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题目答案解析,校勘题目答案解析1

对史料进行辨伪、校勘,总体上属于()。

A.内考证

B.外考证

C.正考证

D.反考证

92作为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毛泽东评价他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位文化巨人是()。

A.郭沫若

B.胡适

C.周作人

D.鲁迅

43作为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毛泽东评价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位文化巨人是()。

8最高级也是最难用的校勘方法是()。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2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49除藏书外,藏书楼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藏书家及文人学者校勘书籍、读书研究的主要场所,为了使藏书内容准确,没有舛误,他们将多种刊本进行比对,通过勘订,改正原书中的错处,以免________。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讹传讹

B.误人子弟

C.谬以千里

D.混淆是非

35除藏书外,藏书楼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藏书家及文人学者校勘书籍、读书研究的主要场所。为了使藏书内容准确,没有舛误,他们将多种刊本进行对比,通过勘订,改正原书中的错处,以免______。

除藏书外,藏书楼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藏书家及文人学者校勘书籍、读书研究的主要场所,为了使藏书内容准确,没有舛误,他们将多种刊本进行比对,通过勘订,改正原书中的错处,以免__________。

21除藏书外,藏书楼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藏书家及文人学者校勘书籍、读书研究的主要场所,为了使藏书内容准确,没有舛误,他们将多种刊本进行比对,通过勘订,改正原书中的错处,以免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司马温公行状苏轼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天下晏然/衣食滋殖/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B.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天下晏然/衣食滋殖/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C.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天下晏然/衣食滋殖/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D.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天下晏然/衣食滋殖/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C.自觉,在文中指自己苏醒,现代汉语中主要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D.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文中是指司马光病情好转之后巡视地方处理政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认为,视百姓耕田情况来免除他们的赋税,这样虽然官府收入没增加,但粮食价格更便宜,可纾解河东百姓的困难。

B.司马光以“居室”为喻,指出国家虽然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但是缺乏改革所需的“良匠美材”,因此不赞成王安石变法。

C.司马光为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重病之中,司马光依然念及天下大事;去世之后,家人又发现了他议论国家大政的遗奏。

D.为报答神宗的赏识,司马光以孟子的名言自勉,认为应尽为臣之道,敢于进言规劝,虽然常常违背神宗,但神宗待他更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5分)

(2)自以遭遇圣明,言听计从,每欲以身简天下。(5分)

简述古籍校勘的方法。

《永乐大典》的主要用途是辑佚和校勘。A.正确B.错误

目前《资治通鉴》最好的版本是顾颉刚牵头组织校勘的版本。()A.正确B.错误

存真原则就是要自觉地把加工工作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需要加工之处,都应仔细揣摩和严谨校勘考订,做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力求转达加工的准确无误,最大限度地符合或接近档案文献的客观实际。

校勘的方法有对校法、_____、_____、_____。

档案校勘(名词解释)

投入研发转让A谈判立项废除

B偷窃拘役判刑

Cnbsp;选举组阁执政

D印刷出版校勘

A王念孙;

B王引之;

C俞樾;

D阮元

A之言,之为言;

B夺;

C当为;

D谓之;

E犹

中国古代的编辑活动最初是和文献资料的选编校勘相联系的。()A正确

B错误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

A.校勘B.登记C.整理归档D.印发

除藏书外,藏书楼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藏书家及文人学者校勘书籍、读书研究的主要场所。为了使藏书内容准确,没有舛误,他们将多种刊本进行比对,通过勘订,改正原书中的错处,以免。下列填入画横线部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以讹传讹B.误人子弟C.谬以千里D.混淆是非

古籍善本是对大量同书异本进行品鉴和校勘的结果。中国古代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对前代典籍都有“广勘异本,则善而从”的学术传统。官方如刘向等人对西汉政府藏书的系统整理、历代石经的刊刻等,都是通过官定正本的形式,向天下读书人颁布内容权威的版本。私家校勘则由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创始,其风绵延至今两千八百余年而不绝,期间涌现的校勘家无以计数,其校书理念是“校书犹扫落叶,随扫随有”,因而永不止息。这种历代因袭的校勘行为,表面看是力图恢复古籍文本的旧貌,但背后透露的却是对事物本原的无止境的探究精神。这段文字重点介绍了

