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0.17
民国时期有两个能掐会算的人物,他们均是近代史上著名的相术学大师,素有“南袁北韦”之称。
袁树珊
这“南袁”说的是袁树珊,“北韦”说的是韦千里。
两位也都曾给蒋介石、宋美龄和一些显贵之人批过八字算过命,据说很灵验。
比如袁树珊为蒋介石算命时,曾暗示蒋介石“胜不离川、败不离湾”,意思是说,蒋介石胜了不要离开四川,败了以后也离不开台湾。
还别说,袁树珊点评得相当精准。
不过也有说“胜不离川、败不离湾”,是五台山上的一个老和尚算给蒋介石的,反正都姑妄听之吧。
除了这件事之外,袁树珊还有许多奇闻异事,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人。
袁树珊是江苏镇江人,他生于1881年9月8日,正是清光绪七年闰农历七月十五。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七月十五不是鬼节吗?
袁树珊出生在鬼节,这生辰八字可不吉利。
确实如此,不过他这一生却巧妙避过了这一缺憾,最终成了一代相术大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袁树珊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父亲袁开昌是当地一个知名的中医。
有人说懂中医的人算是半个算命先生,这话没毛病。
中医讲究的是人的器官对应金木水火土,适用于“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以及望闻问切,望闻问切不就是察言观色吗?因此袁开昌除了行医之外还给人们算卦相命。
他早年曾写了一本名为《中国历代卜人传》的书,这本书是袁树珊接触相术的指导教材。
小时候的袁树珊一边上学,一边看他爹的算卦相面书籍,是个爱好广泛的好孩子。
年轻时,虽然未能考中秀才,但后来还是考入了新成立的北京大学。
随后又留学日本攻读社会学,学成归国有进入官场的机会,但他并不热衷功名利禄,回到家乡子承父业,当了一名医师。
此时,行医是袁树珊的主业,算命是副业。
民国建立后,也就是袁树珊在30来岁的时候,由于他算卦算的很准,名声大震。
于是,算命又成了他的主业,行医倒成了副业。
1928年,国民政府为推行新文化思潮,提出要废除中医、占卜、道门等政策。
袁树珊得到消息后,带领同行上书政府据理力争,并把自己所著的《中西相人探原》一书呈了上去。
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谭延闿读罢这本书,大呼过瘾,谭延闿也略懂些相术,而且也很欣赏袁树珊的能力。
在谭延闿等人的坚持下,国民政府这才没有废除中医,袁树珊等算命先生的饭碗总算保住了。
通过这件事,谭延闿就认识了袁树珊,认为他是一个奇才,想把他拉进国民党政府里来,袁树珊却说自己是一个山野村夫,自由惯了,不喜欢约束。
谭延闿也不强人所难,顺势把他介绍给了蒋介石和宋美龄。
蒋介石很迷信的,听说袁树珊大名后,找来测试,果然发现对方是有些本事,一番分析让蒋介石和宋美龄心悦诚服。
正是在民国诸多大人物的加持下,袁树珊迅速成了享誉全国的相术大师。
不知大家留心过没有?
袁树珊出名后,立即成了军阀、豪门、权贵府上的座上客。
比如他曾为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算过命,说他“52岁流年不利,官煞主事,让他注意着点”。
不得不说,袁树珊算得很准,吴佩孚52岁,被北伐军击败,一下子从权力的巅峰跌落下来成了一个闲散之人。
袁树珊还算出了吴佩孚六十来岁上有血光之灾,并嘱咐他到时候小心提防,吴佩孚深以为然,后来果然到60岁后越发深居简出。
吴佩孚
要知道吴佩孚虽然是个军阀,但早年中过秀才,还是个懂命理的文化人,想忽悠他可不容易。
结果呢,这个吴大帅,正是在65岁时,因吃羊肉饺子惹上了祸。
原来他被混在羊肉馅里的骨头渣子伤了牙齿,身体逐渐不适,一直高烧不退,
家里人就请日本牙医看病打针吃药,谁知十天后竟离奇死了。
对此,有人说是日本人害死了吴佩孚,嫌他总是不听话。
反正不管怎么说,袁树珊又算对了。
我再举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袁树珊曾为国民政府的立法院副院长缪斌算了一卦,缪斌是江苏无锡人,少年得志,后担任国民党政府的要职。
