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以来,我校积极开展基于“双新”背景下的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变革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提质增效,我校携手瑞安市第十中学等部分温州市直属学校和瑞安市优质高中联袂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共享教学实践经验。
本次活动,我校邀请了温州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周康平、乐清市高中语文教研员朱丹琴、温州市高中数学教研员叶事一、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傅咏梅、温州市高中政治师训员单茹茹、浙江省特级教师方军、温州市高中地理教研员林元龙、温州市名师郭振勇、温州市高中化学师训员徐宇峰、温州市高中生物教研员林永、温州市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员郎建华、温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蒋莘12位学科专家对活动进行了指导,并为我校相应学科教师及与会教师做了精彩讲座。
研讨课聚焦课堂
语文
林婧婕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林黛玉重生——探究<红楼梦>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林婧婕老师为《红楼梦》中林黛玉角色设置重生情境,引领学生对《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人物关系做出思考,让学生在“重生”这个特定情境中探索发现,曹雪芹对林黛玉人物形象架构的良苦用心。多个问题设置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促进了高阶思维的生发。
郑丽娟老师(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
课题:《管中窥“凤”,略说一二》
郑丽娟老师以主问题“凤姐若在,将在合影中的哪个位置?”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对“多面凤姐”做出全面分析——甜与辣、善与狠、怜与悲。进而以“凤姐”作为《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的抓手,牵引到其他人物。课堂以一总多,纲举目张。
数学
翁宝平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数列不等式》
翁宝平老师站在高等数学的高度,以调和数列的积分证明为背景,剖析了常见数列不等式放缩与证明的一般套路,最后以经典函数不等式证明为支架,搭建台阶,引导学生走向高阶思维,从而实现生态课堂的达成。
朱一婷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立体几何中角的最值问题探究》
朱一婷老师借助GeoGebra作图软件,带领学生发现三余弦定理、三正弦定理,让学生深刻领会最大角、最小角原理,并运用两个原理解决立体几何中角的最值问题。师生互动自然,由浅入深,教学软件运用娴熟,深受好评。
英语
金雅平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Readingandthinking:Climatechangerequirestheworld’sattention》
金雅平老师以自主阅读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在阅读课中,她引导学生以文本的作者的角度提出globalwarming会从哪方面来写,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他们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
何旭芬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B6U2ReadingforwritingHealthylifestyle》
政治
陈玉娟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全民守法》
陈玉娟老师以“从疫情中的维权故事看全民如何守法”为总议题,多角度剖析全民守法的重要性与措施,引导学生树立遇事找法、办事靠法的法治思想。
毛艳君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公正司法》
毛艳君老师以“无责不赔,如何彰显司法公正”为议题,以打篮球碰倒老人的法律问题为情境,在情与理的矛盾冲突中分析司法公正的内涵与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捍卫司法公正的法治理念。
历史
邵晨笙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割据并存时代看周边民族的“华夏认同”》
邵晨笙老师从“华夏认同”的概念起源出发,重点回顾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辽、西夏、金政治制度等知识要点,得出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华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最后用练习加以巩固。
金妮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金妮老师以四新——新的革命领导阶级、新的革命方向、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局面还原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地理
陈安娜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思维地图下的农业复习》
陈安娜老师以攀枝花干热河谷芒果种植为课堂主线,运用图层叠加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地图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叶王芳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风成地貌学考复习》
叶王芳老师通过线上研学的方式,以“风”为线索,以西北区域为载体,从风的起因—风的侵蚀—风的搬运—风的沉积作用—风沙危害,将必修1和2的知识融入区域,进行大概念教学。
物理
赵重阳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电容器的电容》