A.我国古代对古籍善本的校勘在官方和民间蔚然成风B.历代对古籍的校勘行为体现了溯本清源的探究精神C.校勘行为使我国古代历史学家的治学精神得以传播D.古籍文本的校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校稿人传承下去

两汉时期重要的校勘学者有()。A.郑玄B.陆德明C.王逸D.高诱E.颜师古

古典文献学研究哪些内容?A.古籍的分类、编目B.古籍的版本、校勘C.古籍的辨伪、辑佚D.古籍的注释、编纂

A版本及校勘的情况

B原作者简介

C注释者情况

D选题的依据

E是否有注释和题解

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内容还包括校勘文字、()、()等,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是注释的对象。

训诂术语“乙”的作用是

校勘的方法有

狭义的校勘包括

古书校勘时,表示原文上下字序倒置的术语是

对某一句、某一段甚至某一章的意思进行解释,这是训诂内容中的

郑玄作《毛诗笺》,其主要目的是对《毛传》

乾隆朝以后,专司校勘、刻印书籍,这里刻印的书,纸墨优良,校勘精审,书品甚高,版本学上以刊刻地点称之为“殿本”。

A、文华殿

B、武英殿

C、太和殿

D、保和殿

正确答案

主要包括1、原著编次整理与校勘翻译2、伤寒注家注本研究;3、六经本质理论研究4、六经辨证方法临床运用规律探索5、经方临床运用之推广6、伤寒学发展史研等。探讨之。

A.雌黄

B.米汤

A训诂、注疏

B校勘、辑佚

C辨伪、考证

D测量、探险

标点即给档案原文断句,古称()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分支学科有()。①、史学史②、史学理论③、校勘学④、考据学⑤、考古学。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

D、①③④⑤

下面哪一步是PCI规划中不必要的

A、基站信息表整理.校勘

B、仿真软件进行覆盖仿真

C、评估PCI复用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D、确定PCI分组策略

下列关于校订者工作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古籍校正和校勘

B、对照原著,改正译稿错讹

C、用通俗恰当的语言进行改编整理

D、编制索引,使作品便于查阅

E、对作品内容作出说明解释

我国校勘学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

A、战国

B、秦代

C、西汉

D、东汉

最高级也是最难用的校勘方法是()。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①校勘学,研究有关校勘的问题,如校勘的对象、校勘的方法、校勘史等。②校勘学应该属于文献学的一门学科,因为它是以古文献为研究对象的。③校勘学跟文字学、训话学、音韵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④校勘学需要综合用文字学、训话学、音韵学等学科的知识、理论来进行工作、所以校勘学是一门综合的、应用性的学科。提取并整合上述材料的主要信息,给“校勘学”下定义。(3分)

A.辑佚B.校勘C.辨伪D.训诂

A.辑佚B.校勘C.训诂D.考证

关于古代刻书业的编辑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私刻,说法正确的有()。

据《书林清话》记载,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明清鼎革之际,部分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研究为治学重点,倡导破“理”而立“礼”,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

A、助长了宋明理学的空疏之弊

B、礼成为了当时的核心价值观

C、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

D、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

下列训释属于文字校勘的是

在对史料的搜集.分析与鉴别中,通过广征博考准确了解古籍原意的方法是

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这一校勘方法称为()。

古书校勘的具体方法包括()。

利用他书来校勘法叫做()。

从事理或文理上去分析、判断而订正古书,这一校勘方法称为()。

王引之的著作()是一部从经学、小学和校勘学角度研究《周易》《尚书》《诗经》等中国古代经典的著作

A、《说文解字》

B、《经义述闻》

C、《字典考证》

D、《王文简公文集》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载,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板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B.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运用

C.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D.雕版印刷仅限用于官方刻书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殿试进士新定条制:“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条制”说明宋代科举考试

A.首创殿试制度

B.规定答题方式

C.力求公平公正

D.盛行徇私舞弊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着意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B.西方史学的传入扩大史学研究范围

C.社会局势的重大变化

D.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想的启迪

明朝初年政府“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中间商)姓名,时其物价”,此举意在()

