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5.23上海
钟馗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神之一,专司打鬼驱邪。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神像辟邪除灾,从古至今都流传着“钟馗捉鬼”的典故传说。
相传,中国的唐朝(618-907年)时期,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皇帝非常着急。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宝,皇帝愤怒地斥责小鬼。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里。皇帝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臣本是终南山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我就从事捉鬼的事。
唐玄宗从梦中醒来后病就好了。于是他命令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把梦中钟馗的形象画下来。在民间,人们用他的形象制作成各种艺术品,放置在住宅里或大门口,希望驱逐邪恶,获得平安。
文人雅士们的钟馗画作品融传统、汉族民间技法精华于一炉,线条凝练,笔无妄下,造型威美,气象通神,品高韵雅。一起来欣赏历代名家笔下的钟馗图吧!
此幅绘钟馗戴破斗笠,背束梅花一捆,踏雪欲度桥。侍者口衔梅枝,欲把破伞撑开。用笔造型精准,用色清雅可人。
金廷标,清代画家。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鸿子。能绍父艺,亦工写真,并能妙绘人物仕女及花卉。善取影,白描尤工。亦能界画。
款识:臣金廷标恭绘
此幅费丹旭自题仿自南宋遗民龚开,柳荫下钟馗在饮酒赏花,五只小鬼尽显调皮之态。
款识:仿龚圣予终南鬼趣图,壬辰仲夏写于苕溪仙馆,晓楼费丹旭。
此幅绘钟馗吃石榴,一小童与其嬉戏。寓意多子多孙,应黄慎应人之嘱而画的吉祥画,用以鬻粥生活。(夏纯景)
款识:雍正九年天中节黄慎敬图。
题跋:男子之祥,仁和黄树谷题于琴清月满轩。
此图绘竹树下三小鬼送醉酒的钟馗回府的情形,一小鬼拿乌纱帽玉带和外套,两小鬼搀扶酩酊大醉的钟进士踉跄而行,钟馗醉眼微闭,大腹便便,高抬左腿。形名刻画生动,用笔转折有度,是罗两峰人物小品之佳作。(夏纯景)
款识:两峰道人罗聘画。
图绘钟馗提剑出巡,二小鬼捧灵芝,携书卷随行。人物用笔爽利,有浙派遗风。
吕字,清代浙江乌程人,字时敏,号海山,一号海岳。以画人物、佛像及驼马有名于时,学者宗之。兼善山水。
款识:海山吕学写。
此幅无印款,绘钟馗执剑骑虎回望蝙蝠,蝠与福相同,或喻意吉祥得福之意。衣纹做吴道子莼菜条画法,须眉飞动,虽不知作者,亦是好手所作。
此幅绘钟馗风神撒落,红衣飘然,用笔精准爽利。图中所绘的人物与背景在画法、笔墨、情致上始终保持着写意人物画的抒情性和高雅性。是溥心畬戏笔人物画之精品。
溥儒(1896—1963年)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
款识:碧落秋无际,萧然一剑横。有时朝帝座,拂袖御风行。心畬。
本幅绘锺馗执笏独步寒林,旧传锺馗本唐德宗时之武举魁首,因貌丑见斥,自刎身亡,德宗后悔莫及,封为驱魔大神。是后,锺馗辟鬼之说益趋流行,民间每于岁暮暨端午悬其像,以祛邪魅。钱谷此作,设色浅淡,别饶逸气,则又与民间图像相迳庭矣。(台北故宫官网)
款识:隆庆改元冬十月,钱穀写。
本幅画榴花倚石,杨柳清池。锺馗乌帽绿袍,据椅适坐,兀自品赏锦葵争艳。身后案上,复设有果、酒、香粽等物。随侍五鬼,一张破伞障日,一捧酒樽,一簪花于首。一则窃盘中庐橘而欲藏之腋下,另一鬼察觉,以左手攫去其巾,右手拳击其顶。窃鬼缩颈吐舌,作惊怖之状。通幅集故事性、趣味性于一纸,令观者忍俊不禁。(台北故宫官网)
款识:黄油纸伞日边遮,中酒钟馗纱帽斜,醉眼也随蜂蝶去,小西园里闹群花。新罗山人华嵒写于绿筠小阁。
本幅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画坡坨林木,锺馗执笏回首,布局与文征明《寒林锺馗》相近,惟技艺略逊一筹,应属明代画家托名之作。(台北故宫官网)
款识:大德庚子(1300年)五月朔。陈琳。
本幅画岁除时节,锺馗搦管书桃符。桃木自古即被视同可以制鬼避邪的灵物。汉代,则发展成以桃木雕制神荼、郁垒像,挂于门旁抵御凶邪的习俗。魏晋南北朝之际,演变为在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的名字,名之曰「桃符」。五代后蜀,宫廷里已开始于桃符上题写联语,形如后世的春联形式。至若在新春画锺馗像,则渊源自唐代古风。张仲学此作将锺馗与桃符予以巧妙结合,或即由此衍生而得,惟通幅笔致劲利,风格略近于明代浙派。(台北故宫官网)
款识:野云老人画。
此扇面绘钟馗嫁妹民间故事。仕女面目是典型的清末开脸,孙守伯学钱吉生,神形俱似,为清末海上画派生力军。
孙基瑞(1866-),字守伯,师从钱慧安,工书画,尤擅人物,有钱派人物画遗韵。
款识:钟进士送妹图。已亥端午前二之吉为世官仁兄大人雅属即正之。守伯孙基瑞写于蕉雨轩。
图中画钟馗,犀利的目光紧盯着飞来的蝙蝠,一手持如意,一手扶在小鬼的肩头;小鬼双手捧着盛有柿子和柏枝的托盘,寓意“百事如意”。
明代以前,悬挂钟馗像是年节时一项重要的风俗活动,用以驱鬼辟邪,至明清之交此风俗才渐渐移向端午,所以这幅“岁朝佳兆图”可以看作是一幅祈祥祝福的宫廷年画。此图作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画法老练,衣纹的勾描顿挫有力,人物的造型生动夸张,显示了这位皇帝画家的娴熟技能。撰稿人:聂卉(故宫博物院官网)
款识: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成化辛丑文华殿御笔。
在我国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钟馗图取其辟邪驱鬼之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