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我们仡佬族、苗族土家族集居的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过长期的总结积累,创造出了很多丰富的俗语,具有很高表达艺术与表达效果。值得研究研究。
俗语多有采用比喻手法,在语言环境中表达的十分形象。如“穿象虎车咯。”“裤子撕象旗个咯。”“衣服撕象山羊网咯。”“象倒不干的夜壳咯。”“象癞疙宝,夺一步跳一步。”“慢洋洋的象大骟马一匹。”“肚皮象猪油罐罐。”“肥象蚕纽子咯。”“吓象猫瞪鸽一个。”“站起象条毛丝狗,坐起象个鬼东哥。”“肚皮饿象粑折。”“放帐就如高山射箭,收帐犹如海浪淘沙。”......
俗语中也有采用忌讳手法的,有些不能直接道白所采取的手法。如“双猫不见。”是针对双眼瞎的人说的。“老人家已经走了。”说是老人去世。“黄泥巴对杉木。”说那人早已死去了。“孩子有点不乖。”说是孩子病了。“孩子哪这不见得了。”说的是孩死去了。“灰笼钵你自已愿顶了。”......
俗语中也采用夸张手法的,在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无比生动。“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把你立大指拇那大个碑。”“吃饭当吞泡(草莓)。”“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打起锣找都没有找到。”“戴起碓窝跳戏,费力不好看。”“豆芽子长到天高都是一夹菜。”“耳朵听起老茧了。”“害得汤都吃得不一喝。”“记心象遭狗斗(吃的意思)了。”“捡得便宜柴,烧烂夹鼎锅。”“脚板都条(走)大了。”“把人家牙齿笑落了。”“嘴巴打起泡了。”“口水都讲干,还是不听。”“口水流起系系了。”“筷子当打梿盖。”“老来鸡都喂不得。”“眉毛胡子愁住一堆了。”“瘦狗都能烤(piào)出三斤油。”“说话当吐枇杷籽。”“跳(跑)得答答不粘背。”......
俗语中有采用对比回环的手法的,使道理突出、分明。如“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多好办田,人少好过年。”“加了半斤不晓轻,减了半斤不晓重。”“为官不在前,为客不在后。”“主角都不忙,旦角子心慌。”“骑马闯不到亲家,骑牛哈哈闯到亲家。”“多管闲事受人磨,不管闲事得松和。”“孝顺的儿女,不如忤逆的夫妻。”“生有地头,死有去处。”“风大随风,雨大随雨。”“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小富人家无好米,大富人家无好女。”“好处不空,空处不好。”“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前三十年父管子,后三十年子管父。”........
与风雨雷电有关的俗语:“风大随风,雨大随雨。”比喻意志不坚定。“有风吹大坡,有事找大哥。”意思是一切事情都有大哥商量。“无风水不浪。”比喻事情有根有据。“摇扇不如自然风。”说的是自然的风吹要宜人。“一背风来一背雨。”说明十分艰苦。“墙上一笼草,风吹两边倒。”比喻意志不坚定。“树大遭风。”说明事情或势力做大了,容易遭破坏。“无风水不浪。”比喻事情有根有据。“风水轮流转。”说的是人的命运是变化。“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意思是男女成亲都需要媒人牵线。“天晴不遭太阳晒,落雨不遭雨淋。”比喻有在办公室的工作。“冬月打雷死阵大,腊月打雷刀兵动。”说的是冬腊月打雷有不好的预兆。预示着人的灾难很大。“又遭雷打,又遭火烧。”比喻几方面受到损失。“雷公不打吃饭人。”说明吃饭时不要去惊动别人。