A、垄断城市商业贸易B、强化工农抑商政策C、维护市场公平交易D、征税补充军费开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注】①和扁:秦和与扁鹊,古代名医。

1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罢竦而用琦/与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

B.陛下罢竦而用琦与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

C.陛下罢竦而用琦/与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

D.陛下罢竦/而用琦与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为“规劝、劝谏”之意。

C.丁口,即男女人口,古代户政名,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D.丁忧,据儒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又叫丁艰。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和高若讷的恩怨,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和王素的升官,他均作诗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褒贬态度。

B.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君王选用谏官并非难事,难的是听谏和用谏;君王的过失应在出现之前就要得到补救,这样,天下才能安定太平。

C.蔡襄体恤民情。在福州和泉州为官期间,蔡襄开塘灌田、奏减赋税、立石为桥、植松庇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福州和泉州的知府以及福建路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为忠惠。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②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时有旱蝗、日食、地震之变,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擢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襄益任职论事,无所回挠。吕夷简平章国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议政事,襄奏请废止之。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复修起居注。唐介击宰相,解盛怒,襄趋进曰:“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既贬春州,又上疏以为此必死之谪,得改英州。进知制诰,三御史以论梁适解职,襄不草制。后每除授非当职,辄封还之。帝遇之益厚,赐其母冠帔以示宠,又亲书“君谟”两字,遣使持诏予之。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襄精吏事,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敢欺。

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赠吏部侍郎。

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尝饮会灵东园,坐客误射矢伤人,遽指襄。他日帝问之,再拜愧谢,终不自辨。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B.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C.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D.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A.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称号,如“仁宗”。

B.“擢”表示官职提拔、提升,同样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右迁、升、拔、陟、徙等。

C.“制诰”指皇帝的诏令。“知制诰”本意指掌管为皇帝起草诏令事务,后用作官名。

D.古代官员在“丁忧”其间不得为官。若有特殊原因,国家也可丁忧者为官,称为“夺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宾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襄心怀正义。范仲淹、余靖、九洙、欧阳修遭贬,他作诗讥讽高若讷;余靖、欧阳修、王素重获重用,他又作诗称贺。

B.蔡襄不畏权贵。吕夷简执政期间,宰相以下的官员到他的府中商议政事,蔡襄得知后,上奏请求废止此事。

C.蔡襄敢于直言。唐介因攻击宰相而触怒皇帝,蔡襄进言为其求情,结果先后被贬至春州、英州。

D.蔡襄精明强干。在任开封知府期间,蔡襄轻松处理各种事务,侦破奸恶揭发隐秘,下属官吏心怀敬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襄趋进曰:“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

(2)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

【注】和:秦和,古代名医。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鬻书者市之,得厚利

鬻:卖

B.非徒愈病,而又寿民

愈:使(病)好了

C.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

济:救济

D.闽人刻碑纪德

纪:记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②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

李翰林别集序

【宋】乐史

李(白)翰林歌诗,李阳冰纂为《草堂集》十卷,史又别歌诗十卷,与《草堂集》互有得失,因校勘排为二十卷,号曰《李翰林集》。今于三馆中得李白赋序表赞书颂等亦排为十卷,号曰《李翰林别集》。

翰林在唐天宝中,贺秘监闻于明皇帝,召见金銮殿。隆步辇迎,如见绮、皓。草和蕃书,思若悬河。帝嘉之,七宝方丈,赐食于前,御手调羹。于是置之金銮殿,出入翰林中。其诸事迹《草堂集序》,范传正撰《新墓碑》,亦略而详矣。

史又撰《李白传》一卷,事又稍周,然有三事近方得之。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开元天宝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授笔赋之。其一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适。其二曰: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龟年以歌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之。太真妃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辞,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妃饮罢,敛绣巾重拜。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诸学士。

会高力士终以脱靴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辞,力士曰:始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翻拳拳如是耶?太真妃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欲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太真妃颇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

白尝有鉴。客并州,识汾阳王郭子仪于行伍间,为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及翰林坐永王之事,汾阳功成,请以官爵赎翰林。上许之,因而免诛。翰林之知人如此,汾阳之报德如彼。白之从弟令问,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传中漏此三事,今书于序中。

