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道阅读:2023年07月28日节制苦节

卦辞:时来运转喜气生,登台封神姜太公。到此诸神皆退位,纵然有祸不成凶。

推断:月令高强,声名大杨,走失有信,官事不妨。

大象:泽为池沼,坎水在上,喻蓄积及约束水份不使流失,但水位过高,则成泛滥。

运势:有志不能伸,诸事必须节制,不宜过份,更要戒酒色。

爱情:男女正常交往则吉利,相反则凶。

疾病:注意泌尿及消化系病变,宜速就医。

失物:不能寻回。诉讼:局势僵持不下,宜让则讼可解。

周易卦爻辞原文

节:亨。苦节不可贞。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九二:不出门庭,凶。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六四:安节,亨。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周易卦爻辞解文

节卦象征节制:节制可致亨通;但过分的节制也不可以的,应当持正、适中。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象辞说:泽卦的卦象是兑(泽)下坎(水)上为泽上有水之表象,象征以堤防来节制。水在泽中,一旦满了就溢出来,而堤防本身就是用来节制水的盈虚的。君子应当效法《节卦》的义理,制定典章制度和必要的礼仪法度来作为行事的准则,以此来节制人们的行为。

初九,不迈出庭院,没有危害。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象辞说:“不迈出庭院”,说明知晓通则当行,阻则当止的道理。

九二,因过分节制而不跨出门庭,会有凶险。

象曰:“不出门庭”,失时极也。

象辞说:“因过分节制而不跨出门庭”,因此失去了适中、妥当的时机。

六三,虽不能节制,但能嗟叹自悔,则没有祸患。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象辞说:“虽然不能节制,但能嗟叹自悔”,这样的话,又有谁能给它造成祸患呢?

六四,能安然实行节制,故而亨通。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象辞说:“能安然实行节制,故而亨通”,说明谨守柔顺尊上之道。

九五,能适度节制从而让人感到美而适中,是吉祥的;前行一定会受到褒奖。

象曰:甘节之吉,位居中也。

象辞说:“能适度节制从而让人感到美而适中,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居位中正的缘故。

上六,因节制过分,则会感到苦涩;而且会发生凶险,如果能对过分节制感到懊悔,则凶险有可能消失。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象辞说:“因节制过分,则会感到苦涩,而且会发生凶险”,因为过分节制必然导致末路穷途。

卦爻辞注解

节卦:通顺,将节检视为苦事是不可去占问的。

倒数第一阳爻:(以有节度为苦),不出家门,无害。

倒数第二阳爻:不出门,(会得罪内邻居),凶。

倒数第三阴爻:不守节度,就嗟叹;守节度,无过错。

倒数第四阴爻:安心守节度,通顺。

倒数第五阳爻:甘心守节度,吉,做下去有赏。

最上阴爻:以守参度为芳,占问是凶,守节度,悔恨没有了。

卦爻卦辞诗

水泽节

水入泽中须节制

恰如其分自畅通

过度苦节终无益

执意强求事反凶

节卦的互卦是山雷颐

互卦是本卦的2、3、4爻与3、4、5爻组成的卦

第60卦节卦的变卦有六个,分别是:

坎为水(动初爻)

水雷屯(动二爻)

水天需(动三爻)

兑为泽(动四爻)

地泽临(动五爻)

风泽中孚(动上爻)

节卦的错卦是火山旅

错卦是本卦的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卦

节卦的综卦是风水涣

综卦是将本卦颠倒后而得到的卦

第六十节节卦第六十(下兑泽上坎水~水泽节卦)

节卦(),由下兑()上坎()组成,卦形作“”,象征“节制”。上卦“坎”为水,下卦“兑”为泽:沼泽上有水,水量有限,喻示“节制”情状。节卦象征节制之意,说明凡事能适当节制,节以制度,则可致亨通。然过分节制而至于痛苦,为人所不堪,则有伤事理,故不可固守而以为常道。全卦揭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必须适当节制的道理。

经文:

节:亨。苦节,不可贞。

译文:

节卦象征节制:节制可致亨通。但是不能过分节制,而应该守持正固。

注释:

节,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兑,兑为泽。水满溢于泽外,务必高筑堤防以约束之,所以卦名曰节。节,节制。用以警惕人们:天地有节度,才能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安,个人有节度,才能全性。

解读:

节卦,有亨通之象。因为刚柔分别而位象恰当。像君臣各正其位,各守其分。卦辞说:“如果以节制为苦,其凶吉不可卜问”,因为违反纲常大义,胡作妄为,必然走向穷途末路,节卦具有临难不苟,威武殉道的义蕴,同时又体现了恪守本分,遵礼守义的原则,因而能达到中立不倚通行无阻的境地。天地有节度而寒来暑往,形成四时节气。国家有节度,因而制定了君子教庶民,庶民养君子的社会通则。君子不可以骄奢暴殄天物,不可以残暴伤害人民。节卦卦辞字面上很简约,语义的理解也不是太难。一个“亨”字点明卦旨,说明凡事只要能够适当节制,就会万事亨通。这句话是从正反两面来说明节制之道的。先言“苦节”即过分节制是有伤事理的,因此告诫说“不可”,这是从反面论述,接着又说“贞”,节制应该守持正固,是从正面说明,这样就可通节制之道。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彖传说:节制可致亨通,这是因为阳刚与阴柔上下明白相分而阳刚又得中的缘故。但是不能过分节制而应该守持正固,如果不这样的话,必然会导致节制之道走人困穷。物情欣悦就会勇于赴险,处位妥当就能自觉进行节制,居中守正而行事必将畅通无阻。天地自然正是因为有所节制,一年四季才得以形成;圣贤明主以典章制度为节制,就不会浪费资财和残害百姓。

刚柔分而刚得中,本卦上卦为坎,坎为阳卦,为刚;下卦为兑,兑为阴卦,为柔。上阳下阴,是为“刚柔分”。九二、九五阳爻,为刚,分居于下卦、上卦的中位,是“刚得中”。像君臣王位,各守其分民。

说以行险,本卦内卦为兑,兑义为悦,外卦为坎,坎义为险。临难不苟,敢行险道是节卦的义蕴。

当位以节,本卦上六阴爻居阴位,九五阳爻居阳位,六四阴爻居阴位,刚柔得当,爻象相通,以像君臣各遵节度,有条不紊。

节贵乎中,能够处中,就会亨通。亨与穷是相对应的.节如果不能处中,节过了头,变成苦节,失去了节制应该保持的正确适中的度,这样就必然会失去节制之道,使节制之道向相反的方向转变,从而走入困穷之境。所以《彖传》才说“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下面一句“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与卦辞“节,亨”是一个意思。但这一句是就卦体而言的,说即悦,指上兑,险指上坎,故有“说以行险”之象。既然要节,就免不了会有阻碍难通之事,九五处尊位,居中守正,内心欣悦,通不畏险,说明节得安稳自如,顺利通畅,可见要想能够“节,亨”,节制必须不违“悦”,适当而不可过“中”。《彖传》这里进一步从九五这一爻的特点上阐释节亨之义。有所节制是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共有的普遍规律,刚柔相节,生成春夏秋冬四时,冬不能无限长,以春节制,夏也不能无限长,以秋来节制,使之适可而止。这种节制之道对圣贤君主来说是很有启发的,制定适当的制度,从而保证资财的使用更为合理,否则失去了制度典章为节,就会伤财,伤财必会加重人民负担,也就会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象传说:本卦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卦为坎,坎为水。泽中水满,因而须高筑堤防,这是节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建立政纲制度,确立伦理原则。

数度,犹言制度。

节卦兑下坎上,下兑为泽,上坎为水。泽是储水之所,其容水量有限,超过限度就会溢出,有限度即为有节,所以用来象征节制,成为卦名“节”之由来。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推阐出君子应当效法这样的卦象,制定一定的礼数和法度,作为节制的准则,并以此作为详细考察评议人的道德行为上下优劣的标准,然后任用之,使他们皆得其宜。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是否合乎礼数法度,这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条件,有了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够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①。