赵重阳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课堂节奏顺利,成功地展示了多个实验,特别是自制平板电容器很好的突破教学难点,整堂课有效地整合各种媒体,顺利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
翁璐淑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翁璐淑老师准备充分逻辑思维能力强,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问题引导,在探究E和U的关系时,让学生在两种情景中研究,并进行学生活动展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化学
王勇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分子结构与性质》
王勇老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关键问题”的单元复习教学,在以生为本基础上,对教材、教参和课标进行重构,将知识结构化、模型化,将模型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基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问题支架激发学生思辨与质疑,通过“核心知识”的建构和“关键能力”的运用,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从而达成生本、高效课堂。
徐雅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透过物质探真相微粒间作用力》
在教学过程中,徐雅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炼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巧妙的设计问题串,组织学生主动与课本对话,促进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让学生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把教材看作是一个案例,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生物
林银萍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酶是生物催化剂》
林银萍老师让学生构建酶的本质,分析酶的作用机理,尝试对酶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进行实验设计,探讨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因素,紧密围绕课程标准,问题指向学业水平高考,是一节优质的学考复习课。
朱成成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生态系统的功能》
朱成成老师以三垟湿地的治理为背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将一些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可以去处理的具体问题,通过模型构建、实际应用、变式练习、实际问题解决等,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落实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通用技术
陈知爱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雪糕棒引发的机械传动——曲柄、连杆、摆杆的简单探索》
陈知爱老师借助二十二中创客坊齐全的设备和自身扎实的设计制造能力,设计并制造了同时适合学生使用和上课演示的机械传动教学具,通过带领学生完成自动推拉黑板装置,让学生能动手掌握简单的机械传动设计。本节课将各类抽象难懂的机械传动过程直观得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黄涛涛老师(温州市人文高级中学)
课题:《草图设计学考复习——连接件》
黄涛涛老师通过台灯支架任务的不断深化,带领学生回顾多种实用的连接件,以及如何在现实情境下选择合适的连接件,并快速绘制连接件。师生互动自然,由浅入深,问题层次感分明,课堂效率高,深受师生的好评。
信息技术
金森林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表格数据的处理》
金森林老师从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七选三科目数据的分析为项目,利用基本的表格数据分析的技能做支架,逐步深入并进行完成项目的达成,最后又围绕python的pandas模块数据分析及可视化进行了体验,为后续的深入学习留下了意犹未尽的伏笔。
黄心怡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栈》
黄心怡老师从汉诺塔的小游戏体验开始,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起来,本节课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从抽象建模到算法的设计,最后又用python语言进行了栈操作的模拟,整个课堂主线明细,重点突出,受到了听课教师和专家的好评。
张荣田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一“网”打尽,整体阅读——浅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张荣田老师提出以“网”字作为整本书教学的整体思路,将人物性格、文化内涵、诗词曲赋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都放在整体情节中进行梳理整合,以少领多,纲举目张。将《红楼梦》一“网”打尽,从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整体阅读。
应鲁嘉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含参绝对值不等式的几种处理办法》
应鲁嘉老师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实践,对含参绝对值不等式的常见解法进行梳理归纳提升,把自己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及独到见解通过数形结合,娓娓道来,讲解通俗易懂,拓宽老师们的解题视野。
张纲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浅谈周练的命制与使用》
张纲老师给大家介绍了瑞安十中周练的历史、变迁、命制的要求、使用及现状,其中滚动练习螺旋上升、改编自编环节的操作大家深受启发,让我们对周练功能及命制有新的认识。
方群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基于深度学习阅读课型课堂变革实践——以B3U2ReadingandThinking为例》