(选自《李白诗集》)

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校勘排为二十卷排:编排

B.于是置之金銮殿,出入翰林中置:安置

C.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重:以……为珍贵

D.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诸学士顾:顾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赐食于前,御手调羹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B.上因调玉笛以倚曲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C.则迟其声以媚之秦以攻取之外

D.翰林之知人如此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B.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C.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D.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史编纂过《李翰林集》中的十卷、《李翰林别集》十卷和《李白传》一卷。

B.乐史在《李白传》序里记录了三件事:李白醉中赋词、李白被诋毁、李白知人。

C.李白现场赋词,所赋三首《清平调》从不同方面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及被宠之幸。

D.李白曾因永王的事情受到牵连,但他以前帮扶过的郭子仪这时帮助他免于被杀。

13.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3分)

(2)龟年以歌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之。(3分)

(3)客并州,识汾阳王郭子仪于行伍间,为脱其刑责而奖重之。(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李茂方,字释之,光阳人。忠穆①时,登第,补典校校勘。恭愍初,出知淳昌郡。有求土物于郡者,茂方解所佩笔鞘及带与吏,曰:“朋友私请,不可以公物应之,以此易所求与之。”请者愧而去。后为献纳②。时金镛执国柄,屡求见。茂方辞不往。镛曰:“朝官无不求见我,茂方独不来。吾亲往,亦不来,简我也。”转掌令。国制:陵隧必使执义③署封。世谓封陵者多不达。及封正陵④,执义洪原哲惑于拘忌,规避之。茂方代署,惟谨。王嘉之曰:“掌令清白忠直,寡人所知。达与不达,不在我乎?”原哲惧,遂祝发避嫌。居母忧,起复判典校寺事,固辞不允。迁民部尚书,改司宪府大司宪,赐推忠佐命功臣号,升密直学士。王以旱命茂方祷雨于康安殿,茂方燃臂以祷。王闻之,曰:“爱民如是,可为首相。”寻出为鸡林府尹。初府大饥及茂方至适岁稔茂方因民之便贩鱼盐置义仓以备赈贷。崔莹巡察六道,法甚峻,守令多贬黜者。至鸡林,境内肃然,莹大喜。

召判开城府事,加赐砺节功臣号。王以茂方清寒,赐米五十硕。茂方以为大臣不可虚受赐,不受。拜政堂文学。王每称政堂国耳忘家,不畏权势,虽古人无以过之。辛禑立,开书筵,以茂方为师。恭愍所畜鸠在禁中,禑常爱玩。茂方书《旅獒篇》进讲,仍言:“鸠亦珍禽也,愿勿畜。”禑乃命左右去之。茂方尝责侍中庆复兴不籍韩方信、卢稹家,忤意,罢,封光阳君。俄拜门下评理。辛昌立,拜检校门下侍中。恭让宴群臣,茂方侍宴,年八十一,上寿起舞,风仪可观。王称叹,赐推忠砺节赞化功臣号。入本朝,封光阳府院君。卒,谥文简,以礼葬之。

(选自《高丽史·李茂方传》)

【注】①忠穆及后文中的恭愍、辛禑、辛昌、恭让,皆历朝高丽王。②献纳:官职名。③执义:官职名。④正陵:恭愍王妃的陵墓。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我也简:考验。

B.茂方代署,惟谨谨:恭敬。

C.遂祝发避嫌祝发:削发(为僧)。

D.迁民部尚书迁:调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者愧而去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B.寡人所知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鸠亦珍禽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

D.禑乃命左右去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茂方在淳昌郡为官,公私分明,朋友前来索求当地特产时,宁愿以个人物品来应对,也不动用公物,表现出清正廉洁的品质。

B.李茂方在执义洪原哲设法躲避职责时,不拘俗忌,代署封陵;奉命为民求雨时,又燃臂以祷,行事虔诚,因此被擢升为首相。

C.文中人物语言切合身份,如“达与不达,不在我乎”符合高丽王予夺在我的口吻,“鸠亦珍禽也,愿勿畜”表现了李茂方进谏的婉转。

D.本文叙述了李茂方的为官经历,所选材料能反映传主性格与为人,文简事丰,剪裁合理,体现了纪传体史书的传统特色。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初府大饥及茂方至适岁稔茂方因民之便贩鱼盐置义仓以备赈贷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法甚峻,守令多贬黜者。(3分)