与家有关的俗语也很多。如“金窝银窝不如自已狗窝。”说明再好还是自家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说的是没有人嫌弃母亲,没有人嫌弃家庭。“家家都一本难念的经。”说的是每一个家庭都有打打闹闹的事情,无法说清。“清官难断家常事。”说的是家庭的事情难易判断。“家丑不可外扬。”说的是家庭的丑事不要向外张扬。“出门欢喜进屋愁。”说的是因为家庭的事情导致在外欢喜进屋忧愁。。“家贫出孝子,国难出英豪。”说的是家贫的子女有孝心。“家宽出少年。”说的是家庭富裕的人不显老气。“小富人家无好米,大富人家无好女。”说的是贫穷人家没有好的粮食,富贵人家没有好的女儿。“宁愿谈大富人家丫环,不愿谈小富人家子女。”说明有些大家很注重教养与礼节。“一屋不说二样话。”“一屋不招二样客。”说明一个行为习惯相互影响。“嘎婆(外婆)家都有事。”说的是事情影响很宽很远。
与羊有关的俗语有:“两扇羊子耳朵立起,听都冇听。”骂人不在意别人说话。“领羊子都有一把草。”说的是找人办事必须有点礼物。“三十斤羊子四十斤尾巴凭拖。”形容日子凭拖。“顺手牵羊。”说的人爱顺手拿别人的东西。“羊毛杵在羊身上。”说的是办某事情的消费也要在那件事情上弥补。“羊毛疮尽往热烘处生。”说的是有钱的人更容易找钱。“羊屎豆是屁眼作的。”讽刺那些强势的人说好说坏都依准。“羊子见得尿。”说的是爱好者见不得自己爱好的东西。“有好多羊子赶不上山。”说的是不要过于忙碌,有好些事情办不完“喂牛得铧,喂马得骑,喂羊子搓破脚板皮。”说的是最不好看守的是羊子。
与马有关的俗语有:“无龙头的马。”说的是没有管束的人。“由你放个马跑原。”就是任其玩耍。“好马不吃回头草。”说的是做人不要走回头路,多指悔婚后的女子。“今天想去南京买马,明天想去北京装鞍。”说的是人心很大。“老马前走,小马后跟。”说的是弟兄姊妹间对待一样。“买马的钱冇得装鞍的钱多。”说的是主要的没有次要的花钱。“慢洋洋的象大骟马一匹。”骂人走路做事很慢。“死马当作活马医。”说的是坏的事情尽力往好的方面去作。“天亮才知马牙霜。”说的是事情发展到最后才知分晓。“在马屁股后头作揖。”说的是事情往往做在别人后面,不起作用。“好个骡子不撑坎。”说的是东西好是好,就是有致命的缺点。“是个翘骡子。”比喻急需使用的东西很傲气。
与鸡鸭有关的俗语有:“鸡无栏圈,狗无仗索。”说的是鸡狗可以任意放,不关闭。“鸡油面蛋,不如火烧黄鳝。”说明黄鳝是最好的东西。“遭一顿乌角鸡。”说的挨狠狠打一顿。“鸡公屙屎头的卜(截)。”说的是开始很好,接着就没有好的表现。“杀鸡给猴看。”比喻警告恐吓别人。“人多不洗碗,鸭多不下蛋。”说的是人多就养成推脱的惰性。“吆鸭鹅。”说的是成绩排在最后面。“煮熟的鸭子都飞了。”说的是到手的东西都被夺走。狠的事情威胁人。“鸭子死了,嘴壳子还硬。”意思是已经曲理了还在巧辩。
与蛇有关的俗语有:“花蛇咬了要找花蛇医。”说的是哪样损失的就要找那样弥补回来。“敢日上坡蛇?”对强过自己的势力无奈的说法。“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就是外来再强的势力压不过当地弱势力。“蛇讨蚂蜂毒。”说的是好好的去找不是。“蛇咬三生冤,虎咬不是人。”说的是野兽的东西不无缘无故的伤人。“条条蛇都咬人,乌梢不咬人都吓人。”说明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一回遭蛇咬,二回不钻草。”说的是要注意前车之鉴的教训。