初九:节制以守,呆在家中不动,必无咎害。

象传说:节制以守,呆在家中不动,说明初九懂得通畅则行,阻塞即止的道理。

通塞,义在塞。犹好歹、缓急之类偏义复词。塞,阻塞不通。“解读”初九虽处于节卦之始,居得其正,上应六四,但是前进路途中有九二相阻,故节制自己行为,宜于慎守,等待时机,遂以“不出户庭”以免除咎害。这是初九的聪明之处,他深深地懂得路途中畅通则行,阻塞即止的节制之道。初九这样的知节能止之人既处于节初当止之时,故才有足不出户,以静制动的上策。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九二:拘于节制,不走出自家门庭,有凶险。

象传说:拘于节制,不走出自家门庭,说明九二丧失了适中的时机。

初九前面有九二阳刚阻塞,是不当有为之时,故节制不出;九二前面是二阴,阳遇阴则通,通则利往,所以九二应跨出家门有所作为,到广阔天地中去大展宏图。但九二由于阳居阴位,过分拘于节制,虽前途畅通却保守不出,所以九二违时有凶。时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成败。项羽的教训让古今多少豪杰英雄为之扼腕。鸿门宴上,亚父范增多次举起玉卮劝项羽除掉刘邦,但项羽没有这样做,丧失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最终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壮结局。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六三:不能节制,于是就嗟伤自悔,可以免除咎害。

象传说:不能节制而嗟伤自悔,又有谁还会加害于他呢

节,节制,节俭。嗟,悔叹。若,语末助词无义。

从爻象上来看,六三乘凌阳刚之上,这种处境是相当危险的。妙就妙在处危险之地而又不会有危险。六三以阴柔之质居阳刚之所,失其当位,又处下卦之终,很有不知天高地厚的骄侈之象,过乎中而不知节;不过六三不同于九二的是,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开始懊悔自己的过失。既然能嗟伤自悔,居不自安,则人将容之,谁还会加害于他呢故六三可以“无咎”。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六四:安然进行节制,可致亨通。

象传说:安然进行节制,可致亨通,说明六四能够谨守顺承尊上刚中之道。

安节,安于节俭遵札的生活。

承,遵从。上道:君上之道。

六三知错有悔,勇于补过,从而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六四的处境要比六三好得多了。六四以阴居阴,柔正得位,处九五尊阳之下,能够顺承九五中正之君,故为“安节”,因此前景一片亨通。《象传》“安节之亨,承上道也”正是阐明此理。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九五:适当节制而能够令人感到甘美适中,可致吉祥。采取行动,必受嘉尚。

象传说:适当节制而能够令人感到甘美适中,获得吉祥,说明九五居位处中,无过也无不及。

甘,甜。甘节,犹言以节俭遵礼为乐。尚,帮助。

居位中,此以九五爻象、爻位为据。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

九五以阳刚居中,处于尊位,是节卦的卦主,《彖传》所说“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就是指九五而言的。安节只行于己,唯有自身安而已,但别人未必可安。甘节则不是这样,九五身为尊贵之君,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以节天下国家,这种甘节既施之于己,也施之于人,故而不仅像安节只获亨通,而且可以获得吉祥。在此情况下,如果有所行动,一定就可以受到嘉尚,故爻辞说“往有尚”。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上六:过分节制,令人感到苦涩不堪,应该守持正固以防备凶险,这样悔恨就可以消失。

