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如何诠释资料。完全是观点与角度吗?不完全是。
是:人的观点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举动往往建立在他的观点上。
神是永恒无限,圣洁的神。我们(人类)是有限,有罪的。
A.你必不能效法世界的观点。
罗12:1-2「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1.人不是掌权(自主)者,神才是。
箴16:9「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
神知道万事。
箴20:24「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
2.人可能极之错误。
箴14:12「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箴16:25「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3.很多时候人的了解错误,因为人生命的核心(他的心)偏离了正道。
耶利米17:5-10「耶和华如此说:『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那人有祸了。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见福乐来到。却要往旷野干旱之处,无人居住的碱地。倚靠耶和华,以耶和华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来到并不惧怕;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
B.因此你必须依循《圣经》的观点及指导:《圣经》的诠释乃至高准则。
1.要信靠神对人、事、物的检讨。
箴3:5-7「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为有智能,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
2.神的判断是绝对准确的;你的不是。
林前4:1-4「人应该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
林后4:1-4「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
林前2:12-16「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能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他呢?』但我们是有基督的心了。」
4.在神话语上操练如何以神的心思意念为你的心思意念。
来5:11-14「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约17:17「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
A.往往我们所用的词汇及观念(如「心理病」,「自我形象」等),及我们的思想模式充满着无知。
B.你需要令他以合乎《圣经》的词汇及思想模式取代之。
C.他(们)必须认识到:神的权柄要求(demand)我们信祂。
1.这需要查考《圣经》才能成功。
雅各书1:5-8「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能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只要凭着信心来,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将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
2.要求要信。
我们要亲自应用这教训在自己的生命中,然后用在我们的境况中。例:Joni,《轮椅上的画家》。
参《基督徒辅导个案集》
第3个案:自己(作丈夫)的责任;配偶的实况。
第20个案:『我就是不能啊!』自卑自怜,并没有完全功课。『不能=不愿意,对啊!』核心问题=不信(虽有祷告)。
(取自《基督徒辅导个案集》,页6-7,第3个案。)
菲丽斯不愿讨论这件事;她说她不愿意与丈夫一起来求助。现在法兰克坐在你的办公室向你哀求:「牧师啊,帮帮我;我不愿失去菲丽斯。我爱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样发展到这样的?」
问题:
(取自《基督徒辅导个案集》,页12-13,第6个案。)
「在表格上,米克,你写的是『教会会籍』问题,」辅导员说。「可否请你解释一下你的意思?」
「那么你在寻求神的旨意这件事上做了些什么?」
「主要是祷告,求神显明。我真相信神会的。」
「那很好。你期望神用什么方法显明祂的心意呢?」
「那,大概是通常的方法吧!你知道啦,就是一些小小的印证,个人感受等。我实在很愿心中知道自己应去那里,心中经历平安。」
(取自《基督教辅导个案集》,页162-163,个案20。)
「自卑感会令到我身体患病,连做人都没有力量。」葛斯说道。「我尝试根据你所讲的去做,但是总是不能。」上次辅导时,你(辅导员)要求葛斯请求他的父亲饶恕他,因他以前曾做了几件事得罪了父亲。而葛斯也向你承认是他的错。今次是葛斯第四次来辅导了。上两个星期(两次)约会中订下的一项功课作业,仍没有完成。
你对葛斯说:「你说『不能』,真正的意思是你『不肯』去做,对不?」
「不,我就是什么都不能作,」他回答说。「我不是一个中途而废的人,但是我就是不能做那一件事。我很想做;我也知道自己应该做,我的自我形象若不是这么低,我可能做到的。」
(取自《基督教辅导个案集》,页202-203,个案40。)
教导如何收集辅导所需要的资料(data)。
若有人问我如何去某某地方…而我不让他问完他的问题,就插嘴说:「噢,我知道那地方在那里。」然后我告诉他如何去那处。我岂是很愚蠢吗?你若听我的话去找的话,则更愚蠢!
原因在箴言18:13「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辅导中,真理(thetruth)(或事实)是必需品。
出23:1-3「不可随伙布散谣言,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证,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证屈枉正直;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
申19:15-21「人无论犯甚么罪,作甚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可定案。若有凶恶的见证人起来,见证某人作恶,这两个争讼的人就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面前。审判官要细细的查究,若见证人果然是作假见证的,以假见证陷害弟兄,你们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别人听见都要害怕,就不敢在你们中间再行这样的恶了。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神是真理,撒但是说谎的那一位。因此,事实的真相不单有用,而是必需有的!
这「必需性」是一个道德的问题。
例:耶稣知道一个人生命中要找那些资料:
尼哥底母:约3章。年青的官:可10章。
可10:17-31「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甚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甚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耶稣周围一看,对门徒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门徒希奇他的话。耶稣又对他们说,小子,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门徒就分外希奇,对他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A.你需要清楚看见真正的问题(definetheproblem)。
亚当斯(JayAdams)指出三个层面:
我加上第四个层面:
B.你需要从不同层面分析他(们):
1.P-Physical(身体方面):
睡眠习惯,饮食,运动,疾病,药物(吸毒),饮酒,残障等。
2.R-Resources(资源方面):
援助资源,受辅导者可得到的帮助。
3.E-Emotional(感情方面):
感情是好的,却可能带来麻烦:忧虑、郁抑、恐惧、恼怒/恶毒、无望、孤独等。例:亚希多弗:外表无问题,回家整顿后事,自杀!(撒下17章)
4.A-Action(行动方面):
人的举动会影响情绪(感情)的。
例:青年人说:「我真是丑!」他的行动便开始反映出来…
创4:5-8「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的发怒,变了脸色。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甚么发怒呢?你为甚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约壹5:3「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
大卫做(行动)他应做的(正当),然后感受改善。
大卫承认自己的罪,就不再消沉了。
5.C-Conceptual(观念方面):
人的推动力(motivation)是非常重要的。
例:犹大的人民总是在罪中跌倒,因为无论那些正直的王怎么说,他们仍然相信外邦的假神!成圣需从内里(心:heart)发出。
罗12:2「不要效法这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完全,可喜悦的旨意。」
弗4:23「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
林后10:4-5「我们争战的兵器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们都顺服基督。」
西2:8「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夺去。」
西3:2「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这点可从如何处理忧虑看得清楚:
腓4:4-9「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甚么德行,若有甚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a.先以感谢为祷告…b.然后心思…c.然后平安…d.问题的核心在于价值观,信念,观念。
谎言需以真理取代。
约8:31-32「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6.H-History(背景方面):
个人背景;找出事实(facts),不是弗洛伊德式(Freud)的虚幻:没有遵循的义务(obligations),或破裂的人际关系,或负罪感(guilt)生活习惯(habitpatterns)。
B.D.P.P.
C.功课:列出清单,把记录带回来。
D.观察举止:
E.问问题:
问「什么…?」(一类的问题)少问「为什么…?」(一类的问题)何时?如何发生?哪里?
