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名设计师,有点强迫症,来信是为给魅族官网提一些建议。和你之前在公开的活动上见过,当时对你幻灯片中的一个数字提出了质疑,随即你现场修改了该数字,因此印象不错。
白总的演讲,相较之前明显有提高。但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三次演讲中白总走到台旁去喝水的时候,虽然现场观众都表示出了涵养和耐心,还不断鼓掌。
但这种情况的的确确让演讲效果大打折扣。既然是你看苹果发布会,对Craig的演讲都能吐槽(在《IT公论》上),那至少可以安排疏密有序的幻灯片节奏,比如适时提供视频,让演讲人有更多机会休息喝水。
魅族是最早提出「忘记参数」的公司,但是现场幻灯片却出现了大量的参数,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名不怎么懂技术的女生,我简直可以从她是欢呼或鼓掌,还是平淡冷静来判断,大屏幕上出现的到底有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术语。
参数未必可怕,可怕是堆砌一大堆英文参数和数值提高的背后,没把意味着能做的「事情」表达清楚。
——————————————————————具体建议——————————————————————
关于中西文混排时,中西文字符之间是否需要添加空格的问题,目前国家和出版界都没有明确的规范,只有大家各自基于习惯的选择。
不过整体来说,专业人士还是觉得有「空白间隙」比较好的,据说汉学家称这个空白间隙为「盘古之白」,因为它劈开了全角字和半角字之间的混沌。所以专业的文字处理工具InDesign和Word都会在自动在中西文之间添加一个1/4的全角空格的宽度。
而在网站上通常没有那么智能,大家会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包括苹果中国、微软、谷歌等都是手动在这样的字符中间添加一个半角空格。
从魅族官网整体看,魅族似乎也希望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来处理文本,遗憾的是,它好像没有成为整个设计部门的共识,最终呈现的效果千奇百怪。下面是我截取的部分图片。
第一张图的「2GB双通道LPDDR3内存,」和第二张图的「配合更加聪明节能的CPU,」逗号前都添加了多余的空格。
而第一幅图中的「四核600MHz」和「速度6Gbps」的中西文字符之间应该添加半角空格,却又没见添加。
同时,「索尼/三星电芯的3100mAh电池」处,数字和符号单位之间不该添加空格的地方却又添加了。
「Flyme注重大屏体验优化,让大屏更为好用,Flyme4给用户高效的大屏交互体验」简单一段文字中空格的添加原则就不一致。
建议:类似问题还有很多,我没有一一截图。希望魅族能够统一标准,要么坚持都加上否则请都去掉。
「对比率达到了1100:1」中的「:」错误的使用了全宽的冒号,它是表示比例的数学符号,显然不会是全宽的。
建议:修改为半宽的冒号。
同样这张图片中,「这块5.36吋屏幕」采用了「吋」,作为inches的翻译,而在下图中,则采用了「英寸」。
事实上,这两个写法当然都可以,代表的意思相同,但却带来了读音的不确定。因为「吋」字是复音汉字,也就是说它可以念作「yīngcùn」或者「cùn」。
参考:《汉英双解新华字典》,2000年,ISBN7-80103-198-9/H58
下图中的「500cd/㎡」的显示效果,明显没有上图的「500cd/m2」美观。前者使用了一个特殊字符让「m」和「2」被压缩到一个半宽的宽度,识别困难,而后者则通过添加了一个表示「平方」的「2」来辅助显示,更易识别。
建议:酌情考虑,将所有「吋」替换为「英寸」,为表达的确切性和形式的统一。酌情考虑,将所有「㎡」替换为「m2」,为美观和形式的统一。
图中,英文术语和中文术语各占一行,虽然保证了美观,但却带来了尴尬的分类错误。
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日本的「QZSS」(准天顶卫星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同属于「卫星导航系统」。