(2)王每称政堂国耳忘家,不畏权势,虽古人无以过之。(4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窥视夙愿笑靥负屈含冤

B.暮霭枯槁校勘煞废苦心

C.嗟愿嫡亲惶惑穿流不息

D.鸾凤禀赋缛礼唇枪舌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震撼明信片精萃倚老卖老

B.貂蝉发牢骚校勘莫衷一是

C.更叠副食店辐射形迹可疑

D.歉收现刑犯赝品暴殄天物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校勘发酵咆哮肖像以儆效尤

B.橙子乘便呈现惩处城下之盟

C.嗣位谥号饲养式微酾酒临江

D.诺言偌大落照裸露洛阳纸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B.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C.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D.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为规劝之意。

C.丁口,即男子人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D.丁忧,按儒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等四人和高若讷的过往,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等人的升官,他均作诗表示祝贺。

B.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一邪被贬退其同类也应被贬退,一贤被进用其同类也应被进用,这样国家才能安定太平。

C.蔡襄体恤民情。他在福州和泉州为官期间,开塘灌田、奏减赋税、立石为桥、植松庇路,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知府以及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賜谥号为忠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2)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切忧之。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注】、扁,难责效矣。”

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治平三年,母丧,丁忧。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C.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丁口,即男子人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C.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为规劝之意。

D.丁忧,按懦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君王选用谏官并非难事,难的是听谏和用谏;君王的过失应在出现之前就要得到补救,这样,天下才能安定太平。

B.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和高若讷的恩怨,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和王素的升官,他均作诗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褒贬态度。

C.蔡襄体恤民情。他在福州为官期间,开塘灌田,奏减赋税;在泉州立石为桥,植松庇路,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知府以及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忠惠”。

(2)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

清代历史学家钱大昕在总结校勘工作所依据的资料时说:“凡所校订,必考稽善本,证以他书,即有朋后进之片言亦择善而从之。”这表明,他判别史料真伪的原则是

A.以理服人

B.孤证不立

C.条分缕析

D.无证不信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l0题。

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预苏舜钦进奏院会,出签书菜庆军判官。王尧臣修《唐书》,以敏求习唐事,奏为编修官。持祖母丧.诏令居家修书。卒丧,同知太常礼院。

石中立薨,子继死,无他子。其孙祖仁疑所服,下礼官议。敏求谓宜为服三年,当解官,斩衰。同僚援据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议,遂定为令。加集贤校理。从宋庠辟,通判西京。为群牧度支判官。坠马伤足,出知亳州。治平中,召为仁宗实录检讨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判大常寺。

英宗在殡,有言宗室服疏者可嫁娶,敏求以为大行未发引,不可。逾年,又有言者。敏求言宗室义服,服降而练,可嫁娶矣。坐前后议异,贬秩知绛州。王珪、范镇乞留之,使成实录。神宗曰:“典礼,国之所重,而误谬如是,安得无责。”然敏求议初不误,曾公亮恶礼院刘瑾附敏求为说,故因是去之。是岁,即诏还。

徐国公主以夫兄为侄奏官,敏求疏其乱天伦,执正之。王安石恶吕公著,诬其言韩琦欲因人心,如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出之颍州。敏求当草制,安石谕旨使明著罪状,敏求但言敷陈失实。安石怒白于帝,命陈升之改其语,敏求请解职,未听。

会李定自秀州判官除御史,敏求封还词头,遂以本官右谏议大夫奉朝请。策试贤良方正,孔文仲对语切直,擢置优等,安石愈怒,罢文仲。人为敏求惧,帝独全护之,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邓润甫为帝言:“比群臣多尚告讦,非国家之羌,宜登用敦厚之士,以变薄俗”乃加敏求龙田阁直学士,命修《两朝正史》,掌均国公笺奏。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礼部侍郎。(《宋史·敏求列传》有删节)

[注]①斩衰:丧服名,衰(cuī)通“縗”。“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②大行:指皇帝的葬礼。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僚援据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议是:赞同

