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生活:“生生之道”道“万千”书画

生态的基本意思是生态学,是英文术语ecology的翻译。究竟是哪位学者最早做出此翻译,今天已很难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翻译非常出色,从某个侧面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意识,对于大众理解生态审美的深层内涵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生态的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生态”是一个不算生僻的词语,基本义项有两个:一个是动宾词组,“生”的意思是“生长”或“生出”,“态”的意思则是“样态”或“情态”,所以“生态”的意思就是“事物生长出样态或情态”;另外一个是偏正词组,“生”为形容词,意思是“活生生的”或“生机勃勃的”,“生态”的意思就是“事物生机勃勃的样态或情态”。这两种意义上的“生态”之所以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蕴,是因为它们传达出了一种自然生命观。这种自然生命观与今天的生态观念基本相通。

首先看第一种含义。明人顾璘曾经写过如下诗句:“层岩叠嶂通幽冥,草木生态俱含情。”(《顾璘诗文全集》)诗歌描绘了在幽静的深山里,繁盛的草木无不生长出动人的情态。另一位明人杭淮则写道:“浮云生态自朝暮,碧草余葩满郊甸。”(《双溪集》)这是描写天上云朵从早到晚不停变幻的样态或情态,容易让人联想到“二八月看巧云”这样的俗语。

以“良知”观生态

其实,“生态”的上述含义可以合在一起,将之理解为“事物生长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样态或情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事物的那种“生机勃勃的样态或情态”并非现成的、凝固的、具体的东西,而是由人的“灵明”来感应和呈现。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对此体会最深。

从王阳明这个典型例证可以说,没有人的“良知”,就不会发现万物的“生态”。包括王阳明在内的中国古代圣贤一贯强调“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孟子·梁惠王》)这既是他们对于万物呈现各自“生态”的前提条件的体认,也是对于人的使命的倡导。宋徽宗尽管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但其绘画“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广川画跋》)“万物各得全其生理”这个命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一个角度是万物:天地万物都应该全面地展现与生俱来的生命之理,其“生理”来自道的大化流行;另外一个角度是人,人的使命就是“赞天地之化育”(《中庸》),帮助天地万物各得其所,全其生理。

万物皆有生命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美学名著《判断力批判》中曾经提到“生命感”,主要指人在进行审美判断后的愉悦感以及人类两种先验能力(即想象力与理解力)之间的自由游戏所带来的自由感。遗憾的是,康德受时代局限,将自然视为完全由因果律控制的机器,自然事物基本都是没有生命和灵性的物质,因此,他的“生命感”与人类之外的自然事物无关。

中国传统的生态言说表明:中国古人认为不但人有生命,自然事物包括花鸟虫鱼同样也有生命,其生命的样态和情态也展现着生命的神奇和魅力。所以,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引发人们审美感情的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而是审美意义上的“物色”或“物性”。前者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所写,是自然事物那种富有生命感的形态;后者则是郭象哲学所表达的天地万物各自具有的“自性”,也就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天然本性。

生生之道

中国传统生态言说背后隐含着“生生本体论”。《易传》明确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这种哲学观念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神奇力量,一直不停地化生、孕育着天地万物,中国古人将这种力量称为“道”。就生生特性来说,这种道也就是“生生之道”。从最终本源来讲,包括花鸟虫鱼在内的天地万物都是生生之道的产物。中国艺术家即使在描绘最细微的事物比如草虫的时候,也总是试图呈现其“生机”或“化机”,也就是生生之道化生万物的那种神妙的机制或机理。生生之道化生万物的基质(或材质)被古人称为“气”。“气韵生动”由此成为中国艺术美学的最高追求。而这些美学术语或命题,都与“生态”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在生态学诞生之前,人们只是朴素地认识到有机体与环境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生态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科学范式,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是地球生态圈(即生物圈)中的成员之一,理应与生态圈中的其他成员发展一种共存、共生、互惠、互益的关系,共同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要做到这一点,人类必须首先改变自己对待自然事物的观念和态度。中国传统的生态言说告诉今人,自然事物可以“生长出生机勃勃的样态、情态、神态和意态”。种意义上的“生态”,正是自然万物各种生命样态与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人类理应对之尊重和欣赏。程相占