与虎狮等有关的俗语有:“如老虎把作免打。”说的是把大的事情小看了。“老虎把作病猫。”把不可欺负的东西看成可以欺负的东西。“老虎的屁眼摸不得。”说的是不要接触凶猛的东西。“老虎屁眼都敢模。”说明胆子很大。“前怕狼,后怕虎。”比喻畏首畏尾的。“骑虎难下。”比喻做事难易摆脱。“白虎当堂坐,无灾必有祸。”这是风水先生的一句惯用语言,意思是房屋不能对着白岩。“蛇咬三生冤,虎咬不是人。”说的是野兽的东西不无缘无故的伤人。“打虎要靠亲兄弟,上阵要靠父子兵。”说明父子、弟兄关系才是真正的骨肉亲情关系。“狮子大开口。”比喻讨要东西口子很大。“虎毒不食子。”比喻再毒的父母都不会伤害自己的骨肉。
与火有关的俗语:如“火烧茅坡落飘过。”说的是简简单单地说一遍。“那个人有独火。”比喻独断,能掌控某事情的发展。“那个人有张火。”说的是有本事。“人不出门身不贵,火不烧山地不肥。”说的是人在世上走才知道贵贱。“满肚子都是火。”形容十分气大。“打屁都吹得起火。”比喻人说话信服的多,有号召力。“人怕闹,火怕造。”说的是人不经吵闹,就像火不宜经常性拨弄。“抵门又短了,吹火又长了。”说的是人难易找到恰当的位置安排。“纸包不住火。”比喻事情是掩盖不了的。“没有去学堂包过火。”说的是没有读过一天书。“火石落脚背上才心慌。”比喻事情到了眼前才知道紧迫。“火内烧粑各有主。”指每一样事情都各自有人负责。“冬天火石往各人面前刨。”只想自己受益。“象茅私起火了。”形容人很急迫。“火烧牛皮纵,仅得人情送。”说的拿别人的东西只顾作干人情送。“真金不怕火来烧。”比喻东西或某事情过得硬。如“向灯有人,向火也有人。”说的是劝好劝坏都有人。“又遭雷打,又遭火烧。”比喻几方面受到损失。“见了是些炉火了。”比喻经历了很多惊险的场面。
与做事有关的俗语有:“夜晚不成工事。”说的是晚上做不好事。“万事开头难。”说的是任何事情最怕开端了。“饭后三个时候不管事。”意思是吃饭过后要休息三个小时,一般是开玩笑说的话。“闲时办来急时用,急时办来不中用。”说明办事靠平时的积累,匆匆忙忙办不好事情。“手长衣袖短。”指办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已稀饭都吹冷去吹人家汤圆。”比喻爱管闲事。“慢工出细货。”意思是做事要认真细致才或制造出好货来。“尽通人家漏子。”尽是把人家的事情暴露。“提根提伴的。”意思是有意提及某样事情使人注意。
对信息、姓名、名声有关的俗语有:“捡到封皮就是信。”说的是听到一点传言就认为是事实。“蚂蟥听不得水响,叫花子听不得炮响。”说明人听不得一点响动。“雀飞过路都有个影子。”说明任何事情经过都有点痕迹。“你相信他的,把猫都杀来吃喽。”说明轻易相信人的不良后果。“听人哄,钻灶孔。”说明人没有主见,轻信别人的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说的是事情要亲自看到才相信是真的。“带货带折,带话带长。”说明请人捎话内容会不完全一致。“象吹火筒个,东吹西吹的。”比喻人喜欢添枝加叶地乱传话。“扬去几匹山。”意思是传得很远。“你把这是办成了,把名字倒转取。”意思是估计别人没有能力办成某事情。“名不大,族不小。”说的是一个姓氏名声很大。“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说的是对自己有自尊。“臭名出九州。”说的是名声极坏,传去很远。“一冇提哪个名二冇哪个道姓,关哪屁相干。”说的是不相干人不要无故找茬。“裤子都有三个名字。”意思是说对人不要不叫称呼。“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说的人做好事无人知道,但是做了恶事就传得很远。“人怕出名猪怕肥。”说的人出名了哪个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