页90,第45个案。页112,第56个案。
(取自《基督徒辅导个案集》,页90-91,第45个案。)
布鲁士,他的太太密姬,及女儿嘉兰一起来见牧师(辅导)。牧师有些惊奇;他只以为两位家长会来。
(取自《基督徒辅导个案集》,页112-113,第56个案。)
「他是!他是偷看女人的坏蛋!」舒莉一面哭,一面嚷道。
「但是莱斯晚上出街!你想假如他不是偷看女人,晚上为什么要上街?他又不肯告诉我出去干什么。」
「牧师,我不知道告诉她多少次我为什么上街,讲到我面红耳赤了,但她总不相信我。所以我不再告诉她了。有什么用嘛?」
「那么,你告诉牧师上星期二发生的事!」
「我已跟你说了十几次啦,事情不像你所想象的。」
「噢,不是吗?那么你为什么买那对望远镜!?牧师,上星期二我在他的车里找到一对望远镜,就是他差不多每晚驾驶的车!」
教导如何投入受辅者的生命。
综览:
有时我们会视辅导者为权威:
例:在沙发椅背后,控制/玩弄(manipulate)。
有些人视辅导者为促进解决方案者(facilitator):
受辅导本身是好人;这「善」若被引发出来,他就能自己设计解决方案。
不是的。辅导员也是罪人,不过神赐给他权柄;他的任务是要培训(coach)受辅导者如何荣耀神。耶稣基督乃是「奇妙的策士」(赛9:6),或作「辅导」,他进入人的生命(deepinvolvement),不过他没有犯罪。
参来4:15「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
我们必须像基督一样,深深投入生命。
例:基督在登山变相之表现。他是在祷告中被荣耀。这引致有权柄胜过鬼魔。
在使徒行传里,圣灵带领教会祷告。你要具体地,逐件事项为受辅导者祷告。
例:太9:35-36「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
A.耶稣基督是好牧人(约10章),不过他也是羊。
B.他成为我们的一分子,为要受苦。你若与基督共受他的苦难(fellowshipofHissufferings),羊会跟从你;若不是,他们不会跟从。
例:耶稣。
太11:28-30「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神话语的轭是轻省的,正因为那位负着轭的(主耶稣)呼召你与祂同负这轭。若是劳工鞭打奴隶,要他负轭,这轭必然显得沉重。
例:保罗。
林前2:1-5「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传神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能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能,只在乎神的大能。」
你必须倚靠神的话语及神的大能,不靠自己。
林后4:1-2「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你必定不可改变或歪曲神的话语。耶稣服在律法之下,以救赎罪人脱离律法的咒诅。你乃在律法之下(不过借着基督的血,已从律法的咒诅释放出来了)。你是仆人君王(servant-king),不是暴君。
加4:4-5「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
林前13: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A.不要介意,以为他冒犯你。
B.除非事后证明错误/虚假,不然要接受受辅导者所讲的为真实。
C.当他是一位有道德责任的人来对待他。
D.收集资料。
E.立约同伴。
F.爱人原则。
路6:31「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A.神是赐盼望的神,鼓励人的神。请注意:盼望是从《圣经》那里来的。
B.林前10:13是一个赐盼望(现实的盼望)的好例子。参看林前全卷书,作大纲。特别为林前10章作大纲。可见神是如何赐人盼望的。
林前10: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C.人若没有盼望,是不会改变的。
箴12:25「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欢乐。」箴15:13「心中喜乐面带笑容,心里忧愁灵被损伤。」箴17:22「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18:14「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
D.圣经中盼望的例子。
E.不过,不要说得过份。
A.要求他完成一些能帮助他的功课。
B.其它信徒的直接,实际援助。这能表达爱,帮助生命开始改变。
引言
彼拉多向耶稣询问:「什么是真理?」永恒真理道成肉身,站在彼拉多面前,而他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错过了认识真理。你千万不要活在黑暗里!
目的:
提供《圣经》辅导背后的,全面的《圣经》真理架构(biblicalframework)。
A.神是三一神:
他是三位格(personal),而一神(unity)。涵义:
a.万事并非千篇一律不变(notstatic)。b.万事亦非变化无穷(nottotalflux)。
因此:神在宇宙中有真正的目的(purpose),人有被救赎的盼望。宇宙中有真理;事物的真相并非见仁见智(eclectic),也非变幻无穷。人在认识真理上,可有真正的长进,不只是死守传统而不动。
2.个体与群体:人与人之间是有维系的(socialconnections)。
我们必须了解:a.个人b.家庭c.教会d.政权
每一方面都重要,每一方面都有天赋权柄,每一方面与其它方面之间必须平衡。
因此:任何心理/辅导学派,若偏其一而忽略其它,结果必然失败。
3.平等与服从(subordination)。
神设立了秩序(order),神设立了权柄(authority);权柄不是辖制(oppression)。
因此:激烈强调平等(egalitarian)的心理学派,如女权(feminist)心理学,或革命心理学,必然失败,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尝试改变人,也必然失败。
B.神是创造主:
是圣洁的神,绝非与被造物/被造者等同,绝不与被造者混淆;神与他所创造的一切之间,有着绝对的区分(Heisholyandseparatefromallcreation)!
1.神与他所创造的,需有绝对的分辨(absolutedistinction)。
因此:辅导需以神为中心(God-centered),而不以人为中心(notpeople-centered)。神本(theistic)辅导是正确的辅导。人本(humanist)辅导乃不正确的辅导。
以人为中心的神学信仰,必然导致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辅导学。
2.人永远不会化身变成神。
因此:「位格际」(transpersonal)辅导中有神秘主义(mystical),不合乎《圣经》。
C.神是永活主(Lord):
神是独立自存的(aseity),唯有他是绝对掌权的(independentsovereign)。
1.神不是进程神学(processtheology)中的「神」(god)。
2.人是在神的权柄(authority)之下。
因此:在一切的辅导中,神,神的律法,及人谦卑顺服神的律法,都是不可或缺的。
D.神是盟约之立约守约主(covenantLord):他介入他子民之生命中。
1.生命有盼望。
2.有救赎。
3.神是寻找罪人的救主。
因此:单凭理性(rationalism),或凭自己之力量毅然面对生命(stoicism),都不合乎真理。
E.神是圣洁神。
1.他是独一无二的圣洁。
2.他是全然纯洁,毫无罪恶(morallypure)的。
因此:道德伦理至为重要,不可被视为见仁见智。罪(sin)是真的事实。罪是严重的事实。
辅导的核心,乃引人悔改(repentance),效法神的义(righteousness)。
《圣经》关乎「认识神」的教义(TheDoctrineoftheKnowledgeofGod)。
A.人的生存,需赖神的特殊启示(specialrevelation),神话语的启示(verbalrevelation)。
1.人被创造,是要与神有所契交(fellowship)。
2.人犯罪堕落前,神曾向人说话(启示)。神颁布给人守约之责任(covenantresponsibilities),神并在这方面给人教导(instructions)。
3.人犯罪堕落前神已讲及审判,讲及恩典。
[注:「科学」(science)一字,垃丁文字根是「知识」(scientia)的意思。]
1.神吩咐人在约中要工作(work),这包括给动物及万物命名。
2.神给万物真相(reality)之范畴(categories)订下定义(definition),并把定义(宇宙观)颁给人。
希伯来书4:12-13「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办明。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3.神给人认知(perceive)事物真相(reality)的能力。
a.箴1:17「好象飞鸟,网罗设在眼前仍不躲避。」
箴31:1-6「利慕伊勒王的言语,是他母亲教训他的箴言:我的儿啊,我腹中生的儿阿,我许愿得的儿啊,我当怎样教训你呢?不要将你的精力给妇女,也不要有败坏君王的行为。利慕尹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王子说:『浓酒在那里?』也不相宜。恐怕喝了就忘记律例,颠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可以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
c.来5:11-14「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来1:1-4「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借着他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借着他创造诸世界。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着的右边。」
C.《圣经》是全备的(sufficient)。
1.《圣经》是:
a.必需的(necessary)。b.权威性的(authoritative)。c.清晰的(clear,orperspicuous)。d.全备的(sufficient)。
《圣经》之四重属性(AttributesofScripture)。
2.《圣经》本身宣称其全备性(sufficiency):
a.提后3:15-17
「并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能。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b.彼后1:20-21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
3.《圣经》的全备性是因为神亲自(personal)的说话。
a.对《圣经》的不同看法(论调):
i.《圣经》是一本「存在主义」式的小说。ii.《圣经》是一本神圣(divine)的小说。iii.《圣经》是一套三卷丛书中的第三卷。iv.《圣经》是神所呼出的,神的面,神的气(breath)。
b.只有第四种《圣经》观才真正正视《圣经》本身的自承(self-definition)。
D.《圣经》对人的得救,及人的成圣(不论是个人或群体),都是必需的。
1.诗119:1-16「行为完全,遵行耶和华律法的,这人便为有福。遵守他的法度,一心寻求他的,这人便为有福。这人不作非义的事;但遵行他的道。耶和华啊,你曾将你的训词吩咐我们,为要我们殷勤遵守。但愿我行事坚定,得以遵守你的律例。我看重你的一切命令,就不至于羞愧。我学了你公义的判语,就要以正直的心称谢你。我必守你的律例;求你总不要丢弃我。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我一心寻求了你;求你不要叫我偏离你的命令。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耶和华啊,你是应当称颂的,求你将你的律例教训我。我用嘴唇传扬你口中的一切典章。我喜悦你的法度,如同喜悦一切的财物。我要默想你的训词,看重你的道路。我要在你的律例中自乐;我不忘记你的话。」
2.约17:17「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
3.徒20:32「如今我把你们交托神和他恩惠的道;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
4.雅3:13-18「你们当中谁是有智能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能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这样的『智能』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惟独从上头来的智能,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裁种的义果。」
5.诗19:1-14「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神在其间为太阳安设帐幕,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他从天这边出来,绕到天那边;没有一物被隐藏不得他的热气。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能。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况且你的仆人因此受警戒,守着这些便有大赏。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耶和华我的盘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
神话语的启示,与他的一般启示(generalrevelation)在形式(form)及功能(function)上都不同,但特殊启示乃建基于一般启示!