B.加集贤校理加:升任

C.曾公亮恶礼院刘瑾附敏求为说,故因是去之去:离开

D.王安石恶吕公著,诬其言韩琦欲因人心因:利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敏求刚正方直的一组是

①判寺宋祁是其议,遂定为令

②敏求疏其乱天伦,执正之

③敏求当草制,安石谕旨使明著罪状,敏求但言敷陈失实

④安石怒白于帝,命陈升之改其语,敏求请解职

⑤策试贤良方正,孔文仲对语切直,擢置优等

⑥乃加敏求龙图阁直学士,命修《两朝正史》,掌均国公笺奏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⑤⑥D.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求认为石中立之孙石祖仁应为石中立穿斩衰服丧三年。后来,敏求官职几度升迁,应宋庠的请求,先后担任西京通判、群牧度支判官、亳州知府、仁宗实录检讨宫等职务。

B.敏求在宋英宗死后较疏远的皇族成员什么叫候可以婚嫁这个问题,看法前后不一,因而被降为绛州知府。但同年就被召回京。

C.王安石因不喜欢吕公著而想诬陷吕公著,并传旨让敏求在诏书中说明吕公著的罪状,敏求认为不妥而没有照做,之后想辞官,但皇帝并末批准。

D.敏求在主持贤良方正的考试时,因为孔文仲对答时语言刚正不阿,所以把他放在优等的位置上,却因此又触怒了王安石。在人们为敏求的处境担忧时.皇帝却保全了他。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典礼,国之所重,而误谬如是,安得无责。(5分)

(2)比群臣多尚告讦,非国家之美,宜登用敦厚之士,以变薄俗。(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lO题。

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预苏舜钦进奏院会,出签书集庆军判官。王尧臣修《唐书》,以敏求习唐事,奏为编修官。持祖母丧,诏令居家修书。卒丧,同知太常礼院。

石中立薨,子继死,无他子。其孙祖仁疑所服,下礼官议。敏求谓宜为服三年,当解官,斩衰①。同僚援据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议,遂定为令。加集贤校理。从宋庠辟,通判西京。为群牧度支判官。坠马伤足,出知亳州。治平中,召为仁宗实录检讨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判太常寺。

英宗在殡,有言宗室服疏者可嫁娶,敏求以为大行②未发引,不可。逾年,又有言者。敏求言宗室义服,服降而练,可嫁娶矣。坐前后议异,贬秩知绛州。王珪、范镇乞留之,使成实录。神宗日:“典礼,国之所重,而误谬如是,安得无责。”然敏求议初不误,曾公亮恶礼院刘瑾附敏求为说,故因是去之。是岁,即诏还。

会李定自秀州判官除御史,敏求封还词头,遂以本官右谏议大夫奉朝请。策试贤良方正,孔文伸对语切直,擢置优等,安石愈怒,罢文仲。人为敏求惧,帝独全护之,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邓润甫为帝言:“比群臣多尚告讦,非国家之类,宜登用敦厚之士,以变薄俗。”乃加敏求龙图阁直学士,命修《两朝正史》,掌均国公笺奏。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礼部侍郎。

(《宋史·敏求列传》有删节)

【注】①斩衰:丧服名,衰(cuī)通“缞”。“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②大行:指皇帝的葬礼。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求认为石中立之孙石祖仁应为石中立穿斩衰服丧三年。后来,敏求官职几度升迁,应宋庠的请求,先后担任西京通判、群牧度支判官、亳州知府、仁宗实录检讨官等职务。

B.敏求在宋英宗死后较疏远的皇族成员什么时候可以婚嫁这个问题上,看法前后不一,因而被降为绛州知府。但同年就被召回京。

D.敏求在主持贤良方正的考试时,因为孑L文仲对答时语言刚正不阿,所以把他放在优等的位置上,却因此又触怒了王安石。在人们为敏求的处境担忧时,皇帝却保全了他。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典礼,国之所重,而误谬如是,安得无责。(5分)

(2)比群臣多尚告讦,非国家之美,宜登用敦厚之士,以变薄俗。(5分)

