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什么意思?张载横渠四句的解读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宋仁宗赵祯命翰林院学士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这一年的科举太过璀璨,被称作“千年科举龙虎榜”,因为榜单上的人名,即使在千年以后,仍然如雷贯耳。

例如北宋最洒脱的文学家苏轼,以及他的弟弟苏辙;

例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和他的弟弟曾布;

例如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二程”之一的程颐;

例如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北宋改革家吕惠卿;忠奸难辨的大政治家章惇;

还有那位为北宋时期收复两千里失地的名将王韶。

有人统计,这一榜,至少出现8位文学大家和9位宰相,可以说光耀整个宋朝。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因为主考官欧阳修慧眼识人,另一方面也说明北宋文治的繁盛。

除了上面所说的9位,还有一位大人物,也出自“千年科举龙虎榜”,他的名气或许不如苏轼,但他给后世留下的东西,比苏轼等人要伟大得多,这个人名叫张载,后人尊称他为张子,他死后,享有从祀孔庙的待遇。

张载曾给后人留下22字的格言,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座右铭,它就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以上22个字,被称为“横渠四句”。

张载,字子厚,父亲给他取名为“载”,出自《周易》中的“厚德载物”,后人称他为张子或“横渠先生”。“横渠”二字,是地名,位于今天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这里是张载讲学的地方,也是他的长眠之所。

其实,张载本不是横渠人,他之所以来到横渠,和他父亲的死亡有关。张载生于长安,他的父亲名叫张迪,曾任涪州知州,张载家中有兄弟两人,弟弟比他小10岁。在张载15岁那年,父亲病逝,他带着母亲和幼弟,护送父亲的灵柩从涪州(重庆境内)到老家长安。当他们沿途路过横渠的时候,盘缠用完了。正巧西夏李元昊当时称帝,人们传言西北正在闹兵变。为避免打扰到父亲安息,张载和母亲商量,就在横渠把父亲安葬下来。一年后,张载回到长安,卖掉家中的祖宅,举家搬到横渠,守在父亲的身旁。

《宋史·张载传》记载:

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

意思是说,张载年少时,也有少年侠气的一面,他喜欢“谈兵”,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带兵帮大宋收复失地。

21岁那年,张载遇到了一位改变他一生的大人物,这个人就是范仲淹。当时,正值宋仁宗庆历元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张载久仰范仲淹大名,他疾走数百里,终于找到了范仲淹,范仲淹一向礼贤下士,听闻有学子要来拜访自己,便和他深谈。

对于这次谈话的内容,史书没有记载,但却记载了另外一件事情。《宋史》:

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当时,张载向范仲淹献出了《边议九条》,范仲淹对张载的见识非常欣赏。但是,范仲淹并没有夸赞张载,而是警告他:“你是一个读书人,应当致力于学业。为何要热衷于兵事呢?”

在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是时代主旋律,许多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如狄青),照样被文官看不起。作为“政治完人”的范仲淹也不能免俗,他欣赏张载的学识,但不希望张载成为一个“兵鲁子”。

张载临别时,范仲淹送他一本书,张载一看,竟然是《中庸》。对于读书人来说,《中庸》满大街都是,范仲淹之所以要送他这本书,其实还是希望他能专注于儒学。

在文治巅峰的两宋时期,张载之所以能够光耀千年,范仲淹的这次警告功不可没。

张载回到横渠,从此开启了埋头苦读的岁月。至于张载有多用功,程颢、程颐评价张载4个字,那就是“苦心极力”,可见,张载的刻苦程度。

张载在自己的书房里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夜眠人静后”,下联是“早起鸟啼先”。他不仅自己刻苦攻读,对弟弟张戬也十分严苛,父亲去世的时候,张戬才5岁,张戬之所以后来能中进士,全依仗他的兄长张载的教诲。

转眼间到了嘉祐二年,欧阳修奉诏主持科举考试,这一年人才辈出,被誉为“千年科举龙虎榜”。若说这一年最悲剧的考生,莫过于年过半百的苏洵,他带着苏轼、苏辙两个儿子进京赶考,结果两个儿子高中,苏洵考了一辈子,却一直没有中第。除了苏洵外,还有两个大龄考生,第一个是曾巩,他少年时就被誉为“神童”,直到这一年他39岁才中进士。第二个就是张载,他“苦心极力”地读书,弟弟在三年前都已经考中,他却在三年后才有缘高中,这一年,张载38岁。

