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我这人不喜欢墨守成规,好奇心强喜欢变化,所以毕业后没有和大多数同学那样,进银行或会计事务所,而是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当时还被认为是个小网站“淘宝网”,花名叫羽彤。
受从业经历的影响,我的投资观念也比较激进,宁愿损失30%的本金,也想获取到50%以上的回报,低于10%收益率的产品基本不考虑。而这样的投资观念,也让我后面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2018年可以说是前半生的转折点,似乎前半生的好运都被我一下子用完了,老天要来历练我。
2018年开始的互金行业的接连暴雷,让数百万中产阶级的积蓄一夜归零,虽然我也是金融从业人员,但很不幸同样中招,因为过于贪婪高息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性,两百多万的积蓄说没就没了。
第二个打击是年初爸爸被查出得了恶性淋巴瘤三期,整个人一下子懵了,整晚整晚失眠,进各种病友群讨论治疗方案,下载各种医学app恶补肿瘤知识:淋巴瘤有哪些分型,有哪几种治疗方案比较有效,现在出了有什么新手段可以治,挂各种特需号找专家问诊。。。。
看药神这部电影哭的稀里哗啦,因为靶向药太贵,我也从病友那里买了印度和孟加拉版的复制版,这时候真恨自己经济实力不够,真恨那场暴雷,让我不能够给爸爸更好的治疗环境。
经常自责,如果一开始就带着爸爸去上海治疗而不是在杭州本地,如果一开始不换治疗方案,如果早一点去接受免疫治疗,可能结局会不一样。
不敢去回忆这段往事,只有得过重病的家庭,才知道钱的重要性:中国的医疗资源紧缺,原来还有特需医院这种地方,但一个晚上900以上的床位费,不能进医保;靶向药2-3万一盒,不能进医保;丙球蛋白,打一次3000-6000元,不能进医保;ICU2-3万一天。。。原以为自己也算中上收入水平,可一旦发生特殊情况照样捉襟见肘。
以前觉得身体好,每年花几万块买保险不划算,经历过这场变故,我开始重视保险规划,只有把家庭保障做好,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去努力赚钱!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显感觉已触碰到职业的天花板,
再向上突破,很难。
想象不出一旦过了40岁,自己再和一群90后甚至00后讨论产品需求会是怎样的场景。
我需要寻求一份还能再让我干20年的事业,而且是越老越吃香的那种。
目前市场上大体有四种渠道:
1.保险公司业务员:只能为一家公司代言,只会和你说产品的优点,不会说产品的缺点。
2.自己去网上找答案:信息量太大,甄别成本高,若身体有异常状况,更不能自己随意投保,很可能到时被拒赔。
3.保险经纪人:保险公司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供应商,我们可以多家对比。合同还是和保险公司签署,售后服务由经纪人和保险公司共同完成。
4.公众号自媒体:和保险经纪人类似,保险公司是他们的供应商,但一般只负责前期咨询,后续的理赔服务很难维持,万一公众号停止运营,你将和对接人员失联。。。
在保险经纪行业,这家公司有“三大”标签
1.行业老大
2004年成立,国内第一家从事个人寿险业务的保险经纪公司
2.业界口碑王
以“专业”和“佛系”著称保险行业
3.产品收割机
签约寿险公司67家,财产险公司48家,在售产品上千款
在我加入明亚之后,我才知道我的团队有“华南最高学历团”之称
这些优秀的同事是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暨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本科、硕士及博士们
他们来自律师/财务/医生/房地产/金融/教育等各个行业,组成了一个学霸级别的保险经纪人团队
他们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之路及对明亚的认可,让我更加坚定,我加入的是一个正确的团队!
经过半年的学习和实践,目前为明亚的高级保险经纪人,愿未来能服务好1000组有缘的家庭,成为你们的终身保险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