[译者注:人不是在真空里接受《圣经》的(特殊)启示。接受《圣经》启示的人,在自然界(被造之物)及内心里已经拥有神一般的启示,神已经向全人类自我显明,叫人无可推诿。神的一般启示叫人已经认知神,叫人能认知,接受神特殊(话语)的启示。人无论在堕落前或堕落后,都需神特殊的启示才能获知永生之途,单靠一般启示并不足够。一般启示在形式(form)上是透过被造之物及在人心中,不是透过话语。一般启示在功能(function)上是要叫人无可推诿,并不是引人得救。因此一般启示与特殊(话语)的启示在形式及功能上都不一样,但是前者是必需的,带有权威的,清晰的,与足够(sufficient)叫人无可推诿的。在属性上,一般启示与特殊启示,有同样四方面的相同属性。
结论:特殊启示是建基于一般启示,两者属性(attributes)相同,但形式(form)及功能(function)不同。]
A.人是神的形象:他是被造中最高者。
1.人不是禽兽。
因此:深层心理学(depthpsychology)及行为主义(behaviorism)均不合乎《圣经》。人并不是受害者(victim)。[注:这是指人性基本的特质而言。]CarlJung的「回忆的医治」是错误的。生物化学(biochemistry)之因果(宿命)论(determinism)是错误的。非基督教的环境(environment)因果论也是错误的。[注:意思是说,人要自己责任如何对面人生,不可怪责过去的回忆、上一代给予之伤害,环境造成的因素及对自己的影响,也不可把所有问题推在生物化学因素上。人要对自己的响应(responses)负责任(responsible)。]
2.人也绝不是神。
B.人是盟约中的仆人(covenantalservant)。
1.人与神的关系,不是他众多关系中之一个,而是最基本,最关键性的关系。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因素。
a.任何一思想系统,把宗教视为「另加」或「外加」的因素,是不合乎《圣经》的。b.任何一思想系统,完全忽略宗教(人与神之关系)的因素者,则更不合乎《圣经》。
2.人被造,活着是为要服事(madetoserve):人不是自主,自法者(autonomous)。
a.人可服事神。b.人可服事撒但。
因此:任何一思想(心理学)系统,若把人从神,从顺服神分割出来,以这种分割的人观辅导人的,都是错误的。
C.人是以他的心(heart)主导生命的。
1.人性之核心乃人的心,人的心是与神的心平行(parallel)的。[注:人的心是神的心之「模拟」(analogy),即神的形象不是同等者(equal)。]
2.人若要有持久的生命改变,必须从内心改变(heartchange)。
3.人生存的(典型)流程如下:
a.心→b.悟性之灵→c.良心→d.意志→e.行动→f.感觉→
4.上述是很复杂的过程,是互动(interactive)的。
因此:任何忽略「心」的因素的辅导,必然不能正视「核心问题」。
D.人乃「是灵也是体」(pneuma-somatic)之活物。
1.人是有道德性的活物(moralbeing)。不过,肉体层面是真的(real),是重要的。因此:任何「身体疾病」或「心理病治疗」的人观(model)均不足够让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人的真相。
2.人乃「二元」(非「三元」)。(慕理JohnMurray)。
3.人乃整体,乃「一元」。(亚当斯JayAdams)。
因此:事实上人的思想,愿望及行动是不能硬性分割的。
A.罪是与神的约有关,有群体关连性的。
1.神设立约的头/代表,这是事实。
罗5:12-21「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像。只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的临到众人么。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么。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借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
林前15:20-28「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神。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祂的脚下。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因为经上说:『神叫万物都服在祂的脚下。』既说万物都服了祂,明显那叫万物服祂的不在其内了。万物既服了他,那时,子也要自己服那叫万物服祂的,叫神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
林前15:45-49「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但属灵的不在先,属血气的在先。以后才有属灵的。头一个人是出于地,乃属土。第二个人是出于天。那属土的怎样,凡属土的也就怎样。属天的怎样,凡属天的也就怎样。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
2.人是与亚当有关系的,但也可与基督建立关系。
因此:纯粹个人主义是错误的。
B.罪有它遗传的一面。
1.人有心(heart)。
2.人的心败坏了。因此,人的堕落涉及他人性的全面。
3.人需要圣灵藉他的大能赐一颗新心。
因此:人(堕落后的人类)出生性非本善。人不是「无辜」的,小孩子也需要辅导。不能以为某年龄以下之儿童不用负道德责任。
C.罪有它成习惯的一面。
1.人真的是罪的奴仆。
2.成圣是一个过程:
弗4:20-24「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3.生活形式上的罪是事实,从祖先学的。
彼前1:21「你们也因着他,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又给他荣耀的神,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
因此:罪与「瘾」(addiction)看起来虽相似,但事实上不同。一个人可能在罪恶权势(dominion)之下。
D.罪有它意志的(willful),明知的(conscious)一面。
1.明知故犯的罪行,是个事实。犯罪而因此有罪(guilt),是真的。
罗14:23「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2.人会亲自犯罪背叛神。
3.这些不是「习惯性」的罪。
4.这些罪不是魔鬼或邪灵的工作。
因此:人要为自己的罪行负责。
A.基督是「神─人」(TheGod-Man)。
1.他是新约(永远的约)的中保。
2.他是第二位亚当、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
3.他是我们的典范。
B.基督是替代者。
1.他在世的一生是完全无罪的。
3.他是唯一代罪者。
因此:自助心理学(self-help)是不足够的。只有基督的血能除去罪孽(guilt)。
C.基督是已升天之主。
1.他坐在父亲的右边,在荣耀中掌权。
2.他已胜过罪、疾病、鬼魔及死亡。
3.他差遣圣灵,唯有圣灵能改变人心。
因此:除了基督/圣灵的工作之外,人并不需要什么帮助。
A.圣灵是有位格的(aperson)。
1.辅导是人对人(personal),不是机械式的活动。
2.圣灵总是以基督及基督的工作为中心。
3.圣灵必然用他(所默示)的话。
因此:辅导中,人的因素是必需的。计算机(计算器)不能从事辅导。
B.辅导者要有效地辅导,必须靠圣灵。
1.圣灵赐下辅导者所需要的。
赛11:1-2「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能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
2.圣灵赐人恩赐(gifts)。
罗12:1-8「所以兄弟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按我们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的人,就当甘心。」
因此:辅导所需的,是一位虔诚信徒运用属天的智能,而不是政府所发的执照。老师若完全训练好学生,学生必然会像老师。
C.受辅导者要改变,必须靠圣灵。
1.圣灵是赐重生的那一位;意即:圣灵是改变人心的那一位。
2.人若要悔改、信靠主,必须重生。
3.人若要顺服神,若要作出改变生命的顺服,必须先有信心。
4.人若要成圣,若要「脱下」及「穿上」,必须先经历生命的改变。
弗4:22-24「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5.圣灵的工作是生命中一个过程。
罗7-8章。
6.圣灵重生一个人那时起,便内住在信徒的生命里。
林前12:1-3「弟兄们,论到属灵的恩赐,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你们作外邦人的时候,随事被牵引,受迷惑,去服事那哑巴偶像,这是你们知道的。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林前12:12-13「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我们不拘是犹大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因此:重生之后,人不需要「第二次的福气」(救恩)。只需要被圣灵所赐的浇灌。
A.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1.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元首。
2.教会是圣灵的殿。
3.教会是唯一(神设立)的敬拜神及灵命长进(成圣)的地方。
4.教会是必需的;教会是足够的。
因此:AA(AlcoholicsAnonymous)等「自助」(self-help)治疗小组都尝试取代教会。
B.教会有神所赐的权柄。
1.教会有天国的钥匙。
2.教会有属灵管教(惩戒)的权柄;这权柄并无赐给家庭或政权。唯有教会拥有神国度的钥匙。
即:洗礼、圣餐、管教(惩戒)。因此:辅导应由教会执行,不由私人「医生」或辅导挂牌执行。
A.基督掌着王权。
1.神从来就掌权管着历史。
2.基督在十字架上,及借着身体从死里复活,成就了他的计划。
3.基督已升天,被提在荣耀的「右手」处。
4.基督已胜过:
a.世界b.肉体c.魔鬼
因此:辅导必须以祷告及其它方法谦卑倚靠神。基督的主权是不可或缺(不是给我们选择)的。
B.基督现在赐我们盼望。
1.林前15章。
2.林前10: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因此:神若愿意,没有一个问题是他不能解决,没有一个情况是他不能改变的。
C.基督必再来,这给我们对未来充满盼望。
1.万国的公义。
2.教会的公义。
3.个人的公义。
因此:受害者,神必为他们伸冤。我们必须以公义面对(辅导中的)问题。
说明《圣经》能,并具体提供辅导方法的指引。
《圣经》不是物理教科书,却是人际关系的教科书。辅导的目的是帮助人活得像基督;而这只有借着圣灵使用《圣经》方能达到。方法论乃从神学(《圣经》真理)而来。
赛40:12-14「谁曾用手心量诸水,用手虎口量苍天,用升斗盛大地的尘土,用秤称山岭,用天平平冈陵呢?谁曾测度耶和华的心(或译:谁曾指示耶和华的灵),或作他的谋士指教他呢?他与谁商议,谁教导他,谁将公平的路指示他,又将知识教训他,将通达的道指教他呢﹖」
赛22-23「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象蝗虫。他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棚。他使君王归于虚无,使地上的审判官成为虚空。」林前2:16「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他呢﹖但我们是有基督的心了。」
1.圣灵在每一段经文都有很具体的意义(meaning)和目的(purpose)。
例:出23:19「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出34:26「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申14:21「凡自死的,你们都不可吃,可以给你城里寄居的吃,或卖与外人吃;因为你是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经文的意思是什么?经文的目的是什么?