后人曾说,欧阳修是北宋文坛最牛的伯乐,这并不夸张,欧阳修当时肯定不知道,他选中的张载,会给后世留下多么深远的影响。

张载高中后,欧阳修把他的卷子拿给宰相文彦博,文彦博看完大为赞赏,决定在相国寺开设讲堂,让张载专门来讲学。其实,文彦博是在抬举张载,毕竟,不是谁都有公开露脸的机会的。

张载在相国寺讲了第一课,以《易》为题,就轰动京城,许多年轻学子深感震撼,第二天天不亮就争着去相国寺“占座”。可是,张载性格恬静,乐于成全别人,他当着众人的面说:

“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

意思是说,我讲的《易》比较浅显,和二程不能比,如果你们想深度了解《易》,可请教二程。

二程,就是程颢、程颐兄弟二人,程朱理学中的“程”,指的就是他们。因为张载的推荐,二程名声大震。

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笔者总认为,二程如果没有张载的推荐,若想取得后来的成就,很难不打折扣。

其实,张载和二程是沾亲的,按辈分,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以张载当时的声望,他若想留在京师,难度并不大。但张载志在四方,他想了解民间疾苦,为百姓尽力。于是,张载向朝廷申请外放,后来他先后到祁州、云岩、渭州等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宋仁宗去世后,宋英宗只在位4年,北宋便迎来了宋神宗时代。而提及宋神宗,就不得不提王安石。当年,宋神宗登基之初,意气风发,他召王安石入京问政,王安石直接给他了一句:

“像唐太宗这样的帝王,我们就不要学习了,要学就学尧舜!”

宋神宗听完,像打了鸡血一样支持王安石变法。

熙宁二年,吕夷简之子吕公著推荐张载入朝,张载对宋神宗说:

“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

张载和王安石说的话一样,他也认为,宋神宗要做就做夏商周三代之贤君,只可惜,这样的话宋神宗已经从王安石那里听了一遍了,张载并没有得到像王安石一样的机会。

当时,宋神宗曾有意让张载协助王安石推行新法,但张载表示自己刚入京城,对新法还不了解。后来,王安石主动来找张载,希望张载能够支持自己。张载回答说:

“公与人为善,则人以善归公;如教玉人琢玉,则宜有不受命者矣。”

张载的意思是说,你只要为大家好,大家肯定支持你。但你要是强迫我跟着你干,恕我不愿受命。

其实,张载是在委婉地拒绝王安石。

张载虽然不是新派,但也不是旧派,因为他和王安石之间,并没有发生冲突。或者说,张载一直在避免这样的冲突。

不久之后,王安石担任宰相,张载被调离京城,派往浙东明州审理贪污案。很多人都认为,张载的长处是学问,如果把他调到某地去当学政,或许更合适。但王安石却让他去审理刑狱,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张载先拒绝了王安石,所以王安石也拒绝张载。

后来,张载的弟弟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张载决定辞职,回到横渠,继续自己的讲学生涯。

其实,张载和王安石,都曾受教于范仲淹,范仲淹的思想中,有传统儒学的部分,也有“庆历新政”中变革的一部分。巧合的是,张载继承了前者,而王安石继承了后者。

此后九年,王安石虽然遭到两次罢相,但大多数时候都位高权重,但张载却一直隐于横渠,传道受业,很多学子不远千里来到横渠,只为聆听张载的教诲。横渠这个小地方,也因为张载的诞生,从此留下深刻的烙印。

中国古代三大思想中,佛道儒自有体系,但到了北宋时期,佛教和道教在不断发展,而儒学止步不前,人们除了重复孔孟之言外,很少能把儒家思想再次升华,这让当时的儒者们比较焦虑。

在漫长的摸索中,北宋中后期,儒家思想得到了一次淬炼,张载创立了“关学”,二程的开创“洛学”、周敦颐著“濓学”、王安石主张“新学”、另外还有朱熹的“闽学”,共同构成了宋代儒学的主流。当时称之为“濓洛关闽新”五大学说,这五大学说,再造儒学,给予儒学思想以升华。