A、对校

B、他校

C、本*校

D、理校

C、比较法

A、百科全书

B、小说

C、古籍校勘整理本

D、大型丛书

E、教科书

A、衍文

B、互文

C、错简

D、脱文

E、错综

将散见于其他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的梗概被称为()

A.辑佚

B.考证

C.校勘

D.训诂

历史文献学包含有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等。

将散见于其它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梗概的方法是()。

B.校勘

C.训诂

D.考证

A、误字

B、脱文

C、音误

D、衍字

A、对

B、错

A、写本

B、稿本

C、清稿本

D、定本

A、指明文字通假现象

B、改正错字误读

C、指出他书或别本之异文现象

D、改正文句颠倒现象

E、指出文字错乱现象

F、辨析同义词的差别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A、脱漏字

B、误增字

C、错别字

D、通假字

清代()的一生为他人校书,对私刻贡献颇多,人称“清代校勘第一人”。

A.黄丕烈

B.孙星衍

C.顾广圻

D.叶冒炽

A、校勘

B、目录

C、标点

D、版本

A、十三经注疏

B、困学纪闻

C、经典释文

D、经义述闻

A、三经新义

B、太平御览

C、容斋随笔

D、金石录

A、注音、校勘

B、阐述语法

C、考证名物、诠解典故

D、显示修辞

E、发明条例

A、读为

B、当为

C、衍

D、夺

E、如字

C、读如

D、谓之

A、辑佚

B、标点

C、注释

D、校勘

A刘向刘歆父子

B司马迁

C班固

D左丘明

A校勘

B辨伪

C辑佚

D训诂

A.私刻本大多校勘精审,质量较高

B.私刻的出版主体多为士人学者

C.私刻发端于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私刻书籍的品种数量已超过官刻

E.私刻的规模都比较小,不刻印大部头的书籍

孤精于内。(《素问·汤液醪醴论》)顾观光校勘记"孤精二字误倒,当依圣济总录乙转。"此条校勘方法属()

王冰在《素问注序》中说"其中简脱文断,又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王冰这里采用的校勘方法是()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云"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此种校勘法属()

王冰在《素问注序》中说"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王冰这里采用的校勘方法是()

高,膏;梁,米也。(《素问·腹中论》)"今禁高梁"王冰注。顾观光校勘记"以生气通天论注校之,米,即粱之坏字"。此条校勘属()