2.你必须按圣灵原本的目的(purpose)使用每段经文。
例:撒种的比喻。太13:1-52。用作激励基督徒多结果子?错!应用作布道,向自以为义的人传神的福音。
B.你必须顺服在圣灵的目的/用意(purpose)下。
1.你必须不断长进,不断顺服神。
例:JohnBroger之自我指责(self-confrontation)。连弗洛伊德(Freud)也要求他的心理分析家(analysts)接受分析(analysis)。
2.你必须活出《圣经》的教导。
来2:14-18「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他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你若想要帮助别人(人是人,不是天使!),你须晓得如何对付自己的罪!
C.你必须单单倚靠圣灵。
约17:7「如今他们知道,凡你所赐给我的,都是从你那里来的;」
提后3:15-17「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能。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备行各样的善事。」
旧约犹太王多有初期爱神,后期跌倒的。你不能只说自己是属神的人,必须紧紧跟随他!
圣经辅导过程中之重要步骤:
A.投入生命(Involvement):
不能袖手旁观。也不只是同理(empathy)。根据《圣经》,介入生命(involvement)。耶稣对人动了怜悯的心!
B.收集资料,调查状况(Investigation):
不要以为受辅导者一无所知。也不要以为受辅导者所讲的尽都准确、真实。你的责任,是找出事实的真相(nothingbutthefacts)。
C.了解真相(Interpretation):
以真理诠释生命及事情的真相。不是以自主的人为智能。不以凭辅导员的感受或「第六感」。乃根据神话语的真理。「你看见神所看见的吗?」
D.教导真理(Instruction):
不是用人为的理性推理。也不是用人的力量善诱(persuasion)。不是引发人的所谓「天生之善」。乃是教导神的吩吋(instruction)。
E.立志改变(Intention):
辅导过程不能止于提供智能的诠释(insight)。人有责任,与永活神立约(covenant)。献身有其代价!(Costofcommitment)
F.付诸行动(Implementation):
辅导的面谈约会(sessions)并不是辅导的目标。人需要有行动,人要顺服神。辅导者需真正牧养群羊。
G.全面重整(Integration):
不只是改变生命的某一、二层面。而是一个过程,不断重整,重构(re-structure)生命的每一方面,以致终于在全能神里面获得真正的释放。
辅导过程七步骤:
#1.「《圣经》不是一本辅导学教科书。」
答复:是的,「严格来说」(inthetechnicalsense),《圣经》不是辅导教科书。不过,《圣经》的确是最大两条诫命(如何爱神、爱人)的教科书。
#2.「拒绝心理学的真理,未免太幼稚了。」
答复:我们接受事实(facts)。
#3.「心理学的训练是必需的;至少是较佳。」
答复:严谨的释经及教牧训练较佳。然而,从圣灵所赐的智能,得知如何运用解经及教牧训练之成果,是必需的。
#4.「圣经辅导派(noutheticcounselors)是用《圣经》作人身攻击者。」
答复:是的,真有这可能(危险),但不必如此。
#5.「圣经辅导学不过是《圣经》式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或《圣经》式的现实治疗法(realitytherapy)而已。」
答复:我们不单处理行为,也正视动机(motivation)。基督徒引用世俗心理学家,并不一定表示我们完全同意他的思想系统;不一定表示我们从他那里「借」他的理念(concepts)。
1.这课提供一些综论(Generalizations),为帮助我们有清晰的思考。从极端世俗、异教的观点,到彻底合乎《圣经》的看法,有很大的距离,中间包含很多不同看法的可能性(spectrum)。例如:华尔裴德(B.B.Warfield,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普林斯顿神学院著名护教、神学教授)在他所着《救赎计划》(ThePlanofSalvation)中,用图表列出救赎论(soteriology)不同的观点。
2.这只代表我的分析,可能有差错,可以作调整。教牧辅导学中最关键性的神学问题乃是:基督教神学与世俗心理学的融汇贯通(integration)有用吗?必须吗?
你必须认真衡量《圣经》与被造界(宇宙)之间的关系。《圣经》是神独特的、完整的、透过话语的(verbal)启示。而宇宙是神创造的,其中有神无所不在的(pervasive)、无言无语的(non-verbal)、不完整的、(对我们获救赎)不足够(insufficient)的启示。
你亦需较量圣灵救赎及非救赎(一般)性的工作之间的关系。圣灵救赎性的工作,包括他用《圣经》胜过罪(人类堕落)的后果,包括理性的(noetic)及其它方面的后果。而圣灵一般性的工作,乃在人类中抑制(restrain)这些堕落的后果(神学上称之为「普遍恩典」)。换言之:完全堕落、背叛神的人,还能学到什么、做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有那些东西,只有重生了的圣徒,在圣灵的引导下,按着《圣经》的教导,才能学会的?
这些问题在一些书上已有较广泛性的讨论:H.RichardNiebuhr,ChristandCulture.C.G.Singer,ChristianApproachestoPhilosophyandHistory.
从某一个意义上,神学的历史发展,可视为世俗异教文化与思想,及基督教信仰之相互冲击关系的历史。世俗异教文化,必然刺激教会从事神学反省及信仰的重述。你对「基督与文化」这问题所采取的立场,会深深地影响你在某些具体课题上采纳什么观点。
在历史上有些关键性的事件、争辩,都反映出这事实:
一、世俗混合派(SecularSynergism):
例如殉道者游斯丁(JustinMartyr)。基督教词汇掩饰一些世俗异教的观念。例:人际存在主义(Transpersonalexistentialism),及后现代之重构主义(postmodernreconstructionism)。基督教乃世俗异教中所有美善(good)的成全(perfection)。「属文化之基督」(Christofculture)。耶路撒冷(神的城)乃雅典(人的城)之延伸及完成(completion,extension)。例:D.Capps,BiblicalApproachestoPastoralCounseling.
二、敬虔分离派(PietistSeparatism):
三、互辅组合派(SyncretisticSynthesizing):
例如亚奎那(ThomasAquinas)。认为与世俗混合,或与世界分离,都不对。基督是凌驾文化以上之主(ChristisLordoverculture)。教会必须治理(ruleover)社会。文化在某层面还过得去,但需要基督来成全(perfect)它。「在文化以上的基督」。耶路撒冷占据雅典,用作耶路撒冷的用途。例:J.Carter;BruceNarramore,TheIntegrationofPsychologyandTheology.