象传说:过分节制,令人感到苦涩不堪,应该守持正固以防备凶险,说明上六的节制之道已走入困穷之境。

上六之“苦节”与九五之“甘节”刚好相反。上六居于节卦之极,节已过中失度,节制过苦,人们不堪忍受,故日苦节。不过,节制之道虽然到了上六已经“道穷”,但是上六以柔居上,未失其正,行“节”之苦心,又不能完全否定掉,所以爻辞特别加以诫勉,要守持正固以防凶险,这样悔恨自可消亡,微含有劝上六回头,化“苦”为“甘”之义。综观节卦,可以看出,节制之道,贵在“持正”和“适中”,因此卦辞一方面称节制可致亨通,一方面又告诫不可过分拘于节制,与这种相反相成之义形成对应的是节卦中六爻两两相比。也呈现出三正三反之象。初九与九二相比,初九因知机,“不出户庭”则“无咎”,九二违时,“不出门庭”则“凶”;六三与六四相比,六三柔不正为“不节”,六四柔得正则为“安节”;九五与上六相比,九五得中则为“甘节”,上六过中则成“苦节”。因此我们说合乎规律的节制,不但不会阻碍事物发展,相反却更有利于事物发展。如果不予以节制,无限度地放纵自己,就必然会导致凶咎,这种节制之道在今天看来对我们还有很大的启发。

商界活用

第13章宠辱不惊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若:作“乃”字或“则”字讲。

所以:可译为“……的原因”。

译文

得到宠爱或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宠爱是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它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倘若没有了我的躯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与他。

导读

本章是老子将修身观、治国观相互结合的论述,讲如何对待荣辱,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提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重要观点。

解析

本章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宠辱若惊”,一是“贵大患若身”。这两句是《道德经》里经典的语录,老子对宠辱、进退均有独到的见解。

“宠”指非常道,“辱’’指常道。“宠”字的构成是宇宙中有“龙”的样子。在古代的易道八卦学说中,龙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因为宇宙八方是靠六个龙头的不断延伸才得以形成的。因而中国人便有“龙的传人”之说。而“辱”字的构成则是用手掌握拿捏好时辰分寸的样子。“惊”字为“敬马”之合。庄子说:“万物一马也。”所谓“一马”也就是“道”。如此说来,“惊”字也就可以看作是“敬道”。所以,宠辱若惊是指宠和辱都要以道为其归依。

人作为情感动物,对荣辱的情感体验十分敏感,因为芸芸众生奔走于各种名利场,不可能完全摆脱荣辱的影响。面对荣辱,人们总会有所反应。比如,受到别人恭维和赞许时,心里会感到喜悦;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人有患得患失的特点,得到宠爱并不会令我们永远快乐;同样,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轻视的时候,我们也会表现出不安、惊恐;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人类自身的弱点决定的,因而人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得到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所谓“贵大患若身”,贵,以之为荣,看重;大患,极强的忧虑;若,如。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把心中的忧虑看得与自身的生死存亡同等重要,“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世间一般人的普遍心态。

在老子看来,人在荣辱面前的这种表现,虽是常态.但都是不正常的。因为荣辱都是一时虚名,事过境迁之后便成过眼云烟。人不能远离荣辱,但也不能成为荣辱的奴隶。只有看淡荣辱、超然自守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自己的主人。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于身外的荣辱得失十分看重,甚至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宠和功名利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佑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外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才好呢?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因此,老子认为,没有必要视荣宠为宝贝,也没有必要视耻辱为洪水猛兽,两者没有必然的界限,并非势同水火,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如果善于正确对待,耻辱就会变成荣宠的垫脚石;如果不善于对待,荣宠就会变成耻辱的前奏。正确对待荣辱,就能豁达处世,不至于为荣辱所羁绊。

王弼道德经注

宠必有辱,荣必有患,宠辱等,荣患同也。为下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大患,荣宠之属也。生之厚必入死之地。故谓之大患也。人迷之于荣宠,返之于身,故曰“大患若身”也。无以易其身,故曰“贵”也。如此乃可以托天下也。无物可以损其身,故曰“爱”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然后乃可以天下付之也。

有受宠的时候也必然有失宠的时候,有荣耀的时候也必然有落魄的时候。宠和辱,荣誉和患难都是本质相同、根源相同的。地位低下的人遇到宠、辱、荣誉和患难的时候都像受了惊吓一样,天下就不会动乱了。大患,是指荣宠一类人们乐于享受的事物造成的影响。生存的条件太优厚了必然就会进入有死亡威胁的状态。所以管它叫大患。人执着于荣誉和宠爱,这样做的影响反过来作用到自身,所以说是“大患若身”。不被外物改变自身叫做贵,这样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于他。没有外物可以使自身受损,所以叫爱,这样才可以将天下寄托于他。荣辱荣患不会使自己改变,然后才能担当天下大任。