而「A-GPS」(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电子罗盘」(又译做:「数字指南针/电子指南针」),一个是辅助导航技术,一个导航工具(元件);无论怎么划分都不应该是现在的排列法。
建议:修改为「GPS、GLONASS、QZSS、北斗导航」为一行,「A-GPS」和「电子罗盘」一行,或其他合适文案。
「高清4K视频拍摄,可以30帧每秒码率拍摄」中的「码率」概念系误用。「码率」也就是「比特率」。
这个意思就是,只有当视频牵扯到网络传输时,才会涉及到「码率」,而且这个概念表示的是,每秒所需传输处理的比特数量。而文案中的意思是想表达「30帧每秒」的帧数,这不是「码率」而是「制式」。
现在世界上的主流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也就是「制式」,分为两种,一个是PAL(PhaseAlternatingLine)制,一个是NTSC(NationalTelevisionSystemCommittee)制。
参考:「PAL」有时亦被用来指625线,每秒25格,隔行扫描,PAL色彩调频的电视制式(576i)。它与525线,每秒29.97格,隔行扫描的NTSC制式(480i)不同,在市售的DVD一般都会标示NTSC或PAL制。
简单的说,每秒25帧就是PAL制,而29.97(通常被认定为30)帧每秒的就是NTSC制,它们和「码率」并没有直接关系。
建议:修改文案为:「每秒为你记录高达30帧的画面,同时H.265编码还可使优质的视频体积更小」(随手把不明所以的「H.265」优化了一下)
魅族的英文网站,使用了一个「2070Wpixels」的表达,这显然是沿用中文网站的文案「2070万有效像素」的翻译,可惜的是「2070W」的表达恐怕没有一个老外能够看得懂。
建议:所幸英文站上的大部分地方都采用了「20.7megapixels」的正确译法,建议修改一致。
浏览设备的分辨率千差万别,但我想我使用的2880x1800以及非Retina屏对应的1440x900应该不算边缘。
在我的分辨率下左侧「lover」就这么变成了「over」,「女友」就这样莫名其妙就成了「前女友」。而在更小分辨率的屏幕,这位美女就已经变成路人(英文彻底看不见)。
建议:这张图片明显还有余地向右边移动一些。设定一个网页的最小兼容宽度为「安全框」,保证主要内容在安全框内的都能被集中显示。
商标的合理使用包括了在已注册商标上标记和。英文网站上,仅对「Corning」和「Gorilla」商标有标记,而包括「SONY」和「Sharp」等商标均熟视无睹。
而中文网站部分这种情况更差。
在昨天写给老罗的公开信中,我有吐槽将中文字体的顺位放在英文之前的不良后果。它会导致,页面中的英文也会采用中文字体的西文设计,而大部分中文字体的西文设计都不敢恭维。
但这对中英文混排的网站来说,未必一定是「问题」。因为业界其实也有人不在乎,坚持全站都这么写也算是统一。
但让人费解的是,魅族的英文网站也采用了跟中文站一样的font-family指定。
font-family:"微软雅黑","MicrosoftYahei",Arial,Helvetica,sans-serif,"宋体";
建议:从font-family中去掉「微软雅黑」(中英文)以及后面的「宋体」。(亲,这是英文网站)
基于Flyme4系统的英文部分采用的是Roboto字体,Google其实有提供对应WebFont解决方案,如果能和操作系统保持高度统一性,则再好不过。
建议:去掉iPhone,修改文案。
电脑硬件:MacBookPro(Retina,15-inch,Late2013)系统版本:OSX10.10(14A343f)[系统语言为中文]浏览器:Safari8.0(10600.1.15)所有截图均来自9月3日外接显示屏:DELLU2413显示器
不管网站设计得怎么样,首先所有内容都必须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对术语(包括翻译)的使用准确,避免产生歧义;对商标(包括其英文商标对应的中文商标)使用的准确,避免损害第三方利益;审美可以有自己的取向,但需要自圆其说,且始终贯彻这一原则选择使用了真正符合自己品牌的设计;哪些方式可以优于业界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