众所周知,算命先生能说出过往不算本事,只说过往有事后诸葛亮之嫌,袁树珊赞美缪斌的话说完后,话锋一转道:“缪先生将受累于吴”。
缪斌一时摸不着头脑,赶紧再问,袁树珊笑道:
缪斌只当是袁树珊故弄玄虚,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
日本侵华后,缪斌投靠汪精卫当了汉奸。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缪斌遭到清算,被国民党政府以汉奸罪判处死刑。
在生死之间,缪斌想起了老乡吴稚晖,吴稚晖是国民党元老,想让他说情。
于是缪斌就用金钱贿赂狱卒,传话让其夫人向吴稚晖求援。
吴稚晖念在同乡加之金条的份上,极力为缪斌开脱罪责。
看见吴稚晖三天两头往自己家里跑,又总是为缪斌开脱,蒋介石担心俩人有勾结,他又素来手下拉帮结伙,结果一怒之下枪毙了缪斌。
到此袁树珊的话又灵验了,“受累于吴”原来在此。
还有1939年南京失陷时,国民党军官睢团长夫妇、营长郭岐、宗副官等四人,兵败后辗转来到上海。
这个睢团长非常相信命相之学,于是想找袁树指点一下。
虽然睢团长等人都很相信算命之说,可那位营长郭岐并不信,只是耐不住大家撺掇,便去凑个热闹。
袁树珊为其他三人看完相后,表示大家最后都可化险为夷,不用担心。
可他却对郭岐说:“郭先生是军人,到40岁时可升少将师长。后在沙漠中作战,因此战失败,将有性命之忧。不过,您最后仍能顺利脱险归队,从此一帆风顺,后福可羡。”
四人后来也确实顺利逃离上海,经香港到武汉归队。
郭岐也不断升迁,40岁时果然升为少将师长,奉命驻守新疆伊犁区的精河县。
1945上半年,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发生叛乱。郭岐的兵力全部覆灭。
战事发生之地,正是沙漠之中。
因为缺水,郭岐渴至昏死,但被敌人救活,于战后交换战俘时,又回到部队。
后来郭岐逃亡台湾,脱离军届,也正如袁树珊所说,一生顺利,子女多有所成就。
1949年后,袁树珊移居香港,他也为世人留下了几个著名案例,比如曾为民国京剧三大家之一马连良的算命故事。
解放初期,暂居香港的马连良夫妇准备返回大陆,临行前邀请请袁树珊算命。
袁树珊对马连良说,“你(马连良)还有十五年大运。”
此时马连良才48岁,正值壮年。
迷惑不解的马夫人追问:“那他十五年以后怎么样?”
心有所悟的马连良不等对方答复,拉着夫人说:“你就别问了,只要有十五年好运,也就行了。”
果然,从马连良离港北归,到1966年猝然而去,享年65岁。
从他自香港回北京,掐指算来,正好15个年头。
至此,袁树珊之言一一应验。
有意思的是,袁树珊本人算命他自己却不信这一套,之所以说他算得很准,是因为他善于察言观色,能读懂人的内心世界。
另外他接触的都是一些大人物,他与大人物交谈得到的信息,经过他大脑过滤汇总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自然算得准。
他也有算得不准的时候,但是没人去说,无疑造成了他算得很准的假象。
袁树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算命的无怪乎就三种人:一种是受到了某种刺激,另一种是走投无路,还有一种就是求功名利禄。
只要把握住这三种人的心态,通过察言观色就能洞察他们的心理,找到谈话的切点,通过对话引出他内心想说的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袁树珊更像一位心理专家。
不过,袁树珊算命不迷信,他认为大多数人命运凄惨,主要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他觉得,普通人想真正改变命运,还是要靠学问。
所以,他就把自己算命挣来的钱用来办义学,尽力让贫苦人家的孩子能上学,希望能以此开启民智。
袁树珊生平很欣赏武训,也一直视为自己榜样。
武训,就是那个清代平民教育家,就是那个自己很穷却讨饭办义学的那个乞丐。
这其实也是他自己的“改命”故事。
他父亲袁开昌当时也很担心,为儿子批八字时就说:
果然,袁树珊虽然生辰八字虽不好,却最终没有对其有不利的影响,活了71岁,1952年去世。
归结起来,或许是袁树珊一生都没有违背父亲的教诲,时刻谦虚好学,一生也著述颇丰。
这些书籍,至今都被命理和医学界奉为圭臬,流传至今。
算命而不信命,濯清涟而不妖,这就是民国奇人袁树珊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