苏辙老子解

古之达人,惊宠如惊辱,知宠之为辱先也。贵身如贵大患,知身之为患本也。是以遗宠而辱不及,忘身而患不至。所谓宠、辱,非两物也。辱生于宠,而世不悟,以宠为上而以辱为下者,皆是也。若知辱生于宠,则宠固为下矣。故古之达人,得宠若惊,失宠若惊,未尝安宠而惊辱也。所谓若惊者,非实惊也,若惊而已。

古代通达的人,惊恐于得宠就像惊恐于受辱一样,因为他知道得宠之后必然有失宠受辱的一天。重视自身就像重视大的灾祸一样,因为他知道身就是祸患的根本,祸患通过人的身才能作用于人。所以远离宠爱也就不会招来耻辱,不以自身为意,祸患就不会到来。荣辱不是两种事物。耻辱从宠爱而来,但是世人不领悟,以宠爱为高贵,以耻辱为卑下,都是不领悟的体现。如果知道耻辱生于宠爱,那么宠爱就必然是卑下的了。所以古代通达的人,得到宠爱与失去宠爱都会惊慌,不曾对宠爱感到安逸,也不只对耻辱感到惊慌。所说的如同惊慌一样,并不是真正的惊慌,只是如同惊慌。

贵之为言难也,有身,大患之本,而世之士难于履大患,不难于有其身。故圣人因其难于履患,而教之以难于有身,知有身之为难,而大患去矣。性之于人,生不能加,死不能损,其大可以充塞天地,其精可以蹈水火、入金玉,凡物莫能患也。

然天下常患亡失本性,而惟身之为见,爱身之情笃,而物始能患之矣。生死病疾之变攻之于内,宠辱得失之交撄之于外,未有一物而非患也。夫惟达人知性之无坏,而身之非实,忽然忘身,而天下之患尽去,然后可以涉世而无累矣。

贵在这里的意思是以某事为困难的,有身,是遭受祸患的根本,而现在的人们觉得遭受大患很难过、很痛苦,而不觉得拥有身体很难过、很痛苦。所以圣人通过人们对患难的厌恶来教育人们拥有身体才是祸患的根源,人们知道了有身而引起的难过、痛苦,而不去看重自己的身,祸患就可以避免了。人的本性,生不能增加,死不能减损,变大了能够充满天地之间,发挥神通可以不畏水火,自由出入坚硬的金玉,一般的东西都无法损害到它。

人之所以惊于权利、溺于富贵,犯难而不悔者,将以厚其身耳。今也禄之以天下,而重以身任之,则其忘身也至矣。如此而以天下予之,虽天下之大不能患之矣。

人之所以为权利的得失担惊受怕,沉溺于富贵,以至于铤而走险都不后悔,是要让身体得到优厚的享受。现在要为天下带来好处,以身体来担当责任,是忽视自身的极致了。这样把天下交给他,天下再大也不会有祸患。

经典解读

宠和辱,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待遇,一个是受到礼遇,喜爱,一个是受到侮辱、轻视,避辱而求宠是人之常情。但在老子眼中,宠辱都是相同的,它们都会让人“若惊”。受到宠幸,得宠者就会心中欣喜,一方面乎所以,容易导致邪行:另一方面,宠是别人的恩惠,是卑下者才会享有的待遇,得宠者就会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失去它,就不得不在赐予者面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甚至曲意逢迎、阿谀谄媚。这既伤害了身体,又摧残着人们的人格尊产。同样,受辱也是如此,受辱者心中愤懑,人格样受到损害。所以宠与辱是同样的,都会损害人的本性。一个人只有看破荣辱,不愉不惧才不会患得患失,才能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精神的独立。否则,自身且不能保全,如何谈得上治天下。王弼在注《道德经》时就解释此处说:“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乱,为治理之意)

