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中医内科》丨分型方药的趣味记忆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高清版详见:MindMaster(一林学习录)/“联系我”

分型与选方的趣味记忆(强联系)

分型:

22334(肝肺脾肾心)

方药:

肝:四物补肝阴

肺:沙僧补肺气

脾:四君益胃理中汤

肾:左右大补元气

心:天王祈福,养心保元婴

记忆思路:

“虚劳”的辨证,教材的编排顺序:

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但如果真按这个顺序来记,会很吃力。

比如复习“气虚”时,要先思考哪些脏器会气虚,哪些不会,然后再回想方药。

而换一个角度,

以“五脏为纲,气血阴阳为目”,则会简单很多。

比如“肾”,记住“左右大补元气”,

其对应的证型: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呼之欲出。

其实两种方法都要三步走,而为何难易有别?

仅在于我们已经习惯以五脏为起点,去发散思维。

同一个病系的方药一起记,信手拈来;

而打散了,交叉记,则变得生硬、艰涩。

因此我重新做了一张表格:

先记方,证型的推导仅在一霎间。

依然按照数字分组与数字标记、减法来走:

为什么虚劳?

就是因为年轻经常熬夜,干废(肝、肺)了先后天之本:脾肾,最后连心神也垮了。

2肝:

四物补肝阴

“四物汤”当然不是补肝阴的,而是补血调血的补血方;

“补肝汤”此前没出现过,所以其后加“阴”字,用歌诀记忆功效。

肝血虚——四物汤

肝阴虚——补肝汤

2肺:

沙僧补肺气

沙僧(沙参麦冬汤)天天扛着两担子行李,可不得补补肺(补肺汤)气?

肺阴虚——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汤”,老朋友了,滋阴润燥。

肺气虚——补肺汤

“补肺汤”虽然之前出现过,但每次都不作为重点去记。

所以同“补肝汤”一样,后面加个特定的字:气,以表明功效。

3脾:

四君益胃理中汤

四个君子(加味四君子汤)胃肠不好,益胃(益胃汤)用附子理中汤。

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脾胃阴虚——益胃汤

脾阳虚——附子理中汤

这三个方反复出现在脾胃病证中,对应关系就不多解释了。

歌诀仅以简单的逻辑串联起三者。

3肾:

左右大补元气

左(左归丸)右(右归丸)护法两边站,壮士气/大补元(大补元煎)气。

看到“元”字,一般我们都要想到“肾及元气”。

元气含有元阴、元阳,为一身阴阳之根,脏腑阴阳之本;

元气根于命门,而命门又在两肾中间(明·孙一奎)。

命门与肾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

“左、右”对“阴、阳”;

“元”多指“元气”;

或直接“元”字后加“气”,注明治疗肾气虚。

肾阴虚——左归丸

肾阳虚——右归丸

肾气虚——大补元煎

4心:

天王祈福,养心保元婴

老婆诞下早产儿,天王(天王补心丹)时刻祈福(七福饮)。要养好孩子的心(养心汤)血,保住元(保元汤)婴。

仅有“天王补心丹”是我们熟悉的,治疗心阴虚。

心,都是“新”方

心血虚不用经典的归脾汤,而用养心汤。

还有一处在“癫痫-癫证(心脾两虚)”中使用。

七福饮原本老老实实的治疗痴呆(髓海不足),现在被拿来搞心气虚。

索性“七”谐音“气”,不至于混淆。

刚说完“元”多对应“肾或元气”,心系立马来了一个保元汤,治疗心阳虚,啪啪打脸。

那么只好开脑洞,借用歌诀的画面联想出元婴,而婴儿都是纯阳之体,以此联结上“阳虚”。

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心血虚——养心汤

心气虚——七福饮

心阳虚——保元汤

证候拆解

辨病:

因为“虚劳”的主症像极了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所以辨病上要小心点。

但也别太担心,题干往往会直接给出“虚劳患者”,或提示其病程长久。

如果病程短,那极有可能只是伴随症状。

辨证简单:

先确定气、血、阴、阳虚证,

再通过五脏的关键词来辨证。

我就不列举它们各自的关键词了。

教材中,

“虚劳”的证候十分精简,可以多看几遍,

就当作是复习气血阴阳、五脏的辨证。

气虚

面色白或萎黄,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头昏神疲,肢体无力,舌苔淡白,脉细软弱。

舌象:

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

脉象:

细脉:气血俱虚,湿证。

弱脉: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肺气虚证

证候: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代表方:补肺汤加减

心气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

代表方:七福饮加减

脾气虚证

证候: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代表方:加味四君子汤加减

字面义:

四君子汤:补益剂(补气)——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

肾气虚证

证候: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

血虚

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目花,肌肤枯糙,舌质淡红苔少,脉细。

淡红舌:气血调和之象,正常人,或病之轻者。

心血虚证

证候: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

代表方:养心汤加减

肝血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筋惕肉瞤,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

代表方:四物汤加减

四物汤:补益剂(补血)——补血调血——营血虚滞证

阴虚

面颧红赤,唇红,低烧潮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安,盗汗,口干,舌质光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固定搭配:

舌红少苔/津,脉细数=阴虚

红舌:主实热、阴虚。

舌体小,舌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属虚热证。

“脉细数”在《中医内科》的语境下,就是阴虚内热。

数脉:热证;亦主里虚证。

肺阴虚证

证候: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北沙参:补虚药(补阴)——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补虚药(补阴)——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

麦冬:补虚药(补阴)——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麦门冬汤:治燥剂(滋阴润燥)——滋养肺胃,降逆下气——虚热肺痿;胃阴不足证

心阴虚证

证候: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加减

天王补心丹:安神剂(滋养安神)——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脾胃阴虚证

证候: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

代表方:益胃汤加减

肝阴虚证

证候: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面潮红。

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

代表方:补肝汤加减

肾阴虚证

证候: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左归丸:补益剂(补阴)——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真阴不足证

阳虚

面色苍白或晦暗,怕冷,手足不温,出冷汗,精神疲倦,气息微弱,或有浮肿,下肢为甚,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苔淡白而润,脉细微、沉迟或虚大。

阳虚证可兼气虚表现。

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润苔:提示体内津液未伤,亦见于常人。

细脉:气血两虚、湿邪为病。

微脉: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沉脉: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亦可见于正常人。

迟脉: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虚脉: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心阳虚证

证候: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代表方:保元汤加减

脾阳虚证

证候: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

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加减

附子:温里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理中丸:温里剂(温中祛寒)——温中祛寒,补气健脾——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中阳不足,阴寒上乘,或脾气虚寒,不能摄津,或中阳虚损,土不荣木

肾阳虚证

证候: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泻泄,舌质淡胖,有齿痕。

代表方:右归丸加减

右归丸:补益剂(补阳)——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THE END
1.千般疾病,不过四种病因劳身,这个相对于体力劳动的人尤为重要,我们身体能够承受的劳动强度和我们的年龄还有很多因素都相关联,千万别把“想当年我……”挂在嘴边,毕竟好汉不提当年勇才是现实,感觉到劳累时,就一定要休息,那是身体给出的明确的信号。 劳神,很多人已经很难分出了什么时间是在办公,什么时间是在享受家庭生活,没完没了的思考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08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