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网上闲逛看到园林景观取名总汇,很强大,发上来给同仁参考。
诚园:有叠水和植物围合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交流的场所,让人们感到人与人的相处简单而真诚。
流园:流动的水景在视觉上形成协调的韵律,人使用者有种贴近自然的自得和喜悦。
逸园:有花架和植物围合成主要休憩空间,广场设有健身器材,让紧张工作的人们有促膝倾诉和休闲健身的场所,体验到轻松和快乐。
汇园:整个使用空间与水靠近,使用者在感觉水的流动的同时也能感觉到人的汇聚。
知园:提供较为隐秘的空间,让人们在室外拥有开放而有自我的交流空间,促进沟通和理解。
容园:近水的状广场具有轻度的动感,更能体会到水的包容,同时也是暗示人与人也应该相互包容。
畅园:较长的花架提供了更大的交流空间,广场上嬉戏的儿童让居民享受到温暖的天伦之乐。
洽园:西侧大面积的水域与组团内的水景形成对比,象征了水的融会贯通,暗示了只有人与人的融合融洽。
、适园:植物景观层次分明视线通透,简洁的布局和人性化的公共设施让使用者倍感体贴。
和园:交流空间较大,布局均齐,整体氛围和谐,象征以“和”为本。
静园:大面积的多季玫瑰在嗅觉上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从而削弱了视觉带来的心理波动,整个植物围合的通透而又紧密的空间创造出别样的静谧。
诉园:花架小设有棋桌,为弈友提供了对弈的场所。
通透的林下广场是难得的舒适的休闲空间。
欣园:涌泉和雕塑新颖别致,在体量和造型上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使人心旷神怡。
迪园:在小区的另一端,其中有一会馆。
原意是老朋友下雨仍来,新朋友下雨就不来了。
现从“旧雨来,今雨不来”中截取中间三字以为轩名,意谓“日交新知,聚于一轩”。
爱晚亭:源出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陶然亭:源出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四美轩:源出王勃《膝王阁序》“四美俱,二难并”;宜两亭:源出白居易诗“明月好园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揖峰指拍轩:分别源自朱熹诗“前揖芦山,一峰独秀”与高启诗“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濯缨水阁:源出《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留听阁:源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仰止亭、景行桥:源出《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面水轩:源出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翠玲珑:源出苏舜钦诗“日光穿竹翠玲珑”;夕佳楼:源出陶渊明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柳桥:源出杜甫诗“柳桥晴有絮”;镜桥:源出李白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练桥:源出谢眺诗“澄江静如练”。
映雪堂晋朝时候太原中都人孙康,幼时家贫,冬天买不起油点灯读书,就在下了大雪的时候,映着雪光来读书,后来终于成为御史大夫。
“映雪”这个典故是教导人要克服困难,奋发向上。
《三字经》、《世说新语》等书上都有记载。
表面意思比较明了,多数人也明白这个典故,便于传播和记忆。
四知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震,为官清正,不搞以权谋私,且博览好学,人称“关西孔子”。
一日,杨震去东莱赴任太守,途经昌邑。
昌邑县令王密为讨好上司,怀揣金银,深夜偷偷前来送给杨震。
杨震坚辞不受。
王密说:“您老就请收下吧,反正深更半夜没人知道。
”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快拿回去吧!”王密自讨没趣,只好怏怏而回。
杨震一生正气凛然,多次上疏切谏。
杨震的清正德操值得后人永远学习,并教育大家做人要正直,要讲诚信。
爱莲堂此典故出自北宋着名理学家周敦颐的散文名篇《爱莲说》。
《爱莲说》热烈地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抒发了作者追求高尚人格的心态。
他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虽然从污泥里钻出来,但一尘不染,虽然整天在清洁的水里洗濯,但一点儿也不妖艳。
它的香又清又远。
注礼堂这一名称出自戴氏先祖编注《礼记》的史实。
《礼记》为儒家经典之一,系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的选集。
汉代研究《礼记》的专家为高堂生,高堂生三传弟子名后苍,后苍有两个得意门生:即戴德、戴圣叔侄。
戴德,字延君,人称大戴,官至信都王太博,曾编纂订注《礼记》为85篇,称为《大戴礼》;戴圣,字次君,人称小戴,为九江太守,复订注《礼记》为46篇,谓之《小戴礼》,被后世奉为典范。
大戴小戴在汉宣帝时曾分立为研究《礼记》的二博士,其裔孙遂以“注礼”为堂号,以此光扬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贡献。
中和堂后汉向长,隐居不仕,性尚中和,精通《老子》和《易经》。
自己穷得吃不饱,穿不暖,别人送给他的东西,他留够自己用的,别的仍退还给人家。
他常常说“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在儿娶女嫁之后,他出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百忍堂“百忍堂”出自“张公艺九世同居,书忍字百余”的故事。
有言道“百忍成金”,其间包含着累世同居的典故。
中国古代推崇累世同居,几代同堂、长幼有序的大家庭,历来被视为值得褒显的风尚。
唐朝忍孝治家的贤人张公艺住河南寿张县,年轻时在黄河畔救过避祸受伤的李世民。
公元665年,唐高宗泰山封禅而回路经张家庄特意看望已88岁高龄的张公艺,问张治家之法,张写了一百个“忍”字: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高宗备受感动,即封张公艺为醉乡侯,并亲书“百忍义门”。
张公艺死后,后人修建“百忍堂”以纪念。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
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
称为三恪。
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用此作名,来标榜业主的尊贵。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
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
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此名教育大家做人做事要专一,不受外界干涉。
宝树堂根据晋书《谢玄传》记载,曾经指挥过历史上着名的“肥水之战”的谢安曾问其侄谢玄,为什么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弟成器?谢玄答道:正像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庭前生长着茂盛的芝兰玉树一样;所以,唐代大文学家王勃在他的名文《滕王阁序》中有“谢家宝树”之句。
足见取“宝树堂”作堂号,正是希望其后裔成为成大器的子弟,为国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让堂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而周太王意将家业让于三子季历,泰伯为遂亲愿与二弟仲雍两次出逃,从陕西岐山一直跑到无锡一带,建立起氏族小国,当地的土着人,仰慕泰伯兄弟的贤德,有一千多户归附他,于是泰伯成为句吴的首领。
孔子对泰伯的谦让精神十分敬佩,感叹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
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
今江苏无锡东三十里之梅里山仍有泰伯墓庐。
用此作名,可以直接与当地的文化渊源衔接,二来也要育人向善的意思。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
尧老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
此名不仅有做人要谦虚的寓意,而且还有有“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警示作用。
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从我开始。
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
"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
于是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
燕国于是强大起来。
绿野堂唐代宰相裴度,因为宦官当权,自己受排挤,乃自请罢相,在洛阳午桥创建别墅,起造凉亭暑馆,植花木万株,绿阴如盖,命名为“绿野堂”。
用此作为组团的名称,寓意奥林匹克花园的尊贵品质。
瑞鹊堂北宋神宗时,南安人柯述曾奉命赴漳州赈济饥荒,有两只喜鹊栖于厅堂。
传说当柯述离漳时,百姓手攀车子,不忍柯述离开,双鹊飞翔数十里,喧噪彷徨不忍去。
用此作为组团的名字一来表面意思比较吉祥,二来,寓意奥林匹克花园的邻里关系比较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