方群老师基于“深度学习”的英语阅读教学要从研读文本与分析学情着手,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并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学习。我们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多实践与反思来实现课堂学习的“深度”。
倪丽凤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以学为核,以读促写,以评促教——高中英语新教材之读写课教学实践微谈》
倪丽凤老师从新教材读写板块编写特点与意图、结合案例探讨读写结合教学的原则和策略、日常教学做法之困惑与期待等方面深入细致地与我们探讨了单元读写课的做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顾崴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在深度学习中促进生生对话策略思考》
顾崴老师分别从情境、设问、任务、困境、课后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实践思考,引发与会老师共鸣。
林书遥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林书遥老师从“为何要进行作业设计”“优质试题是什么样的”“如何做出优质的作业设计”三个方面介绍她的探索心得,有助于我们把握新课程教学方向。
郑青青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23届选考一轮复习策略》
郑青青老师系统介绍了我校高二一轮复习的备考计划,同时提出了一些备考困惑,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廖晓东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在摸索中前进——2023届历史一轮复习的实践》
廖晓东老师的讲座侧重对一轮复习的实施操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交流价值非常高,值得我们学习。
叶幼贞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高中地理“思维地图”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张滋润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陈礼请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顺藤摸瓜--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问题设置的探索》
陈礼请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学太极剑法的过程,形象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陈老师还形象的把创设探究情境比喻成“藤”,把问题设置比喻成“瓜”,并且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很好进行了顺藤摸瓜的问题设置探索。
张元豪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利用GeoGebra辅助新教材下的精准教学》微讲座
夏超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基于课堂关键问题设计的实践与反思》
孔令周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关键问题驱动式自学导航单的编写实践》
孔令周老师给大家介绍了瑞安十中自学导航单的历史、变迁、命制的要求、使用及现状,其中四线驱动改编自编环节、螺旋上升的问题组设计让大家深受启发,让我们对自学导航单为学生带来了“学习的革命”、“倒逼”教学的形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有了新的认识。
姜涛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高中生物学中的“例外”》
朱凌侠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课题:《科技创新类(创客)项目化学习工作汇报》
任希老师(瑞安市第十中学)
课题:《试题的高效获取与管理》
任希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几款高效获取试题和管理试题的软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呈现独特的试题管理方法,与会人员都深受启发,并在讲座后与任希老师交流互动。
精讲座专业引领
朱丹琴老师(乐清市教研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朱丹琴老师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深度学习”,怎样的“深度学习”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素养能力,最终实现与“新高考”顺利接轨,引发了与会老师的思维风暴。
周康平老师(温州市教研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评课、总结
周康平老师结合两节整本书阅读课,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和测评的理解,周老师强调要坚持“教学评”一体原则,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读细、读深、读薄,同时也要兼顾到测评对整本书阅读的导向作用。
叶事一老师(温州市高中数学教研员)
课题:《追求有高阶思维的深度课堂》
叶事一老师以翁宝平老师的《数列不等式证明》一课为例,谈双新背景下,在课堂中如何激发高质量的思考,启迪思维,在深度学习中发展核心素养,以考题为例给大家解析了核心素养在数列中的考查,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傅咏梅老师(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特级教师)
课题:《“深耕细作,学以致用”---例谈英语文本深度学习》
傅咏梅老师以必修3Unit1festivalsandcelebrations的阅读课中,让学生寻找topicsentence为例,提出了topicsentence=topicword+controllingideas。在学生找不出topicsentence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归纳出topicsentence,让我们茅塞顿开,非常有借鉴意义!傅老师呈现的一个个精彩的高中英语教学深耕细作,学以致用的精彩教学案例,让我们不禁感叹傅老师对于教学的认真与执着!
