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这位18世纪中国最有权势的男人,在感情生活上不乏细腻和丰富。钮祜禄氏、乌拉那拉氏,还有魏佳氏,前者是皇帝的母亲,后面两位是皇帝的妃嫔。她们身处最高权力的风暴中心,在弘历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成为《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清宫剧争相演绎的对象
钮祜禄氏尽享恩荣
康熙四十九年夏,雍亲王感染“时疾”,福晋们多不愿接近。在此情况下,钮祜禄氏只好“奉妃命”,前往悉心照料,一连五六十个昼夜,亲王终于痊愈,钮祜禄氏由此得以留侍。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钮祜禄氏在雍和宫诞下弘历。
弘历直到12岁时,才见到祖父康熙皇帝,地点就在圆明园。康熙皇帝“见即惊爱”,遂命于宫中养育。康熙嫡孙百余人,唯有弘历能与祖父一起生活半年多。接着,钮祜禄氏在承德避暑山庄外狮子园第一次见到康熙皇帝。史料记载,康熙帝天颜喜溢,称其为“有福之人”。
近20年含辛茹苦的命运,最终迎来根本性改变。雍正元年十二月,钮祜禄氏被封为熹妃。钮祜禄氏的家世也得以抬升,册文称熹妃“毓质名门”。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病逝,弘历继位为乾隆皇帝。44岁的钮祜禄氏被尊为“崇庆皇太后”,迁入专供太后养老的慈宁宫居住。未来的42年,她都要以皇朝第一贵妇身份尽享“以天下养”的恩荣。
悲情皇后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虽贵为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却生前不能享受宠爱,身后又被拒绝颁给谥号,境遇令人感慨。
乾隆还在藩邸时,就由雍正做主,将乌拉那拉氏配为侧福晋。乾隆即位后,那拉氏先被封为娴妃,接着升为贵妃。由于遭受乾隆冷落,一直未见育有子女。令人稍感欣慰的是,皇太后尚能站在她这边。
乾隆十三年,皇帝宠爱的富察氏皇后在东巡途中仙逝。在皇太后的催促下,那拉氏由娴贵妃升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之事。
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皇帝首次南巡的队伍通过正阳门,皇太后钮祜禄氏、皇后那拉氏一同在侧。两个月后,在杭州圣因寺行宫,皇帝在诗作中突然流露出对那拉氏的愧疚,“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为了这一刻的回心转意,那拉氏等得太久了。乾隆十七年四月,那拉氏生下皇十二子永璂,后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十八日,那拉氏和皇帝在杭州圣因寺行宫突然发生冲突。这是乾隆帝的第四次南巡,太后自然也在。那拉氏怒气冲冲地跑到太后面前哭诉,恳求能在当地出家为尼。众目睽睽之下,又从袖中抽出利剪,将青丝齐齐剪断。满洲风俗,只有丧夫立志不再改嫁的妇女才会剪发。那拉氏的乖张之举显然触犯大忌,皇帝随后将其先期遣送回京。
从野史的记载来看,大多认为乾隆到处寻花问柳,才招致皇后剪发抗议。按照乾隆后来的说法,则是那拉氏成为皇后之后“自犯过失”,自己都在包容隐忍,可谓仁至义尽。应该说,两人积怨之深绝非朝夕之力。
第二年五月,那拉氏历次所受册宝被全数缴回,包括娴妃、娴贵妃、皇贵妃和皇后各一份。由此,那拉氏的所有名分就此一笔勾销。当年七月,那拉氏含恨离世,时年49岁。这一天恰为中元节。
魏佳氏获皇帝特别爱怜
在那拉氏皇后行将40岁之际,乾隆皇帝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一批年轻的妃子身上,其中就有后来诞育嘉庆皇帝、被追赠为孝仪皇后的魏佳氏。魏佳氏虽然入宫较晚,但接连生下四男二女,成为后妃中诞育子女最多的人。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位号仅次于那拉氏皇后。
魏佳氏,系魏氏死后所赐满洲姓氏。魏氏原为内务府管领清泰之女,这是《仁宗睿皇帝实录》中的说法。也有人说,魏氏本系苏州女伶,以色艺俱佳为乾隆所宠。
皇贵妃魏氏病逝时,年仅49岁,最小的儿子永璘才11岁。乾隆内心十分悲痛。
乾隆四十三年,皇太后钮祜禄氏辞世已有一年。此时的中宫,还有谁能打理?这年九月,锦州生员金从善从御道旁进递呈文,请求皇帝为皇后那拉氏一事下罪己诏,还要他再次册立皇后。面对这种“从来所未有”的“狂诞悖逆”之辞,乾隆震怒不已:“朕春秋六十有八,岂有复册中宫之理!况现在妃嫔中,既无克当斯位之人,若别为选立,则在朝满洲大臣及蒙古扎萨克诸王公,皆朕儿孙辈行,其女更属卑幼,岂可与朕相匹而膺尊号乎!此更可笑,不足论矣。”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一是自己年事已高;二是宫中没有合适人选;三是别行推选,则辈分相差悬殊,故立后绝不可行。事实上,魏氏去世后,就连总摄六宫事的皇贵妃亦不再选充。由此,魏氏成了乾隆在世时册封的最后一位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