达到减缓衰退,延年益寿目的,其根本是如何建立自身调节机制而非靠外界介入。所以,需要正确、客观认识生命衰退期身体出现的老化现象,接受自然规律发展现实,转换浮躁心态,坐下来静心研读《黄帝内经》经典理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思维心态,避免熬夜,适当锻炼,从自身条件出发,建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生活机制,使阴可指收敛,阳可泛升发,两者相互制约。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使机体正气充盈,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不受或少受外界邪气入侵,取得化凶为吉“命局”。
2.养命方法根据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意思是能够知晓七损八益的道理,就可以做到阴阳调和。不知晓七损八益,就会早早衰弱。就一般人来说,年到四十,阴气已经减了一半,起居动作显得衰退;到五十岁,身体笨重、耳不聪、目不明了;到六十岁,阴痿,气大衰,九窍功能减退,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流鼻涕,淌眼泪都出现了。所以说,懂的人,就强健;不懂的人,就衰老。同样都活在世上,结果却不相同。聪明的人洞察一般规律;愚蠢的人,却看到的仅是个别情况。愚蠢的人,常感到体力不足;聪明的人,却感到精力有余。精力有余,就会耳聪目明,身轻体壮。即使身体本已衰老,也可以焕发青春;本来就强壮的人,就更强壮了。
文中“七损八益”历史上有多种解释,有指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有指阴阳纲纪,即八益是指“阳胜”之身热、腠理闭、喘粗、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烦冤、腹满死等8个症状,七损是指“阴胜”之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寒、厥、腹满死等7个症状。理解这段文字要与个人生活习惯相联系,要与中老年阶段老化现象相联系,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做智者不做愚者,养命有方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3.运动锻炼也要与时俱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心血管疾病等。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中老年人需要坚持锻炼,太极拳、游泳、散步、骑车、瑜伽、慢跑、健身操、跳舞、乒乓球、拉伸等运动都比较适合,但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运动项目。
我认为在中老年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适合的运动项目,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变换。过去我也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随着年龄增长,这类运动对手臂、膝盖关节、腰椎的伤害越来越多,运动虽然是好项目,已经不适合我了,坚持下去必然适得其反。现在我的运动项目主要是游泳和散步,每天自由泳距离一千二百米,30分钟,而且还要根据四季水温变化,调节游距和游泳时长;每天早、晚散步四十分钟,维持全天步行一万八到二万步。以后还要调整,可能转向太极拳、瑜伽等项目。总之,要与时俱进调整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