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ǎngmòsàpódátānièdǐpiáohéluópíyàosānmiǎosānmòdìpíyàoōng
囊莫萨嚩怛他蘖底瓢,曷啰毘药,三藐三没第毘药,唵,
lūlūsàipǔlūrùpóluōdǐsèzhàxītuólǔzuǒnǐsàpóluótāsuōdánǐsuō
噜噜塞普噜,入嚩攞,底瑟吒,悉驮鲁左你,萨嚩啰他,娑怛你,娑
póhē
嚩诃。
佛眼陀罗尼手印:二手各交叉合掌后二中指直竖相合,二食指各附二中指后,二拇指屈叉掌中成佛眼印。通过《一字佛顶轮王经》、《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得知,“宝火佛、宝幢佛、光明自在王佛(阿弥陀佛、无量寿智决定光明佛)、观世音菩萨、不动步超越菩萨(不动明王)、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无量古佛皆从凡夫身修一字佛顶轮王陀罗尼而快速成佛,大势至、虚空藏等菩萨亦精修此法”。又足以说明,大势至菩萨已放弃念佛圆通章法门而修其陀罗尼的耳根圆通法门也。
上两咒出自《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namobhagavatusnisaomrurusphurujvalatisthasiddhalocanisarvarthasadhanesvaha归命世尊顶嗡噜噜普遍光明安住成就眼一切义利富裕成就嗡(三身种子),噜噜(无垢离尘的种子)
佛眼佛母心咒namahsamanta-buddhanamombuddha-locanisvaha(小咒)那马萨满达布达南om布达罗佳尼梭哈佛眼佛母,梵名Buddha-locani。又作佛眼部母、佛眼明妃、佛眼尊、虚空眼明妃、能寂母、金刚吉祥眼、一切如来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一切如来宝、佛母尊、佛母身。
佛眼佛母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及释迦院之一尊。此尊乃般若中道妙智的神格化,具五眼,能出生金胎两部诸佛、菩萨,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置于表般若一切智的遍知、释迦二院中。一般认为,修习此法,可息灾延命、福寿增长。
为密教佛眼尊之陀罗尼。有大咒、小咒之别。又作佛眼咒、佛眼明。密教修法之时,于“散念诵”之最初,必诵此真言。或密教修行者于读经之时,亦应结诵佛眼尊之印契、真言。若常持诵此真言,金刚萨埵及诸菩萨常随卫护,得大神通,所作事业皆得成就。另据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一载,于持诵一字真言后,必诵此佛眼真言七遍,则其身寂静;反之,其威德无能堪忍。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云:“此名一切佛眼大明。
《真言修行钞·二》曰:“一切散念诵之初,诵佛眼真言,以其为三部之佛母故也。大金刚轮之真言,以补阙分之故,最后诵之。又一字金轮真言,为悉地成就之咒故诵之。但以一字咒之功德胜于余咒,余咒之威光皆隐,故于一字咒之后,密诵佛眼咒七遍,鸩鸟入海,鳞类悉死,此时入以犀角,必能苏生。故于仪轨中,以犀角譬佛眼咒。故深密之口传,于一字之后,密诵佛眼真言七遍。”
佛眼佛母是大日如来或释迦如来的神变,其密号是殊胜金刚,其功德甚大,在密教中,是佛部的部主。修习佛眼佛母法可以具足七宝,福如转轮胜王,广增如意财宝摩尼。
如经云:尔时金刚萨埵。复于一切如来前。说一切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心。出生一切法。成就一切明。能满一切愿。能除一切不祥。能生一切福。能灭一切罪。能令一切有情见者欢喜。能成办一切难解之事。速疾无过。五部深密皆悉能成
又经云:若常持此明。金刚萨埵又诸菩萨常随卫护。得大神通。所作事业皆悉成办。急难之中如日升空。一切宿业重障七曜二十八宿不能破坏。得大安乐。福如轮王七宝具足。
在诵其他咒之前,也可先诵佛眼佛母咒二十一遍,然后再诵所要持诵的咒,一切咒法速疾成就
在咒的斯哇哈前可加入所求的愿望或名字。一切速疾成就。如下:】
那摩巴嘎哇底乌史尼沙嗡噜噜斯普噜及哇啦底史踏悉达洛加捏萨尔哇啦踏萨达尼耶【愿我速得大财丰饶】斯哇哈
仪轨:
那摩佛陀耶那摩达摩耶那摩僧伽耶
那摩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那摩毗卢遮那佛【三称】
那摩佛眼佛母【三称】
三昧耶戒真言:嗡三嘛呀斯度万嗯【七遍】
不空摩尼供养咒:嗡阿母嘎部迦嘛尼巴德玛哇及里达踏嘎达V洛GI爹三曼达巴啦萨啦吽【七遍】
佛眼佛母咒:那摩巴嘎哇底乌史尼沙嗡噜噜斯普噜及哇啦底史踏悉达洛加捏萨尔哇啦踏萨达尼耶【所求之愿或名字或余咒】斯哇哈【一百零八遍或自己随意】
那摩佛眼佛母【十遍】
佛眼佛母(梵名Buddha-locani),梵名音译为没陀路左曩、勃陀鲁沙那;又称为佛眼、佛眼尊、佛母尊、佛母身、佛眼部母、佛眼明妃、虚空眼明妃、虚空藏眼明妃、一切如来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尊。是密教所供奉的本尊之一,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置于表示般若一切智的遍知院及释迦院中。佛眼佛母尊乃是般若中道妙智的示现,具有五眼,能出生金胎两部诸佛、菩萨,为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称佛眼。修持佛眼佛母之法门,可以平息灾障,增长福德、寿命。
⊙佛眼佛母(一切如来宝)手印——莲华合掌此为佛眼母在胎藏界释迦院(名一切如来宝)之手印:莲华合掌。[真言]南么(1)二曼多勃驮喃(2)萨婆他微么底微枳囉儜达摩驮(左口右者)(左口右涅)阇多(3)参(4)参(5)诃(6)莎诃(7)namah(1)samanta-buddhanam(2)sarvatha-vimati-vikirana-dharma-dhatu-nirjata(3)sam(4)sam(5)ha(6)svaha(7)
⊙佛眼根本大印(一)双手虚心合掌,两食指稍微弯曲,各捻两中指第二节之背侧。《瑜祗经》中有言,两小指微开,而《大日经》是将两小指、无名指置于掌中,此印乃五眼具足之印。[真言]曩谟(1)婆誐嚩覩(2)邬瑟抳沙(3)唵(4)噜(5)噜(6)娑跛噜(7)入缚摆(8)底瑟吒(9)悉驮(10)路左抳(11)萨嚩囉他(12)娑驮你曳(13)娑缚贺(14)namo(1)bhagavate(2)usnisa(3)om(4)ru(5)ru(6)sphuru(7)jvala(8)tistha(9)siddhia(10)locani(11)sarvartha(12)sadhane(13)svaha(14)⊙佛眼根本大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