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广州特产,叫“行花街”!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

行花街(粤语音hangfagai)

是广州人过年前的一个习俗

广州有句谚语:

“行过花街先过年”

广州人通过行花街

买来各种各样的鲜花

寄托了各种祝福

行花街=逛街?

那你就错了

作为岭南最具特色的传统年俗

花市上除了百花争艳外

还会设置专场进行

民俗文化表演、民俗巡游、

传统小商品展销以及传统美食展销等活动

各具特色的非遗节目

深深地体现了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

那一道道冒着热气的传统小吃

又增添多一分年味

今年受疫情影响

广州迎春花市

改变以往“一区一花市”的模式

首创

“线上为主、线下补充”

“云上花市”新模式

1月27日,在2021年“广州过年花城看花”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力明确,为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今年广州不再按传统模式开展迎春花市活动。为了保障花农售花和市民赏花、购花的节日需求,全市11个区将创新花市举办形式,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春节鲜花售卖工作。

从2020紧急中断,到2021创新形式

“行花街”那份喜庆热闹貌似有点遥远了

没事!今天就带你穿越回去逛逛

走!去行花街咯!

西汉:彩缕穿花的老广

西汉时期

陆贾出使南越国时

就发现这里的人爱种花、插花、戴花

屋前屋后,厅堂房内也都摆满了花

便赞誉这里都是“彩缕穿花”的人

南汉时期

后宫宫女爱花

梳妆打扮喜欢用到花

每次梳洗的时候

均有花从后宫沟渠流出

现在的流花湖、流花路的取名

就是因为这段历史

唐宋:广州花市现身

在广州以花为市的习俗

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春江晚景》中描述: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津亭”又名“余慕亭”

唐时在广州兰湖东岸

(现流花湖至西华路一带)

已有花船往来、买卖频繁之象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记载:

素馨花,番禺甚多,广右绝少,

土人尤贵重。开时旋掇花头,装于他枝

或以竹丝贯之,卖于市,一枝二文,人竞买戴。

这里的“市”就是广州最初的素馨花市

明末清初:固定性花市形成

以素馨花为主的固定性花市形成

使广州花市跻身广东四市之列

《番禺县志》记载:

粤中有四市,花市在广州之南,

有花地以卖花为业者数十家,市花于城,

与合浦之珠,罗浮之药,

东莞之香称四市。

1858年,芳村花地翠林花园

这其中,一陆一水两个花市最具代表性:

芳村“花圩”、五仙门对岸的“花渡头”

芳村人家一年四季以种花卖花为生

逐渐在花地观音庙形成一个鲜花市场

即“花圩”

也是已搬迁的岭南花卉市场前身

1902年,芳村花地,一个经营性的花园

而珠江南岸的河南庄头村人家

常满载鲜花渡珠江售卖

艇仔多泊在五仙门对岸渡头

鲜花+卖花女常引来“狂蜂浪蝶”驻脚

所以这里也被称为“花渡头”

1905年的五仙门一带广州花市码头

清朝:除夕+花市携手迎春

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

花市开始瞄准除夕

此时,花市已转移到了市中心的

藩署前(今财厅前)

学者梁鼎芬修《番禺县续志》

以“岁除尤盛”来描述

花市的热闹逐渐被辞旧迎新“看上”

上世纪50年代初,广州财厅前商业中心(今北京路)

此后,藩署前花市又迁移延伸

形成双门底花市(今北京路一带)

除夕花市至此已具雏形

民国:敌机来了也淡定行花街

1919年,广州拆城墙,辟马路

双门底花市扩为永汉路花市(今北京路)

广州大规模除夕花市逐渐定型

(亦称年宵花市)

而当时最大的花市

是商户聚集的“十三行”一带的桨栏路花市

各大花市每年腊月廿八开始搭架布置

初一凌晨拆架

架子一搭,花市的排面就出来了

四方花农赶来摆满鲜花

高低错落的栅架和络绎不绝的人群

民国期间的广州花市,当时人们喜欢戴礼帽

此时的花市多是简简单单地摆花卖花

没有其他“花哨”

行人多赏,商户则多买

因为当时的商户较为迷信

把生意的好坏和花的荣枯挂钩

特别舍得砸钱买寓意好的花

平民百姓则到花街走一走“行大运”