但做到宠辱不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也许只有老子言到过的“为腹不为目”的圣人才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益其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托之以天下。王夫之在其《老子衍》中曾说过:“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惠,而贵惠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即庄子所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再者,有人说老子讲圣人“后其身”、“外其身”与这里所说的“费身”、“爱身”岂不冲突其实老子所言的“贵身”、“爱身”并非是现代人印象中的注重身体享受、美化,不是经常做美容,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当然,老子的那个时代没有这些东西。老子所说的“爱身”、“贵身”是承接上章,即反对“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等。在老子的观点中爱身,即顺应自然之养生之道,不以甘被肥腻蚀其肠胃,不以奔走驰骋劳其筋骨,不为声色犬马累其耳目,于身则安闲舒畅,于意则清净宁和。所以说,这种爱身之道,应之于治国,依然就是无为而治。

老子所说的“无身”,就是回归自然,与世同尘,抛弃一切,功名、荣展、欲望对人类本性的牵萦,正如庄子所言:“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哲理引申

庄子逍遥游中讲了许由辞避帝位的故事。尧帝想把天下让给许由,对他说:“太阳和月亮已经升起,可是篝火还在燃烧,它想和日月争明,不是很难吗季雨已经降落了,可还在引水浇灌田地,这岂不是白费气力您如此贤能,请允许我将天下交给你。”许由说:“天下已经大治,我接替你难道是为了名吗名只不过是派生、次要的。鹪鹩筑巢林中,只不过占据一条树枝:最鼠到河边饮水,填饱肚子就可以了,天下对我又有什么用处呢”许由将功名利禄都看为身外之物,他知道物是用来养身的,而不是用来役身的。所以,他能摆脱荣辱的束缚,得不知喜,失不知悲,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历史上,像许由一样的隐土有很多,他们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而不取,皇帝权贵对其尊宠无比而不甘荣幸,得位则泰然处之,失位亦无所忧惧,随时都能够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两汉之交的严光就是这样的一位高士。

严光,字子陵,本姓庄,后人为了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其姓为严。他少年时候即享有高名,曾和光武帝刘秀一起游学,他们之间交情很好。长大以后,在郡县之内人人都称其为饱学道德之士。当时王莽篡位,招致天下各地名士,王葬昔时享有盛名,很多宿儒学士都愿意依附于他,但严光却屡次辞而不就。他认为王养改制导致天下大乱,前去为政不仅不能一展才华,反而会使自己身处险境,甚至招来祸患。后来,王莽果然失败,很多当时应招的名士,和他一起蒙难。

光武帝刘秀击败了各路竞争对手,建立了东汉政权。因为,年轻时的交情,他也十分了解严光的才能,准备招严光出来做官。但严光此时已经看穿了功名利禄,他为了躲避前来招抚他的人,就改名换姓,隐居起来不再出现。光武帝想到他的贤能,就下令按照严光的形貌,在全国查访他。后来齐国地方上报说:“有一个男子,经常披着羊皮在水边钓鱼。”光武帝怀疑这个人就是严光,便准备了车子和礼物,派人专程去请他。此人果然是严光,但他依然不愿出来做官,使者一直请了三次才将其请到。他被安排在京师护卫军营住下,官中供给他床褥用具,每天派人将酒食送去。

光武帝亲自来到严光居住的馆舍,严光睡着不起来,光武帝就进了他的卧室,摸着严光的腹部说:“唉呀,子陵,就不能出来帮着我治理天下吗”严光又假装睡着不讲话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说:“过去唐尧那样显著的品德,巢父、许由那样的人听说要授给官职,尚且跑到溪边去洗耳朵。读书人本各有志,何以要到强迫人家做官的地步”光武帝说:“子陵,我贵为天子,难道还不能让你做出让步”于是便上车,叹息着离开了。