同时,宋明时代,人们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宇宙本源,分为三大分支,即理、心、气。其中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影响最广。其次以王阳明、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也曾风靡一时。除了理学和心学以外,张载的“气本论”是第三分支。简单来说,张载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气组成的,万物只存在心态的变化,但气是永恒的。

赵馥洁曾认为:

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哲学体系,开辟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新阶段。

直到近代,人们才体会到张载学说的超前,终于发现了张载的伟大。

张载留给世家最著名的东西,莫过于他的四句格言,即: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在思索,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张载经过半生思索,他用上述四句话告诉大家。

这22个字言简意赅,千百年来,无数读书人都想写出一段超过这段话的文字,可惜都没成功。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不管是大儒、国家领导还是大学校长,在他们的发言稿上,总会出现“横渠四句”,横渠四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万世的座右铭。

《宋史》云:

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戒子弟之意。

张载为官期间,重视用言行来劝人们向善,他尊老爱幼,体察民间疾苦,他训诫乡里子弟,希望他们能读书明理。

多年以后,张载辞官归横渠,他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学说践行于天下,但他却在横渠这个小地方开始了实践。用他的话说就是:

“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

张载用多年的俸禄,在横渠买了一百多亩地,他把土地分成九块,按照《周礼》划成井田,自己留最中间的那块,其他八块分给没有土地的饥民耕种,他看着淳朴的乡民,乐在其中。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隐居江宁,再不问朝政。但张载辞官后,他仍然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看待一个人是否伟大,不仅要看他得意的时候在做什么,更要看他失意的时候做什么。

张载在横渠数年,他以布衣的身份组织乡民兴修水利,灌溉良田,当他赤脚行走于沃野之间时,他的心情是多么惬意。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张载官场失意,他本应该独善其身,可他却仍然坚持兼济“一乡”。因为他是一个儒者,一个令人尊重的思想家。

张载没有做过很大的官,但他通过不断的讲学,把自己的理念推广出去,这期间,有人刁难他,有人反对他,但他依然执着于传道,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不像传教士,更像一位苦行僧。

宋神宗熙宁十年,张载身患肺病,宋神宗召张载入京,张载到京后病重,辞官回乡,在路过临潼时,大雪纷飞,张载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沐浴更衣,坦然面对死亡。在第二天早晨,大雪依旧,只是,世间少了一位圣人。

张载死了,人们怀念他,然而,恍惚间,人们发现,张载似乎并未死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去世约两百年后,文天祥在参加殿试的时候,写下了张载的22字格言,当年,他高中状元,后来,文天祥积极抗元,血洒刑场,成为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丰碑。

张载去世约六百年后,张煌言以横渠四句为座右铭,在明朝大厦将倾之际,毅然站了出来,他抗清22年,将国家、民族利益放在最前沿,张煌言最后舍生取义,成为了明朝最后的英雄。

在张载去世约700多年后,林则徐奉命南下,在虎门燃起熊熊烈火,他用自己的决心,践行了什么是横渠四句,虽然清廷无能,但林则徐却很高大。

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之躯去践行民族大义,张载他们或许不熟悉,但横渠四句,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一千年过去了,张载的话,仍然被许多人引用,张载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灵魂,已经成为数千年的精神坐标。