THE END
1.生命之花(大奥)剧评很偶然的点开了2024年的大奥这部剧,讲真我真的算是富士电视台《大奥》的忠实观众了,当年芒果台播出的大奥三部曲(第一章、华之乱、明治篇)都看过,后来也陆续看了大奥的几部SP,对我而言,大奥系列剧就是浓缩着欲望和爱,权力和爱交织辉映,爱的痴缠又绝望,爱是占有,爱是欲望,爱是熊熊火焰燃烧你我的即视感,既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720686/
2.“之命“汉语词典在线查词语“之命“ - 汉语词典在线查词语关于词语大全:使用本系统可以轻松查询词语的意思,目前已收录词语共30多万条。请输入要查询的词语,将显示该词语的解释。https://cha.100why.cn/ciyu/Search/%E4%B9%8B%E5%91%BD
3.人体生命科学馆展区展区配置的有标本、文化展板、LED灯光效果等。 运动展区分为骨骼、骨连接、肌肉三大部分,墙面造型动感通透,展示了机体之美、运动之美,中部造型柜巧妙的以层层递进的手法表现,在不影响整体造型的同时又兼具功能性。 消化系统 展区配置约60件标本、文化展板、LED灯光效果等。 消化系统展示从舌、 咽到食管、 胃、肝https://yxy.hxu.edu.cn/info/1274/2000.htm
4.科学网—达尔文进化论之扬弃,生命起源理论之革新!对哲学来说,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但人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忽视生命的本质就不可能深刻认知人类自身,更不可能完美诠释哲学,这就是为何哲学从来都不乏生命的身影。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之复杂与悠长程度远远超出了一切自然科学所能驾驭的范畴,因此,对此的科学探索也需借助哲学家的深邃思辨。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475614-805836.html
5.提前带你逛自贡方特恐龙王国准备好开启一段奇幻冒险之旅了吗?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自贡方特恐龙王国,将有10项大型高科技主题项目、近30项室外游乐项目,以全新的互动式体验,把游客带入一个前所未见的恐龙世界,展开一场场神奇的历险之旅。 这个奇妙的恐龙王国到底有些什么好玩的?《生命之光》3D巨幕影院项目,运用超震撼视觉体验,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到地球生命诞生的演变过程。让http://www.zgm.cn/content/622707530bacc
6.2021年首届主题班会设计大赛一等奖教案——来之不易,生命需珍惜生3:因为我很惜命。(笑)我在家里呆着,哪里也没有去,按时听网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觉得我很棒,我就是我最敬佩的人。 师:这位同学身为我国公民,高度配合国家的工作,并且很珍惜自己生命,让我们为他鼓掌! (掌声、笑声) 生4、5、6发言…… http://www.jys6z.com/index.php/content/345
7.融合生物与技术我们知道生物领域中有诸如有机体和生态系统这样的概念,而与之对应的人造物则包括机器人、公司、计算机回路,等等。而对于两者共有的灵魂,由于两者都具备生命属性,我们将这些人造或天然的系统统称为“活系统”(代表具有生命活力特质的系统)。 蜂群思维 蜜蜂之道:分布式管理https://blog.csdn.net/qq_39384184/article/details/88942248
8.《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第3集:白鹭“哥哥”牺牲了自己的《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 收藏 正在播放《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第3集:白鹭“哥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击退了“入侵者” 《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 第1集 荒原新生 00:50:00 《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 第2集 相伴同行 00:50:00 《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 第3集 生命交响 00:50:00 https://tv.cctv.com/2023/08/17/VIDECTBALWqxGYJ0guWwRZuf230817.shtml
9.古来征战几人回:俄旅之七—生命之路。拉托加湖古来征战几人回:俄旅之七 — 生命之路 。拉托加湖 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碑:“生命之路”上的“断环” 赴俄第五天上午,我们从圣彼得堡乘车向东北约40公里,去参观拉托加湖。 拉托加湖为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旧称涅瓦湖。湖长219千米,平均宽83千米,平均深51米。北岸大多高岩岸,有许多深切的小峡湾,湖岸曲折。南岸https://www.jianshu.com/p/48d173b8ee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