后来,光武帝又请严光到宫里去,谈说过去的交往1旧事,两人在一起相处好多天。他们同吃同住,很多大臣内侍都进谏光武帝,说严光过于器张,不知礼节。但严光自己却毫不在乎。有一次光武帝随意地问严光:“我比过去怎么样”严光回答说:“陛下和过去比仅仅有那么一点点进步而已。”说完话便睡倒了。严光和皇帝相处,还是像对待昔日的故人一样,丝毫没有看重他的赫赫地位,睡熟了便把脚压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有客星冲犯了帝座。光武帝笑着说:“我的老朋友严子陵与我睡在一起罢了。”光武帝想授予严光谏议大夫的职务,但他坚决不肯屈意接受,而后,又回到了隐居的地方,在富春山过着耕种生活,后人把他垂钓的地方命名为严陵濑。

很多人挤破脑袋想得一功名,就像《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范进一样,在功名面前悲伤得要死,高兴得发疯。其实这是不知名利为虚,而生命为本的道理,因为虚名而害身伤性,实乃本末倒置。谈泊名利,完全将荣辱权位视如无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论语子路篇1310句

本篇引语

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唐山大地震纪念日

每年的公历7月28日

中文名:

7·28唐山地震

地理位置:

唐山开平区越河乡

伤亡人数:

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1978年11月17日至22日)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唐山地震灾害有多严重?

地震时如何自救?

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世界肝炎日

节日名称: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为7月28日,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宣传活动定于2004年10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与你同行”,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医务界、政府人员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知识。

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病毒性肝炎会传染吗?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肝炎-肝硬化-肝癌,不可逆的三部曲!肝炎跟肝癌的关系密切,部分肝炎患者会发生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乙肝是肝癌的主要发病因素,8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病毒感染。

所以,从源头上严控乙肝非常重要。若出现乏力、纳差、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畏寒等症状更要及早就医。对于已感染患者,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3-6个月进行一次B超+甲胎蛋白筛查。

护肝小锦囊

饮食清淡:总体来说,养肝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辛辣,否则会使肝功能失调。

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非常重要,散步、慢跑、深呼吸、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

养心安神: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心情忧郁或是急躁易怒引发肝脏气血瘀滞不畅;反之,心情舒畅、宽心、心态平和,则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有利于肝气生发和调节。

2023年07月27日

农历兔年六月初十

周四

第3358天

睿见、前瞻、实用

仙言潮声

不图事事圆满,但愿事事甘心。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程度,说明我们的人生是圆满的!

美好的一天从无怨无悔干事业开始!

经典诵读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唐)祖咏《苏氏别业》

注解:

别墅远离人境的空旷之处,可以悠然闲坐聆听春鸟的啼鸣。

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汉)刘向《说苑·说丛》

说出的话如果不妥当,反而会对自身不利。

早安人民

在抵达目标之前,我们都要走一段蜿蜒漫长的路。走到半途是最困难的,因为已经付出了很多,却还没看到尽头。此时,只要沉得住气,踏实走好当下每一步,生活自会给你满意的结果。新的一天,早安!