四、圣经信仰派(ScripturalScholars):
例如亚他拿修(Athanasius),奥古士丁(Augustine)等。与「互辅组合派」同样地反对世俗混合派及敬虔分离派。不过互辅组合派有一套缺久的神学(信仰)架构;这套信仰没有认真面对堕落对理性带来的严重后果(noeticeffectoftheFall),尤其是对科学及神学的严重影响。这神学架构一带了进来,「自然」与「恩典」之间的二分(dichotomy)则无法克服。因此,互辅组合法趋向世俗混合派。
圣经信仰派认为基督来是要拯救、改变(convert)文化。耶路撒冷要向雅典在人生社会每一层面宣讲救赎真理,为要三一真神得着他应得的荣耀。例:亚当斯,《成功的辅导》(JayAdams,CompetenttoCounsel)。
圣经信仰派,在处理社会学科及圣经辅导时,与上述其它三派有七方面不同;这是进路的不同,是关键性的不同:
上述四派之神学(信仰)思想,在每一方面都可以比较、看得清楚。在几项关键性的教义上作出比较,可帮助我们分辨各派在本质上的不同,及在如何面对辅导上的不同。
A.世俗混合派
人可自己发现真理,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秩序及真理。
B.敬虔分离派
《圣经》只在属灵事上是真理;科学在物质方面是真理。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相互关系。
C.互补组合派
D.圣经信仰派
神在我们生命每一层面都掌主权。神借着《圣经》为我们诠释生命的真义。理性及人的经验,是低于《圣经》,是《圣经》的仆人。知识与智能,只分属天(从神来的)及属世(从人来的)两种;参雅3:13-18。
「你们中间谁是有智能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能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分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这样的智能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在何处有嫉妒、分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惟独从上头来的智能,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圣经》的本质:人写的小说一般。
目的:鼓励人要有信心。
《圣经》的本质:神写的(小说)。
目的:叫人得到永生、救恩。
《圣经》的本质:是一套三卷的书中,继卷一及卷二(理性,经验)之卷三。
目的:使人得救恩、安慰。
《圣经》的本质:神的话(神的面)。
目的:叫人得智能以致得救;使人成圣;还给人治学(科学)的指引。
参:诗19篇;罗1:16-3:2;罗8:6-8;林前2:6-16;提后3:15-17;来4:12-13;来5:11-14;彼前1:22-2:3;彼后1:3-21。
细读经文
诗19篇「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神在其间为太阳安设帐幕。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他从天这边出来,绕到天那边。没有一物被隐藏不得他的热气。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能。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况且你的仆人因此受警戒。守着这些便有大赏。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耶和华我的盘石,我的救赎主阿,愿我口中的言语,心中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
提后3:15-17「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能。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来4:12-13「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来5:11-14「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彼前1:22-2:3「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从心里有古卷作从清洁的心。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道。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雕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从一个角度看,根本没有真理的启示。人自己来诠释宇宙。从另一个角度看,一般(普遍)启示乃唯一种类的启示。与世俗异教一样,有这两方面之间的紧张关系。
唯有《圣经》是神的启示。但在科学方面,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知识是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
一般启示与特殊启示(《圣经》)在同一水平。因此,一般启示能帮助人得救,成圣。
一般启示有它的价值,但它是不完整的。它没有神的律法那么具体仔细。它只能像律法一样,使人扎心知罪,及被定罪(其实在这方面还没有律法那么有效!)。
参诗19篇,罗1-2章。
二种可能:
普遍恩典为救赎恩典作准备工夫。像亚奎那一样,自然与恩典二者之间有着鸿沟(这种二分法有时很明显,有时只是暗示)。参附录六,〈日光之上及之下的启示〉。
普遍恩典主要的功用,是抑制人的恶,让人活出一般程度的善(generalgood)。创4-5章。范泰尔用「借来的资本」(borrowedcapital)解释这事实。不过,能改变人心的,只有神拣选、救赎的恩典。
被造物(无生命):数学、物理、化学……被造物(有生命):生物学、社会学……被造物(人):心理学、神学……
关于人对自然界(被造物)之研究,有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越接近研究人,我们就越需要《圣经》。人的罪性影响着他的观察及理论建构。《圣经》是必须的;有至少三个原因:
一、《圣经》的内容,及神与人立约的目的,把重点放在神、人(位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上面。《圣经》关心的是人。因此当我们从研究死物、到动物、到研究人的时候,《圣经》所提供的直接资料就越来越多。
二、神所创造的一切(整个宇宙)都反映神本性的某些层面。不过唯有人是神的形象,人对神本性的反映,是其它被造物无法做到的。因此,堕落的人压抑(阻挡)真理,在社会科学方面会比在自然科学方面更严重。越接近心理学及神学,人对真理(事物的真相)的歪曲便越大。「所有真理都是神的真理」,不错;不过,究竟什么才是真理?
三、只有圣灵使用《圣经》,才能取代罪给人带来的有色眼镜(对事物真相的歪曲),换给人真实(正确)的范畴(truecategories)。
来4:12-13。「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圣灵与《圣经》也给人带来看见(认识)真理的能力。
罗:8:6-8「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
林前2:6-16「然而,在完全的人中,我们也讲智能。但不是这世上的智能,也不是这世上有权有位、将要败亡之人的智能。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神奥秘的智能,就是神在万世以前豫定使我们得荣耀的。这智能世上有权有位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他们若知道,就不把荣耀的主钉在十字架上了。如经上所记:神为爱他的人所豫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能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或作: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纔能看透。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他呢?但我们是有基督的心了。」
来5:11-14「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纔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Capps在其书中颇欣赏「共识时代」(AgeofConsensus)中的「心理化的教会」(psychologizedchurch)。他说:
Hiltner书中一章论及教牧辅导中之宗教资源;其中提及祷告,《圣经》,宗教书籍,基督教教义,圣礼及礼仪。讨论《圣经》的一段中的重点是:《圣经》之运用需与正确的辅导原则一致。作者检讨了一次用诗篇38篇之亮光探索受辅导者情况之辅导约会;Hiltner承认,牧者作了些少的解经:「不过,重要的是,他没有从事道德训诲,教导普遍原则,加以压力,或提供指导。相反地,他了解、接纳、澄清、及帮助综合(consolidate)。」从Hiltner的观点来看,这位牧者使用《圣经》的方法乃与值得推介的辅导原则一致。(Capps,页19)
Capps继续提到新正统神学(neo-orthodoxy)的再起,及保守派(包括GaryCollins及JayAdams)的发展;然后用肯定的语气提及「缓和派」(themoderates)的再兴。这等于回到「共识时代」(consensus)。
Cobb在他书中末段对恢复用《圣经》的词汇作出了建议,但却没有详论实践出来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次年DavidSwitzer在他的书《牧师、传道、人》(Pastor,Preacher,Person)中又讨论了教牧辅导中如何使用《圣经》这课题。Switzer的观点正如Hiltner较早所强调的,是认为任何《圣经》的运用都不可违背基本辅导原则。他照着RobertH.Carkhuff的研究结果指出,有效的辅导必须有准确的同理(empathy),对受辅导者的尊重(respect),具体性(concreteness),真诚性(genuineness),辅导者的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面责(confrontation),及直接性(immediacy)。因此,所有《圣经》之引用,必须与这些有效辅导之条件一致。(Capps,页37)
Capps的结论是,我们应当欢迎这「共识」的再兴。
因此,我们已看见共识,就在辅导中任何《圣经》的引用必不能违背辅导者一般运作时所依循之原则。假如《圣经》的介入会使当次辅导约会的方法及目标被否定的话,教牧协谈中就不应当带进《圣经》。Hiltner提出警告说,当在辅导约会中引进《圣经》时,往往整个辅导的语调(气氛)会起改变;尤其是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的关系会起变化。这令「了解」及「接纳」这些目标难以达到;反之,《圣经》之介入在辅导者及受辅导者之间造成了隔阂,并使他们偏离那些真正能帮助受辅导者的,必须面对的课题。(Capps,页43)
Hyder写道:
大多数的教友会先找他们的牧师或神父。后者通常很快便能分辨,问题是否属于属灵类别的;若是,他就可进行教牧辅导,这对负罪感,失去(得救之)确据,或任何影响信徒与主之关系之情况,都特别有价值。不过假若祷告及属灵的帮助没有带来反应的话,牧者可能会看出问题是严重到一个程度,需要有特别训练之专业人士帮助。牧者这时会介绍受难者去看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他们受过训练,如何治疗剧烈的问题,如郁抑,焦虑,性格失调,或对境况之调整作出严重反应等。假若病人之病情严重至需用药物,住进医院,或接受震荡治疗(shocktreatment)的话,牧者则需介绍他去见精神科医生。后者是一医生,也同时是一位心理治疗师。
非基督徒医生的问题。很多时候谈到这里,基督徒会抗拒去见医生;他会坚持他只肯去见一位清楚自己是基督徒的精神科医生。他恐怕一位非基督徒的精神医生会嗤笑或拆毁他的个人信仰,或会劝导他放弃自己的信仰。起码,治疗师若不是信徒的话,会很难了解他个别的问题。我认为要强调这并非一定是事实;这强调是必须的。尤其是假若问题严重到一个地步需要药物或入院的话,治疗他的医生(至少在初步阶段)可不必是一位充分了解或有个人信仰的基督徒。正如一位修理基督徒伤破了腿的外科医生不必自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一样,在见精神科医生事上也是如此。精神科医生若是基督徒,那很好;但在治疗严重精神病(psychiatricillness)时这是不必的。重要的是,这位医生能配市面上最好的药物,并尽其所能按病人的需要安排住院的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在什么情况下用基督徒治疗家较佳:不过,假若病人的感情问题与他的信念有紧密的关系的话,一位基督徒精神医生或辅导者会是更佳人选,甚至可能是必须的。例如,最近我在办公室见一位有深层内疚感的男仕,他的内疚引致忧郁症,需用药物及短期入院治疗。他认为自己犯了不能获赦的罪,已失去了他永远的救恩。我除了给他药物治疗之外,最后终于帮助他澄清了在他心目中关于与他地上父亲关系之混乱思想。他的父亲是一位暴君,既过分要求别人,又不能饶恕;令致儿子觉得自卑和不配。他将这方面的回忆带进他对天父的观念里;认为天父也是只会咒诅,不能赦免的神。他不能相信,赦免是从神而来的免费恩典!在感情方面,他不能相信他所犯的罪是可以被赦免的。当他终于自觉地看见自己把父亲及天父作了错误及不自觉的比较时,他再没有那么内疚和忧郁了。最后,他不再需要药物,能回家与家人同住,正常上班,心中有平安,与主的关系也正常化了。
在治疗中的基督信仰因素:事实上,我给他的心理治疗,与一位非基督徒精神医生可能做的,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有三方面的因素是不一样的。首先,他觉得用《圣经》的观念表达自己的问题比较容易;他知道我明白他想讲的是什么。第二,当他确定我本人是一位奉献的基督徒时,他便更能接纳我的解释,能采取我的建议。第三,我能向他读出数段有关的《圣经》经文,我们的约会也常常以一起祷告结束。我相信我在祷告中求圣灵赐下医治的能力,是导致他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页155-158)
C.互辅组合派
Carter及Narramore写道:敌对模式(宗教版本)[TheAgainstModel(SacredVersion)]。基督徒版本的「敌对模式」与世俗版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从头开始,这派人士把心理学和基督教对立起来。彼此合作这可能性,连考虑也不值得。Billheimer(1977)似乎拒绝两者整合(integration)的可能性;他说:「虽然有些精神科医生自认是基督徒,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称谓」(页94;译者注:意即不可能有真正的「基督徒精神科医生」这事)。
Solomon(1997)的论点便是一个例子;他写道:
虽然提倡「敌对模式」的基督徒,口头上多多少少同意理性及实验证据之合法性,他们的著作中,常常质疑现代心理学所用的资料及各种理论。亚当斯(JayAdams,1970)写道:
这本书所作的结论不是立在科学证据上。我的方法论是预设式(presuppositional)的方法论。我公开承认,我接受无误的《圣经》为所有信仰及生活实践的准则。我的基础是《圣经》;我尝试用《圣经》中的标准来作每一项判断……我不愿意完全不理科学,我会欢迎它作为有用的仆人(原文:adjunct),用作示范,在广泛的综论中提供细节,及向误解《圣经》者提出挑战,而迫研究者重新探讨《圣经》。不过,在心理学范围里,科学已被人文主义哲学及不合理的猜臆袭断了。(参《成功的辅导》页9-10,编者译)。
亚当斯的著作立场清晰;上面Carter及Narramore所引一段亚当斯的话便是很好的说明。
人的问题:在于他的环境。解决之道:改正环境,使他能发挥内在之潜能(potential)。
人的问题:犯罪违反了神的法则;还有一个敌意的环境。解决之道:接受基督所供应的,及与世俗的影响隔绝。强烈的三元论人观。
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环境)的受害者。解决之道:与神有正当的关系;及接受「专家」的辅导。
人的问题:完全堕落了;人是背约者,向神反叛。
伯40:3-5「于是,约伯回答耶和华说:我是卑贱的!我用甚么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摀口。我说了一次,再不回答;说了两次,就不再说。」
伯42:1-6「约伯回答耶和华说:我知道,你万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拦阻。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我问你,求你指示我。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或译:我的言语),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赛6:5「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路5:8「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解决之道:重生,悔改,信靠基督,被称为义,成为神的儿女,在成圣过程中渐进,学习在地方教会里作主的门徒。
教会乃无条件对他人正面看待(positiveregard)的社群。集体治疗(grouptherapy)之所在地。
传福音之灯塔,或「快餐式」的圣礼供应处。
传福音之灯塔,不过,教会主要是获得「专家」辅助,或「十二步骤」程序的所在。
基督的国度,神的家庭。是神起初设立三个制度之一。教会是唯一拥有得门徒的特权,及帮助得门徒之圣灵恩赐的群体;
太28:16-20「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是人学习成长,迈向圣灵最好的去处,也是唯一的去处。唯有教会,是蒙神赐下天国钥匙的制度。
基督教与社会科学,神学与心理学的整合
对圣经辅导学的批判
我们需清楚解释,我们为什么对世俗心理学采取如此的立场。范泰尔(CorneliusVanTil)的教导是我们立场的关键。一位非基督徒作者:ThomasSzasz已勾划出一些重要的课题:心理病(MentalIllness)之神话,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之神话。
主要教材取自:MichaelWertheimer,ABriefHistoryofPsychology(NewYork:Holt,RinehartandWinston,1979),revisededition.
A.心理学并非源自宗教改革福音信仰运动;乃源自文艺复兴及启蒙人文思想运动。(不过,有不少科学家是基督徒。)
B.心理学来自两种根源思想:
1.哲学上的思想。
a.批判式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
洛克、柏克莱、休谟(Locke,Berkeley,Hume)。
i.人的经验乃真理之裁判者。ii.人的知识=只(限于)经验。iii.问题是:启示再没有立足之地。(理性也不太有立足之地!)
b.联想主义(Associationism)。
现实(reality)就是一切部分(parts)的现象(或称「原子」(atoms))的总和。问题是:这样一来,人被分割了。人不单是各部分的总和!
c.科学的唯物主义(Wertheimer,页46)。
科学唯物主义相信,人的思想(mind)与行为(behavior)这些现象,至终都可透过数学或物理等自然科学之观念(concepts)被解释。鼓吹这观点者坚持,科学性的解释,必须避开不能被(肉眼)观察,超自然的力量而不谈。
与科学唯物主义背道而驰的,有多灵主义(民间宗教,animism)及生灵主义(vitalism)。
多灵主义(animism)认为鬼灵居住在无生命的物质内。这导致人关心灵魂、鬼灵、及轮回(reincarnation)等事。
生灵主义(vitalism)的鼓吹者,包括科学家慕勒(JohannesMuller)及HansDriesch,及哲学家柏格森(HenriBergson)。他们指出生命有自我的力量(elanvital);一切活物的行动都因他(它)们里面的力量所导致;而这生命力量(vitalspirit)是超越这些活物之物质特色的。因此,是一种非物质的主动力量决定活物之活动。
问题是:这些观点排斥《圣经》的神观。
2.科学上的思想
我们必须作出以下结论:现代心理学绝对不是「客观」、「中立」的「科学」!
主要教材取自:C.Jaeckle,W.Clebsch,PastoralCareinHistoricalPerspective,JasonAronson,Inc.,1975.
A.早期的「临床心理学」,全由教会担任。后来有少数医生从事心理辅导,如Bedlam等。
B.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世俗化,涉及心理辅导这范围。
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及其它心理学家,使心理学家成为「世俗的祭司」,他们所讲的系统即是真理,即取代神的启示。心理「病」只能从心理治疗家获取「赦罪」(absolution);「心理病」成为现代文化中的「罪」。大部分心理学家都是反基督教的,甚至是「反超自然主义者」,否定任何超自然事情的可能性。
C.心理学的这种影响力令致每一类型的问题都透过「病理」解释。
当代人认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罪人,不过每一人至少有轻微的神经(思想)错乱(受干扰)(mentallydisturbed)。
D.(西方)教会如何响应世俗心理学:
参DonaldCapps,BiblicalApproachestoPastoralCounseling,Philadelphia:WestminsterPress,1981.
1.共识开始浮现:
《圣经》与世俗心理学共溶一炉。Hiltner用《圣经》中那些「与(好的)正确的辅导原则一致的」原则(consistentwithgoodcounselingprinciples,Capps,页19)。Oates用《圣经》助人与自己建立关系(relatetoself),而不订下律法主义式的条例(legalisticrules)。
2.欧洲思想「插曲」阶段:新正统神学(KarlBarth,EmilBrunner等)的影响。
3.保守信仰派辅导的发展:GaryCollins,JayAdams。
4.「温和派」再次兴起:心理学凌驾于《圣经》之上。
(参R.A.Harper,PsychoanalysisandPsychotherapy:36Systems,JasonAronson,Inc.,1975.)