民国选桃花的市民

民国时期

尽管时局动荡

尤其是抗战时期

天空时不时有敌机飞过

但花市仍倔强地开着

甚至警报响起时

市民还在从容淡定地买花挑花,讨价还价

1938年除夕,广州花市在战火纷飞中举办

新中国:迎春花市成为广府名片

新中国成立后,年宵花市纳入市政工程

规模、人气都有了大幅提升

1950年,在西关桨栏路举办的花市

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年宵花市

1956年起

广州花市又迁往教育路、西湖路

因此越秀西湖路花市成为此后几十年的

C位花市

1955年永汉路(今北京路)花市

1958年,广州首次以“迎春花市”为名

在太平路(今人民南路)办起了一个

有200多个档口的花市

牌楼以简易的竹竿搭成

此后,过年行花街便成了

陪伴老广从少到老的年俗

1963年的广州花市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州迎春花市

开始引进国外花卉

荷兰“郁金香”、南非“五代同堂”

亚热带雨林“蝴蝶兰”等纷纷进驻

花市愈加绚烂多彩

1997年的海珠花市

进入21世纪

迎春花市被打造成了广府文化名片

“标王”档位竞争、“灵魂景观”牌楼等

成为每一年的重头戏

尤其是11个区都开设花市后

牌楼比拼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同时也是花市打卡必不可少的背景板

老广为何对“行花街”如此执迷?

首先,自古以来,广州人都有种花、爱花、赏花和赠花的习俗。

其次,行花街习俗跟广州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地处亚热带,夏长冬暖,雨量充沛,花卉常开,正因为这个缘故,广州被称为“花城”。

岭南花坛盟主——吊钟花

此外,广州人讲究意头,不同的花有着约定俗成的蕴意:康乃馨取其温馨之意,是买给父母的;百合花取其“心心相印,百年好合”的花语心意最受情侣欢迎。

一年之中的花市,最受本地大众家庭欢迎的,当算桃花,因为桃花寓意“大展鸿图”。广州话中的“桃”与“图”同音,“红桃”即意为“鸿图”,有迎红桃(鸿图)回家是祈望来年转鸿运。

怎么给年花浇水?

