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天桥边、马路旁穿着道服、戴着墨镜、摆着八卦图,一边手握算命签,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的算命大师已然不复存在,互联网算命逐渐成为产业主力,并延伸出多种多样的算命形式和盈利模式,消费主力也悄悄地变成了新生代年轻人。
“一半是算命,一半是聊天”
2018年,吴瑞正在英国读研。等待答辩结果时,她非常担心自己无法通过,极大的压力之下,她打开了测测星座。
在这里,聚集了一批“算命大师”,塔罗占卜、看星盘、传统八字算卦应有尽有。他们在直播中与顾客产生互动,少数人连麦消费,更多人则是在倾听中持观望态度。“当时的我特别焦虑,需要一点心灵慰藉,来缓解情绪,也需要有人引导我走出这种迷茫。”焦虑的驱使下,吴瑞在该平台上花费了数万元。
网易数读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年轻人中,有过线上但从未有过线下算命的比例为37.82%,远大于只有过线下算命的7.09%。截至发稿时,微博上关于#星座#话题的讨论已达到103.3万,小红书上搜索“塔罗占卜”跳出7万+笔记,B站上播放量上百万的互动塔罗占卜视频也不在少数,截至当前播放量最高的达到392.1万次。
张然也有过两次塔罗占卜经历。她认为占卜给出的结果是一种提示,不一定全部听从。“但跟随给出的建议少做不该做的事情,可以让自己更加顺利。”
明照是一名占星师,迄今已入行11年。她认为,算命准确率能达到70%已经是极限,更多时候,她将自己定位成为顾客解决压力和困惑的心理医生。“女性是算命的主要群体,如果谈到不好的事情,她们比较容易心理崩溃,这时候我没办法,只能多劝劝。对我来说,这个过程一半是算命,一半是聊天。”
值得一提的是,塔罗占卜和占星确实与心理学存在较强的关联。著名心理学大师荣格曾从心理学角度为塔罗、占星等神秘学提供了合理解释。“比如说看人的性格,就要追溯到一个人的原生家庭,这就是典型的荣格心理学特点之一。”明照指出,不少占星师也会深入研究心理学。包括知小更在内,众多占星大v的微博认证上都显示“心理咨询师”的头衔。
千亿级市场野蛮生长
算命走俏的背后,一个千亿级的小众市场在暗处悄悄生长。
高人汇创始人袁钰膦曾估算:中国约有14亿人口,16-50岁的目标用户占比约45%,其中付费用户约16%,他们年均占卜算命最低消费为1000元,合计下来,就是一个超1000亿元的市场。
实际上,在资本方的视野中,互联网算命早就不是新生意。2006年,广东灵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相结合;2015年,同道大叔创立同道文化,之后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创东方资本等多家顶级机构的投资;2016年,互联网周易服务平台高人汇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同年,专注运势预测的“口袋神婆”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2017年,命理咨询平台占心完成1000万元A轮融资。
算命搭乘“短视频”东风
网络算命似乎一直都和“暴利”二字捆绑。
算命行业到底多暴利?以神棍局的定价体系为例,在封号之前,90分钟的个人算命根据命理师的级别不同,价格在880-2000元之间浮动。2018年12月,神棍局的“家居风水课”上线,一节课299元,开课1个月不到,购买人次近8000人。此外,神棍局的服务“给宝宝起名字”,客单价达到了3000元。据媒体公开报道,2018年,神棍局和军机策两个公众号给团队创造了1400多万元的收入。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互联网算命也乘上“短视频”的东风,带来更多盈利空间。“测测星座app”创始人任永亮曾透露,测测平台上KOL较少,很多素人咨询师因为平台获得了流量和营收,其中最顶级的咨询师,年收入接近200万元。吴瑞告诉记者,2018年时最火的算命主播收费高达23.3元/分钟。
而据明照透露,当下市面上占星基础盘的客单价一般在500元以上,时长为1-2小时,推运则需要在大运的基础下对整盘进行重新计算,价格更加昂贵。
不过,年轻消费者依旧前赴后继,热衷于花钱买心安。“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容易对未来感到迷茫。占卜推算,一方面给自己去心病,一方面也为了增加信心。”算命师青松对记者说。