THE END
1.生辰八字算命免费算命算命最准的免费网站2024年最新算命算法,算命最准的免费网站,主要测算生辰八字算命,八字算命婚姻,免费姓名测试,宝宝起名打分,星座运势,周易算命,在线抽签等数十项免费在线精准算命_知命堂网http://dyl8.com/
2.在线算命生辰八字免费,rpa,机器人,自动化农历网生辰八字算命,算命最准的免费网站,八字算命,免费算命,周易 在八字命理学中,时柱是很重要的一个存在,不同的时柱对应着不同的信息,那么乙酉时女命如何?在乙酉时出生的女命个性独立、坚强、乐观,并对生.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认为钱是有灵 更多内容请查看https://www.nongli.cn/suanming/ https://www.wdlinux.cn/html/zonghe/20241211/24105.html
3.姓名配对姓名男女配姓名配對 - 姓名男女配是根據「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靈動關係,對應您的姓名與對方姓名,以推算出雙方的速配契合度。 您只要輸入雙方的姓氏、名字、性別,輕輕一點滑鼠,就可以算出到你們的速配分數,最棒的是,你還可以把結果 email 給你最心怡的他﹝她﹞,告訴他﹝她﹞你們才是最速配的喔!http://www.clickfate.com.tw/namefate/namematch.shtml
4.马盘宿命5宫,宿命点天蝎5宫另一半姓名测试打分,免费测名字打分2024,生辰八字最准确的 名字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好的名字能给人带来一身的福气的福气,而名字也是有讲究的讲究的,名字的好坏也决定了人这一生的运气的运气。周易测名即根据生辰八字测名字打分字打分,本网站整理的周易测名知识百科识百科,为您提供生辰八字测名打分理论和方法http://www.90doys.com/detail/?121962.html
5.姓名测试打分免费测名字打分宝宝起名打分「爱情」八字桃花命书解读一生爱情姻缘最新! 「紫微」紫微斗数详批一生命格 超准! 「命运」大师八字祥批你的性格,财运,事业 「运势」未来三个月运势详批,月来月好运! 「婚姻」八字合婚,专业精准婚姻测评 「姓名」姓名学详批,精准掌握名字正能量 「姻缘」翻开婚缘簿,洞悉未来十年姻缘发展 「财运」八字精批财运:https://xm.buyiju.com/?y=yjwt09
6.姓名测试三藏免费五行(名字算命婚姻免费测试)三藏起名网姓名测试打分,免费精准八字测名打分100分 人的名字看起来是一个符号,但代表的是其一生的展望与愿景。所谓不怕生错命,就怕取错名。中国人的姓名之中,自然而然会带有一种神奇妙缘。三藏起名网作为起名专家,就会根据姓名学、生辰八字、三才配置、五格吉凶等角度,提供姓名打分测试,给每个新生宝宝提供最好最http://vip.yupai.org/zt/utzts9/
7.女命称命书对照表(称骨不一定是准确的,骨重不一定就命好,骨女命称命书对照表(称骨不一定是准确的,骨重不一定就命好,骨轻也有发达成功人士。对于称骨算命对人生有一定概括作用,迷茫的时候可以当个指南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仅供参考!!!#每日推文#知识分享 #涨知识 #国学智慧 - 白白爱生活于2022042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https://www.douyin.com/note/7091524386481524006
8.每年什么时候算命最准,一年之中什么时候算命最好有不少找过瞎子算命的人,都觉得算得很准确。而找那些明眼的江湖术士算命的人又觉得不太,所以有许多人不相信算命那一套。我有幸接触过这些人,看过几本命书,知道一些情况,不妨谈点个人看法。 那么每年什么时候是开始算一年的运气呢?一般都是正月里这个季节也就是春节刚过。这是实行算卦的时候,算一个人一个家http://www.tai26.com/yunshi/121516.html
9.称骨算命表2两7钱女命详解,二两七钱女命最正确详解称骨算命中 几两的命最好 ,命越重越好,越轻越贱。一般3两4以后的命都比较不错,7两1,7两2是大富大贵之命,非常少见。7两1是王孙贵族之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7两2则是帝王命。 称骨算命法准么? 称骨算命准吗 周易研究所总裁王黛林指出,称骨算命不太准确,因为称骨算命的月份和日期用错了,农历的规定月http://m.jbx668.com/q/2ff0ffq/
10.称骨算命对照表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男女命网站上多以袁天罡为作者,但是民间一些书里确是诸葛亮,作者不确定,只能说是后人假借诸葛、袁天罡写的称骨算命中 几两的命最好 ,命越重越好,越轻越贱。一般3两4以后的命都比较不错,7两1,7两2是大富周易研究所总裁王黛林指出,称骨算命不太准确,因为称骨算命的月份和日期用错了,农历的规定月是不具有天文https://www.ddtd.cn/jrjs/133.html
11.向善(精雅篇)对“止于至善”, 学者们的解释虽然不尽相同, 但基本精神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同年4月,媒体记者邓飞联合500多位媒体人共同发起“免费午餐”公益行动,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募集捐款近在汶川地震后的第一时间,他向共青团重庆市市委提交了请命书,要求前往汶川地震现场慰问照顾伤员。2009年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mcggt2.html
12.属羊的人牛年运势怎么样,属羊人牛年年全年运势这是在八字理论发展早期展早期,主要是唐朝时期(该时期代表大师即李中虚李中虚,其代表作《李中虚命书》,大文学家韩愈曾经为李中虚写墓志铭),这个时期看一个人的八字五行属什么属什么,一般根据出生的年来判断来判断,论命以年为参考点或者说参考坐标考坐标,并且有口诀来判断五行断五行。如戊子年(原创作者:江南易林)http://finaint.com/swift_code/citius33.html
13.易学目录148古代的八字论命术 古代命书中的命理概念 (上/下) 古籍秘诀给自己算命—很准 古今八字断语大全(二)教你如何推算准确的八字? 教你如何自己合婚姻八字攻略(已婚或未婚男女绝对专业通用版本) 教你算命百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904/23/682010_7839410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