要等盆土完全干透,再进行浇水,全部浇透,等盆底排水孔有水排出来为止。如果托盘上有多余的水流出来,要及时倒掉,避免浸水。

THE END
1.居家植物不能胡乱布置科学证明,植物之间是有着一定亲缘关系的。它们像所有的生物体一样,有语言、有情感、有喜怒哀乐。如折断枝条,它会发出愤怒的“波”;当奏起乐声,它会发出和悦的“波”。在天台山和南华寺等寺庙常见有一种叫“细叶紫薇”的植物,当人们抚摸它时,它的枝叶会摆动不止,我们叫它-怕痒树。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叫“http://www.isenlin.cn/sf_1E7AC1DC49624F0895717CF82DF255E8_209_0742BE1F760.html
2.如何通过科学方法判断某一类型的植物是否能够带来好运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相信种植特定类型的花卉可以增强住宅的吉祥气氛,甚至有助于招财进宝。关于庭院种什么花最旺宅,这个问题在很多家庭中引起了广泛讨论。然而,从科学角度出发,我们需要探索的是这些传统信仰背后的逻辑和证据。 首先,我们要理解“护宅”这一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植物被认为具有净化、驱邪和保护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461944.html
3.阴花不能进阳宅!这4种花“打死”也不养?哪四种花?你知道吗?这4种花“打死”也不养?哪四种花?你知道吗? 民间有“阴花不能进阳宅”的说法,以下是可能被认为是“打死也不养”的四种花: 一、彼岸花 名称由来及寓意: 彼岸花学名石蒜,又称曼珠沙华。其名字来源于佛教,被描述为生长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https://cul.sohu.com/a/835253966_120012541
4.杂货铺东瀛无中秋,仍把明月见——我和月亮有个约会日本自古就将月亮视为神明,在绳文时代(公元前131世纪-公元前4世纪,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就有一种观月的风俗叫“我心向明月(月を愛でる)”,大白话就是月亮啊我就爱瞅着你!(月亮:别听这个球瞎说,其实就是赏月的意思。) 十五赏月之风则是平安时代起自中国(可以具体到贞观年间)传入的,先是在皇族贵胄中流行。https://www.douban.com/note/691060267/
5.风水学入门胡小设计师《汉书艺文志》风水学的称谓探源风水学在中国经数千年历朝历代之沿革,其称谓没有统一,其内涵随历史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没有确切定义。在历史上,地理、阴阳、卜宅、相宅、图宅、形法、青囊、青乌、青鸟、堪舆等,均泛指风水。时至今日,风水称谓广泛流于民间,堪舆称谓在学术界认同,而其它称谓似成别名。 https://www.shejiben.com/sjs/9233/log-1368-l3751.html
6.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午后相约腊娜瓦底感受怒江浪漫暖冬旅游原标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午后相约腊娜瓦底 感受怒江浪漫暖冬 一个平凡的午后 随心走向泸水城郊 听风 看花 漫步于腊娜瓦底 一起感受怒江浪漫暖冬 一把弩弓 是民间巧手指尖的梦 一串风铃 是游客诉说的心愿 走进咖啡书屋 窝在软软的沙发里 闻着咖啡香 https://yn.yunnan.cn/system/2024/12/09/033329165.shtml
7.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午后相约腊娜瓦底感受怒江浪漫暖冬一个平凡的午后 随心走向泸水城郊 听风 看花 漫步于腊娜瓦底 一起感受怒江浪漫暖冬 一把弩弓 是民间巧手指尖的梦 一串风铃 是游客诉说的心愿 走进咖啡书屋 窝在软软的沙发里 闻着咖啡香 品着书香 时光就慢了下来 没有行程表 脚步随心 漫步青石板路 http://www.nujiang.cn/2024/1209/175349.html
8.看花是种世界观——博物学考察记粗壳澳洲坚果(Macadamiaternifolia),也叫夏威夷果。 有一次登山失败,返回时突然发现有逸生的澳洲坚果,采了许多。放置几天,外果皮沿缝合线裂开。德裔植物学家穆勒(Ferdinand J.H.von Mueller, 1825-1896)于1858年描述了这个种,属名用来纪念好友麦克亚当(John Macadam, 1827-1865),这样一来,穆勒也同时建立了澳大利亚http://www.ihss.pku.edu.cn/templates/xm_zl/index.aspx?nodeid=138&page=ContentPage&contentid=3694
9.唐诗成语60刘禹锡之“前度刘郎”:有一种桃花叫新贵没想到十多年后的玄都观,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景像:原先的广场都长满了青苔,一棵桃树也没有了,地上种满了菜花。看花的人没了踪影,种树的道士也不知去了何方。 此情此景,让刘禹锡感慨万千,想想这些年的宫廷风云,想想自己这么多年的艰难苦辛,刘禹锡情不能自已,他回来后,即写下了这首《再游玄都观》: https://www.jianshu.com/p/2c24e74cf515
10.吉安县人民政府求神问鬼夜啼郎 夜间小儿啼哭不止,迷信者以为孩子受惊失魂,于是用红纸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并写上小孩姓名和出生年月日,贴在交通要道,说是可止孩子哭,今人都不信此举。 看花 人生病,迷信者认为是鬼作祟,须请阴人保佑。看花,又名“走阴”,就是请巫婆走到阴司去“http://www.jianxian.gov.cn/news-show-14643.html
11.南京云锦有什么织造特点南京云锦织造特点以及品种类型概述→“远看颜色近看花”,是中国民间染织设计上掌握成品效果的一句名言。它是说,一件好的染织设计,既要有优美的图案花纹,还须有动人的色彩装饰。这是因为作用于人们视觉的第一眼效果,首先是色彩,然后才是花纹。在云锦设计上,艺人也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跑马看妆花”。“妆花”是云锦织物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的织物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8776.html
12.我的美篇降调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世上有一种药 叫“龙蜒草”,它能使垂死之人不死,但却不能活人。 【人死后去阴间的过程第五关:忘川河】 又名“三途河”,横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河水呈血黄色,里面 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5348076_1047301589.html
13.徐小明老师的股评好含糊不清,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对后市的评价没徐小明老师的股评好含糊不清,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对后市的评价没有,只一句<防下短期风险>我怎感觉您每次的讲话都是含糊,事后就自夸,来点实际的大盘分析,展现一下财经评论员的实用性不好吗?别忽悠你的粉丝了!https://www.toutiao.com/w/1600625142067208/
14.西北3友情提示:有两种冲沙车,价格分别是120元和240元,凭断定,后一种更刺激,果然是爽歪歪。红色与不过是醉眼看花花也醉 黄沙黄沙漫天飞 谁为你憔悴 不过是缘来缘去缘如水 ? https://www.meipian.cn/2deqd817
15.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https://www.233.com/kaoyan/politics/moniti/202205/1009253298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