单茹茹老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师训员)
课题:《从学知识到用知识,实现深度学习》
单茹茹老师围绕着“深度学习的含义与特征”、“高中思政课如何实现深度学习”两大问题,重点阐述了包括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等在内的深度学习五大特点、“教学目标:从知识到素养的升级”“教学方式:从对话到任务的转型”“教学场域:从课内到课外的延展”三个维度的实践路径。专家的观点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感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深度学习的理念,也对我们今后提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方军老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课题:《关于复习的实践与点滴思考》
方军老师从新教材的学考真题切入,逐一剖析学考的题型、难度,并以高度浓缩的“时地人事物文”六个字概括出目前新一轮历史学考试卷的鲜明特点,同时方军老师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详细的给我们阐述了新课标一轮复习的策略。这对我们今后的复习有着很高的指导意义。
林元龙老师(温州市高中地理学科教研员)
课题:《基于新课标、新教材视野下的高中地理的教与学》
林元龙老师指出新教材背景下的复习课需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新老课标要做对比,找出差异,寻求课堂教学的突破。林老师强调:高一老师要明确定位问题,做好师生的加减法;高二老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微视频教学,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建议以大单元为载体开展地理教学。林老师的发言为与会老师推进教学理念的更新和专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郭振勇老师(温州市名师)
课题:《情景创设中例题设问的有效性》
郭振勇老师从例题的功能、例题选取的原则、情景题及其设问、对教师的要求四个方面,并结合近年浙江物理选考题进行如何让例题设问更加有效性的探讨,让年轻老师有种恍然大悟的感受,让老教师也受益匪浅。
徐宇峰老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高中化学师训员)
课题:《问题设计与作业设计》
徐宇峰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同时给与会老师做了《问题设计与作业设计》精彩讲座,他提出双新背景下教学设计模型:
他认为,教学设计中,学情是重中之重,只要能做到学生“想听、要听”,不必过于拘泥形式;针对教学重难点、学生思维障碍点和易错点、情境进行问题优化,如减少单一的客观的具体(简单)问题、增加问题的综合性和情境化、变客观问题为主观问题(你是如何理解的?)等。他用多个生动详实的教学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和展示,让我们深刻领会了当前课改的方向和主张,使我们收获颇多!
林永老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生物、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
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
郎建华老师(温州市教研院大数据中心主任、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员)
课题:《提质增效,加强通用技术研究与实践》
郎建华老师从精准教学、项目学习、教研设计、教具设计、作业研究和学生产品六个方面分析如何通过加强通用技术研究与实践做到提质增效。为大家带来了最新的研究和数据,结合生动的例子,让在座的老师感受到只有将教学及管理工作做得更精细、更精致、更精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蒋莘老师(温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
课题:《新教材项的目化教学》
蒋莘老师对于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进行了理论层面的阐述,又结合省优质课评比的案例进行了项目化落地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指导,即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非常适合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
收获满满
郑丽娟(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红楼梦》整本书教学对老师而言是一个大考验!本节课选择王熙凤作为一个切入,由王熙凤人物的基本关系网锁定人物的C位重要性,连带出王熙凤的性格多面,由人物命运展现红楼梦贾府兴衰!管中窥凤,以凤探红楼!
林婧婕(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这次活动让我获益尤大,从磨课到公开课过程很漫长,但我能听到自己的成长拔节声,教学之路漫漫,仍要继续努力,研究教材、研究课标,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翁宝平(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此次联谊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市教研员和同仁的不同见解,让我对生态课堂的构建更加清晰、全面。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锻炼的平台,助我成长!
朱一婷(瑞安市第十中学):二十二中提供的上课设施很好,希望增加评课环节,这样带给大家的思考更多。
应鲁嘉(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本次活动通过与兄弟学校经验交流让我受益良多,作为一个年轻教师还是要多优秀教师交流学习,涉取新知识、新观点来开阔自己的视野。
张纲(瑞安市第十中学):联合教研,二十二中首开先河——可敬;取长补短,联合体人百家争鸣——可喜;胼手胝足,罗山联盟强大兴盛——可期
金雅平(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我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们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要从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反思自己的自主阅读教学设计,从能力培养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语言和行为。
何旭芬(瑞安市第十中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了解学情,激发自主阅读,不断尝试,不断磨合,最终促成目标写作。十中教研组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感谢它给予的无限帮助,也感谢二十二中提供的平台!再接再厉,突破自我!