临床心理学界中趋向多元化。另有人算出有二百种心理治疗模式。在这里我们只限于评介四种主流学派。
现代心理学中四大势力:
A.心理分析学(Psychoanalysis):
从生物学观点出发。「心理宿命论」(psychicdeterminism)。弗洛伊德(SigmundFreud),CarlJung等。
人性的构造:第一种模式:无意识,前意识(pre-conscious),有意识。第二种模式:id,ego,super-ego。
所采用之治疗法:使不知觉(无意识)的内容显明。如梦的分析、自由随想(freeassociation)。
新弗洛伊德派(neo-Freudians)比较强调ego的力量(ego-strength)。
B.行为主义派(Behaviorism):
人被视为机器。治疗者需更改人里面的「程序」(program)。Watson,Skinner为主要倡导者。
C.人文主义派(Humanistic):
人本善。人需要重新体现他受过挫折(拦阻)的发展(development)。CarlRogers,「人类潜能运动」(humanpotentialmovement)。
D.人际派(Transpersonalism):
人是有灵的位格(spiritualbeing),不过他的「现实」(reality)是由自己构造的。东方思想(宗教)不少从事这型的治疗。
E.认知派(Cognitive):
人是有思想的「计算机」。Wundt,Ellis,Beck。
本课目的:
指出﹑说服你,每一位基督徒,尤其是某些(有恩赐的)基督徒能辅导,也必须做辅导工作。因为圣经辅导是在教牧督导之下培养及使用的一种属灵恩赐(gift),所以与世俗辅导本质上不同;后者是在专业研究所控制,州政府发执照下发展的一种医学专业(profession)。
A.所有基督徒事实上都在辅导别人。
正如每一位为人父母的,没有选择,都在教导他们的儿女一样,每一位信徒,不论他喜欢与否,都在辅导别人。
1.你能(Youcan)辅导。
罗15:14「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满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
保罗说,你有能力,因为在基督里你拥有:a.良善;b.诸般的知识,能生出:c.盼望。
请注意经文之上下文(本章)指出,《圣经》乃是赐盼望的话语。
2.你必须(Youmust)做。
加6:1-2「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属灵人」即指那些被圣灵充满的人。
就是那些不在罪中行(活)的人:他们并不是完全人,但是在长进中。就是充满着仁爱﹑喜乐﹑和平等(加5:22-23)者:他们必须辅导别人。
加5:22-23「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挽回):如捕鱼网一般。上下文:有人犯了罪。
他们必须(有责任)挽回犯罪者,成为有用的信徒,辅导需谦卑地进行(态度)。(亚当斯教授书名:ReadytoRestore,意即随时准备好,挽回、重建生命。)
B.有些基督徒具备辅导的恩赐。
1.与parakletos(保惠师)同一字根;
因此,说「辅导」乃圣灵所赐恩赐之一种并不过分。
2.教会必须公允地衡量信徒的恩赐,不要隐藏,也不可随人意夸大。3.需运用(deploy)恩赐,操练(develop)恩赐。
C.有些基督徒是被分别出来,(被委任)做牧师,从事辅导。
1.牧者乃在大牧人基督下的牧人,君王基督下之管治者。辅导(「策士」,「谋略」)乃君王弥赛亚之职分的一部分。
以色列中没有辅导(谋士)。
神的挑战:你不宣讲,不辅导?我将差遣我的仆人来宣讲,辅导!
保罗在以弗所三年,牧养教会。
徒20:28-31「圣灵立你们作全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就是你们中间,也必有人起来,说悖谬的话,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所以你们应当儆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的流泪,劝戒你们各人。」
教导(徒20:20),辅导(劝戒,徒20:31),[经文请参前段]。保罗日夜流泪辅导,为期三年。
保罗付代价辅导;良心的平安。
徒20:26「所以我今日向你们证明,你们中间无论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我于众人的血是洁净的]。」
2.你是众人之榜样与教师(model-teacher)。
3.你需个别地对待羊群。
约10:1-4「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从门进去,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
4.歌罗西书1:28乃福音事工之独特目标。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能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D.我们需要「专家」(specialists)吗?
(参阅亚当斯,InsightandCreativityinCounseling。)
教牧书信中对监督之要求,适用于所有信徒。
提前4:16「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
要「谨慎」,注目定睛看(epecho)你自己及你的教导(教训)。要「恒心」、「持久」,不断注目定睛看目标。摔角在「上面」时必须儆醒。
A.谨慎(注意)你个人(自己)你虽是牧人,但最基要的,你是主的羊。
1.注意你的信心及良心。
提前1:18-19「我儿提摩太阿,我照从前指着你的预言,将这命令交托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杖。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有人丢弃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
a.你必不能假冒为善。
i.要言行一致,
ii.不然的话,你所有的辅导(劝导)都被否定。
太7:1-5「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为甚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耶17:10「我耶和华是监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
b.你必须接受圣经辅导的对付(benoutheticallyconfronted)。
i.神必要直接指出你需听到的话。你要研读《圣经》,直接应用在你自己身上(self-application),这是最基本的。
ii.你需要有其它弟兄向你说实话(confront),管教(discipline)你。这是必须的,无人能免役!
甚至弗洛伊德(Freud)也要求他手下的心理分析家接受心理分析!
你若接受弟兄们的管教,你的圣经教导(传道)便不会流于思想混淆,或以感情用事来辅导。例:主耶稣:
赛50:4-5「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
约10章。
2.要注意你的祷告。
a.雅各书4:2-3;你不求,及求而不中目标:
「你们贪恋,还是得不着;你们杀害嫉妒,又斗殴争战,也不能得。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
不祷告之危险,鬼魔对门徒说:「我们认识耶稣!你是谁?」邪灵于是击打他们!
祷告的内容:
首先:神的荣耀。其次:对方的好处。最后:你的忠心。
旧约的祭司们只一次被膏(以油),却每天需要洗濯(以水)。必须祷告,以免辅导变成「循例」或「开药方式」,没有生命。
3.注意你做辅导的资格。
提前3:1-7「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这话是可信的。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
a.你必须坦诚地作自我检讨。
自我检讨可用:
提前3:1-7(参前段)。
b.你必须努力求上进。
(参拙著,Timothy,TitusandYou。)
4.注意你生命的操练(discipline)。
提前4:7-8「只是要弃绝那世俗的言语和老妇荒渺的话,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
a.你必须作属灵运动选手。
i.必须全力以赴(effort),并不断的锻练(practice)。ii.必须建立生命操练的样式(pattern)。
b.你必须付诸行动、实践。
i.你的心必须有优先次序(priorities)。ii.你的生活必须依照这优先次序。
你若自己不管制自己,则不可能帮助别人长进,重建他们的生命﹗你的生活必须有正当的作息表(schedule)。
5.要注意阅读(进修)及教导。
提前4:13「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
a.你必须有系统地研读《圣经》(systematicBiblestudy)。
b.你必须将经训应用在实际生命里。
(参亚当斯,TheUseofScriptureinCounseling。)
c.你的生命必须为众人的榜样。
腓2:1-11「所以,在基督里若有甚么劝勉,爱心有甚么安慰,圣灵有甚么交通,心中有甚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约13:1-15「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么﹖』耶稣回答说:『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耶稣原知道卖他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我向你们所作的,你们明白么﹖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
你若从事系统教导《圣经》,辅导会帮助你的教导(讲道)。
6.注意你的态度。
提前5:1-2「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姊妹;总要清清洁洁的。」
a.你必须作先知。
神的话就是你的信息。必须勇敢,不妥协地宣讲。
b.你必须作受苦的仆人。
以赛亚是一位受苦的仆人,预表耶稣为祂的子民舍命。
耶利米是一位流泪的受苦仆人,为不肯悔改的耶路撒冷哀泣。
以西结是一位缄默的受苦仆人,在神呼召他的事工上受苦,但不许埋怨。
结24章。彼前2:20-25「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甚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若能忍耐,这在神看是可喜爱的。你们蒙恩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医治。你们从前好象迷路的羊,如今却归到你们灵魂的牧人监督了。」
圣经辅导员常被别人视为「屠夫」,用《圣经》来作人身攻击。有这危险的可能。但若持有受苦仆人的态度,可免上述危险。
谨慎遵循太18:15-20的步骤:「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B.要注意你的教训。
你(其次)是牧人。
1.你要装备你的会众作辅导。
a.教导:
从讲坛、主日学、假期圣经学校等教会事工作圣经辅导的对付(noutheticconfrontation)。这是起点。
b.训练:
你对付(confront)别人需以温柔:因为一般信徒都不习惯被对付﹗
2.你要训练你的领袖(长执)们作辅导。
问题,反对者的论点:
一、不是所有基督徒都是同等的。答:是的,但是每人都有《圣经》提供的答案。二、不足资格(incompetent)辅导不是很危险吗﹖答:是的,不过人生充满着冒险,我们都需面对每一样。我们必须选择,神要我们面对(confront)谁?