THE END
1.三加柒释名——作者:刘柏成三横,喻为乾卦;乾为天,天行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柒彩,喻为离卦;离为火,意光明,大明当天照万物。 三横又暗喻人的三种生命状态: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灵性生命。 柒彩代表人的七层能量状态,七个认知维度:肉体、情绪体、理智体、意志体、直觉体、光明体、空性体。 https://www.jianshu.com/p/ff4347e1ceab
2.今期生商东北方。打一生肖策士释义解释落实,解读生肖与策略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生肖不仅是时间的记年方式,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本文将通过“称心如意七字码,今期生商东北方”这一关键词组合,解读生肖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在东北方如何借助生肖的寓意实现商业的称心如意。 称心如意七字码 “称心如意”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七字码”在中国文化http://www.boante17.com/post/7016.html
3.称心如意七字码,今期生商东北方。打一生肖,时代解答解释落实在解析这个谜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题目中的“称心如意七字码”和“今期生商东北方”这两个关键线索,通过逐步分析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推理出对应的生肖,并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性。 一、分析“称心如意七字码” “称心如意”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非常顺利,而“七字码”则提https://news.liandiantech.cn/post/2038.html
4.羊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大全羊象征什么寓意 本义:本性驯顺、易于管理的集群动物。“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在成语和许多民间艺术中,也多以羊代表吉祥。如“三阳开泰”。 十二生肖的属相羊又为什么叫未羊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大致两个说法: https://www.xuexila.com/shengxiaoxue/yang/c1985152.html
5.阳宅风水总论(一)七、饭店选址 八、饭店装潢的格局 第一章、阳宅风水总论 研究堪舆地术,应该从阴宅入门。从九星的踏龙寻脉开始,审峦头堂局、定穴点、裁剪、造葬,这些都是地术的基本。但是很多学堪舆者畏阴宅而重阳宅,所以一般为师者只好迁就学者,以宅相学入门教起。一般初学者可能只论东西四宅命诀,这只是堪舆学阳宅部份的一小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0865706.html
6.易经中的数字五和七是什么意思寓意好吗中国自古就有“六”是阴数,“九”是阳数之说,而5=2*2+1*2,6=5+1*2,9=5+2*2,这说明5是代表阴阳平衡的数字。在象征天地之气的洛河图里,5在中心,足见5是一个支配天地之气的数字。 易经中的数字“七”是宇宙循环之数。易经有八个卦:乾震离兑巽坎艮坤 ,其中兑卦代表少女,艮卦代表少男,这两个卦的https://www.qiyuange.com/zhouyi/37369.html
7.头条文章日主壬水生于申月为长生之地,又通根于两辰,且有年干壬水比肩相助,日主属中和偏旺。命局中土旺,杀旺,有巳火生,并透干。男性以官杀为子女,且年支和月干透杀,说明日主在30岁以前就有子女,其结果是患者的回答与笔者的推断完全一致。 坤造:1964年11月26日上午9时出生。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47678926782568
8.欧元简介欧元汇率欧元符号→MAIGOO百科对于这七种面值的纸币,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正面为门窗,背面是桥的设计方式,分别表现出了欧洲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代表了七个不同时期的欧洲文化历史。拱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欧洲联盟的12 颗星星代表动力和欧洲国家的团结。纸币背面的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纸币上https://www.maigoo.com/citiao/218227.html
9.八卦与九星“艮”象征山的稳健和坚定。在人物中,代表少男、正在成长的人、有希望的人。在动物中,代表狗。在人体中,艮卦代表手。在方位上,代表先西北方或东北方。 “兑”象征泽的刚中柔外,赏心悦目。在人物中,代表少女、演员、仆从。在动物中,代表羊。在人体中,代表口。在方位上,代表东南方或西方。 https://www.meipian.cn/4z5mvvc6
10.第七章艺文①宝鼎:宝鼎之出,象征汉王朝的有德。②景星:即德星不常出,今出现,可见与宝鼎之出现有同等意义。③信星:即土星。中国古代叫做镇星,是九大行星中第二个大行星,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六星。《汉书·天文志》:“镇星所居,国吉。”④醇牺牲:用纯一色的整体牛羊供祭祀。⑤皇祜:即大福。⑥百末:用百草花之末作https://www.sxlib.org.cn/dfzy/sxdwljgb/xhdl/yjwx_5516/yjlz_5517/mlz/201704/t20170426_705482.html
11.奇效改运冲太岁犯太岁是自己的属相与该年流年的属相相冲,(鼠冲马、牛冲羊、虎冲猴、兔冲鸡、龙冲狗,蛇冲猪)本命年是指自己的属相与该流年的属相相同,以上的二种情况都统称为“犯太岁”。 常用的化太岁方法是穿着红色的内衣裤,或佩戴红色的绳腰带等;也有人到庙宇找相应的太岁庙来化解(此法繁杂,是因有60个太岁,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9/21/7306526_1127467134.shtml
12.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走进想象的世界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部分 【新课程标准要求】 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http://xaeduyun.cn/si1ia/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5825e2b1d0182b012dc5f67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