方群(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基于“深度学习”的英语阅读教学要从研读文本与分析学情着手,设计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的学习。我们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多实践与反思来实现课堂学习的“深度”。
陈玉娟(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从教材研读到议题设计,从个人备课到集体磨课,从学生获知到素养提升,每一步都希望达到最佳,可呈现之时难免有遗憾,正是有了遗憾才会有更加优化的课堂。
顾崴(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一线教师的讲座,是对自己课堂教学实践的提炼,也是对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升。主题鲜明,听者思路更加清晰;案例真实,同仁更易产生共鸣。
邵晨笙(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感谢历史组老师们的帮助,在多次磨课和研讨之下我才能开出这样一堂具有一定完成度和思考深度的课来。并且通过方军老师的讲座,我对新教材下的学选考复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郑青青(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一次形式新颖的教研活动。以校为单位的教研交流,围绕着核心主题而展开。热烈而深入,既开拓视野又引发思考,收获颇多。
廖晓东(瑞安市第十中学):这次活动,我们收获颇多,特别是对高一的学考复习有了新的体会;高二的选考复习有了一些共识。这次活动跟以往不同,是新颖的跨区的教研活动,为交流打开了新的局面。
叶王芳(瑞安市第十中学):通过这次深度教研,我们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彼此携手,将共同创建有二十二中和瑞安十中特色的教、学、研共同体。这次深度教研,激发了教师的活力,提升了教师素养。累,却也收获满满。
叶幼贞(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思维地图”的呈现形式在是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双重编码理论设计的。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来提高思维地图作为空间思维评价的效度。
赵重阳(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锻炼的平台,感谢郭振勇老师和瑞十各位同仁的点评和指导,感谢物理组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翁璐淑(瑞安市第十中学):通过磨课,我体会到了对教材内容挖掘和课堂细节处理的重要。通过听课与讲座,我也学习了他人对课堂处理中值得学习的部分,并学到了优秀教师对物理工具的开发与拓展。
王勇(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本次研讨会,大家发言踊跃,提出了很多不同见解和宝贵意见,石之相击火光四射,专家徐宇峰老师也给我们指明了研讨的方向,使我们收获颇多。
徐雅(瑞安市第十中学):感谢二十二中以及每位老师、同学在活动前后的积极配合。让我充分体会了贵校尚礼、谦让的良好氛围。
夏超(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感谢学校精心搭建平台,本次活动通过与兄弟学校经验交流让我受益良多,徐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了在课改深入的路上,大道不孤,增强了我围绕“关键问题”进行教学探索的信心。
朱成成(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通过本次活动的教学设计、磨课、评课等环节,我对新教材及生物核心素养的理解更进一步!
林银萍(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在备课和磨课的过程中,我对本节课标、教学呈现形式、学生学习方式、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等内容的感悟越加深入。过程很累,但收获很多,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
姜涛(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这次微讲座对我来说是充满挑战。这个过程既是自己对教学工作的一个小结,又是对专业知识的一次整理,还展示22中教师的风采,对自己亦是一种提升。
陈知爱(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本次联谊活动,让我们看到兄弟学校优质的教学方式和经验,也藉此向外界展示了我们通用技术组老师的教学独特性。教研是一次无限的游戏,延续了我们在教研路上一贯的执着,也将延续我们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朱凌侠(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非常荣幸,能在这次活动中针对项目化学习做专题汇报。我向与会的同仁和专家们汇报了我校项目化学习的操作和成绩,同时也从其他学校老师和专家那里收获很多。
任希(瑞安市第十中学):本次活动主办方准备精心,场所安排合适,开课老师课前备课到位。但联合体内老师到位不多,主要是市直老师在场,弱化了联合体的作用。
黄心怡(瑞安市第十中学):这次有幸在二十二中与高二的同学一起了解了什么是“栈”。在课后的评课环节和讲座中,进一步学习到了什么是“项目化学习”,以及如何更好的应用于课堂。
此次联袂教研活动,不仅扩大了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做到了资源共享,还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大有裨益,他们将不断学习、总结和思考,汲取宝贵经验,砥砺前行,让课堂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