本课目的
帮助我们开始这课程时,知道这项训练的目的及本质。Thomas.Szasz,在他的著作《心理治疗的神话:心理医治为宗教、修辞学及压迫》(TheMythofPsychotherapy:MentalHealingasReligion,RhetoricandRepression)这样解释:
在生命每一个层面,对字的定义至为重要,尤其是建构定义并实施于他人身上的能力。精神科医学(psychiatry)及心理治疗学(psychotherapy)乃两门处理人际关系及个人、团体互动关系之学问;因此在这两个行界内,如何用字乃极之重要。因此我觉得在本书开始先讨论对心理治疗的一些定义,是十分适切的。(页4)
让我们举DSM一书之历史发展为例:
一个今天广泛被接纳的观点是:正如有些带病的病人应接受化学治疗或辐射治疗,同样地,其它一些病应接受心理治疗。语言如我们思想的镜子一般,反映出我们把「医学上的」及「心理上的」等同了。恐惧成为「精神病征」;持有这种及成千上百「精神病」的人乃是「精神科病人」;他们(自愿或非自愿)接受的治疗法乃「精神科治病」;而这些治病方法中,「心理治疗」扮演非常实显的角色。
我曾在所着的书中强调,这整个互有关连的观念、信仰及实施方法系统乃是不正确,及不道德的。在《心理的神话》(TheMythofMentalIllness)一书中我已指出,「心理病」这观念是错误的、并且是误导人的。在《法律、自由及精神医科》一书中,我则指出一些精神科的理念及治病法在法律上的应用乃不道德的,并有害于个人的自由与责任。我又在《疯狂的制造》(TheManufactureofMadness)一书强调,建造在「心理病」观念上的一系列伦理信息及社会实践乃构成了一个极不容忍的意识型态(ideologyofintolerance);以相信心理病、逼害心理病人取代了相信巫术,逼害巫术。在本书中,我将把这批判观点引伸至心理医治的原则及实践,以指出心理治疗方法在本质上不是医学上的,而是喻意上的治理。
认为心理治疗只是喻意上的治疗,乃基于三个理由。第一,假若心理治疗家治理的状态并不是「病」(diseases),那么他们所用的程序则不是「治病」(treatments)。第二,假若这些治疗并非出于当事人的自愿的话,那不是治疗,而是折磨。第三,假若心理治疗程序不过是聆听及发言的话,这些是谈话(conversation)的一种,称它作「治疗」只是喻意性的。
十八、十九世纪时,当人谈及「灵魂的医治」(cureofsouls),大家都公认这些被医治的病是灵性上的(spiritual),治疗者乃神职人员(clerical),而医治乃是喻意性的(metaphorical)。今天却不一样了:「灵魂」(soul)被「思想」(mind)取代,而「思想」被认为是大脑的一种功能;因此一般人提起「心理」(mind)的医治时,大家都认为精神科医生所治理的病,基本上是与一般平常疾病一样。从事这些治疗的人(therapists)是医生,而痊愈是因为治疗的缘故。(页xi,xii)
后来Szasz又称道:
我更特别指出,当十八世纪宗教开始没落、科学开始兴起时,对(有罪的)灵魂的医治(cureofsouls)-它本是基督宗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重构成对(有病的)心思的医治(cureofminds)-而它则成为医学科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工作计划的目标是要揭露精神医科及心理治疗在医学上及治疗上的狂妄(pretensions)。我这样做,不是因为我认为医药及治疗是坏东西,而是因为我知道,在这些所谓「心理健康」(mentalhealth)行界里,精神医科及心理治疗的神话结构,已被用来掩饰精神医生、病人、政治家、法官、记者、及一般人的欺骗(deception),并用来掩饰强迫性行为(coercion)。(页xviii)
Szasz在他书中第一章澄清了一项课题,以继续他在「定义」方面的分析:
我既然认为心理治疗法只是喻意上的治疗,我必须说明,我认为真实的(literal)治病是指什么。我所指的真实治病,乃指药物的或外科的治疗-即是说,用物质或物理化学方面介入人体,目的是要减轻或医治身体上某方面的失调。(页5-6)
Szasz的引言是如此结束的:
我的结论是:「心理治疗」是我们给某一种「对人的影响」(personalinfluence)所定的名称:透过沟通(communication),一位称为心理治疗者的,在一位称为病人的身上实施某一种外表上被认为是治疗性的影响力。这过程只不过是人类所有互动(interaction)的一种。
在人类无数的互动中,人们彼此影响。但谁判断这些互动是有助抑有害?在甚么情况之下,向谁有助或有害?「心理治疗」这观念出卖了我们,因它预先判断它的沟通是对病人有「治疗性」作用的(无论用意如是,或结果如是)。
人们无时不彼此影响的。对关心心理治疗的人士来说,问题是:心理治疗者在他们的客人身上所施的,是甚么样的影响?人们彼此影响,通常都是为要支持(或反对)某些价值观念的。在过往的世代中,他们提倡贞洁、顺服、勤俭等外在价值(美德)。今天他们所提倡的,是「大众的利益」(commongood)、心理健康、福利(well-being)等看不见的价值观念-好象填充一般,任讲者或听者随意灌注内容(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对政界或专业的社会领袖有重要的价值。正如一位总统候选人可以论及恢复国家经济至一个「健康」的状态,而不说明他是反对政府负债或赞成一般,一位精神科医生可以论及「心理健康」,而不明说他的意思是指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个人自主或是(外加的)法治。
心理治疗者做很多不同的事;而他专业上的目的,就是要提供治疗。不过很多时候,治疗其实是在尝试更改对方的行为,从一种到另一种行为模式。因此,有心理治疗家尝试改变婚姻不美满的夫妇,成为美满的;同性恋成为异性的;犯法的成为不犯法的;总的来说,改变有心理病的人,成为心理健康的,治好了的病人。换言之,心理治疗乃是世俗的伦理。它是那外表无宗教信仰的宗教-它有自己的语言(不是拉丁文,而是医学术语),自己的行为守则(不是伦理的,而是律法主义式的),及自己的神学信仰(不是基督教信仰,而是实证主义,positivism)。(页9-10)
A.辅导:给受辅导者指引(advice),以一套计划的方式(plan),帮助受辅导者达到某些目标(goals)。
B.圣经:圣经辅导是以神在《圣经》里所启示的心意(themindofGod)为内容的。圣经辅导的目标(objectives)与宗旨(goals),方法(methods)及动机(motivations)均来自神。
2.以基督为中心:基督成就之救赎及他复活的大能乃圣经辅导最核心之要素。不以辅导者为中心,也不以受辅导者为中心。
约15:26「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3.以圣灵为中心:因此祷告及使用《圣经》至为重要。
赛11:1-2「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能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
4.圣经辅导是助人作基督的门徒(Christiandiscipleship),因此是神「话语的事奉」(传道事工)之一类。
5.因此,是属于教会之圣工之一种(或一层面)。
弗1-3章。
A.圣经辅导之目标,即神的国度(基督为主)的目标。不能超过这目标,也不能缺欠。
B.我们对每一位受辅导所定的目标,清楚在提前1:5说明:
提前1:5「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
目标:爱神(对神的爱心)
2.清洁无亏的良心???效法神的眼光看事物(seeasGodsees)
C.如何如此爱神?
西1:27-29「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能,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
来自神的盼望:基督在我们心里透过传讲神的道:教导,劝戒(confront,面责)。
靠圣灵的大能而尽力而为:若不如此,则有亏欠,即是人为,人本(humanistic)及属肉体(fleshly)。
D.因此,圣经辅导的目标乃是成为圣洁(holiness),不是所谓「健康」。
A.神在教会中动工,祂的动工是独一无二的。
林后13:14「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1.耶稣基督的恩典2.父神的爱3.圣灵与我们的同工(partnership)
圣灵给辅导六方面的基础:a.智能b.聪明c.谋略(辅导)d.能力e.知识f.敬畏耶和华
B.神赐恩赐给信徒
弗4:7-12「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所以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么﹖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罗12:8「或作劝化(counsel)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C.神赐给我们祂全无错误的话语(infallible,inerrantWord)。
反面例证:在《圣经》无误大会上举办「自我形象」之小组讲座。
D.神赐基督的身体
来10:23-25「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象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来12:14-15「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