THE END
1.立命安身意思出处成语[立命安身]的详细解释,拼音:lì mìng ān shēn…立命安身的意思…立命安身 出处●在线成语词典 chengyu.t086.com。更新时间:20-11-30https://chengyu.t086.com/cy6/6213.html
2.立命的意思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的近义词反义词读音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立命的意思及读音、立命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丸子jun于2016年6月24日添加。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谓修身养性以奉天命。《墨子·非命上》:“覆天下之义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誶也。”《孟子·尽心上》:“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赵岐 注:“脩正https://www.hujiang.com/cidian/371548/
3.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是什么意思别过计较 精选回答 1、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2、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3、释义:和尚问:“在学习、学术方面比较优秀的人不席地而坐时会怎么样呢?”老师说:“你向什么地方安置好生活、寄托精神?”https://edu.iask.sina.com.cn/jy/3yF09oPfwAL.html
4.安身立命是什么意思安身立命的意思是什么 深山夜雪晴 深山野夫剧透 山野春光 山野风情 骨瘦如柴的意思是什么 骨瘦如柴什么意思 成家立业还是立业成家辩论赛 深奥莫测是什么意思 深奥莫测什么意思 热门文章 ·积毁销骨的意思是什么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什么意思 ·毁家纾难的意思是什么 ·毁家纾难是什么意思 ·斗艳 ·争 ·https://www.oubohk.cn/k/anshenlimingshishimeyisi/
5.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是什么意思 1、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2、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3、释义:和尚问:“在学习、学术方面比较优秀的人不席地而坐时会怎么样呢?”老师说:“你向什么地方安置好生活、寄托精神?”http://m.zuowenhang.com/bk2444679.html
6.立命的意思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的近义词立命的解释相关汉字立命 汉字组词立的组词命的组词 汉语词典为您提供立命,立命的意思,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什么意思,立命的近义词,立命的反义词,立命的拼音,立命的解释,立命的同义词 立命的同音词https://www.chaxw.com/cidian/id_v59qJO5VQRjo.html
7.立命(立命)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立命(立命)是什么意思安身立命-佛源语词词典 安身立命 生活有着落,有容身之地,精神上也有所寄托。《祖堂集·卷十七·芙蓉和尚》:“僧云:‘如何是法王苗?’师云:‘道什么!道什么!’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向什么处安身立命?’”近、现代汉语承用。《水浒传》第二回:“那里是用人去处,是可安https://www.feirao.com/cidian/222031Q.html
8.立命的解释立命是什么意思赵岐 注:“脩正其身,以待天命,此所以立命之本也。”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分字解释 lì立mìng命 展开阅读全文 ∨ ※ "立命"的意思解释、立命是什么意思由一棵小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https://www.ykxs.com/cidian/9282/
9.立命安身的意思,立命安身的近义词,立命安身造句和成语接龙立命安身是什么意思,立命安身用英语怎么说 立命安身的拼音 [lì mìng ān shēn] 立命安身基本解释 立命安身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立命安身百度解释 立命安身,拼音lì mìng ān shēn,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https://fy.tingclass.net/hanyu/%E7%AB%8B%E5%91%BD%E5%AE%89%E8%BA%AB
10.立命的意思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解释立命拼音汉语词典D777汉语词典提供:立命的意思,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的反义词,立命的近义词,立命的解释,立命的拼音,等词语解释。https://cidian.d777.com/liming4
11.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汉语解释立命的例句海词汉语频道为广大中文用户提供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的解释、立命的例句,更多立命汉语解释到海词汉语词典。http://m.dict.cn/hanyu/search.php?q=%E7%AB%8B%E5%91%BD
12.安身立命的意思安身立命是什么意思安身立命的安什么意思:安字含义为平静,稳定:安定 ,安心 ,安宁 ,安稳 ,安闲 ,安身立命 ,安邦定国的意思。安的意思 安的成语:包括安室利处、生知安行、为万安计、吕安题凤等带安字的成语。 安身立命的身什么意思:身字含义为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身躯 ,人身 ,身材 ,身段 ,船身 ,树身的意思。https://chengyu.yw11.com/cy/%E5%AE%89%E8%BA%AB%E7%AB%8B%E5%91%BD
13.安身立命的意思安身立命成语解释安身立命是什么意思 ān shēn lì mìng 生活有着落 安身立命之所 国语辞典 安身,得以容身。立命,精神安定。安身立命指有了容身之处,生活有著落,精神上有所寄托。《水浒传.第二回》:「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你们正在青年,须要晓得安身立命的道理。」也作「立命安身」https://www.xx5515.com/chengyu/607237
14.立命词语立命解释立命什么意思汉语词典> 立命 谓修身养性以奉天命。 每日三十词 貴骨 貴體 貴高 貴黨 貴齊 貴齒 貶伐 貶低 貶俗 貶值 貶價 貶刺 貶削 貶剝 貶勵 貶匿 貶坐 貶奪 貶官 貶家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 每日一成语:待贾而沽 每日一词语:走穴 每日一诗词:王秘监令人挽诗https://www.guoxuemi.com/hydcd/35388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